Workflow
碳中和
icon
搜索文档
碳中和50ETF(159861)净流入超1000万份,资金抢筹布局,机构:光伏产业链价格温和上行支撑清洁能源走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17:39
根据wind数据,碳中和50ETF(159861)盘中净流入1200万份,资金抢筹碳中和资产。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环保产业50ETF联接C(012504),国泰中证环保产业 50ETF联接A(012503)。 华安证券指出,光伏产业链价格延续温和上行。近期硅片、电池片价格继续上行,组件价格保持稳 定,海外市场需求延续强劲,对电池片形成有力支撑,带动上游价格走势。整体来看,海外订单与政策 环境仍是支撑产业链的主要动力,短期价格有望维持坚挺。风电方面,海上风电海外合作与国内投资并 进,产业链与市场化机制加速落地。近期多个海上风电项目签约,包括韩国Taenan 500MW项目签署购 电协议、蓬莱大金签署超大型单桩制造订单等,推动投资落地与产业链完善。电网设备领域,英伟达推 出Rubin CPX专用GPU,新架构下建议关注功率提升带来的AIDC电力设备变化,包括液冷及柜外电源 相关机会。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 预示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 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 ...
交易型指数基金资金流向周报-20250922
长城证券· 2025-09-22 17:21
核心观点 - 报告显示交易型指数基金在2025年9月15日至9月19日期间出现显著资金流向分化 综合类指数基金普遍遭遇资金流出 而行业主题类基金吸引大量资金流入 尤其是科技和制造领域 [2][4][6][7] 综合类指数基金 - 上证50基金规模1594.56亿元 周跌1.71% 资金净流出5.98亿元 [6] - 沪深300基金规模9834.49亿元 周跌0.39% 资金净流出33.92亿元 [6] - 中证500基金规模1401.20亿元 周涨0.39% 但资金净流出15.59亿元 [6] - 创业板指基金规模1264.48亿元 周涨2.17% 资金净流入5.76亿元 [6] - 科创50基金规模1812.21亿元 周涨1.77% 但资金净流出66.88亿元 [6] - 恒生指数基金规模67.23亿元 周涨0.10% 资金净流出0.18亿元 [6] 行业主题类基金 - 大科技类基金规模2166.88亿元 周涨2.20% 资金净流入58.01亿元 [7] - 大金融类基金规模1284.83亿元 周跌3.20% 但资金净流入140.61亿元 [7] - 大制造类基金规模728.18亿元 周涨2.19% 资金净流入64.79亿元 [7] - 大消费类基金规模560.89亿元 周跌0.24% 资金净流入32.55亿元 [7] - 大周期类基金规模214.16亿元 周跌1.87% 资金净流入46.01亿元 [7] 风格策略类基金 - 红利类基金规模598.77亿元 周跌1.08% 资金净流入12.19亿元 [9] - 成长类基金规模73.06亿元 周涨1.16% 资金净流出1.40亿元 [9] - 中特估类基金规模516.33亿元 周跌0.60% 资金净流出5.23亿元 [9] QDII及海外市场基金 - 纳斯达克100基金规模784.21亿元 周涨1.84% 资金净流出0.67亿元 [11] - 港股科技类基金规模926.09亿元 周涨4.43% 资金净流入24.21亿元 [11] - 中国互联网基金规模453.50亿元 周涨3.29% 资金净流入10.04亿元 [11] - 恒生指数基金规模191.74亿元 周涨0.40% 资金净流出3.72亿元 [11] 债券及商品类基金 - 可转债基金规模438.59亿元 周跌1.57% 资金净流出25.17亿元 [12] - 30年期利率债基金规模89.69亿元 周跌0.32% 资金净流出15.28亿元 [12] - 黄金类基金规模708.87亿元 周跌0.70% 资金净流出4.22亿元 [12] - 短融类基金规模293.41亿元 周涨0.03% 资金净流出14.26亿元 [12] 指数增强类基金 - 沪深300增强基金规模32.09亿元 周跌0.58% 资金净流出0.21亿元 [12] - 中证500增强基金规模19.78亿元 周涨0.44% 资金净流入0.11亿元 [12] - 科创50增强基金规模9.35亿元 周涨1.80% 资金净流出0.42亿元 [12]
瑞达期货工业硅产业日报-20250922
瑞达期货· 2025-09-22 16: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业硅基本面供应端本周四现货市场价格震荡上行,本期开工率33.12%环比降1.91%,西南有减产预期,西北开工稳定,整体供应过剩局面未改善;需求端下游三大领域对工业硅总需求持平,当前行业库存仍处高位,标准仓单数量减少但库存消化有压力,今日工业硅价格高开低走,RSI指标超买,短期有回落需求但预计回落空间不大,操作上建议逢低布局多单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市场 - 主力合约收盘价8950元/吨环比降355,持仓量285490手环比降25607,前20名净持仓-54753手环比增1771,广期所仓单49874手环比增3;12月合约收盘价-390元/吨环比降5,11 - 12月合约价差-390环比降5 [2] 现货市场 - 通氧553硅平均价9500元/吨环比增150,Si主力合约基差550元/吨;421硅平均价9700元/吨环比增100,DMC现货价11060元/吨环比增40 [2] 上游情况 - 硅石平均价410元/吨、石油焦平均价1860元/吨、精煤平均价1850元/吨、木片平均价490元/吨、石墨电极(400mm)出场价12250元/吨,环比均无变化 [2] 产业情况 - 工业硅月产量366800吨环比增33600,社会库存55.2万吨环比增1;进口量1337.59吨环比增1220.14,出口量76642.01吨环比增2635.83;有机硅DMC当周产量4.49万吨环比增0.07,铝合金ADC12长江现货平均价20800元/吨无变化 [2] 下游情况 - 光伏级多晶硅海外市场价15.75美元/千克无变化,周平均价6.54美元/千克环比增0.09;未锻轧铝合金出口量24908.89吨环比降861.29,有机硅DMC当周开工率71.12%环比降1.59;铝合金月产量153.6万吨环比降13.3,出口量29063.7吨环比增4154.82 [2] 行业消息 - 欧盟出台《净零工业法案》和《欧盟太阳能宪章》,定下2030年实现至少30GW本土制造太阳能光伏产品的目标 [2]
瑞达期货多晶硅产业日报-20250922
瑞达期货· 2025-09-22 16: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供应难有太大增量,需求端硅片价格小幅上行,部分企业提价,但下游观望浓厚,终端需求疲软影响逐渐显现,光伏产业链报价虽小幅上调,但市场供强需弱格局未变,终端成交压力较大,后续预计价格走弱,对多晶硅需求形成一定抑制,供给走平,需求减弱,多晶硅受基本面情绪压制,近期市场有消息影响多晶硅市场,预计整体呈高位震荡态势,今日多晶硅受基本面情绪压制回落,技术形态呈空头信号,预计短期还有回落压力,操作建议暂时观望或布局看跌期权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市场 - 主力收盘价多晶硅(日,元/吨)为50990,环比-1710;主力持仓量多晶硅(日,手)为123917,环比8068;多晶硅11 - 12价差为 - 2590,环比 - 50;多晶硅 - 工业硅价差(日,元/吨)为42040,环比 - 1355 [2] 现货市场 - 品种现货价多晶硅(日,元/吨)为52650,环比50;基差多晶硅(日,元/吨)为 - 50,环比555;光伏级多晶硅周平均价(周,美元/千克)为6.54,环比0.09;多晶硅(菜花料)平均价(日,元/千克)为30,环比0;多晶硅(致密料)平均价(日,元/千克)为36,环比0;多晶硅(复投料)平均价(日,元/千克)为34.8,环比0 [2] 上游情况 - 主力合约收盘价工业硅(日,元/吨)为8950,环比 - 355;品种现货价工业硅(日,元/吨)为9350,环比0;工业硅产量(月,吨)为366800,环比33600;工业硅社会库存总计(日,万吨)为55.2,环比1;出口数量工业硅(月,吨)为76642.01,环比2635.83;进口数量工业硅(月,吨)为1337.59,环比1220.14 [2] 产业情况 - 多晶硅产量当月值(月,万吨)为12.5,环比2;进口数量多晶硅当月值(月,吨)为1170,环比57;中国进口多晶硅料现货价(周,美元/千克)为6.9,环比0.14;中国进口均价多晶硅(月,美元/吨)为2.62,环比 - 0.25 [2] 下游情况 - 太阳能电池产量(月,万千瓦)为6638.2,环比 - 100.4;平均价太阳能电池片(日,RMB/W)为0.82,环比0.01;光伏组件出口数量当月值(月,万个)为110432.68,环比21456.82;光伏组件进口数量当月值(月,万个)为14525.65,环比3429.75;光伏组件进口均价当月值(月,美元/个)为0.29,环比 - 0.02;光伏行业综合价格指数(SPI)多晶硅(周)为30.34,环比0.62 [2] 行业消息 - 欧盟出台《净零工业法案》(NZIA)和《欧盟太阳能宪章》,定下2030年实现至少30GW本土制造太阳能光伏产品的目标;市场内召开多晶硅相关活动发布,包括硅业分会年度大会讨论能耗标准及回顾多晶硅过往行情,光伏行业协会月度例行会议讨论收储政策及限产限销,国家标准委发布征求《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推进收储落地及加高准入门槛,新产能短期上新难度加大 [2]
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家能源局· 2025-09-22 16:37
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能发科技〔2025〕7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能源、工业和信息化、国资、市场监管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 业,有关行业协会: 能源装备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载体。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是全面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 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 策部署,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 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两大中心任务,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以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为 主攻方向,以补短板、拉长板、锻新板为基本路径,坚持创新驱动、分类施策、应用导向、融合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新 型举国体制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动能源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形成新 质生产力,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提供坚强的装备 ...
国家能源局科技司相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国家能源局· 2025-09-22 16:37
近日,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等 4 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 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国家能源局科技司相关负责同志就《指导意见》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 《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先后做出制造强国、新型工业化等系列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 多次 强调 " 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 "" 要坚定不移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 "" 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 , 为装备制造特别是能源装备制造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能源装备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载体。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是全面贯彻 "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 " 能源安全新战 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实现 " 碳达峰、碳中和 " 目标,加快推进 制造强国和 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 《指导意 见》 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 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着力 推动能源装备关 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提 供坚强的 ...
氢能系列报告(5):绿色甲醇可能成为船运绿色转型主要选择
招商证券· 2025-09-22 16:05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3] 核心观点 - 全球船运行业在IMO减排目标和欧洲碳税驱动下开启绿色转型 绿色甲醇长期可能成为船用燃料主要替代品[1][6] - 甲醇相比其他燃料具有储存加注灵活、单位热值成本低、基建完整和改造成本低等优势 是船厂长期绿色转型主要选择[6][19] - 预计2030年船用绿色甲醇渗透率达10% 将为全球甲醇需求带来超40%增量[1][6] - 目前全球已有至少320艘甲醇燃料船订单 以集装箱船为主 预计2026-2027年将迎来集中交付期[6][35] - 欧盟对绿色甲醇定义严苛 生物质气化或发酵制甲醇是主流路线 当前绿醇价格超7000元/吨 未来需通过规模和技术提升降本[1][6][23] 行业规模与表现 - 行业覆盖300只股票 总市值6496.4十亿元 流通市值5624.7十亿元 分别占市场总规模的5.9%和6.1%[3] - 行业指数表现突出 近12个月绝对收益达69.1% 相对收益达30.0%[5] 驱动因素分析 - IMO制定明确减排目标:2030年较2008年减排20%-30% 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2027年起超额排放将面临100-380美元/吨CO₂罚款[10] - 欧盟将海运纳入ETS体系:2024年起征收碳税 分阶段实施(2024年40% 2025年70% 2026年100%)当前碳价约75欧元/吨[11][13] - 国内政策支持: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对更新为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船舶给予每总吨1000-3200元补贴[18] 需求前景 - 2024年全球甲醇年消耗量约1.4亿吨 船用燃料按热值换算等效甲醇需求约5亿吨[6][43] - 若2030年甲醇船用燃料渗透率达10% 将新增需求超5000万吨 带动全球甲醇需求增长40%[6][43] - 2050年若渗透率提升至30% 绿色甲醇总需求将达227Mt/y[50] 供给与产能建设 - 全球生物质制甲醇产能快速提升 从2023年40万吨增至2028年640万吨 增长16倍[51] - 国内规划超590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 其中4个项目已投产 7个项目预计2026年内投产 2026年底产能可达125万吨[51] - 符合欧盟ISCC认证的项目较少 已与船东签订长协的项目更值得关注 包括金风科技50万吨、中国天楹80万吨等项目[52][53] 成本与经济性 - 绿色甲醇成本主要受氢气和二氧化碳成本影响 占比约70-80% 当前国产绿醇价格超5000元/吨 是传统甲醇2倍以上[23] - 当碳价达200元/吨且氢气价格16元/kg时(对应绿醇价格3180元/吨) 绿醇与化石基甲醇实现平价[34] - 目前上海洋山港加注的国产绿色甲醇价格约7200元/吨 金风科技公开价格为5900元/吨[23] 技术路线与设备 - 生物质气化炉是核心设备 投资成本占比高 主流工艺包括固定床、流化床和循环流化床[55] - 电解槽以ALK技术为主 2025H1价格已降至1000元/kW以下 离网制氢成为主要发展方向[59][64] - 10万吨绿色甲醇产能投资约10-13亿元 设备成本占比超60%[54] 重点公司布局 - 金风科技在兴安盟启动50万吨/年绿醇项目 配置200万千瓦风电与9.22万吨氢气产能[69] - 吉电股份在吉林四平规划40万千瓦风电配套制氢与甲醇合成项目[70] - 中国天楹在吉林辽源布局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首期规划25万吨甲醇及10万吨绿氨产能[72] - 航天工程作为煤化工EPC龙头 市场占有率超50% 累计签约185台套气化炉[73]
龙源电力跌0.60%,成交额8001.78万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309.55万
新浪财经· 2025-09-22 15:53
公司业务与项目 - 公司主营业务为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主要产品为电力和热力 [2] - 公司与黑龙江省铁力市人民政府签订353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项目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其中包含300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 [2] - 公司在新疆的在运风电装机容量为159.08万千瓦 [3] - 公司主要从事风电场的设计、开发、建设、管理和运营 [4]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电力产品99.22%,其他收入0.78% [6]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57亿元,同比减少17.09% [7] - 2025年1-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33.75亿元,同比减少11.82% [7]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9.7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7.46亿元 [8] 市场表现与股东结构 - 9月22日公司股价跌0.60%,成交额8001.78万元,换手率0.10%,总市值1396.09亿元 [1]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4.10万,较上期增加1.18% [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87.38万股,较上期增加17.41万股 [9] - 交银国企改革灵活配置混合A持股383.00万股,较上期增加112.00万股 [9] - 多只沪深300ETF产品持股量均有增加,其中嘉实沪深300ETF为新进股东持股121.81万股 [9] 资金与技术面 - 当日主力净流入438.13万元,占成交额0.06% [3] - 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出17.66亿元,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3] - 近20日主力净流出2251.49万元 [4] - 主力成交额2110.85万元,占总成交额4.93% [4]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6.60元,当前股价靠近支撑位16.61元 [5]
重磅!四部门发布重要指导意见
中国能源报· 2025-09-22 15:45
总体目标与要求 - 到2030年实现能源关键装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 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成效显著 技术和产业体系全球领先 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1][3] - 聚焦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两大中心任务 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 以补短板 拉长板 锻新板为基本路径 推动能源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升级 [3] 能源勘探开发装备 - 煤炭开采装备突破高硬度高耐磨岩体截割材料 高功率密度防爆传动系统等关键技术 研制深井井筒机械破岩智能建造 超大型轮斗挖掘 硬岩高效掘进等关键装备 提升年产千万吨 千米以深井工矿 1.3米及以下薄煤层等成套装备自主化 成套化 智能化水平 [4] - 油气勘探开发装备研发深地深水全波场地震勘探 随钻高精度测井 万米深地智能钻井 千米深水防喷器和隔水管 万马力特高压智能压裂等关键装备 推动深地深水油气规模建产和非常规油气加快增产 [4] 能量转换装备 - 化石能源发电装备突破低成本 高灵活 高可靠 清洁降碳的新一代煤电技术 提升煤电机组涉网性能和智能化水平 加大自主化燃气轮机攻关 突破高效宽工况压气机和透平设计与制造技术 构建覆盖中小型到H/J级高参数机组的谱系化燃气轮机装备体系 [6]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备突破高性能长寿命海上风电叶片 高功率齿轮箱 超高混塔塔架 高可靠低成本漂浮式基础等关键装备 提升沙戈荒 深远海等复杂场景下风电机组运行可靠性 突破高效晶硅—钙钛矿叠层及异质结光伏组件技术 研制高效光伏系统 高压组串式逆变器等关键装备 [7] - 核能装备加快突破压水堆机组关键装备 提升试验验证和产品检测能力 开展小型堆 四代堆等先进核电技术新装备研发与验证 加强辐照考验能力建设 推动构建覆盖多堆型的装备研制体系 [8] 能源存储装备 - 储能装备研制长寿命 宽温域 低衰减锂电池 钠电池 固态电池关键装备 构建低成本长时钒基 铁基 有机等液流电池装备体系 突破大容量 低成本物理储能技术 研制高水头抽水蓄能机组及大容量变速机组 研发大功率 高参数压缩机及膨胀机等关键装备 [9] - 氢能装备加快突破高可靠 长寿命 高效率电解水制氢装备 开发规模化离网制氢技术 研制高压管束集装箱 高压大排量氢气压缩机 低能耗氢液化膨胀机等储运装备 突破富氢竖炉 掺氢/纯氢燃气轮机和大功率 高稳定性燃料电池等关键装备 [10] 能源输送装备 - 输变电材料和装备加快研制高可靠大容量低损耗直流换流变压器 基于高参数功率器件的换流阀 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等关键装备 提升远距离 大功率电力输送效率和稳定水平 研制一 二次深度融合智能开关和固态断路器 智能融合终端等先进装备 [11] - 化石能源输送装备突破深海油气输送钢管 柔性管及连接关键技术 研制天然气水/烃露点原位在线分析 热值/硫化物原位在线分析 离心式天然气管道压缩等关键装备 突破粗颗粒—中/高浓度煤浆管道固液两相介质运输技术 推动千公里千万吨级输煤管网工程应用 [12] 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 能源装备智慧调控研发自主可控嵌入式操作系统 一体化智能调控优化系统 数字孪生系统以及垂直领域专用大模型等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 研发新一代能源通信总线协议 通信网关 交换机等设备和标准 [13] - 终端能源装备智能化应用突破能源装备智能感知与决策融合技术 融合视觉 振动 光谱等非侵入式传感技术 搭建能源装备全景感知网络 研制具备边缘计算能力的智能终端 推进终端场景协作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研发 [13] 绿色高端发展 - 能源装备绿色发展突破组件关键元素替代 经济型绿色循环材料 智能润滑摩擦优化等关键技术 研发二氧化碳高效低能耗捕集 驱油 咸水层封存 矿化封存等技术装备 研制低品质及残值能源高效回收 工业副产物绿色转化应用等关键工艺 [15] - 装备再制造与回收利用突破关键装备精准检测和复杂零部件原位修复等关键技术 推动高价值关键部件延寿 建立光伏 风电设备退役废弃产品回收标准规范 构建覆盖绿色设计 规范回收 高值利用的回收利用体系 提升电池拆解回收技术水平 [15] 产业创新生态环境 -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出题人 答题人 阅卷人作用 支持企业主导构建创新平台 扩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 提高加计扣除比例 加强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考核 支持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关键技术攻关任务 [16] - 加强产业平台建设支持建设各级各类能源装备相关创新平台及试验验证和中试平台 培育高水平首台(套)产品检验检测机构 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 高校院所支撑的创新联合体 [16] - 鼓励首台(套)应用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目录 建立国有企业采购首台(套)能源装备绿色通道机制 用户单位采购已投保质量保障类保险的首台(套)装备不再收取质量保证金 [17] - 深化国际开放合作支持能源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技术研究合作 鼓励企业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业优势互补合作 拓展产业链国际布局 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18] -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对能源关键装备攻关支持 优化创新产品招投标政策 用好再贷款 财政贴息政策 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 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能源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19]
德固特涨1.38%,成交额1.17亿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633.37万
新浪财经· 2025-09-22 15:27
股价表现与市值 - 9月22日公司股价上涨1.38% 成交额达1.17亿元 换手率为4.16% 总市值为48.05亿元 [1] 公司业务属性与竞争优势 - 公司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专注于细分市场且创新能力强 [2]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为59.28% 受益于人民币贬值 [4] - 公司研发的高温空气预热器可将空气加热至600℃ 使产量增加45% 同时节约燃料9.3%-13.2% 实现减少碳排放 [4] - 公司曾生产用于存储日本福岛核电站废弃燃料棒的容器 [5]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节能换热装备76.84% 装备维修改造8.40% 粉体及其他环保装备5.27% 装备配件4.44% 专用定制装备4.27% 其他(补充)0.78% [10]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专用设备-能源及重型设备 概念板块包括氢能源、高送转、碳中和、融资融券、节能环保等 [10]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9月19日股东户数为1.54万户 较上期减少13.29% 人均流通股为5881股 较上期增加15.33% [10] 财务业绩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0亿元 同比减少8.66% 归母净利润为4903.21万元 同比减少28.23% [10]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766.80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6766.80万元 [11] 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诺安灵活配置混合(320006)新进为公司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97.67万股 [11] 资金流向与筹码分布 - 9月22日主力净流入59.13万元 占比0.01% 行业排名45/194 [6] - 主力持仓未控盘 筹码分布非常分散 主力成交额5675.32万元 占总成交额5.38% [7]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32.52元 股价位于压力位35.38元与支撑位29.80元之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