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

搜索文档
价值重估的下半场——银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
2025-07-11 09:13
价值重估的下半场——银行业 2025 年度中期投资策略 20250709 摘要 宏观资产荒背景下,银行股因盈利稳定和重大风险底线确立迎来估值修 复。2023 年起,A 股和港股的大型银行及招商银行等呈现轮动式估值 修复趋势,监管政策对城投、地产等风险托底,增强了市场对银行盈利 韧性的预期。 资金面上,红利高股息、被动指数基金 ETF 扩容及公募基金修正欠配是 三大共振逻辑。这些逻辑依赖于银行基本面的稳定性,盈利的持续稳定 是推动估值修复的关键。 预计 2025 年起,存款成本将加速下降,缓解净息差压力。大量定期存 款到期并以较低利率重新定价,将显著降低银行的付息率,此趋势预计 延续至 2026 年。 2025 年银行业净息差进入阶段性企稳周期,部分区域城商行表现强势。 监管对贷款利率投放有所控制,新发房贷利率划定 3%红线,有助于保 护息差。 2025 年全国银行贷款同比增速放缓至 7.1%,预计年底进一步回落。信 贷总量增速走低符合经济转型预期,传统动能衰减导致信贷增长收敛。 Q&A 2025 年银行业的中期投资策略是什么? 2025 年银行业的中期投资策略主要围绕价值重估展开。过去两年半,银行股 持续演绎 ...
中金公司 “资产+资金”共振:港股业务迈入新时代
中金· 2025-07-11 09: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港股市场流动性显著改善,推动估值重估,进入正向循环阶段,有望带来更多投资机会;港交所及券商板块受益于市场高景气和高活跃度,盈利支撑坚实且估值修复;新增资产增厚和存量企业资产重估将支撑港股市场成交额表现,南向投资者和零售散户进入也将推动市场发展 [1][5][18] 各部分总结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表现活跃,上市公司数量和交易量显著增加,预计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发行数量将超过上半年 [2]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IPO活跃度显著提高,融资规模达1070亿港币,同比增长七倍,超过2024年全年融资水平 [9] 流动性改善原因 - 资产端新经济公司比例增加,提高可交易性;资金端南下资金及零售投资者参与度显著提升,占比约40%,改变资金结构 [3] 流动性对估值影响 - 流动性改善推动公司估值重估,中小盘公司成交额大幅增加,估值空间扩大,香港市场进入正向循环 [5] 港交所及券商板块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及券商板块受益于高景气和高活跃度,获坚实盈利支撑并助推估值修复 [6] - 港交所预计今年二季度盈利同比增长31%、环比1%,全年盈利可达154亿港币,同比增长18% [4] 港股成交额增长潜力 - 从总市值、盈利、市盈率和换手率三个维度看,资产和资金变革可打开未来成交中枢成长空间 [7] 增量资产变化影响 - A+H上市企业占IPO规模的60%,虽数量占比小,但整体上市规模大,将在新增融资体量方面贡献最大,提升港股市场成交额约2%到3% [1][11] - 中概股回流香港市场潜力大,目前在美国交易的中概股市值接近4万亿港币,回流预计增厚香港市场成交额和总市值17%至20% [1][12] 港交所应对措施 - 中介机构和公司需求推动快速审批流程,缩短上市时间;中国企业赴港上市趋势延续,中概股回流受支持,或优化上市门槛 [13] 存量资产结构变化影响 - 新兴科技和消费类股票进入、地缘波动与流动性增强,使投资者交易场所转移至香港,预计增加成交额300亿港币,占2024年比例约24% [15] 港股市场资产结构变化 - 2015 - 2024年港股新经济企业市值占比从27%提升到51%,成交额占比从30%接近60%,2025年还在进一步增长 [16] 新经济企业影响 - 新经济企业通过估值提振和换手率逻辑带动整体成交额增长,其换手率是传统板块的1.4倍,平均估值中枢是4.4倍 [17] 港股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 受益于新增资产增厚和存量企业资产重估,以及南向投资者和零售散户进入 [18] 南向投资者影响 - 持仓占比稳步提升,换手率中枢是港股本地的2.4倍,推动港股成交额上行 [19][20] 零售散户参与度影响 - 参与度边际提升,带来高频投资者类别,推动交易习惯转变,提高交易频率和换手率 [21] 港交所盈利增长潜力 - 取决于港股市场日均成交额水平,每增加100亿日均成交额,带来约3%的利润和股价增长;长期来看,未来十年港股市场日均成交中枢复合增长率可达14%,对应港交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2% [24] 中资券商受益情况 - 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及国泰君安境外收入占比和业务竞争力强,显著受益;广发证券及建投证券营业收入增速突出 [25] 中资券商业务竞争格局 - 传统经纪业务竞争压力大,中信证券及华泰证券领先;融资融券业务国泰君安、银河证券及中信证券领先;投行业务利好头部机构,华泰证券、中信证券IPO成交规模市占率超5%;衍生品业务中信证券及国泰君安国际发展显著 [26][27] 2025年中国券商行业预期 - 二季度起显著回暖,全行业全年盈利预计同比增长接近20%,第二季度环比持平并实现26%的增速;板块估值处于中枢水平,PB估值偏低 [28] 券商板块催化因素 - 短期催化因素为对稳定币关注、RWA交易以及虚拟资产牌照升级;长期催化因素为并购整合主题 [29] 头部券商推荐 - 优先推荐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及国泰海通,业绩表现突出,有望跑出超额收益 [30][31]
参考互金与数币,稳定币行情当下在哪个阶段
2025-07-11 09:13
参考互金与数币,稳定币行情当下在哪个阶段 20250709 摘要 稳定币行情尚处初期,参照互联网金融和数字货币的发展历程,具备时 间和空间上的增长潜力,但需关注标杆企业的出现以验证模式的可持续 性。 金融创新政策的放松是稳定币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香港地区的政策优势 为港股相关企业带来机遇,预计港股将成为本轮稳定币行情的主要受益 者。 稳定币重塑跨境贸易支付体系及 RWA 等万亿级产业,拥有巨大的产业 基础和发展潜力,有望实现收入和利润的爆发式增长。 市场对稳定币的关注点集中在银行 IT 和卡业务公司,但支付场景、供应 链金融以及香港持牌方预计将成为后续明确放量的领域,目前炒作银行 IT 更多是情绪释放。 稳定币产业链包括发牌方、交易所和钱包,相关公司主要集中在香港, 发牌方如京东、ZARA 元币和蚂蚁,交易所如 OSL 集团,钱包如中安银 行和要财证券值得关注。 Q&A 当前稳定币行情处于哪个阶段? 当前稳定币行情仍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从空间角度来看,目前由机构主导的 个股涨幅尚未达到 3 倍以上,而参考互联网金融和数字货币行情,互联网金融 曾出现由机构主导的个股涨幅达到 20 倍甚至 30 倍,数字货币也有个 ...
稳定币专题报告解读
2025-07-11 09:0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稳定币行业 - **公司**:Meta、沃尔玛、亚马逊、Shopify、渣打银行、Ripple、Solana、泰达(Tether)、Circle、Coinbase、蚂蚁集团、OSL 集团、Hashkey、新大陆、新国都、拉卡拉、优博讯、雄帝联支付、宇信科技、天洋科技、长亮科技、恒生电子、顶点软件、金证股份、大智慧、蚂蚁链、京东链、国盾量子、中安在线、朗新科技、协鑫能科、卓翼信息、安恒信息 [1][5][8][14][15][16]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市场现状**: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达 2500 亿美元,主要应用于加密货币交易,USDT 以 1600 亿美元市值占 62.5%市场主导地位,USDC 规模超 600 亿美元占 24% [1] - **发展趋势**:未来跨境支付和跨境贸易将成核心增长点,渣打银行预测未来三年市场将增长至 2 万亿美元,其他机构预测未来 5 - 10 年可达 3 - 4 万亿美元 [1][9] - **竞争格局**:USDT 储备金制度灵活、盈利能力强但合规性待提升,USDC 合规性高但盈利性相对弱 [1][8] - **技术支持**:Ripple 和 Solana 等区块链技术被广泛支持,其高频交易能力满足跨境支付需求,成加密市场与传统金融衔接桥梁 [1][10] - **投资方向**:包括发行端(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交易层面(香港独立交易平台)、支付方向(跨境贸易和零售)、金融 IT、股权关系公司以及 RWA(真实世界资产)等 [2][15][16] - **对金融格局影响**:稳定币发展可能推动港币和人民币国际化,动摇美元霸权地位,受香港稳定币条例实施和大公司涉足催化,海外优质稳定币公司股价或推动 A 股相关行情 [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稳定币定义和类型**:稳定币是价格相对稳定的加密货币,通常与法币挂钩,主要类型有法币抵押型、加密资产抵押型和算法稳定币 [3] - **应用场景优势**:稳定币支付可降低跨境支付成本至几美分以下并实现实时到账,推动跨境零售发展 [1][4] - **主要公司动向**:Meta 洽谈引入稳定币支付,沃尔玛等尝试接入或发行自己的稳定币 [5] - **全球法规**:欧盟出台《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香港《香港稳态货条例》8 月 1 日实施,美国《Genius 法案》对发行商提出严格监管要求 [1][7] - **USDT 盈利方式**:包括美债、现金及等价物投资收益,比特币、黄金投资收益,交易手续费、借贷服务和利息收入等 [11] - **USDC 特点**:将 90%以上储备金放储备基金,99%以上投资现金及等价物,收益性低,主要收入来自美债收益率,2024 年利润约 1.5 亿美元,因向 Coinbase 分成利润下降 [12] - **Coinbase 与 USDC 合作影响**:Coinbase 对 USDC 提供资源支持,持有比例上升,合规性助提升市场份额,市场规模扩大或使分成比例下降推动利润率提升 [14]
中信建投 格局重塑中的宏观经济与资产布局
2025-07-11 09:0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宏观经济、制造业、金融、消费、科技、军事贸易等 公司:未提及具体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宏观经济格局重塑 - 从东和西、内和外、新和老、虚和实、人和物五个方面理解,呈现东升西降趋势,国内大循环重要,新旧产业分化,资金脱虚向实,人力资本重要[1][2] - 论据:2023 年中国成为 81 个国家和区域的第一大商品进口来源地,2024 - 2025 年持续东升西降过程,南方世界崛起;外部环境不确定需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新型产业成长,传统产业待升级;过去五年资金从虚拟转向实体经济;房地产下行和基建平淡使稳增长依赖人,中央提出投资于人[1][2][4] 中国宏观经济未来趋势 - “6D”趋势:去全球化或区域化、人口结构变化、数字化转型加速、债务问题、分配不均加剧、环境保护压力增大[1][5] - 论据:区域贸易增速快于全球,地缘政治使区域化明显;连续三年人口负增长,95 后成消费主力引发新热点;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加快;债务问题持续;分配不均加剧;环保要求提高[5]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呈现“东升西降”态势,中国成全球多数国家最大贸易伙伴[1][8] - 论据:2023 年中国作为第一大商品进口来源地的国家和区域达 81 个,美国为 34 个,德国为 16 个[8] 美国贸易战影响 - 对美国自身及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美国制造业空心化问题难解决[9] - 论据:美国国内商品涨价短缺,2024 年 4 月商讨商品短缺问题,5 月与中国达成协议缓解;美国通过高关税倒逼制造业回流难度高[9] 中美实体经济表现 - 中国制造业成果显著,美国实体经济空心化[10][11] - 论据:中国社会发电量是美国 2.3 - 2.4 倍,2010 年左右制造业增加值超美国,造船等领域领先;美国通过高关税重振制造业效果有限[10][11] 中美资本市场表现 - 2024 年 9 月 24 日以来港股七巨头优于美股七巨头[12] - 论据:反映实体经济“东升西降”格局,也体现在虚拟经济和资本市场[12] 中国制造业发展 - 向绿色化、高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有望提前实现 2030 年碳达峰目标[3][28] - 论据: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43%,核心产业超 10%;2024 年碳排放与 2023 年持平,能源增长 0.4%,工业过程碳排放下降 5%[28] 中国财政政策 - 进入扩张期,未来几年将持续[29] - 论据:2025 年融资速度快于往年,财政支出力度增强,为应对内生动力不足,实现宏观经济稳定目标[29] 制度性开放影响 - 对人员往来、经济贸易投资便利起到重要作用,文化出海成果显著[30] - 论据:与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 23 个自贸协定,2025 年单方面免签国家增至 55 个,一季度海外来华人数恢复到 2019 年同期九成以上,航班恢复情况改善;《黑神话:悟空》和《哪吒》票房突出[30] 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变化 - 中央政府和产业部门做加法,地方政府和房地产行业做减法[33] - 论据:新基建、服务型消费、新消费、一带一路市场、新经济等领域加强,传统基建、传统消费、传统市场老经济缩减[33] 下半年资产配置 - 关注关税战、经济韧性及政策应对三条主线,以红利资产为核心底仓,布局新赛道[3][34] - 论据:美国经济下行,美股波动大,美元弱周期,人民币稳中上升,A股政策底部确立,外资加仓中国核心资产[3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中国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关税战未散,美国政策多变,中美谈判难;国内需构建统一大市场,巩固楼市止跌回稳态势,应对制造业利润转负、传统行业内卷等问题[19] - 中国制造业部分传统行业利润为负,新兴产业内卷激烈,5 月企业盈利转负,PPI 连续 20 多个月负增长,部分行业亏损面扩大[20] - 传统行业下滑影响宏观经济,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为负,金融业回归主业让利,传统制造业增长空间有限,消费低迷[21] - 就业问题突出,未来中央将出台政策解决,房地产和经济企稳及政策发力后问题将缓解[22] - 一季度中国 GDP 实现 5.4%,名义 GDP 为 4.6%,全年 GDP 有望完成 5%目标[23] - 服务性消费增速高于传统商品性消费,中国从物质需求向情绪需求升级,服务型消费领域将快速提升[24] - 新质生产力涵盖九大战略新兴产业和六大未来产业,未来五年规划可能扩展领域,全球资本市场积极投资,市值增速快[25][27] - 2025 年中国金融市场维稳,各部门稳定股市,4 月初股市底部基本形成[29] - 改革开放有助于稳定消费和投资,提高全球影响力,2025 年中国武器海外战绩好,9 月 3 日庆祝抗战胜利 80 周年展示武器先进性[31] - 预计中国军事贸易有新突破,带动出口,军工板块可能活跃[32] - 香港市场估值偏低,在全球资金自由流动下前景看好[35] - 2025 年国债收益率总体波动,长期有下行空间,美联储预计降息,美债收益率也有下行空间[36] - 黄金价格近期波动,长期因地缘政治和央行增持趋势有上升空间[37] - 中国股票市场从融资式转变为投资式,分红增加,红利资产有投资机遇,外资加仓使市场中枢上移[38]
美联储主席候选人沃勒:主张温和整体缩表至5.8万亿,支持降息成“少数派”
智通财经网· 2025-07-11 08:14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近日表示,美国央行应具备将银行储备水平从当前的 3.26万亿美元逐步降至2.7万亿美元左右的能力。若将美联储持有的货币与美国财政部一般账户余额纳入 计算,整体资产负债表规模将从目前的6.7万亿美元缩减至5.8万亿美元。作为特朗普总统潜在的下任美 联储主席候选人之一,沃勒强调,美联储应继续推进资产负债表缩减进程,但幅度不必如部分观察家和 经济学家建议的那般激进。 特朗普政府近期多次呼吁美联储降息。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周四批评美联储"落后于形 势",未与其他央行同步调整利率。在资产负债表政策上,部分批评者认为美联储应将规模恢复至金融 危机前水平。2008年危机期间,量化宽松政策使资产负债表从约8000亿美元激增至超2万亿美元。凯文· 沃什等下任主席潜在候选人也属于这一批评阵营。 沃勒进一步提出,美联储应增加资产负债表中短期资产的比重,长期证券仅用于对冲货币负债或占美债 持有量的一半左右。针对部分市场参与者建议"美联储资产构成应模仿美债市场,将短期资产占比设为 20%"的观点,沃勒认为该方案虽可避免对收益率曲线施压,但会延长资产负债表期限并增加美联储潜 在 ...
财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0711
财信证券· 2025-07-11 07:55
报告核心观点 主要指数震荡走高,房地产板块涨幅居前,A股市场处于上涨中继阶段,后续增量政策出台或使市场走出震荡区间,可关注中报超预期、高股息、新消费、国防军工等方向;各行业和公司有不同发展动态,工程机械行业政策驱动需求、结构升级,部分公司业绩预增[9][10]。 市场层面 指数表现 - 万得全A指数涨0.38%,上证指数涨0.48%,科创50指数跌0.32%,创业板指数涨0.22%,北证50指数跌0.16%,蓝筹板块跑赢,硬科技板块跑输[7] - 上证50指数涨0.62%,中证A100指数涨0.57%,沪深300指数涨0.47%,中证500指数涨0.50%,中证1000指数涨0.25%,中证2000指数跌0.05%,超大盘股板块跑赢,小微盘股板块跑输[7] 行业表现 - 房地产、石油石化、钢铁涨幅居前,国防军工、传媒、汽车跌幅居前[8] 估值情况 - 上证指数市盈率15.31倍,市净率1.38倍;科创50指数市盈率136.25倍,市净率4.53倍;创业板指数市盈率32.79倍,市净率4.1倍;万得全A市盈率20.2倍,市净率1.65倍;北证50指数市盈率67.06倍,市净率4.99倍[8] 资金情况 - 万得全A有2945家公司上涨,2278家下跌,涨停70家,跌停15家,全市场成交额15150.68亿元,较前一日减少123.53亿元[8] 市场策略 - 主要指数震荡走高,房地产领域涨幅居前,可关注回调低吸机会;银行板块活跃,谨慎追高,关注回调低吸机会[9] - 中期A股处于上涨中继,后续增量政策出台或使市场走出震荡区间,关注中报超预期、高股息、新消费、国防军工方向[10] 基金研究 - 7月10日,LOF基金价格指数涨0.29%,ETF基金价格指数涨0.37%;上证50ETF涨0.56%,沪深300ETF涨0.49%等;两市ETF总成交额约2487亿元,稀土、地产类ETF表现突出[12][13] 债券研究 - 7月10日,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上行1.3bp至1.37%,10年期上行1.7bp至1.66%;1年期国开债到期收益率上行1.1bp至1.49%,10年期上行2.2bp至1.72%等[15] 重要财经资讯 宏观经济 - 7月10日央行开展9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当日572亿元逆回购到期,单日净投放328亿元[17] 财经要闻 - 2025年上半年300城住宅用地出让金同比增长27.5%,成交面积下降5.5%,一线及二线城市出让金增长超40%,三、四线城市回落,TOP20城市宅地出让金占比升至68%[19] - 截至7月9日,202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破千亿件,比2024年提前35天,连续5年突破千亿件[20] - 2025年1 - 6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1500万辆,同比增超10%,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车销量占比44.3%[21] - 北京市印发《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力争到2030年市场总消费额年均增长5%左右,打造2 - 3个千亿级文商旅体融合消费新地标[23] - 7 - 12月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举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落实惠民政策,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等[25] - 2025年为2024年底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24年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2%[27] 行业及公司动态 行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影总票房292.31亿元,同比增长22.9%,接近疫情前水平;2月票房占比55.05%,暑期档6月票房创十年新低;破亿新片23部,《哪吒2》贡献52.8%;影院总量创新高,但3 - 6月场均人次低,单影院放映场次锐减,空场率40%[29] - 我国离岸最远海上风电场——三峡江苏大丰800MW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并网发电,位于盐城海域,总装机容量800MW[31] - 7月10日广西钦州900MW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投标报价82126.380577万元[33] - 本周光伏硅片价格止跌持平,N型G10L单晶硅片成交均价0.86元/片等;市场行情转积极,厂商提价探涨,但成交清淡;行业整体开工率暂无变化[35] 重点公司跟踪 - 药明康德预计2025H1营业收入207.99亿元,同比增长约20.64%,经调整归母净利润约63.15亿元,同比增长约44.43%,扣非归母净利润55.82亿元,同比增长约26.47%[36] - 牧原股份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2 - 108亿元,同比增长1129.97% - 1190.26%,扣非净利润106 - 111亿元,同比增长882.95% - 929.31%;Q2归母净利润57.09 - 62.09亿元,同比增长78% - 94%;上半年销售商品猪3839.40万头,同比增长32.47%,销售仔猪829.10万头,同比增长168%;6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低于12.1元/kg;上半年屠宰量1139万头,同比增长110%[37] - 晨光生物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02 - 2.32亿元,同比增长102.33% - 132.38%,扣非净利润1.74 - 2.04亿元,同比增长117.40% - 154.88%;棉籽类业务回暖扭亏,植提类业务毛利润同比增长[40] 湖南经济动态 湘股动态 - 长缆科技7月8日收到《中标通知书》,中标中广核新能源2025年电缆附件框架采购第一标段(重新招标)项目,中标金额9716.53万元[42] 湖南省地方动态及政策 - 湖南省公示17个工业低碳氢应用场景,推动工业领域绿氢规模化应用[44] - 实淳新能源引入清洁氢气助燃,节省10% - 15%成本且无二次污染,应用于光大环境等企业[44] - 三一氢能与涟钢合作实现钢铁行业“以氢代碳”工艺突破,共建绿氢制备系统,年减排二氧化碳1.2万吨[44] - 中车株洲与国家能源集团研制出我国首台大功率氢能源动力调车机车,三一氢能建成制氢加氢一体站,制氢成本降至28元/千克以下[44] - 国网湖南电科院等联合构建“五站融合”微电网,通过氢储能实现24小时稳定供电[45] 近期研究报告集锦 工程机械行业点评 - 6月挖掘机总销量18804台,同比+13.26%,国内销量8136台,同比+6.20%,出口10668台,同比+19.30%;国内开工指数回落,预计下半年内销好转[47] - 6月装载机总销量12014台,同比+11.30%,国内6015台,同比+13.58%,出口5999台,同比+9.11%;电动装载机6月销售3049台,同比+94.20%,1 - 6月累计销售13953台,同比+172.84%,电动化率逐月提升[48] - 国家发改委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拉动土方机械需求[49] - 1 - 5月工程机械在非洲出口额累计增速49.52%,5月增速65.55%;欧洲及北美洲出口额同比分别-12.30%及-10.42%;挖掘机1 - 5月出口额累计同比+22.34%,5月北美洲出口额同比-36.01%[50] - 建议关注水利、城市更新等基建项目推进下,中大挖、装载机等土方机械下半年增速回正趋势[50]
国泰海通证券:A股或维持区间震荡格局,7月关注政策预期带来结构性机会
快讯· 2025-07-11 07:51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经济温和修复叠加外部扰动仍存,A股或维持区间震荡格局,7月关注政策预期带 来结构性机会。配置上,可以采取以红利低波类稳健型资产为底仓,以科技/新消费等成长型资产把握 收益弹性。 ...
最高涨逾35%,银行股狂欢!公募潜在配置空间巨大
券商中国· 2025-07-11 07:23
7月10日银行股延续走强趋势,工农中建四大行股价纷纷突破前高,再创历史纪录。拉长时间看,年内银行 个股最高涨幅已超过了35%。 一直以来,银行资产被视为红利资产一部分,因估值具备吸引力、股息率较高且兼具防御属性受到市场欢迎。 从不同类型的基金来看,重仓股银行股最为明显的基金产品,实际上是宽基ETF,其次才是银行或金融类主题 ETF。以招商银行为例,截至一季度末一共有859只公募重仓该股,是公募基金重仓最多的银行股。其中3只 ETF的持股数量在1亿股以上,分别为华夏上证50ETF(2.27亿股)、华泰柏瑞沪深300ETF(2.03亿股)、易方 达沪深300ETF(1.41亿股)。此外,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持有数量均超过8000万股,华宝中证 银行ETF持有数量只有3007.70万股。 红利优势突出是主要上涨原因 谈及银行股上涨原因时,基金人士认为既和银行资产属性有关,也和当下宏观基本面相关。如华夏基金对券商 中国记者所言,在当前宏观经济筑底与政策持续托底背景下,银行板块展现出良好的配置价值,行业基本面边 际改善,估值仍处历史低位,叠加红利优势突出,为中长期资金提供了"低波动、高回报"的优质 ...
【环球财经】市场摆脱关税忧虑 标普和纳指再创新高
新华财经· 2025-07-11 07:12
股市表现 -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0日均上涨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192 34点至44650 64点涨幅0 43% 标普500指数上涨17 20点至6280 46点涨幅0 27%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19 33点至20630 67点涨幅0 09% [1] - 标普500指数十一大板块九涨二跌 非必需消费品板块和能源板块分别以0 98%和0 79%涨幅领涨 通信服务板块和科技板块分别下跌0 48%和0 12% [1] 美联储动态 - 美联储资产总额为6 662万亿美元 较前一周的6 660万亿美元略有增加 但总资产减少约2 314亿美元 储备银行信用减少约15 41亿美元 [1] - 美联储理事预计资产负债表可能降至5 8万亿美元左右 将通过减少到期和提前偿还的证券逐步减少银行系统中的储备余额 [2] 经济数据 - 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22 7万人 较前一周的23 3万人下降约5000人 低于市场预期的23 5万人 续请失业金人数196 5万人为2021年末以来最高水平 [2] - 美国天然气库存较前一周增加53亿立方英尺 低于前一周的55亿立方英尺增幅 [2] 个股与加密货币 - 特斯拉股价上涨2 5% 公司计划扩展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区域 并将xAI的Grok聊天机器人集成到车辆中 [3] - 比特币突破113000美元达到113863 31美元 刷新历史纪录 上涨得益于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兴趣激增及大量空头仓位被清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