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成式AI
icon
搜索文档
从AI聊天到线上购物 OpenAI力争将ChatGPT打造成AI时代的“万能应用”
智通财经网· 2025-04-29 08:06
OpenAI ChatGPT功能扩展 - OpenAI为ChatGPT新增"一键购物"功能,允许用户比较产品并通过外部网站完成购买,首批支持消费电子、时尚、美妆和家居用品等有限类别,未来计划扩展更多类别[1][3] - 该功能面向ChatGPT的5亿活跃用户及未登录访客免费开放,旨在提升用户参与度并将ChatGPT定位为"万能应用"平台[3][8] - 购物功能通过内置链接跳转至亚马逊等外部网站完成交易,但公司不从中获取联盟佣金[3] 用户行为与数据表现 - 上周ChatGPT用户通过应用内"联网搜索"功能完成超过10亿次网络浏览搜索,显示用户倾向使用AI聊天框而非传统搜索引擎[2][5] - 公司CEO透露全球用户规模突破8亿,占全球人口约10%,用户数在几周内翻倍增长主要得益于GPT-4.5和文生图功能[6] 生态竞争与战略布局 - OpenAI通过购物功能直接与Perplexity AI、CNET、Wirecutter等消费推荐平台及AI搜索竞争对手展开竞争[3][9] - 公司计划将ChatGPT发展为集成搜索引擎、语音助手、应用商店和电商入口的"万能应用",提升用户停留时间和数据沉淀[7][8][9] - 电商场景产生的实时价格、库存和评价数据可反哺模型训练,提升联网搜索和推荐准确率[5] 商业化前景 - OpenAI预计2029年营收增长近1000%,其中ChatGPT订阅营收将从2025年80亿美元增至500亿美元,API访问营收从今年20亿美元增至220亿美元[10] - 未来可能通过B2B API、增值订阅、付费GPTs和商业AI搜索实现多轮营收驱动,同时为多模态AGI积累场景和数据[10]
深天马A(000050):盈利同比大幅改善,柔性AMOLED、车载双引擎动能强劲
长城证券· 2025-04-28 20: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归母大幅减亏,盈利能力持续改善,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95亿、6.69亿、9.76亿元 [1][2][10] - 受益OLED持续渗透及新产能释放,AMOLED营收规模持续扩大 [3] - Micro LED线全制程贯通,车载显示业务快速扩张 [9] - 公司作为全球柔性AMOLED面板头部厂商以及车载显示领域龙头,有望受益于下游需求复苏等因素,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10] 财务指标总结 营业收入 - 2023-2027年分别为322.71亿、334.94亿、336.52亿、381.91亿、463.0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6%、3.8%、0.5%、13.5%、21.3% [1][13] 归母净利润 - 2023-2027年分别为-20.98亿、-6.69亿、1.95亿、6.96亿、9.7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978.0%、68.1%、129.1%、257.9%、40.3% [1][13] 其他指标 - ROE:2023-2027年分别为-7.3%、-2.4%、0.7%、2.3%、3.2% [1][13] - EPS:2023-2027年分别为-0.85元、-0.27元、0.08元、0.28元、0.40元 [1][13] - P/E:2023-2027年分别为-9.2倍、-28.9倍、99.2倍、27.7倍、19.8倍 [1][13] - P/B:2023-2027年均为0.7倍 [1][13] 业务发展总结 2024年业务情况 - 主要业务健康发展,在车载、专业、LTPS智能手机等显示领域保持头部竞争优势,AMOLED智能手机、车载显示大幅增长,IT显示稳步推进 [2] - 手机显示业务利润同比改善,柔性AMOLED在手机显示收入占比超六成,业务结构优化;LTPS-LCD手机领域市占全球领先,并向多元化业务转型 [3][8] - IT业务产品竞争力夯实,LTPS NB显示产品全球市场份额提升,LTPS PAD显示业务稳固高规格产品基本盘,首批Monitor产品交付 [8] - TM20产线车载模组产品量产交付,首批IT显示Monitor产品交付;TM18产线实现多家客户折叠、HTD等旗舰产品批量交付;TM19产线全产品线点亮,多款产品开案,首款50"大屏商显产品和首款IT产品开发或量产;Micro-LED产线全制程贯通 [9] - 车载显示业务快速发展,连续5年车规显示、仪表显示出货量全球第一,车载抬头显示首次登顶全球第一,营收同比增长超40%,项目定点价值创新高 [9] 2025年展望 - 车载显示产品需求预计继续呈现屏幕数量增长和规格升级趋势,柔性OLED技术在手机端渗透率继续提升,AMOLED产品出货量将进一步提升 [2]
爱德万,创纪录
半导体芯闻· 2025-04-28 18:15
爱德万测试2024年度业绩表现 - 2024年度合并营收暴增60.3%至7,797亿日圆,合并营益飙增179.5%至2,282亿日圆,合并纯益飙增158.8%至1,612亿日圆,均创历史新高 [2] - 半导体/零件测试系统事业销售额暴增80%至5,981亿日圆,其中SoC用测试设备销售额暴增79%至4,404亿日圆,记忆体用测试设备销售额暴增84%至1,577亿日圆 [2] - 台湾市场销售额飙增201%至3,265亿日圆,中国市场销售额成长11%至1,751亿日圆,南韩销售额暴增69%至1,570亿日圆 [2]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生成式AI用半导体需求攀高推升半导体测试设备需求,英伟达"指名购买"公司测试设备 [2] - 生成式AI芯片从研发到量产多个制程都需要公司测试设备 [2] 2025年度业绩展望 - 预估合并纯益年增11.1%至1,790亿日圆,合并营益年增6.1%至2,420亿日圆,合并营收年减3.2%至7,550亿日圆 [2] - 半导体/零件测试系统事业销售额预估年减2%至5,850亿日圆,其中SoC用测试设备销售额预估年增1%至4,450亿日圆,记忆体用测试设备销售额预估年减11%至1,400亿日圆 [3] 公司行动 - 宣布将买回库藏股,上限700亿日圆、1,900万股(占已发行股数比重2.6%),买回期间为2025年5月7日-9月22日 [3] 市场反应 - 因2025年度财测逊于市场预期(纯益较市场预估值2,194亿日圆低18%),股价重挫4.73%至5,716日圆 [2]
受益于“国补政策”,25Q1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正增长
平安证券· 2025-04-28 16: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半导体行业处于复苏阶段,消费电子回暖,我国半导体产业国产化替代进程有望提速,看好国产替代及AI产业链两条主线 [5][3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要闻及简评 - 2025Q1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在“国补”政策叠加春节销售旺季推动下同比增长3.3%达7160万部,延续五个季度增长趋势;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284万台,同比增长53.1%,市场回暖;全球PC出货量达6140万台,同比增长6.7%,增长原因一是PC厂商提前拉货,二是具备AI功能的PC采用率攀升;2024年数据中心处理器市场规模达147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3720亿美元 [5] - 上周中国台湾半导体指数和美国费城半导体指数反弹,4月25日美国费城半导体指数达4251.61,周涨幅10.94%,中国台湾半导体指数为551.44,周涨幅3.88%;半导体行业指数微跌,周跌幅0.81%,跑输沪深300指数1.19个百分点,2025年年初以来上涨2.57%,跑赢沪深300指数6.33个百分点,在申万二级行业中表现较弱 [5][27][31] - 推荐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鼎龙股份,关注AI+半导体投资机会,推荐盛科通信、恒玄科技 [5][37] 行业动态 “国补”叠加春节旺季,推动中国手机市场开年延续同比增长趋势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3.3%达7160万部,Android市场同比增长5.3%,iOS市场同比下降9.0% [8]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前五大智能手机厂商中,Xiaomi出货量1330万台,市场份额18.6%,同比增幅39.9%;Huawei出货量1290万台,市场份额18.0%,同比增幅10.0%;OPPO出货量1120万台,市场份额15.7%,同比增幅3.3%;vivo出货量1030万台,市场份额14.4%,同比增幅2.3%;Apple出货量980万台,市场份额13.7%,同比下降9.0%;其他厂商出货量1400万台,市场份额19.5%,同比下降14.0% [10] IDC:2025年Q1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同比增长53.1%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284万台,同比增长53.1%,市场回暖;华为市场份额超四分之三,荣耀居第二位,份额9.1%,OPPO居第三位,份额7.1%,小米和三星分别位居第四和第五位,市场份额接近 [13] CounterPoint:2025年Q1全球PC出货量同比增长6.7%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达6140万台,同比增长6.7%,增长原因一是PC厂商提前拉货,二是具备AI功能的PC采用率攀升;苹果和联想表现较好,苹果出货量同比增长17%,联想出货量增长11%,保持市场份额第一 [19] Yole:2030年数据中心处理器市场规模将达3720亿美元 - 生成式AI推动数据中心处理器市场发展,2024年市场规模达147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3720亿美元;GPU和AI ASIC是主要增长动力,FPGA淡出AI服务器应用舞台;英伟达在AI GPU领域领先,谷歌等公司积极开发自研AI专用芯片;在x86 CPU市场,英伟达等公司发力自研基于Arm架构的处理器;Chiplet技术成处理器扩展性能关键,GPU与AI ASIC将从4nm制程迈入3nm,AI算力自2020年以来增长8倍,英伟达2027年将推出的RubinUltra芯片预计实现100 PetaFLOPs高性能 [25] 一周行情回顾 指数涨跌幅 - 上周中国台湾半导体指数和美国费城半导体指数反弹,4月25日美国费城半导体指数达4251.61,周涨幅10.94%,中国台湾半导体指数为551.44,周涨幅3.88% [27] - 上周半导体行业指数微跌,周跌幅0.81%,跑输沪深300指数1.19个百分点,2025年年初以来上涨2.57%,跑赢沪深300指数6.33个百分点,在申万二级行业中表现较弱 [31] 上市公司涨跌幅 - 上周半导体行业162只A股成分股中,65只股价上涨,2只持平,95只下跌 [34] - 涨幅前10位股票依次为立昂微(涨16.03%)、艾森股份(涨11.51%)、神工股份(涨10.92%)等;跌幅前10位股票依次为思瑞浦(跌19.25%)、圣邦股份(跌14.86%)、晶丰明源(跌11.22%)等 [35] 投资建议 - 看好国产替代及AI产业链两条主线,推荐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鼎龙股份,关注AI+半导体投资机会,推荐盛科通信、恒玄科技 [37] 附:重点公司预测与评级 - 拓荆科技、龙迅股份、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澜起科技、安集科技、芯动联科、恒玄科技均被推荐,并给出了4月25日收盘价、不同年份的EPS和PE预测值 [41]
对话西门子:为什么说Industrial Copilot是未来工业环境中人类的最强辅助
虎嗅· 2025-04-28 15:00
西门子AI工业应用布局 - 公司在成都高新区运营中国首座数字化"双灯塔"工厂,部署近100个AI项目应用于质量检测、垃圾处理等场景[2] - 全球范围内包括南京、安贝格等工厂已实现数百台机器人和数千个AI应用落地,其中埃尔兰根工厂两年内从2台机器人扩展到数百台并部署40-50个AI模型[3][13] - 公司AI专利达3700项位居欧洲第一,拥有1500多名专家及遍布欧美的实验室网络[4] Industrial Copilot技术进展 - 该产品集成TIA博途平台实现自动化代码生成和虚拟建模,预计提升工程效率10%-40%,运维效率提升25%[17] - 功能覆盖从方案配置到虚拟调试全流程,例如经济型包装机方案可即时生成系统配置并连接虚拟调试[10] - 技术演进路径从生成式AI向"代理型AI"发展,实现工业语言与人类语言的无缝转换[18][19] 自适应生产体系构建 - 公司通过Industrial Operations X技术推动从自动化向自适应生产转型,典型应用包括根据电价波动自动调节产能30%-100%[8] - AI系统可整合老师傅经验形成算法,例如锅炉气包温度控制实现305℃工况指标的精准参数调节[9] - 自适应生产场景下设备综合效率(OEE)显著提升,AI使质量检测成本降低同时保持最高标准[15] AI工业化实施方法论 - 解决方案遵循三大原则:盈利性验证(ROI测算)、工业级精确安全标准、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24][26][27] - 实际部署中90%工作量集中于数据清理、接口兼容和部署环节,仅10%涉及模型构建[34] - 采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应对传感器漂移等问题,支持自动化人员通过点击操作完成模型重训练[31] 人机协作生态建设 - 公司投入大量资源对员工进行AI技能再培训,强调AI是处理重复任务的助手而非替代者[35] - 通过Mendix平台集成DeepSeek等大模型,为圣奥家具开发零代码AI交互界面实现知识库整合[20][21] - 内部建立SiemensGPT工具支持多模型灵活调用,DeepSeek发布72小时内即完成部署应用[22]
中国企业邮箱安全性研究报告
广东盈世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奇安信集团· 2025-04-28 11: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企业级电子邮箱应用市场持续稳定发展,垃圾邮件、钓鱼邮件总量小幅增长,带毒邮件数量逐年下降,得益于邮件安全技术进步 [7] - 邮箱盗号问题严重,成为商业机密泄露、商业邮件诈骗等高危安全风险事件频发的重要诱因,“盗号”+“同域钓鱼”成流行攻击手段 [7] - 全球邮件安全威胁严峻,垃圾邮件源呈现“核心收缩、边缘扩张”态势,中美控制力减弱,东欧、东南亚等地区形成新的次级策源地 [7] - 邮箱账号盗取形成黑色产业,盗号测试信是黑产盗取账号成功的重要标志,黑产暴力破解使用的口令字典大部分通过目标邮箱账号名变形生成 [7] - 域名劫持技术被大范围应用于邮件攻击,预计未来几年此类攻击可能愈演愈烈,企业应谨慎设置邮箱域名白名单 [7] - 生成式AI成钓鱼邮件内容重要生产者,攻击者开始采用AI技术进行自动化邮件攻击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研究背景 - 电子邮件是重要的现代互联网应用,企业信息化办公促进了企业邮箱的使用,也使企业邮箱系统成为黑客入侵的首选入口 [13] - 奇安信行业安全研究中心等自2016年起合作编撰《中国企业邮箱安全性研究报告》,报告数据来自联合监测,内容以电子邮箱的使用、垃圾邮件、钓鱼邮件、带毒邮件为主体 [13] 第一章 电子邮箱应用形势 - **电子邮箱的使用规模**:截至2024年底,国内注册的企业邮箱独立域名约为530万个,活跃的国内企业邮箱用户规模约为2亿,2024年全国企业级邮箱用户共收发各类电子邮件约8188.4亿封,日均收发约22.4亿封 [15][17] - **电子邮箱用户行业分布**:从域名注册量来看,工业制造类企业注册的邮箱域名最多,占比为31%;从正常邮件的发送量来看,工业制造和交通运输行业发送的邮件数量最多,分别占比18.7%和16.7% [24][25] - **电子邮件的地域分布**:2024年全国企业邮箱用户收发的邮件以境内收发为主,国内收发占73%;海外收发27%。国内企业邮箱服务器设在北京的数量排名第一,占比为17.2% [29] - **电子邮件安全防护重要性**:2024年全国企业邮箱日均收发量达22.4亿封,其中钓鱼邮件、带毒邮件等恶意内容占比近15%,日均威胁量超3.3亿封。强化邮件安全防护对维护企业持续运营、保护用户信息安全、保障社会网络空间稳定愈发重要 [31] 第二章 垃圾邮件形势分析 - **垃圾邮件的规模**:2024年,全国企业邮箱用户共收到各类普通垃圾邮件3139.4亿封,约占企业级用户邮件收发总量的38%,是企业级用户正常邮件数量的82% [33] - **垃圾邮件发送源**:2024年,全国企业邮箱收到的垃圾邮件中,来自国内的垃圾邮件最多,占总数的35.5%,来自美国的垃圾邮件次之,占总量约17.7%。全球垃圾邮件源呈现“核心收缩、边缘扩张”的态势 [35] - **垃圾邮件受害者**:2024年北京用户收到的垃圾邮件最多,占全国的17.9%;其次为广东,收到了全国14.3%的垃圾邮件。国内垃圾邮件受害者所在行业也比较集中,排名前十的行业收到的垃圾邮件数量,占垃圾邮件总数的73.5% [41][44] 第三章 钓鱼邮件形势分析 - **钓鱼邮件的规模**:2024年,全国企业邮箱用户共收到各类钓鱼邮件约755.0亿封,相比2023年增加了30.8%,平均每天约有2.1亿封钓鱼邮件被发出和接收 [47] - **钓鱼邮件发送源**:钓鱼邮件的发送者遍布全球,其中,来自中国的钓鱼邮件最多,占国内企业用户收到钓鱼邮件总量的42.9%;其次是美国,约占13.9% [50] - **钓鱼邮件受害者**:2024年北京用户收到的钓鱼邮件最多,有24.7%的钓鱼邮件被发送至北京的企业邮箱用户;国内钓鱼邮件受害者所在行业也比较集中,排名前十的行业收到的钓鱼邮件数量,占钓鱼邮件总数的75.3% [54][56] - **钓鱼邮件年度主题榜**:当前钓鱼邮件攻击呈现以系统通知类主题为主导诱骗方式和日文语言类钓鱼邮件数量爆发式增长两个显著特征 [58] - **钓鱼邮件的类型**:2024年流行的钓鱼邮件主要有8种类型,分别是补贴/退税、升级/扩容、身份验证/备案、银行卡信息诈骗、虚假发票、冒充询盘、虚假快递、系统退信,Top3之和占到了所有钓鱼邮件总量的72.7% [61] 第四章 带毒邮件形势分析 - **带毒邮件的规模**:2024年,全国企业级用户共收到约444.6亿封带毒邮件,相比2023年同比减少了1.7%,平均每天约有1.2亿封带毒邮件被发出和接收 [81] - **带毒邮件发送源**:带毒邮件的发送者多集中于北美洲与欧亚,其中,来自美国的带毒邮件最多占全球带毒邮件的28.2%;荷兰排名第二,占18% [83] - **带毒邮件受害者**:2024年北京用户收到的带毒邮件最多,全国占比高达33.6%;国内带毒邮件受害者所在行业也比较集中,排名前十的行业收到的带毒邮件数量,占带毒邮件总数的78.2% [86][88] - **带毒邮件的类型**:通过对带毒邮件附件文件的后缀分析发现,.rar和.zip两种压缩格式最为常见,占比分别为24.7%和13.5% [90] 第五章 电子邮箱账号安全 - **邮箱盗号的规模**:2024年,国内电子邮箱账号被盗规模高达1074万个,占全年活跃邮箱账号总量的5.37%,邮箱盗号问题仍在持续加剧 [93] - **暴力破解的形势**:暴力破解是邮箱盗号最主要的手段,占到2024年邮箱异常登录行为检出总量的53.7%,“防爆破”仍然是电子邮箱账号安全的最大威胁 [95][97] - **邮箱盗号的影响**:邮箱盗号问题导致垃圾邮件、钓鱼邮件、带毒邮件数量增加,2024年由被盗号的电子邮箱发出的垃圾邮件占国内企业邮箱收到的所有垃圾邮件总量的26.2%,共计约822.5亿封 [98] - **基于盗号测试信的黑产攻击分析**:邮箱账号盗取已形成专门的黑色产业,盗号测试信是黑产盗取账号成功的重要标志,黑产暴力破解使用的口令字典大部分通过目标邮箱账号名变形生成,占比达到73.2% [103][119] 第六章 邮件攻击典型案例 - **变化多端的二维码补贴诈骗类邮件**:2024年以补贴、报税、年终奖等主题的二维码诈骗类邮件依然大行其道,此类邮件大多打着人力资源部或财政部的名义发放“补贴”,扫码后钓鱼网站会套取身份信息和银行卡信息 [128] - **最为常见的系统升级/扩容钓鱼邮件**:以系统升级、扩容、备案为话题的钓鱼邮件是最为常见的类型,对于此类邮件可以通过认清发信人域名、识别钓鱼话术、谨慎处理垃圾邮件箱中的邮件等方法鉴别 [138] - **贼喊捉贼的身份验证钓鱼邮件**:企业防范邮箱盗号最好的方法是部署双因子认证,对于撒网式钓鱼邮件,可以通过认清发信人域名、识别“安全网站”域名、了解系统安全机制等方法进行防范 [144] - **突然爆发的日语银行卡诈骗邮件**:2024年日文的银行卡诈骗邮件数量激增,此类型邮件通常仿冒日本知名银行,以银行卡交易确认、银行卡将被冻结为话术,引导用户进入钓鱼网站泄露银行卡信息 [148] 第七章 邮件风险趋势分析 - **域名劫持技术被大范围应用于邮件攻击**:2024年“SubdoMailing”组织发动大规模广告欺诈活动,利用域名注册机制恶意抢注域名,用于发送垃圾邮件或欺诈邮件,预计未来几年此类攻击可能愈演愈烈,企业应谨慎设置邮箱域名白名单 [153][154] - **邮件系统成为APT攻击活动的重要目标**:2024年多起APT攻击事件表明,越来越多的APT组织开始将邮件系统本身作为攻击目标,批量盗取邮件系统中的数据资料,并通过对供应链企业邮件服务系统的控制,间接入侵目标机构 [155] - **邮件成为通往巨额商业诈骗的高速公路**:2024年两起从邮件攻击开始的巨额商业诈骗事件引起业界关注,一家印度公司被骗5.2亿卢比,一家中国香港的跨国公司被骗2亿港币,由邮件安全事件带来的商业风险正在显著提升 [157] - **生成式AI成钓鱼邮件内容重要生产者**:生成式AI成为各类恶意邮件的重要生产者,攻击者使用生成式AI制作恶意邮件文案内容,部分带毒邮件的恶意附件疑似使用生成式AI编写,攻击者还开始采用AI技术进行自动化邮件攻击 [159][160] 附件相关产品介绍 - **CACTER邮件安全品牌**:由Coremail孵化,提供一站式邮件安全解决方案,产品涵盖邮件安全网关、反钓鱼防盗号、安全海外中继等,核心技术依托自研国产反垃圾引擎和邮件安全大数据中心,客户涵盖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等 [161] - **CACTER邮件安全网关**:基于自主研发神经网络平台,实时拦截多种恶意邮件,反垃圾准确率高达99.8%,支持多种邮箱系统,具有独家域内安全解决方案、检测能力实时更新等优势 [164][165] - **CACTER邮件数据防泄露EDLP**:基于深度内容识别技术,对敏感数据通过邮件系统外发的行为提供事后审计和提醒,以及事中审批和拦截,具备多维度涉敏感检测、多模态内容识别等功能 [175][176] - **奇安信网神邮件威胁检测系统**:面向大型企事业单位,采用多种病毒检测引擎,结合威胁情报和URL信誉库,对邮件中的URL和附件进行恶意判定,通过动态沙箱技术等发现高级威胁及定向攻击邮件 [180] - **奇安信观星实验室**:致力于互联网、各行业领域、政企以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攻防技术研究,在安全漏洞挖掘、实网攻防演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194]
百度:Create 2025 AI开发者大会:推动模型调用成本进一步下探和应用生态繁荣-20250428
招银国际· 2025-04-28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146.7 美元,对应 13.9x 2025E PE,潜在升幅 61.7%,当前股价 90.74 美元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百度处于业务转型中,短期内广告收入增长有阻力,但生成式 AI 搜索结果货币化进程二季度末有望开启,推动广告收入增速和运营利润率环比复苏;百度云业务在数字化及 AI 需求提升驱动下,营收增速强劲,支撑集团整体营收增长 [1][9] 公司相关情况总结 公司大会成果 - 百度举办 Create 2025 AI 开发者大会,发布文心大模型 4.5 Turbo、文心大模型 X1 Turbo 等 AI 应用,以及国内首个电商交易 MCP、搜索 MCP 等 MCP Server,宣布帮助开发者拥抱 MCP [1] 大模型进展 - 文心大模型 4.5 Turbo 和文心大模型 X1 Turbo 具多模态、强推理、低成本特性;文心大模型 4.5 Turbo 速度更快,价格降 80%,每百万 token 输入价 0.8 元,输出价 3.2 元;文心大模型 X1 Turbo 性能提升,价格降 50%,每百万 token 输入价 1 元,输出价 4 元 [1] - 发布高说服力数字人、内容操作系统沧舟 OS、通用超级智能体“心响”,宣布加大对 MCP 支持,推动应用和服务接口兼容 MCP [1] 智能云突破 - 百度智能云通过自研昆仑芯 P800 芯片及百舸大规模推理加速能力,实现算力性能与成本突破;发布昆仑芯超节点,卡间互联带宽提升 8 倍,单机训练性能提升 10 倍、单卡推理性能提升 13 倍 [1] - 全面升级百舸 GPU 算力平台推理加速能力,助力千帆推理吞吐提升 20 倍,推理速度提升 50%以上;升级发布客悦·ONE,服务 50 余家金融企业,落地 10 余个金融场景 [1] 财务情况 |指标|FY23A|FY24A|FY25E|FY26E|FY27E| |----|----|----|----|----|----| |销售收入(百万人民币)|134,598|133,125|137,622|146,452|154,661| |同比增长(%)|8.8|(1.1)|3.4|6.4|5.6| |调整后净利润(百万人民币)|28,747.0|27,002.0|26,943.5|28,061.8|30,243.3| |同比增长(%)|39.0|(6.1)|(0.2)|4.2|7.8| |调整后每股收益(人民币)|81.06|77.20|77.04|80.23|86.47| |市场平均预估每股收益(人民币)|na|76.85|73.38|79.33|90.00| |市盈率(倍)|11.4|9.7|10.4|10.0|9.1| |股本回报率(%)|8.4|9.0|7.6|7.1|7.0|[10] 其他信息 - 公司市值 31,736.3 百万美元,3 月平均流通量 438.3 百万美元,52 周内股价高/低为 115.13/76.86 美元,总股本 349.8 百万 [3] - 李彦宏持股 16.5% [4] - 1 -月绝对回报 -4.9%、相对回报 0.0%;3 -月绝对回报 5.0%、相对回报 20.6%;6 -月绝对回报 1.1%、相对回报 7.7% [5]
2025求职潜规则:不会用AI的人,正在被淘汰
36氪· 2025-04-28 10:19
在这个大多数人都可能借助生成式AI优化职业发展的时代,关键的差异和优势并非来自AI的自动化功能,而是你与AI互动的能力优于竞争对 手。所以,最重要的建议是尝试并花时间与不同工具和平台互动。通过使用精心设计的提示语并提供详细背景信息,你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 能,满怀信心地开启职业之旅。 无论你是刚毕业的学生、寻求转型的职场中年人,还是希望提升领导技能的高管,职业导师都是宝贵的资源。2021年哈里斯民意调查对1535名成年人展开 调研,结果显示,尽管当时仅有12%的在职成年人正在接受职业咨询服务,但近三分之二的人都认同,就未来职业发展与专业人士交流能带来帮助。这一 差距或许源于传统职业指导既昂贵又耗时,2023年职业导师的平均时薪高达272美元。 随着ChatGPT、Perplexity、DeepSeek和Claude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的兴起,许多求职者开始将AI视为传统职业导师的替代选择,认为它便捷、高效且能 提供个性化指导,即便有些人已经有幸拥有优秀的人类职业导师。要确切量化目前人们使用生成式AI进行职业指导的具体程度颇具难度。不过,一些调 查表明,多达65%的求职者在求职过程的某个阶段会借助AI寻求帮助。 ...
「AI药物研发」场景精选丨2025年Banglink第10期
创业邦· 2025-04-28 07:48
AI药物研发行业概述 - AI药物研发以数据驱动和算法赋能为核心,通过机器学习、生成式AI等技术重塑药物发现、优化及临床试验全流程 [2] - AI设计的药物分子在Ⅰ期临床试验成功率达80%-90%,远超传统方法的40%-65% [2] - 部分企业将药物发现周期从5-6年压缩至2-3年,研发成本降低30%-50% [2] - AlphaFold 3突破蛋白质结构预测精度,推动靶点发现效率提升70% [2] 行业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各国将AI制药纳入战略规划,国内明确84种AI应用场景 [2] - 资本加速布局:2024年全球AI制药融资超50亿美元 [2] - 企业管线快速推进:晶泰科技、英矽智能等多款AI设计药物进入Ⅱ/Ⅲ期临床 [2] 行业痛点 - 高质量数据稀缺:药物研发数据获取成本高,受隐私法规限制,罕见疾病和新靶点数据尤为不足 [3] - 算法适配性和可解释性不足:AI算法多源自其他领域,不完全适配药物研发复杂场景,"黑箱"特性限制临床应用 [3] - 临床试验进展缓慢:仍需湿实验和长周期验证,产品进展存在不确定性 [3] 代表性企业及技术领域 - 技术覆盖:多组学数据整合、蛋白质结构预测、分子模拟优化、自动化实验平台、成药性智能评估等 [3] - 精选企业: - 天鹭科技(A+轮):AI蛋白质设计服务商 [5] - 智源深澜(种子轮):AI驱动生物大分子设计制造商 [5] - 目图生科(B轮):全球首个千亿级蛋白质模型 [5] - 腾迈医药(A轮):"干湿结合"新药研发服务 [5] - 德睿智药(A+轮):临床阶段AI驱动创新药物研发 [6] - 深势科技(C轮):AI for Science科研与工业解决方案 [6] 相关热门赛道 - 生物医疗:ADC创新药、基因治疗&RNA药物、脑科学、合成生物、银发科技、外骨骼机器人 [8][13] - 人工智能:具身智能、AIGC、ARVR核心硬件、芯片之母EDA [8][13] - 底层技术:量子计算、隐私计算、边缘计算、数据安全 [8][13]
福立旺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制造项目预计年中开建 微型丝杠正处于研发送样阶段
证券时报网· 2025-04-27 22:1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29.60% [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452.60万元,同比减少38.38% [1] 业务分项表现 3C精密金属零部件业务 - 实现收入7.93亿元,同比增长40.26% [2] - 可穿戴类精密金属零部件增长显著,包括耳机金属头梁、改良型耳机充电仓接口及无线追踪器金属壳 [2] - 与大客户新耳机项目合作顺利,已实现批量出货 [2] - 受益于消费电子需求回暖及AI技术渗透,全球个人智能音频设备出货量预计2025年同比增长8%至5.33亿台 [2] 汽车精密金属零部件业务 - 实现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21.12% [2] - 产品应用于汽车天窗、遮阳帘、挡风网、内饰及侧窗、尾门系统、充电口盖、动力系统及动力电池包等领域 [2] 电动工具精密金属零部件业务 - 实现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68.71% [3] - 已进入大型电动工具跨国公司合格供应商体系 [3]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12,242.58万元,同比增长24.22% [3] - 新引进研发人员149人,同比增长42.33% [3] - 多项研发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3] 未来布局 - 2025年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灵巧手领域,包括微型丝杠、腱绳、灵巧手弹簧、防松脱金钢防滑止滑垫片等零部件 [4] - 全球机器人灵巧手市场规模2024年达17.06亿美元,2030年有望突破30亿美元 [4] - 设立福立旺精密智造(苏州)有限公司作为项目主体,投资10亿元,预计2025年中期开工建设 [4] - 微型丝杠处于研发送样阶段,客户对接有序进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