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情绪价值
icon
搜索文档
景顺长城基金张欢:部分新消费公司或有泡沫风险,投资潮玩应关注产业链布局|基金佳问第110期
搜狐财经· 2025-06-13 17:35
新消费行业概述 - 新消费赛道快速崛起,包括潮玩、宠物经济、国潮品牌等,主要受消费者年轻化和追求"质价比"驱动 [3][4][5] - Z世代成为消费主体,更注重"悦己消费"和情绪价值,愿意为爱好和情绪价值付费 [5] - 消费者从追求品牌溢价转向"质价比",国货因品质提升和价格优势崛起 [5] 热门赛道分析 - 宠物经济:养宠渗透率突破临界点,科学养宠推动需求多样化,宠物食品出厂规模500-700亿,终端GMV约1000亿,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翻倍 [6] - 竞争格局:头部公司凭借产品力和渠道运营能力将获得更高市场份额,中小型公司生存压力增大 [6] - 潮玩行业:情绪消费代表,IP设计和文化共鸣是关键,自有IP和渠道布局形成竞争壁垒 [10] 商业模式与投资逻辑 - 新消费品牌共通点:满足"需求质价比+供给独特性",通过情绪价值(如美、面子)获取高毛利率 [7] - 成功要素:产品力为核心,营销转向私域社交传播(如小红书口碑),实现破圈增长 [8] - 业绩评估:高盈利能力伴随低销售费用率,反映产品力和消费者让利 [8] 新消费与传统消费对比 - 传统消费:与总量经济关联度高,关注供给侧竞争格局,成长性低但持续性更强 [11] - 新消费:结构性机会为主,供给创造需求,聚焦细分人群,成长性高但波动性大 [11] - 估值差异:传统消费侧重绝对估值和赔率,新消费依赖高增长预期和胜率 [11][12] 行业研究方法 - 研究路径:从微观数据(线上渠道高增长产品)→赛道规律总结→渠道/消费者调研→财务验证 [13] - 选股策略:分化行情中优选业绩持续兑现公司,结合市场风险偏好调整仓位 [14]
190万卖两个娃:茅台与泡泡玛特开打
搜狐财经· 2025-06-13 06:56
拍卖事件与市场表现 - 全球唯一初代薄荷色Labubu拍卖落槌价108万元,含佣金成交价124.2万元,棕色Labubu落槌价82万元[3][6] - 泡泡玛特股价一年半内上涨近13倍,同期茅台股价持续下跌[6] - 2025年53度飞天茅台散瓶批价1990元/瓶(日环比下跌),原箱批价2080元/瓶[6] 茅台商业模式分析 - 茅台核心价值在于社交属性与阶层划分功能,通过情绪价值(如面子、礼遇)驱动高价消费[7][8][10] - 历史逻辑依赖时代红利:富裕群体将茅台作为身份象征和社交货币,形成财富循环[12] - 当前面临消费断层:老龄化、养生趋势、经济压力导致需求萎缩,海外消费场景缺失[14] 潮玩行业崛起逻辑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通过捕捉年轻人情绪需求转型,2015年因日本玩具爆款发现情绪价值赛道[16] - Labubu爆红反映年轻群体拒绝传统社交规则,通过潮玩建立新圈层和消费话语权[18][20] - 平台化运营模式是关键:聚合IP设计,以少量爆款带动整体盈利,非依赖单一制造业或艺术家[26] 新旧消费范式更替 - 拍卖事件标志代际消费冲突:年轻群体以190万高价购买潮玩,直接挑战茅台代表的传统奢侈品逻辑[22] - 情绪经济成为稀缺资源:在过剩时代,精准满足年轻群体情感需求可创造超额商业价值[2][26] - 行业颠覆加速:新势力通过非传统路径(如潮玩、服装)重构消费市场规则[24][25]
「好嫁风」男人,成了富婆收割机?
36氪· 2025-06-12 10:51
时代真是变了。 "好嫁"的风,也吹到男人身上了。 刚刚过去的5月,千万网红 @深夜徐老师(下称徐妍) 和恋爱长跑4年的搞笑博主男友@深情航仔(下称航仔) 步入婚姻。 婚讯一发布,满屏都在感慨航仔"嫁得好"。 婚礼当天,全网的知名网红博主几乎都受邀来到上海宝格丽酒店。 网传这场婚礼的总花费达到百万级别, 光是场地费就高达58万元。 读信之前,办公室独立女性闫如意对好嫁风男人不屑一顾;读 信之后,闫老师沉思三秒,下结论:该娶。 网友们嫉妒航仔的理由又多了一个: 老婆有钱有颜就算了,还真的爱他。 一场豪门婚礼结束后,提到航仔,互联网似乎已经有了公认的标签: 全网最会"嫁"的男人。 而抬眼一看才发现: "好嫁风"男人,已经横扫婚恋市场了。 "好嫁风"男人,走红全网? 早在去年7月,航仔向徐妍求婚的视频,就曾登顶热搜。 求婚成功后,航 仔就 被调侃过是全网最会"嫁"的男人。 但就是在这样的 豪华婚礼现场,最动人的却是新娘写给新郎的告白信。 看过航仔的未婚妻徐妍,网友纷纷留言让他分享 "嫁入豪门"的秘籍。 在多数网友看来,徐妍和航仔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不匹配。 首先,二人取得的事业成就不匹配。 女方的简历可以说是非常豪华。 ...
新消费:当情绪价值成为“刚需”
淡水泉投资· 2025-06-12 08:16
新消费行业演变 - 新消费从"互联网思维"转向"情绪价值"驱动 某新锐化妆品牌依托电商红利四年内上市 2020年估值超百亿美元 线下赛道单店估值曾达上亿元 [3] - 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推动消费从"生存需求"升级为"心情滋养" 新式茶饮从解渴功能发展为满足场景化(家庭 社交)和个性化(健康 口味)需求 [4] - 95后年均消费规模达8-9万亿元 占电商节日50%销售额 消费特征体现为悦己优先 体验至上 质价比导向 决策依赖自媒体测评与社交种草 [5] 消费群体结构性变化 - 社会原子化催生情感消费 流动人口达3.76亿 手办潮玩 宠物 健身 音乐节填补情感真空 智能设备与外卖适配小型化家庭场景 [5] - 单身经济崛起 传统血缘地缘消费场景(酒桌 婚宴)影响力减弱 宠物行业2024年白皮书显示相关消费持续增长 [5][9] 品牌力重构逻辑 - 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力权重提升 信息平权压缩纯渠道价值 DTC模式下优质产品通过UGC实现低成本传播 [10][12] - KOC与UGC主导使产品即营销 强产品力品牌可突破流量瓶颈 完成从获客到用户沉淀的闭环 [12] 情绪消费投资属性 - 情绪消费从可选变为必选 国内演唱会GMV从2019年120亿增长至2024年450亿 增幅近4倍 玩具行业成人化战略响应Kidult心理 [15] - 情绪消费资产具备抗周期特性 需求由优质供给驱动 业务模式以国内大循环为主 规避地缘政治风险 [18] - 新消费赛道呈现结构性增长 破圈机会带来非线性增长 需深度理解圈层用户核心需求判断天花板 [16] 行业竞争壁垒 - 新消费核心壁垒在于将产品升维为艺术品 用户转化为信徒 文化沉淀为品牌基因 方能从现象级爆发进化为时代符号 [19]
潮玩IP如何撬动改装市场与资本狂欢
每日商报· 2025-06-12 07:30
随着LABUBU的"出圈",大家对它的热情不止于收藏。不少人更是通过一系列DIY爆改,为其镶上牙 钻、戴好凤冠、换上衣服等,将其"装扮"成la妃,展现出无限的创意。昨天上午,LABUBU(钢牙版) 还冲上淘宝热搜前十榜单,话题热度达到197.4万。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有人感慨这是"为情绪价值买 单的时代!"也有人质疑"这有什么好玩的?追求的价值在哪里?" 从"钢牙妹"到"蜜桃臀" 商报讯 (记者 沈艳) 最近,泡泡玛特旗下一款名为LABUBU的潮玩IP成了市场顶流,更是当下的焦点 话题之一。从杭州到上海,从米兰到洛杉矶……甚至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抢购热潮,很多地区的泡泡玛 特门店排起了长队,有些地方甚至上演"抢娃"大战。更令人瞩目的是,近日,全球唯一一只薄荷色的 LABUBU在永乐2025春季拍卖会上以108万元的天价成交,创下全球潮玩拍卖纪录。 不只是潮流 更是"社交货币" 平衡创新与规范 才是"出圈"关键 这场潮玩改装俨然超越娱乐范畴,更是追随潮流的一种体现。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Z世代对"社交属 性"的强烈需求。他们通过个性化改造,潮玩被赋予独特的文化符号意义,而改装行为本身则成为一 种"社交货币"。例如, ...
“苏超”大批量释放情绪价值,让更多青少年喜欢上足球
第一财经· 2025-06-11 21:20
赛事热度与传播 - "苏超"因高考暂停后本周末将重启新一轮赛事 无锡队 南京队等提高训练频率 徐州队赴山东鲁能基地封闭集训[2] - "苏超"爆红源于"十三太保""散装江苏"等造梗文化及城市荣誉推动 各队创意互动如隔空对歌(如苏州用《阿莲》呼唤连云港队)进一步推高热度[2] - 扬州队与泰州队通过"家书"形式进行情感互动 如《致泰州》中描述共饮魁龙珠等场景 强化地域文化联结[2] 情绪价值与消费链 - "苏超"以体育为主导衍生大量情绪价值 通过"梗文化""对歌热"等创造文旅消费新场景 延长消费链条[2][4] - 赛事成为展现城市文化的平台 通过"情绪链接"强化在地文化独特性 并以"全民参与"构建传播生态[4] - 情绪价值消费崛起 经济发展推动文体娱乐需求增长 不同年龄层有差异化情绪消费模式[3] 足球普及与社区化 - "苏超"现场观众超2万人 家长带孩子观赛可能促进青少年足球兴趣 推动行业人才储备[5] - 赛事拉近足球与大众距离 深化社区化与球迷情感连接 类似足球发达国家低级别球队的本地化运营模式[4] - 中国足球长期面临普及率低问题 "苏超"热度有助于提升群众参与度与观赛群体比例[4][5]
新消费:当情绪价值成为“刚需”
淡水泉投资· 2025-06-11 20:57
新消费行业趋势 - 经济发展推动消费从"生存需求"向"心情滋养"转变 2019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 城镇化红利带来的商品量增时代结束 消费者更注重情感满足和自我实现 [4] - 95后成为消费主力 年均消费规模达8-9万亿元 占电商平台年货节近50%销售额 消费特征表现为悦己大于从众、体验至上、质价比优先 [5] - 社会结构"原子化"催生情感消费 流动人口达3 76亿 手办潮玩、宠物、健身等填补情感真空 智能消费电子和外卖适配小型化家庭场景 [5] 品牌力重构 - 品牌力形成依赖产品力积累和渠道力覆盖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二者权重发生重构 信息平权压缩纯渠道价值 [10] - 流量红利转向内容红利 优质产品力通过KOC和UGC实现低成本高效传播 DTC模式下强产品力品牌能突破流量瓶颈 [12] - 国货自信提升 品牌不合理溢价被祛魅 互联网和外资品牌人才外溢为新品牌提供养分 [12] 情绪消费崛起 - 情绪消费从"可选"变为"必选" 演唱会GMV从2019年120亿增长至2024年450亿 增幅近4倍 Kidult心理推动需求旺盛 [15] - 情绪消费资产具备成长稀缺性 受经济周期影响小 业务模式以国内大循环为主 能规避地缘政治风险 [18] - 新消费赛道多为结构性增长的小规模领域 产品力驱动的破圈带来非线性增长机会 但破圈契机可遇不可求 [16] 行业挑战 - 新消费依赖消费者热爱 表现为强消费意愿、低获客成本、高复购率和高溢价能力 但热爱非商业永续保证 [19] - 资本热潮退去后 需将产品淬炼为艺术品、用户转化为信徒、文化沉淀为基因 才能从现象级爆发进化为时代级符号 [19]
马上评丨从玲娜贝儿到拉布布,年轻人究竟需要什么情绪价值
新浪财经· 2025-06-11 16:22
行业趋势 - 潮玩行业呈现情绪价值驱动特征,当代年轻人通过潮玩获取治愈感和个性表达 [2][3] - 后现代文化影响下,消费者更倾向多元化和非标准化的潮玩形象,拒绝普遍化社会文化 [3][4] - 潮玩IP的"在地性"成为全球化关键,Labubu通过适应不同地区文化实现无缝连接 [4][5] 产品分析 - Labubu凭借独特形象(超长耳朵、獠牙等)打破传统"萌系"审美,成为现象级顶流 [2][3] - 与玲娜贝儿相比,Labubu具有更高自由度,消费者可自主构建故事背景,增强参与感 [3][4] - 产品设计弱化预设叙事,强调用户个性化解读,符合Z世代对身份认同的追求 [3][4] 市场表现 - Labubu引发线下抢购热潮,盲盒隐藏款机制刺激消费欲望 [2] - 泡泡玛特全球化战略成效显著,业务覆盖全球近百个国家及地区 [5] - 海外市场接受度高,明星效应助推品牌破圈,部分消费者未察觉其中国品牌属性 [5] 战略方向 - 泡泡玛特通过本土化元素融入实现文化输出,体现中国文创产业包容性优势 [5] - 长期主义策略结合对当地市场的深度理解,是建立海外消费者信任的核心 [5] - 品牌成功验证"非传统IP+用户共创"模式在全球化扩张中的可行性 [4][5]
泡泡玛特证明了,情绪价值到底多值钱
经济观察报· 2025-06-11 13:38
泡泡玛特的市场表现与商业成就 - 公司创始人王宁以208亿美元身家跻身中国富豪榜第十,全球第101名 [3] - 2024年年初至今公司股价涨幅超过11倍,年内累计上涨174% [3] - LABUBU系列产品在全球年轻群体中形成抢购风潮,成为消费硬通货 [4] - 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区苹果商店购物榜首,单场直播吸引12万人在线抢购 [4] - 在TikTok平台实现600万-700万美元月销售额,位列美区4月销量榜首 [4] 核心商业模式与护城河 - 通过盲盒机制制造期待感,限量款设计强化稀缺性,形成重复购买行为 [5] - 将IP人格化并构建社群文化,使产品超越物理属性成为身份象征 [5] - 深度挖掘IP情感价值,建立从盲盒到服饰、主题乐园的全品类生态 [6] - 情绪价值成为核心竞争力,满足Z世代对审美体验和自我认同的需求 [5][6] 行业趋势与消费行为变迁 - 情绪价值正演变为硬核消费需求,功能性消费让位于情感共鸣 [5] - 潮流玩具从小众爱好发展为全民消费现象,反映新消费时代转折 [8] - Z世代消费主力更关注品牌背后的意义而非产品实用功能 [5][9] - 公司被类比为"东方迪士尼",通过IP生态构建情绪经济体系 [6] 产品影响力与社会现象 - LABUBU形成文化符号效应,与奢侈品搭配产生附加价值 [6] - IP形象在社交平台引发模仿效应,明星街拍加速传播 [4] - 在东南亚市场形成现象级热度,创始人社会影响力比肩科技领袖 [4]
泡泡玛特证明了,情绪价值到底多值钱丨小白商业观
经济观察网· 2025-06-11 12:08
公司表现与市场反应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以208亿美元身家跻身中国富豪榜第十位 全球第101名 [2] - 公司股价2024年年初至今涨幅超11倍 年内累计上涨174% [2] - 旗下LABUBU系列在北美市场表现强劲 TikTok美区4月销售额达600万-700万美元 登顶苹果商店购物榜首 [3] - 单场APP直播吸引12万人在线抢购 显示极强用户粘性 [3] 产品与商业模式创新 - 盲盒机制通过不确定性设计激发消费期待感 限量款策略强化稀缺性 [4] - IP人格化运营形成情感绑定 社群意见领袖示范效应显著 [4] - 产品超越物理属性 成为社交身份象征(如爱马仕配饰需搭配LABUBU的消费者认知) [4] - 业务从盲盒拓展至手办/积木/服饰等品类 并向影视动画/主题乐园延伸 构建情绪经济生态 [4] 行业趋势与消费行为变迁 - Z世代消费偏好从功能性转向情绪价值 更关注品牌意义/审美体验/自我认同 [3] - 潮流玩具从小众爱好发展为全民消费现象 反映新消费时代转折点 [5] - 情绪价值成为品牌核心竞争力 企业需深度理解年轻群体需求 [5] 市场争议与挑战 - 被质疑"收割情绪税" 产品实际价值存在争议 [5] - IP生命周期管理被关注 商业模式可持续性面临考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