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能源
搜索文档
银轮股份 | 25Q2:业绩符合预期 具身智能加速布局【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8-28 21:5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1.7亿元,同比增长16.5%,归母净利润4.4亿元,同比增长9.5% [2]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37.5亿元,同比增长17.9%,环比增长9.8%,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8.3%,环比增长7.8% [2] - 第二季度毛利率18.8%,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0个百分点,主要受产品年降及关税影响 [3] -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8%/4.9%/3.7%/0.0%,同比分别下降1.0/0.4/0.9/0.3个百分点 [3] - 2025年营收/归母净利润目标为150亿元/10.5亿元,上半年完成率分别为47.8%/41.9% [3] 业务板块表现 -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及数字能源业务订单释放推动营收增长 [3] - 北美经营体2024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5%,实现扭亏为盈,2025年上半年营收7.9亿元,净利润0.3亿元,净利率4.4% [4] - 欧洲板块波兰新工厂实现扭亏为盈 [4] - 数字能源业务2024年新增年化订单9.5亿元,2025年上半年新增年化订单6.4亿元,进入放量阶段 [5] - 具身智能业务形成1+4+N产品体系,完成第一代旋转关节模组和执行器模组开发 [6] 战略布局与发展前景 - 2024年推行事业部全球业务模式,强化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区域供应链建设 [4] - 数字能源业务覆盖数据中心、储能、充换电、低空飞行器四大领域 [5] - 与数家高校开展战略合作,构建具身智能生态链 [6]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56.1/184.7/217.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13.2/16.3亿元 [7] - 对应2025年8月27日股价,PE分别为30/24/19倍 [7]
银轮股份(002126):2025年半年报点评:2025Q2业绩符合预期,多轮驱动公司快速发展
东吴证券· 2025-08-28 14:5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2025Q2业绩符合预期 单季度营业收入37.51亿元 同比增长17.89% 环比增长9.81% 归母净利润2.29亿元 同比增长8.30% 环比增长7.79% [7] -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形成"1+4+N"产品布局 覆盖北美知名电动车企业、CATL、吉利、蔚来、小鹏等优质客户 [7] - 数字能源与具身智能领域布局有望成为第三及第四成长曲线 [7]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68亿元 同比增长16.52% 归母净利润4.41亿元 同比增长9.53% [7] 财务表现 - 2025Q2毛利率18.75% 环比下降1.03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率10.42% 环比下降0.33个百分点 [7] - 盈利预测调整: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2亿元、12.47亿元、15.31亿元(前值10.70/13.09/15.67亿元) [7] - 2025-2027年预测EPS分别为1.20元、1.49元、1.83元 对应市盈率31.13倍、25.01倍、20.38倍 [1][7] - 营收增长预测:2025E同比20.82%至153.46亿元 2026E同比18.83%至182.36亿元 2027E同比17.24%至213.81亿元 [1][8] 业务亮点 - 重卡领域:2025Q2国内重卡销量26.84万辆 环比微增1.28% [7] - 新能源乘用车:2025Q2狭义新能源乘用车批发359.89万辆 环比增长25.01% [7] - 乘用车行业:2025Q2批发量700.18万辆 环比增长10.99% [7] - 研发体系全球化布局 聚焦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技术 [7]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37.37元 市净率4.80倍 总市值311.96亿元 [5] - 每股净资产7.79元 资产负债率62.55% [6] - 一年股价区间14.84-41.20元 [5]
佳力图跌2.05%,成交额1.0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696.0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11:0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8日盘中股价下跌2.05%至10.03元/股 成交金额达1.05亿元 换手率1.91% 总市值54.3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696.08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卖出189.35万元(买入217.86万元/卖出407.21万元) 大单净卖出1506.72万元(买入1016.23万元/卖出2522.95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2.32% 近5日下跌2.90% 近20日上涨7.50% 近60日上涨10.95%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5月9日 [1] 经营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1亿元 同比增长32.20% 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777.16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262.89%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精密空调占比57.06% 机房环境一体化产品占比34.43% 代维服务占比4.57% 其他业务占比3.93% [1] 公司基础信息 - 公司位于江苏省南京市 成立于2003年8月26日 于2017年11月1日上市 专注于数据中心机房精密环境控制领域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制冷空调设备 概念板块涵盖专精特新/小盘/5G/数字能源/东数西算等 [1] 股东结构与分红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4.98万户 较上期减少1.83% 人均流通股10889股 较上期增加1.8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8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25亿元 [3]
银轮股份(002126):经营稳健向上 第三、四发展曲线接力成长
新浪财经· 2025-08-28 10:36
财务业绩 - 2025H1营收71.7亿元同比增17% 归母净利润4.4亿元同比增10% [1] - 2025Q2营收37.5亿元同比增18%环比增10% 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8%环比增8% [1] - 2025H1销售毛利率19%同比降2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6%同比降0.4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表现 - 乘用车业务收入38亿元占比53%同比增20% 毛利率15%同比降2个百分点 [1] - 商用车业务收入24亿元占比34%同比增4% 毛利率24%同比增1个百分点 [1] - 数字能源业务收入7亿元占比10%同比大增59% 呈高增长趋势 [1] 行业背景 - 国内新能源车销量694万台同比超40% 商用车销量212万台同比增3% [1] - 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亿千瓦同比增99% AI算力年增超200% [1] - 全球数据中心液冷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30亿美元增至2030年80亿美元 年复合增速超20% [2] 经营效率 - 2025Q2期间费用率10.4%环比降0.3个百分点 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降至4.9%/3.7%/0% [2] - 北美银轮收入7.9亿元净利润0.3亿元 波兰新工厂实现扭亏为盈 [2] 新兴业务布局 - 数字能源板块新项目定点预计量产后新增年收入6亿元 [3] - 已完成第一代旋转关节模组和执行器模组开发 合资设立苏州公司拓展灵巧手产品 [3] - 覆盖服务器机柜内外液冷产品 包括兆瓦级浸没式液冷设备及芯片冷板模组等 [2]
银轮股份(002126):汽车稳增+数字能源高增 机器人布局持续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8-27 20:3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71.68亿元,同比增长16.52% [1] - 归母净利润4.41亿元,同比增长9.53% [1] - 业绩表现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2] 汽车业务分析 - 乘用车业务收入38.34亿元(占比53.48%),同比增长20.48% [2] - 商用车及非道路业务收入24.26亿元(占比33.84%),同比增长3.89% [2] - 业务增长受益于行业产销双增长:2025年1-6月全国汽车产销1562.1/1565.3万辆,同比增12.5%/11.4% [2] 新兴业务发展 - 数字与能源业务收入6.9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8.94% [3] - 形成4+N产品体系,覆盖数据中心液冷设备、储能系统、充换电及低空飞行器领域 [3] - 机器人领域完成首代旋转关节与执行器模组开发,并通过合资公司拓展灵巧手技术 [3]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达158.98/191.20/224.24亿元 [4]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11.38/14.66/16.80亿元 [4] - 对应EPS分别为1.36/1.76/2.01元 [4]
银轮股份(002126):经营稳健向上,第三、四发展曲线接力成长
国盛证券· 2025-08-27 17:2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核心观点 - 公司经营稳健向上 数字能源业务高增长 第三、四发展曲线接力成长 [1][3] - 2025H1营收71.7亿元 同比+17% 归母净利润4.4亿元 同比+10% [1] - 2025Q2营收37.5亿元 同比+18% 环比+10% 归母净利润2.3亿元 同比+8% 环比+8% [1] - 数字能源业务收入7亿元 同比+59% 占比10% 呈高增长趋势 [1] - 延伸数字中心+机器人下游 开拓新领域 充分受益于数据中心、具身智能行业发展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12.6/16.0亿元 对应PE分别为32/25/20倍 [3] 业务表现 - 乘用车业务收入38亿元 占比53% 同比+20% 毛利率15% 同比-2pct [1] - 商用车及非道路业务收入24亿元 占比34% 同比+4% 毛利率24% 同比+1pct [1] - 数字能源业务受益于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亿千瓦 同比+99% 且中国2025年80%绿电要求倒逼能效升级 AI算力年增200%+ 液冷变为生存项 [1] - 数字能源板块新项目定点较多 预计量产后新增年收入6亿元 [3] 经营效率 - 2025H1销售毛利率19% 同比-2pct 归母净利率6% 同比-0.4pct [2] - 2025Q2销售毛利率19% 环比-1pct 销售净利率7% 环比持平 [2] - 2025Q2期间费用率合计10.4% 环比-0.3pct 管理、研发费用、财务费用环比下降 分别为4.9%/3.7%/0% 环比分别下降-0.4/-0.3/-0.1pct [2] - 北美银轮收入7.9亿元 净利润0.3亿元 波兰新工厂扭亏为盈 [2] 发展布局 - 全球数据中心液冷市场规模有望从30亿美元增长至80亿美元 年复合增速超20% [3] - 公司覆盖服务器机柜内外部的液冷产品布局 包括兆瓦级浸没一体式液冷设备、冷却塔、服务器液冷/风冷 CDU、芯片冷板模组等 部分品类已进入逐步放量阶段 [3] - 公司顺利完成第一代旋转关节模组、执行器模组的开发 并与合作伙伴合资设立苏州依智灵巧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拓展灵巧手 形成丰富的具身智能生态链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2.42/179.86/212.24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20.0%/18.0%/18.0% [4][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4.9%/28.7%/27.3% [4][9]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19.5%/19.7%/20.0% 净利率分别为6.4%/7.0%/7.6% [9] - 预计2025-2027年ROE分别为13.9%/15.5%/16.8% [4][9]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37.80元 总市值315.55亿元 总股本834.80百万股 [5] - 自由流通股占比93.94% 30日日均成交量50.34百万股 [5]
南都电源涨2.07%,成交额3.0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17.1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11:1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7日盘中股价上涨2.07%至17.23元/股,成交额3.06亿元,换手率2.11%,总市值154.7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817.19万元,特大单买入1795.44万元(占比5.87%)且卖出1470.31万元(占比4.81%),大单买入6361.91万元(占比20.80%)且卖出5869.85万元(占比19.19%) [1] - 年初至今股价累计上涨6.75%,近5日下跌0.52%,近20日上涨15.56%,近60日上涨18.83% [1] 公司基本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涵盖新型电力储能、工业储能、民用储能全系列产品及系统研发制造,兼营环保型资源再生产业 [1] - 锂离子电池产品占收入50.83%,铅蓄电池产品占21.49%,再生铅产品占19.35%,锂电池材料占8.3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蓄电池及其他电池,概念板块包括IDC电源、飞行汽车、石墨烯等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2.24万户,较上期减少8.78%,人均流通股6968股,较上期增加9.6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29.98万股(第四大股东),较上期增加101.30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828.20万股(第五大股东)较上期增加175.90万股,华夏中证1000ETF持股488.92万股(第十大股东)较上期增加126.74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9.23亿元,同比减少31.67%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2.32亿元,同比降幅达225.48% [2] 历史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84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5610.24万元 [3]
良信股份(002706):收入结构多点开花,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长江证券· 2025-08-26 16:1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16.1%;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4.1%;扣非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12.5% [2][4]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16.6%;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下降2.6%;扣非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9.9% [2][4] - 预计2025年全年归母净利润4.5亿元,对应市盈率约28倍 [9] 收入结构分析 - 配电电器收入14.89亿元,同比增长15.1% [9] - 终端电器收入4.80亿元,同比增长13.6% [9] - 控制电器收入2.93亿元,同比增长44.7%,主要受新能源、基础设施及数字能源等下游需求拉动 [9] - 国内收入22.66亿元,同比增长16.4%;海外收入0.68亿元,同比增长8.4% [9] 盈利能力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31.59%,同比下降0.67个百分点;第二季度毛利率31.63%,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07个百分点 [9] - 分板块毛利率:配电电器31.10%(同比下降1.10个百分点)、终端电器42.58%(同比上升2.53个百分点)、控制电器15.69%(同比下降2.16个百分点) [9] - 国内毛利率32.45%,同比上升0.61个百分点,部分对冲整体毛利率下行压力 [9] 费用管控 - 2025年上半年四项费用率20.02%,同比下降1.10个百分点 [9] - 销售费用率8.28%(同比下降0.60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5.30%(同比下降0.42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6.44%(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同比上升0.10个百分点) [9] - 第二季度四项费用率20.28%,同比下降0.68个百分点 [9] 运营与现金流 - 2025年第二季度末存货5.41亿元,同比增长18.4%,环比增长22.6%,显示良好交付趋势 [9] - 2025年上半年经营净现金流1.71亿元,同比增长37.38%;第二季度经营净现金流1.17亿元,同比增长22.44% [9] 业务拓展与展望 - 公司在数据中心领域布局积极,未来有望通过进口替代实现新增量 [9] - 基于财务预测,2025年预计每股收益0.40元,2026年0.48元,2027年0.57元 [15]
佳力图涨2.09%,成交额1.5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37.3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6 11:3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6日盘中股价上涨2.09%至10.76元/股 成交额1.55亿元 换手率2.69% 总市值58.3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837.34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514.71万元(占比3.33%) 大单买入3827.07万元(占比24.77%)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31.22% 近5日下跌2.98% 近20日上涨15.70% 近60日上涨22.83% [1] -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5月9日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4.98万户 较上期减少1.83% [2] - 人均流通股10889股 较上期增加1.86%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1亿元 同比增长32.20%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777.16万元 同比减少262.89% [2] 分红政策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80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1.25亿元 [3] 主营业务与行业定位 - 主营业务构成:精密空调57.06% 机房环境一体化产品34.43% 代维服务4.57% 其他3.9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制冷空调设备 [1] - 概念板块涵盖5G、专精特新、小盘、数字能源、东数西算等 [1] - 公司专注于数据中心机房精密环境控制领域 提供控温节能设备及技术服务 [1]
金溢科技:上半年研发投入增加13%,实控人及关联方拟认购定增不超过10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1:2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292.04万元 同比下滑11.01% [1] - 未能实现盈利 受产品价格下降及理财产品收益减少影响 [1] - 研发投入3158.42万元 逆势增长13% [1] 资本运作与股权结构 - 拟向实控人罗瑞发及华瑞腾科技定向发行不超过5367.25万股 募集资金不超过10亿元 [1] - 发行后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增至39.17% [1] -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支持业务发展及投资并购需求 [2] 行业发展趋势 - 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成为交通产业核心引擎 2024年车路协同相关投资突破800亿元 [2] - 财政资金占比超65% 市场资本参与度不足30% [2] - 政策需求双轮驱动 智慧交通行业持续高景气发展 [2]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打造七大业务集群:智慧高速/车路云一体化/汽车电子/低空网联/数字能源/智慧物联/数字监测 [3] - 实践"F+EPC+O"业务模式 坚持"车路云+ETC"融合发展路线 [3] - 数字能源业务成功落地充电桩/工商储能柜产品 实施风光储充示范项目 [3] 未来发展举措 - 探索产业链上下游投资并购机会 培育新利润增长点 [3] - 通过外延式增长实现产业链延伸与升级 [3] - 车路云系统需突破财政与商业双重瓶颈 形成自主交通生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