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轻量化
搜索文档
凌云股份跌2.07%,成交额1.0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69.7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16 13:12
股价与资金流向 - 10月16日盘中股价下跌2.07%至12.79元/股,成交额为1.02亿元,换手率为0.66%,总市值为156.3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69.71万元,其中特大单卖出370.23万元(占比3.62%),大单买入1221.07万元(占比11.93%)同时卖出2020.55万元(占比19.75%)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60.18%,但近期表现疲软,近5个交易日下跌8.84%,近20日下跌5.82% [1] - 今年以来公司两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4月9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459.78万元,买入总额2.34亿元(占总成交额22.59%),卖出总额2.30亿元(占总成交额22.15%) [1] 公司业务与行业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生产销售(占收入91.23%)和塑料管道系统生产销售(占收入5.27%)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其他汽车零部件,涉及概念板块包括汽车轻量化、长安汽车概念、汽车热管理、机器人概念等 [2]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4.64万户,较上期大幅增加33.15%,人均流通股为25976股,较上期减少2.33%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机构增持,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A持股5773.41万股(较上期增2783.55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762.40万股(较上期增807.46万股) [3] - 国泰估值优势混合(LOF)A为新进第七大股东持股1057.89万股,南方军工改革灵活配置混合A持股791.49万股(较上期增182.65万股) [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61亿元,同比增长3.61%,归母净利润为4.33亿元,同比增长8.46% [2]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16.8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8.37亿元 [3]
瑞鹄模具涨2.13%,成交额6774.6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3.4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10:16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6日盘中股价上涨2.13%至38.35元/股,成交额6774.68万元,换手率0.85%,总市值80.27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3.49万元,大单买入占比22.05%,卖出占比22.99%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1.64%,近5个交易日下跌1.34%,近20日上涨1.27%,近60日下跌0.31% [1] - 今年以来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5月9日,龙虎榜净买入785.42万元,买入总额1.15亿元(占总成交额16.17%),卖出总额1.08亿元(占总成交额15.07%)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6.62亿元,同比增长48.30%,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增长40.33% [2]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智能制造装备和轻量化零部件的开发、设计、制造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模检具及自动化生产线占比71.15%,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占比26.33%,其他业务占比2.52%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2.78万户,较上期增加12.07%,人均流通股7526股,较上期减少10.77%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诺安先锋混合A(320003)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253.31万股,较上期增加67.19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5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81亿元 [3]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其他汽车零部件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人工智能、小米概念、专精特新、机器人概念、汽车轻量化等 [2]
三祥新材跌2.03%,成交额3923.63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00.4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10:11
截至6月30日,三祥新材股东户数3.28万,较上期减少7.12%;人均流通股12892股,较上期增加7.67%。 2025年1月-6月,三祥新材实现营业收入5.62亿元,同比减少7.35%;归母净利润4490.79万元,同比减少 28.45%。 三祥新材今年以来股价涨66.93%,近5个交易日跌7.31%,近20日跌9.03%,近60日涨7.24%。 今年以来三祥新材已经2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登上龙虎榜为3月4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446.88万 元;买入总计2.22亿元 ,占总成交额比14.39%;卖出总计2.26亿元 ,占总成交额比14.68%。 资料显示,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福建省寿宁县解放街292号,成立日期1991年8月24日,上市日期 2016年8月1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锆系、铸改等工业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收入构成 为:锆系列产品84.25%,铸改新材料11.16%,其他(补充)2.52%,其他产品2.07%。 三祥新材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原料-无机盐。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口腔医疗、一体化压铸、 汽车轻量化、固态电池、宁德时代概念等。 10月16日,三祥新材盘中下跌2. ...
万安科技涨2.01%,成交额1.2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63.1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5 13:3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5日盘中股价上涨2.01%,报收14.18元/股,总市值73.60亿元,成交额1.21亿元,换手率1.75%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3.11万元,特大单买入470.97万元(占比3.88%),卖出949.25万元(占比7.82%),大单买入1514.01万元(占比12.47%),卖出972.62万元(占比8.01%)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6.61%,但近期表现分化,近5个交易日下跌7.26%,近20日下跌4.06%,近60日上涨2.46% [1] - 今年以来两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5月20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7053.59万元,买入总计1.19亿元(占总成交额7.30%),卖出总计1.90亿元(占总成交额11.62%)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9年9月22日,于2011年6月10日上市,主营汽车底盘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副车架34.08%,气压制动系统27.81%,液压制动系统25.51%,其他6.86%,转向系统2.22%,铁铸件1.81%,离合器操纵系统1.70%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概念板块包括长安汽车概念、AEB概念、汽车轻量化、理想汽车概念、线控底盘等 [2] 财务与股东数据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1.65亿元,同比增长14.91%,但归母净利润8517.83万元,同比减少4.12% [2] - 截至10月10日,股东户数为4.43万户,较上期减少0.14%,人均流通股11178股,较上期增加0.1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6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6946.09万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78.87万股 [3]
凌云股份涨2.06%,成交额2.0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042.30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15 13:2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15日盘中上涨2.06%,报12.86元/股,成交2.05亿元,换手率1.34%,总市值157.2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042.30万元,特大单净卖出719.44万元,大单净卖出1322.85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61.05%,近5个交易日下跌7.61%,近20日下跌6.06%,近60日上涨11.54% [1] - 今年以来两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4月9日,龙虎榜净买入459.78万元,买入总额2.34亿元(占总成交22.59%),卖出总额2.30亿元(占总成交22.15%)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省涿州市,成立于1995年4月10日,于2003年8月15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生产及销售业务和塑料管道系统生产及销售业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汽车零部件分部占91.23%,塑料管道分部占5.27%,其他(补充)占3.56% [1] 行业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其他汽车零部件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汽车轻量化、长安汽车概念、汽车热管理、地下管廊、机器人概念等 [2]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4.64万户,较上期增加33.15%,人均流通股25976股,较上期减少2.33%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018124)为第三大股东,持股5773.41万股,较上期增加2783.55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五大股东,持股1762.40万股,较上期增加807.46万股 [3] - 国泰估值优势混合(LOF)A(160212)为新进第七大股东,持股1057.89万股 [3] - 南方军工改革灵活配置混合A(004224)为第十大股东,持股791.49万股,较上期增加182.65万股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实现营业收入92.61亿元,同比增长3.61% [2] - 2025年1月至6月,归母净利润为4.33亿元,同比增长8.46%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89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8.37亿元 [3]
春兴精工跌2.09%,成交额2.1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444.6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14:15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0月14日公司股价下跌2.09%至5.16元/股,成交2.16亿元,换手率3.71%,总市值58.21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444.66万元,特大单与大单均呈现净卖出状态,其中大单卖出4242.35万元,占比19.67%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6.16%,但近期表现分化,近5日下跌2.82%,近20日下跌11.34%,近60日上涨9.79% [1] - 今年以来公司7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15日,龙虎榜净买入额为-5405.93万元,卖出总计1.88亿元,占总成交额10.51% [1] 公司业务与行业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汽车件44.79%,精密铝合金结构件25.20%,移动通信射频器件21.87%,其他8.14% [2] - 公司业务涵盖移动通信射频器件、消费类电子玻璃盖板及精密轻金属结构件、汽车零部件精密铝合金结构件及钣金件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其他汽车零部件,概念板块包括一体化压铸、汽车轻量化、特斯拉、光伏玻璃、激光雷达等 [2] 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7亿元,同比减少3.00%,归母净利润为-1.29亿元,同比减少1.42% [2]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5.87万,较上期减少9.22%,人均流通股6961股,较上期增加10.16%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2亿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422.99万股 [3]
博俊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超50% 模块化产品收入进一步提升
证券日报网· 2025-10-14 10:36
10月13日晚间,江苏博俊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俊科技(300926)")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 业绩预告,预计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2亿元至6.62亿元,同比增长50%至80%; 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表现尤为突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2.44亿元至2.85亿元,同比增长 80%至110%。 记者了解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突破,叠加政策对智能网联、高端制造领域的支持,下 游车企加速扩产与车型迭代,直接带动上游车身结构件需求增长。凭借技术与供应链优势,博俊科技已 进入多家头部车企供应链体系,其半年报中"订单持续增加"的趋势在前三季度预告中进一步延续,印证 其在产业链中的份额稳定性。 市场与产能布局方面,博俊科技已形成覆盖核心汽车产业集群的生产网络。该公司现有主要生产基地位 于江苏省昆山市、常州市及重庆市,分别配套长三角与西南汽车产业集群,实现与客户的近距离对接及 快速响应;2024年投建的常州博俊二期基地,进一步扩充白车身业务产能与一体化压铸能力。同时,公 司在成都市布局高压铸铝、一体化压铸产品基地,在河北省燕郊镇筹建京津冀配套基地,在广东省肇庆 市建设珠 ...
“一带一路”俄罗斯汽车零件镁压铸件市场发展环境及投资建议评估预测报告(2025版)
搜狐财经· 2025-10-14 10:20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 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 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汽车零件镁压铸件是指通过压铸工艺使用镁合金生产的汽车零部件。镁合金以其重量轻、强度高和良好的导热性而闻名,适合用于制造对轻量化和性能有高 要求的汽车部件。通过压铸工艺,镁合金能够被精确成型,生产出复杂形状且具有较高表面质量的零件,如方向盘骨架、仪表盘支架和发动机部件等。镁压 铸件有助于减轻汽车的整体重量,提升燃油效率和车辆的操控性能。根据中金企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汽车零件镁压铸件市场规模1939.16百万美元,年 复合增长率CAGR为10.56%。 第四节 汽车零件镁压铸件市场供给/需求分析及预测 第二章 中国及俄罗斯"一带一路"政策环境分析 生产:万丰奥威、GeorgFischer、宝武镁业、DGSDruckg ...
横河精密(300539):与MT成立新加坡合资公司,布局工业级无人机等领域
浙商证券· 2025-10-10 21:4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横河精密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6][8]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参股设立新加坡合资公司及宁波狮子王,布局工业级无人机等新兴领域,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1][3] - 公司作为优质精密制造企业,其产品与客户资源具备高复用性,有望向机器人领域延展 [3] - 公司深度受益于汽车智能化与轻量化趋势,客户资源丰富,汽车零部件业务有望快速增长 [4] - 公司模具制造技术全国领先,产品质量过硬,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入且稳定的合作关系 [5]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实现高速增长,复合年增长率达57% [6][12] 新加坡合资公司详情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横河国际参股40%,与MT公司共同设立新加坡合资公司,总投资金额为2300万美元,其中横河国际出资920万美元 [1] - 合资公司将依托新加坡的区位优势,战略布局精密制造基地,服务于汽车、家电、工业级无人机领域并从事配套模组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1][2] 新兴领域拓展 - 公司参股30%设立宁波狮子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涉足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与销售 [3] - 公司基于在注塑产品、金属零部件等领域积累的工艺装备能力,以及小米、华为、上汽、吉利、比亚迪等优质客户资源,产品有望向机器人领域延展 [3][5] 汽车业务驱动因素 - 智能化:公司提供汽车智能座舱零部件,应用于智能座椅调节、智慧屏、HUD等领域;预计2025年全球及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分别达4296亿元和1564亿元,同比增长17%和21% [4] - 轻量化:公司产品包括钢塑一体仪表板横梁、全塑尾门等;全塑尾门可比传统钢制尾门减重20%-30%;预计2027年全球汽车尾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0亿美元 [4] 技术与客户优势 - 公司模具制造技术具备高精密、高品质、高效率的特点,技术水平全国领先 [5] - 在智能家电领域与卡赫、SEB、松下、小米等企业深入合作;在汽车智能座舱领域与华为、延锋安道拓等企业深入合作;在汽车轻量化领域与上汽、吉利、比亚迪等企业深入合作并实现量产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4亿元、1.02亿元、1.46亿元,同比增长68%、59%、43% [6][12] - 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221倍、139倍、97倍 [6][1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27亿元、12.69亿元、15.31亿元,同比增长37%、24%、21% [12]
美国铝厂大火,“烧出”供应链脆弱一环
36氪· 2025-10-10 15:44
诺维利斯工厂火灾事件影响 - 美国铝业巨头诺维利斯位于纽约州奥斯威戈的工厂因火灾事故预计停产至明年初[1] - 该工厂承担全美约40%的汽车用铝板原料供应,停产将直接冲击福特等主流车企的生产节奏[2] 铝在制造业的重要性 - 铝被誉为制造业的"万能金属",具备轻量化、高强度、耐腐蚀、易加工、导电导热性、可回收性六大核心优势[3] - 铝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建筑、包装、新能源等关键领域[3] - 铝合金占C919飞机总净质量的65%[5] 铝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应用 - 新能源汽车因携带重达400-600公斤的电池包,车身重量比燃油车重,对轻量化需求更高[8][11] - 车辆重量每减少10%,续航里程可增加约6%-8%[9] - 特斯拉Model 3白车身铝材占比超90%,通过一体化压铸技术实现车身减重200kg,续航提升50km[13] - 工信部提出我国汽车轻量化单车用铝目标,2025年和2030年分别实现250kg/辆和350kg/辆[13] 全球及美国铝产业格局 - 2024年全球原铝产量为7181.62万吨,中国以4338.5万吨的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0.41%[14] - 美国2024年铝产量仅67万吨,不足全球的1%,仅为中国的六十分之一[16] - 美国铝产量从1980年的465.4万吨(全球第一)大幅衰退[16] 美国铝业衰退的原因 - 美国铝土矿储备极度匮乏,已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约2000万吨,在全球范围内几乎可忽略不计[17][20] - 原铝生产能耗高,每吨需消耗13000-15000千瓦时电力,能源成本占生产成本的40%-50%[25][26] - 美国每吨铝电力成本达550美元,远超加拿大(290美元)及中国、俄罗斯,导致竞争力丧失[28] 美国铝供应链的应对策略与挑战 - 美国大力发展再生铝,2023年再生铝产量约331万吨,远超原生铝产量,成为供应中流砥柱[32] - 美国仍有约40%的铝依赖进口,诺维利斯公司作为全球最大铝回收商,其铝废料来源也依赖进口[34][35] - 特朗普政府将铝进口关税从10%提升至25%,后进一步提高至50%,但铝业认为核心问题在于电力供给[39][40][41] - 美国电网负荷紧张,难以支撑新冶炼厂需求,人工智能行业也在与铝业争夺新增电力[43][44] - 关税政策导致美国本土铝价大幅攀升,推高下游制造业成本,抑制铝产品需求[49] 中国铝产业的供应链特点 - 中国铝土矿资源储量仅占全球的2.3%,但生产了超过60%的原铝[51] - 2023年中国共进口铝土矿1.41亿吨,进口依存度超过50%,来源高度集中于几内亚、澳大利亚[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