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成式人工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达5.15亿人 加速向“深度实用”阶段迈进
经济观察报· 2025-10-18 22:27
用户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6月,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普及率为36.5% [1] - 2025年上半年用户规模增长2.66亿人,半年增长率达106.6%,实现翻番 [2] - 40岁以下中青年用户占比达74.6%,大专、本科及以上高学历用户占比为37.5%,构成核心用户群体 [2] 国产模型与应用生态 - 超过90%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会首选使用国产大模型 [3] - 截至2025年8月,累计有538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263款应用或功能完成登记 [3] - 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回答问题(用户使用率80.9%)、日常办公、休闲娱乐和内容创作 [3] 产业体系与技术实力 - 已形成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完整人工智能产业体系,产业链覆盖芯片、算力、数据、平台、应用等环节 [4] - 截至2025年4月,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157.6万件,占全球申请量的38.58%,位居全球首位 [4] 发展趋势与前沿领域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将具身智能作为未来产业,建立投入增长机制 [5] - 具身智能成为上半年投融资热点领域,相关产品在教育、医疗、线下服务等场景得到应用 [5]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智能搜索、内容创作、办公助手、智能硬件等多种场景广泛应用,并在农业生产、工业制造、科学研究等领域得到积极探索实践 [2][3]
45秒出3D效果、几分钟初筛抑郁!AI应用场景再拓展
搜狐财经· 2025-10-18 22:24
行业监管与市场发展 - 截至今年8月,我国累计有538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263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完成登记 [1] 家装设计行业应用 - 深圳一家装修企业将AI技术应用于实际设计场景,用户上传一张户型图后,45秒即可生成3D效果装修设计图,并支持在线调整材质和软装搭配 [3] - 该技术利用图像识别将户型图转化为三维空间,通过AI算法将平面布局直接转化为三维效果图供业主预览 [5] - 技术研发团队通过构建庞大训练库并将数据转为统一格式进行训练,使AI大模型对设计细节的理解能力不断深入 [7] 医疗健康行业应用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投入常态化使用一款依托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抑郁症初筛系统,患者与虚拟数字人进行数分钟自然对话后,系统能根据语音语调、微表情等多模态特征快速生成包含抑郁严重程度和关键临床特征的分析报告 [9] - 生成式大模型驱动共情式对话引擎,可根据患者回答动态调整提问方向,有效降低患者心理防线,使采集到的情感数据更真实且具参考价值 [11]
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
中国新闻网· 2025-10-18 22:21
用户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6月,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普及率为36.5% [1] - 2025年上半年用户规模增长2.66亿人,半年增长率达106.6% [1] - 40岁以下中青年用户占比达到74.6%,大专、本科及以上高学历用户占比为37.5%,构成核心用户群体 [1] 产品应用与市场格局 - 超过90%的用户会首先选择使用中国国产大模型 [1] - 截至2025年8月,累计有538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263款应用或功能完成登记 [2] - 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搜索、内容创作、办公助手、智能硬件等多种场景,并在农业生产、工业制造、科学研究等领域积极探索 [2] 技术发展与全球地位 - 截至2025年4月,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157.6万件,占全球申请量的38.58%,居全球首位 [2] - 技术环境的不断优化使行业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话语权持续增强 [2]
人工智能重磅报告,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 2025-10-18 21:23
用户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6月,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半年增长106.6% [1] - 生成式人工智能普及率达到36.5% [1] - 核心用户群体为40岁以下中青年,占比74.6%,以及大专、本科及以上高学历用户,占比37.5% [2] 市场偏好与产品发展 - 超过90%的用户会首先选择使用国产大模型 [3] - 截至2025年8月,累计有538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263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完成登记 [3] 产业体系与技术基础 - 已形成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完整人工智能产业体系,产业链覆盖芯片、算力、数据、平台、应用等环节 [4] - 截至2025年4月,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157.6万件,占全球申请量的38.58%,位居全球首位 [4] - 具身智能成为上半年投融资热点领域,相关产品在教育、医疗、线下服务等场景得到应用 [4] 政策导向与发展目标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展侧重应用导向 [5] - 目标到2027年,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 [5] - 目标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重要增长极 [5] 行业应用案例 - 证券领域:招商证券大模型完成备案,在财富管理和机构服务领域推出AI助手与智能研究工作台 [6] - 娱乐领域:三七互娱将AI技术应用于2D绘图、智能客服、本地化翻译、文案生产等模块,并探索AIGC在游戏创作中的应用 [6] - 工业领域:华盛昌的垂域大模型获备案,提供"AI+传感器"的工业解决方案,助力设备效能提升与生产流程数字化管理 [7]
人工智能重磅报告,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 2025-10-18 21:19
用户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6月,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半年增长106.6%,用户规模半年翻番 [1][3] - 生成式人工智能普及率达到36.5% [1] - 40岁以下中青年用户占比达到74.6%,大专、本科及以上高学历用户占比为37.5%,这两部分群体是核心用户 [3] 国产模型主导地位与应用拓展 - 超过90%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会首先选择使用国产大模型 [4] - 截至2025年8月,中国累计有538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263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完成登记 [4] - 生成式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搜索、内容创作、办公助手、智能硬件等多种场景,并在农业生产、工业制造、科学研究等领域得到积极探索 [4] 产业体系与技术实力 - 中国已形成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完整人工智能产业体系,产业链覆盖芯片、算力、数据、平台、应用等各环节 [5] - 截至2025年4月,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157.6万件,占全球申请量的38.58%,位居全球首位 [5] - 具身智能成为上半年投融资的热点领域,相关产品在教育、医疗、线下服务等场景得到应用 [5] 政策导向与发展目标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 [7] - 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目标超90%,智能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7] - 政策推动在软件、信息、金融、商务、法律、交通、物流、商贸等领域广泛应用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 [7] 行业应用案例 - 在证券领域,招商证券的"招商证券天启大模型"已完成备案,并探索构建以AI为核心的新型财富管理生态,推出面向客户的AI原生财富助手和面向业务的AI助手"招小顾" [8] - 在娱乐领域,三七互娱将生成式AI技术应用于2D绘图、智能客服、本地化翻译、文案生产、协同办公等模块,并探索AIGC推荐与生成玩家偏好内容 [8] - 在工业领域,华盛昌的"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已获备案,可为行业客户提供测量类垂域大模型和"AI+传感器"的工业领域深度感测解决方案 [9]
10月18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8 20:45
区域协调发展与“十四五”规划 - “十四五”期间,我国构建起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积蓄强大势能 [1][4] -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连通东西南北,算力总规模跃居全球第二,为数字经济发展浇筑新基座并创造增长新机遇 [5] - 我国全面建立国家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供给结构不断优化,老年人保障水平稳步提升,老年友好社会环境加快形成 [6] 消费品与设备更新市场 - 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工业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9.4% [7] - 前三季度日用家电零售业、家具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8.3%和33.2% [2][7] 数字科技与文创产业 -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 [13] - 四川成都依托文化底蕴和创新氛围构筑文化创意生态体系,打造文创产业发展新高地 [10][11] - 第138届广交会第四天先进设计备受瞩目 [13]
【财闻联播】标普下调法国主权信用评级!闻泰科技回应“系统被全面切断”
券商中国· 2025-10-18 20:38
宏观动态 - 广东省在香港成功发行2025年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总规模75亿元,分为3年期(规模35亿元,利率1.72%)、5年期(规模25亿元,利率1.80%)和10年期(规模15亿元,利率2.09%)三种 [2] - 截至2025年6月,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用户规模半年翻番,普及率为36.5% [3] -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将法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AA-"下调至"A+",评级展望从"负面"调整为"稳定" [6] 金融机构 - 德意志银行研究显示,黄金在全球"外汇+黄金"储备中的占比已攀升至30%,美元份额从43%下降至40%,金价需升至每盎司5790美元才能使其份额追平美元 [7] 市场数据 - 截至10月17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0.52%(本周累计涨1.56%),纳指涨0.52%(本周累计涨2.14%),标普500指数涨0.53%(本周累计涨1.7%),热门科技股涨跌不一 [8] - 截至10月17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0.14%,本周累计上涨1.83%,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 [9] 公司动态 - 东方航空将于11月9日起开通上海往返印度德里航线,由空客A330-200宽体客机执飞,每周三、六、日执行 [11] - 格林美印尼镍冶炼项目(含参股产能)2025年上半年自产钴金属3667吨,同比增长125%,公司钴回收量达10128吨,超过中国原钴开采量的350% [12] - 闻泰科技回应旗下安世半导体(中国)员工系统权限被中断事件,表示目前有部分恢复,中国区正加紧拉通国内供应链以确保国内客户供应 [13]
10月18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
新浪财经· 2025-10-18 19:52
今天《新闻联播》主要内容有:1.【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非凡"十四五"】开创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2.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算力规模跃居全球第二 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座; 3."十四五"期间我国养 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4.前三季度"两新"政策成效明显 家电零售同比增长48.3%; 5.各地抓紧秋 粮抢收抢烘 确保应收尽收; 6.特色赏秋带动旅游市场持续火热; 7.【活力中国调研行】成都"礼物"创 意无限; 8.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筹备工作有序推进; 9.国内联播快讯: (1)我国生成式人工 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 (2)17项政策举措推动住宿业升级; (3)第三届"良渚论坛"在浙江杭州 开幕; (4)第138届广交会第四天 先进设计备受瞩目; (5)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天 津举行; (6)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南京举行; (7)"红星照耀中国: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 复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举行; (8)第22届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开幕; (9)第二十四届中国上 海国际艺术节开幕; 10.以威胁称越加沙地带"黄线"者将遭攻击 哈马斯呼吁组建管理委员会; 11.俄称 打击 ...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超5亿人,具身智能成产业发展热点
贝壳财经· 2025-10-18 14:56
行业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6月,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普及率达36.5% [2] - 用户规模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半年增长率达106.6%,普及率提升18.8个百分点 [7] - 2025年前四个月,人工智能相关投融资事件达362起,投资金额为403.9亿元 [4][13] 用户结构特征 - 19岁及以下用户占比最高,达33.8%,20-29岁用户占比21.0%,30-39岁用户占比19.8%,40岁及以上用户合计占比25.4% [8] - 用户受教育水平为初中的占比29.8%,本科及以上占比28.9%,显示用户群体年轻化 [8] - 超九成用户首选国产大模型,国产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得到广泛青睐 [10] 应用场景分布 - 生成式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智能搜索、内容创作、办公助手、智能硬件、农业生产、工业制造及科学研究等领域 [3][12] - 用于回答问题的用户比例最为广泛,达80.9%,用于生成或处理文本的用户比例为36.0%,用于生成图片或视频的用户比例为33.0% [11] - 具身智能已成为行业发展热点,未来将在交互体验方面带来新体验 [3][14] 投融资重点领域 - 机器人、硬件与技术、传统行业应用是投融资金额规模占比前三的领域 [4][13] - 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在人工智能投资金额上排名前五 [13] - 模型集成、开源社区、具身智能、智能体及完善治理被列为下一阶段形成新成果的五个重点方向 [14]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实现翻一番
新浪科技· 2025-10-18 14:32
行业政策环境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并于8月出台《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1] - 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建设,出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奠定制度基础[1] 用户规模与普及率 - 截至2025年6月,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4] - 生成式人工智能普及率达36.5%,较2024年12月提升18.8个百分点[4] - 截至2025年7月,中国大模型应用的个人用户注册数量超过31亿,API调用用户数量超过1.59亿[5] 产品应用与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累计有538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263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成为移动应用[5] - 豆包、DeepSeek、元宝、Kimi等产品在千亿级参数规模、多模态能力等方面均达到领先水平[5] - 优质国产人工智能产品加速出海,"DeepSeek-R1"模型性能卓越但成本仅为国际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全球日活跃用户突破3000万,登顶全球140个国家及地区的应用市场[5] 技术能力进展 - 模型推理成本显著降低,以相关模型为例,其产品系统推理成本在2022年11月至2024年10月期间下降超过280倍[4] - 中国顶级人工智能大模型在MMLU、HumanEval等基准测试中的错误率从2023年的17.5%下降至0.3%[5] - 中国拥有的贡嘎人工智能大模型数量达到15个,位居全球第二,数量是欧洲的5倍[5] 用户行为特征 - 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回答问题的用户最为广泛,达80.9%[5] - 用来生成或处理文本的用户比例为36.0%,用来生成图片、视频的用户比例为33.0%[5] - 19岁及以下用户占比最高,达到33.8%,20-29岁用户占比为21.0%,30-39岁用户占比为19.8%[5] - 受教育水平在初中的用户占比为29.8%,受教育水平在本科及以上的用户占比为28.9%[5] 未来发展趋势 - 下一阶段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有望在模型集成、开源社区、具身智能、智能体和完善治理五个方面形成新成果[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