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造

搜索文档
黑龙江新和成两大发酵项目公示,布局哪些产品?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8-08 22:33
黑龙江新和成项目进展 - 黑龙江新和成两个发酵项目近期在相关网站公示 [2] - A9、A10及功能发酵制品项目位于黑龙江省绥化市绥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通过改造现有厂房和设备 新增5000吨/年A10产能、6000吨/年A9产能 以及多种功能发酵制品产能(如10吨/年BC、10吨/年LC等) [3] - A18、A20及异酸项目为改扩建项目 利用现有厂房及装置 采用生物发酵法共线生产1000吨/年A18、3000吨/年A20和10000吨/年异酸 预计投资8316万元 [4] - 公司以玉米为原料 通过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维生素C、辅酶Q10等产品 业务涵盖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原料药等领域 [4] 新和成业绩与投资动态 - 公司营收达216亿元 净利润58.69亿元 表现亮眼 [5] - 公司投资1.08亿元建设年产17000吨合成香料、8209吨3-甲基-3-丁烯-1-醇、5650吨异戊烯醛项目 [5] 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 聚焦AI+生物制造赛道 涵盖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等议题 [9] - 大会同期举办生物制造青年论坛、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蓝皮书闭门研讨会及科技成果展示对接等活动 [9][10][11] - 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地图(2025版)将在大会期间发布 [12]
厚植产业沃土滋养科创种苗
经济日报· 2025-08-08 06:50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政策导向 - 中共中央强调下半年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并适时加力 重点包括扩大内需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防范重点领域风险 保障民生等工作[1]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可激活新质生产力 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当前面临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及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关键阶段背景[1] - 深度融合面临"两张皮"困境 部分顶尖科研成果难以转化 产业界面临关键技术瓶颈时难以找到适配解决方案 症结在于创新链条关键环节衔接不畅与机制藩篱[1] 产业需求导向与创新要素配置 - 深度融合需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牵引科技创新 精准锚定产业跃升痛点与前沿趋势 包括突破高端芯片 基础软件 高端装备等卡脖子难题 布局人工智能 生物制造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新赛道[2] - 深圳燃气具企业采用"楼上创新 楼下创业"模式 研发中心设在工厂顶楼 工程师直面市场反馈 实现新材料热效率突破110%的极限[2] - 需推动创新要素在产业生态中高效流转与优化配置 建设概念验证中心 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 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2] 深化改革与竞争力塑造 - 需通过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坚冰 包括深化科技评价体系改革 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机制 营造公平竞争鼓励试错的市场环境和创新文化[3] - 深度融合目标是培育具有全球话语权的新兴支柱产业 打造代表新质生产力的中国标杆 需具备世界眼光并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能级[3] - 在推进融合发展进程中需高度关注并持续防范化解可能伴生的风险 确保经济行稳致远[3] 融合发展战略意义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应对经济风险挑战的关键举措 需实现"科技—产业—市场"良性循环[4] - 科技创新应成为产业升级的发动机 产业创新应成为科技创新的试金石 需以产业需求锚定创新航标 以要素活水滋养融合生态 以改革破除体制坚冰[4]
生物制造如何重塑化工产业基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专场找答案
DT新材料· 2025-08-08 00:05
生物制造行业趋势 - 生物基材料以淀粉、纤维素、油脂等可再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生物制造技术实现循环经济模式,改变传统线性经济模式[2] - 合成生物和生物制造借助菌种、细胞、酶等生物体代谢机能,结合工程学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3] - 化工行业绿色转型主要途径包括非粮生物基合成生物产品开发、塑料单体绿色生物制造、CO2资源利用、废塑料酶解再利用[3]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 大会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设绿色化工和新材料专场,邀请重庆大学王丹教授、大连理工大学薛闯教授等专家探讨合成生物赋能化工的成果与实践[4] - 专题论坛1聚焦绿色化工与新材料,议题包括聚酰胺材料单体生物制造、细胞工厂设计、非粮秸秆糖应用示范等[19] - 专题论坛2探讨AI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涵盖工信部人工智能典型案例分享[25][26] - 专题论坛3涉及未来食品&农业,议题包括新型功能糖挖掘、益生菌产业转化、HMO生物制造等[27][28] 大会同期活动 - 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第三期)暨武汉市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交流会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发展趋势,20+行业领袖参与[11][12] - 《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闭门研讨会由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会指导,推广AI在生物制造领域的应用案例[21][23] - 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合成生物创新展览同期举行[10] 行业研究成果发布 - DT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将在大会上发布《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地图(2025版)》和《中国生物制造500+代表性企业榜单》[30][32] - 已发布浙江、江苏、上海、广东、京津冀等地区生物制造企业上榜名单,涵盖65家浙江企业、80家江苏企业等[33]
最新议程! 100+合成生物新成果!8月20-22日宁波, 第四届合成生物制造大会!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8-07 21:42
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四大方向[2] - 大会将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AI赋能产业创新、革新技术与产品生命力等议题,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挖掘[2] - 同期举办生物制造青年论坛、产业高层座谈会、蓝皮书闭门研讨会等6项活动[2][7][9][19]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等2家机构[3] -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等6家行业协会及地方联盟[3] - 顾问专家为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特别鸣谢宁波酶赛生物等4家企业[3][4] 参会企业 - 赞助企业包括梅特勒托利多科技、山东新华医疗等12家设备/材料/检测公司[4][5] - 战略合作媒体涉及生物基材料、食品伙伴网等15家垂直领域媒体平台[5] 核心议程 8月20日 - 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将聚集20+行业领袖,探讨"十五五"发展趋势,参与企业包括蓝晶微生物、华海药业等18家[7][10] - 青年论坛聚焦酶工程与代谢工程,包含蔗糖异构酶固定化、γ-聚谷氨酸合成等8项技术报告[11][12] 8月21日 - 主论坛发布《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张先恩院长将解读AI赋能合成生物学[13][14] - 绿色化工专题涵盖聚酰胺单体生物制造、非粮秸秆糖应用等7项技术,涉及重庆大学、江南大学等6所高校成果[17][18] 8月22日 - AI赋能论坛展示工信部首批典型案例,包括工业生物过程智能制造等4项应用[24] - 未来食品专题涉及功能糖生物制造、HMO母乳低聚糖等5项创新,江南大学、伊利集团等参与[25] 行业动态 - DT新材料将发布《中国合成生物产业分布图(2025版)》,含500+企业榜单,已提前披露浙江(65家)、江苏(80家)等5地区企业数据[33][34]
禾元生物新获批上市产品奥福民 入选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第一批)
证券日报网· 2025-08-07 19:47
行业动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2024年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第一批),共36项,涵盖生物材料、生物化工、生物医药等多个细分领域 [1] - 该名单旨在推动生物制造领域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攻关和标志性产品推广应用,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提升"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推广"一体化发展能力 [1] - 名单经过各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荐和专家评审评价等程序形成 [1] 公司进展 - 禾元生物新获批上市产品奥福民——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成功入选标志性产品名单 [1] - 奥福民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重组人白蛋白,也是国际上首个植物表达体系的重组人白蛋白 [2] - 该产品攻克了重组技术产量低、纯化工艺复杂、规模化困难、安全风险高和成本高等难题 [2] 技术突破 - 奥福民上市标志着我国在重组人白蛋白和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2] - 该产品打破人血清白蛋白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社会价值 [2]
禾元生物新获批上市产品奥福民®入选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第一批)
证券日报网· 2025-08-07 19:47
作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重组人白蛋白,也是国际上首个植物表达体系的重组人白蛋白,奥福民®攻克了重组技术产量 低、纯化工艺复杂、规模化困难、安全风险高和成本高等难题。奥福民®上市标志着我国在重组人白蛋白和植物生物反应器技 术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打破人血清白蛋白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社会价值。 (编辑 张昕) 本报讯 (记者李万晨曦)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2024年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第一批),共36项标志性产品涵 盖了生物材料、生物化工、生物医药等多个细分领域,充分展示了我国在生物制造领域的前沿技术成果,也为未来产业发展树 立了标杆。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元生物")新获批上市产品奥福民®——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 稻)成功入选,展现了企业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卓越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据悉,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的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征集工作,旨在贯彻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推动生物 制造领域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攻关和标志性产品推广应用,加速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生物制造"技术研发——生 产制造——市场推广"一体化发展能力。经过各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荐和专 ...
轩凯生物:入选工信部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首批名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17:37
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 - 工信部公示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第一批) 共36个产品入选 覆盖食品 饲料及添加剂 生物基材料 生物制药 天然产物生物合成 生物基化学品 化妆品等领域 [1] - 南京轩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γ-聚谷氨酸"入选 成为江苏省唯一入选产品 属于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领域 [1] - 公示期于8月6日截止 入选地覆盖全国20多个省(区 市) [1] 南京轩凯生物科技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0年 以发酵工程 酶工程 合成生物设计为核心技术 服务于大农业与大健康产业 [1] - 主要致力于聚氨基酸 微生物多糖 微生物菌剂等生物制剂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1] - "γ-聚谷氨酸"是公司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产品 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 [1] γ-聚谷氨酸产品优势 - 产品兼具生物活性 安全无毒 可全降解等优势 [1] - 在农业 医药 食品 环保及日化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1] - 公司已建成产能超万吨级生产线 发酵容量1500立方 [2] - 在我国聚谷氨酸细分领域中排名第一 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 [2] - 是目前全球最大的γ-聚谷氨酸供应商 [2] 生物制造行业发展 - 生物制造已成为我国推进制造强国建设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2] - 合成生物技术是生物制造的核心驱动力 [2] - 2023年11月江苏确定的十大成长型未来产业中包括合成生物产业 [2] - 江苏正着力打造合成生物产业的创新策源地 [2] - 江苏省合成生物基础研究中心于2023年底成立 由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和江南大学共建 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 [2]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二季度鉴定成果助力行业升级
消费日报网· 2025-08-07 11:09
轻工业创新成果概述 -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2025年二季度组织专家对19个行业领域的最新成果进行鉴定 包括家电 塑料 食品 轻工机械 五金 造纸 电池 陶瓷 香化 照明电器 皮革 日化 日用玻璃 眼镜 自行车等行业 [1] - 创新成果在消费升级 产业升级及提质增效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为轻工业"新质"发展注入新动能 [1] 技术创新引领消费升级 家电领域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研发新型三元非共沸混合工质及其制冷系统 构建玻璃纤维改性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提升空调防油烟侵蚀能力与耐腐蚀可靠性 成功研制整体式厨房空调 [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首创三缸变容积比双级压缩机 发明新型冷暖分送热泵空调器 突破极端环境下热泵空调器无法正常运行的技术瓶颈 [2] 食品行业 - 内蒙古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开发蛋白分离制备和结构调控技术 离子交换及柠檬酸盐钙整合技术 乳铁蛋白活性保持技术 实现婴配粉蛋白营养功效 消化性和免疫功效的提升 [2] 生物制造驱动产业升级 食品安全领域 -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构建以未知食品安全风险为核心的网络化立体防控理论 发明科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快速检测与精准防控技术及装备 制修订食品微生物安全检验方法国家标准20余项 [3] 酵母产业 -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挖掘不同功能酿酒酵母菌2000余株 建立食品加工用酵母种质资源库 开发全水溶性β-葡聚糖 拓展其在液态食品体系的应用 [3] 肉类产业 -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建立北京黑猪肌源性永生化细胞系 传代超过220代 开发细胞培育肉汉堡 雪花肉排等产品 [3] 智能制造助力提质增效 家居设计 -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在户型图自动识别 家居模型精化 家居参数化建模 家居自动布局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 开发全流程一站式数字服务设计平台 [4] 白酒生产 -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创新研发白酒高速灌装生产线无人化上料系统与控制技术 整线盒装产品生产速度达18000瓶/小时 [4] 化妆品测试 - 东南大学等构建多交联互穿水凝胶系统皮肤细胞外基质 设计皮肤芯片 开发AI算法和自动化仪器设备 可对化妆品多种组分同步测试 该成果已在100余家化妆品企业和研究机构应用 [4] 未来发展方向 -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将持续完善轻工科技创新促进机制 深化科技成果鉴定对成果转化的护航作用 加快发展轻工业新质生产力 [5][6]
生物制造如何重塑化工产业基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专场发布!@ SynBioCon 2025大会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8-06 21:09
生物制造行业趋势 - 生物制造正成为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引擎 通过生物基材料实现"从生物中来 到生物中去"的循环闭环 改变传统线性经济模式 [2] - 合成生物和生物制造以生物质为原料 借助菌种 细胞 酶等生物体代谢机能实现规模化生产 是化工行业绿色转型的主要途径 [3] - 行业重点关注非粮生物基合成生物产品开发 二元酸/二元醇等塑料单体的绿色生物制造 CO2等一碳资源利用与转化 废塑料酶解再利用等领域 [3]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 大会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 包含绿色化工和新材料专场 AI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专场 未来食品&农业专场等专题论坛 [4][13][14] - 绿色化工和新材料专场将探讨细胞工厂设计 大宗平台化合物绿色制造 塑料单体微生物细胞工厂等前沿技术 [6][30][33][34] - 大会将发布《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地图(2025版)》 包含500+代表性企业榜单 目前已公布浙江 江苏 上海 广东 京津冀等地区企业名单 [46][47][48] 技术发展方向 - 细胞工厂设计与产物合成强化技术 重点解决如何构建菌株细胞并强化反应过程合成生物基产品 [6][33] - 大宗平台化合物绿色生物制造工业菌株构建及产业化应用 聚焦非粮大宗醇酸等产品 [34] - 塑料单体微生物细胞工厂技术 可生产1,3-丙二醇 丁二酸 戊二胺等关键单体 [34] - 绿色分离纯化技术为生物制造提供高效分离纯化解决方案 [35][36] 行业活动与资源 - 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第三期)将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发展趋势与增长点 吸引20+行业领袖参与 [15][16] - 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推广系列活动将举办 推动AI与生物制造融合 [39] - 大会提供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 合成生物创新展览等同期活动 促进产学研合作 [14]
蓝晶微生物饶驰通:合成生物学赋能农业增效剂创新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8-06 21:09
合成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 合成生物技术可提供生长刺激、生物防控、生物肥料等绿色农业增效剂,提升农业单产 [2] - 蓝晶微生物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开发新型植物刺激素工业化合成技术,解决农业生产未满足需求 [2] - 2024年11月推出多生菌脂(PHA)产品矩阵,激活根际微生物的天然物质 [2] 蓝晶微生物农业产品矩阵 - 产品包括蓝多丰™微生物菌剂、多生元™有机水溶肥料、根际蓝™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4] - 产品从增产提质功效出发,满足不同场景和作物需求,推动农业绿色健康发展 [4] SynBioCon 2025大会信息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将于2025年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 [17] - 大会聚焦AI+生物制造赛道,涵盖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的产业化进展 [17] - 同期举办生物制造青年论坛、产业高层座谈会、蓝皮书闭门研讨会等活动 [17] 蓝晶微生物在SynBioCon的参与 - 首席科学家饶驰通将出席未来食品&农业专场,分享《合成生物学赋能农业增效剂创新》 [5] - 演讲将揭秘公司在农业生物制造领域的布局 [5] 大会日程亮点 - 8月22日专题论坛3聚焦未来食品&农业,13:40-17:30进行 [18] - 8月21-22日同期举办合成生物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活动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