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主可控
icon
搜索文档
芯片股延续跌势 美国拟限制关键软件出口 机构看好国内自主可控进程加速
智通财经· 2025-10-23 11:23
港股芯片股市场表现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下跌7.5%至70.25港元 [1] - 上海复旦股价下跌6.43%至39港元 [1] - 晶门半导体股价下跌1.96%至0.5港元 [1] -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1.87%至73.45港元 [1] 美国潜在出口管制动向 - 美国政府考虑对使用美国软件生产并出口到中国的产品进行管制 [1] - 该计划并非唯一方案且可能不会实施 [1] - 英伟达确认已完全退出中国AI芯片市场 [1] - 美光计划对华停供服务器芯片 [1] 券商对行业影响的分析 - 中美在半导体和稀土方面的穿透性出口管制标志着贸易摩擦转变为上游核心技术和原材料对抗 [1] - 美国实行半导体出口管制将加速国内产业链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进程 [1] - 在美国持续加强出口管制背景下,国内自主可控进程加速 [1] - 2026年国内偏先进产线扩产有望提速,预计将带动国内设备/零部件板块订单积极预期和国产替代进程 [1]
港股异动 | 芯片股延续跌势 美国拟限制关键软件出口 机构看好国内自主可控进程加速
智通财经网· 2025-10-23 11:18
芯片股市场表现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下跌7.5%至70.25港元 [1] - 上海复旦股价下跌6.43%至39港元 [1] - 晶门半导体股价下跌1.96%至0.5港元 [1] -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1.87%至73.45港元 [1] 美国潜在管制措施 - 白宫考虑对使用美国软件生产并出口到中国的产品进行管制 [1] - 该计划并非唯一方案且可能不会实施 [1] - 英伟达确认已完全退出中国AI芯片市场 [1] - 美光计划对华停供服务器芯片 [1] 国内半导体行业前景 - 中美在半导体和稀土方面的穿透性出口管制标志着贸易摩擦转变为上游核心技术和原材料对抗 [1] - 美国实行半导体出口管制将加速国内产业链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进程 [1] - 2026年国内偏先进产线扩产有望提速 [1] - 预计国内设备/零部件板块订单将呈现积极预期 [1]
北水成交净买入11.71亿 泡泡玛特盘后发布盈喜 北水全天抢筹超11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0-23 01:11
港股通资金流向 - 10月21日北水资金整体成交净买入11.71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25.24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卖出13.53亿港元 [2] - 泡泡玛特、小米集团-W、华虹半导体位列北水净买入前三名 盈富基金、阿里巴巴-W、信达生物位列北水净卖出前三名 [2] - 泡泡玛特在港股通(沪)渠道获净买入4.38亿港元 总买卖总额达18.00亿港元 [5] - 盈富基金在港股通(沪)渠道遭净卖出11.02亿港元 中国移动遭净卖出3.20亿港元 信达生物遭净卖出7764.05万港元 [5] - 中兴通讯在港股通(沪)渠道获净买入904.65万港元 山东墨龙获净买入4803万港元 [5][8] - 腾讯控股在港股通(沪)渠道遭净卖出730.21万港元 整体遭净卖出3187万港元 [5][8] - 阿里巴巴-W整体遭北水净卖出4.29亿港元 [8] 泡泡玛特 - 公司第三季度整体收益同比增长245%-250% 其中国内收益同比增长185%-190% 海外收益同比增长365%-370% [6] - 公司获北水净买入11.2亿港元 为当日净买入最多个股 [2][6] - 未来催化剂包括圣诞强劲销售 "Labubu&Friends"动画预期在12月发布 Labubu4.0料在明年3至4月出炉 [6] 小米集团 - 公司获北水净买入4.81亿港元 位列净买入榜第二 [2][6] - 10月17日公司回购1070万股 每股作价45.9港元至46.76港元 涉及总额约4.94亿港元 [6] - 今年以来累计进行12次回购 合计回购3412.52万股 累计回购金额15.37亿港元 [6] 半导体行业 - 内资重新加仓芯片股 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分别获净买入4.41亿、1.28亿港元 [6] - 华虹半导体在港股通(沪)渠道获净买入1271.06万港元 [5] - 持续看好人工智能推动半导体超级周期 [6] - 在美国持续加强出口管制背景下 国内自主可控进程加速 2026年国内偏先进产线扩产有望提速 预计将带动国内设备/零部件板块订单积极预期和国产替代进程 [6] 中国移动 - 公司第三季服务收入为2162亿元 按年增长0.8% 符合市场预期 [7] - 第三季EBITDA按年下降1.7%至794亿元 较市场预期低3% 净利润按年微增1.4% [7] 中国人寿 - 公司预期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约1567.85亿元到1776.89亿元 同比增长约50%到70% [7] - 第三季度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75%至106% 至1159亿至1368亿元 主要因投资回报同比显著提升、权益投资配置增加、资产配置结构优化 [7] 市场观点 - 当前全球风险资产估值分位数较高、杠杆交易上升 在关税风险、海外信用及流动性风险扰动下 市场波动加大 [7] - 目前影响更多在情绪冲击而非基本面逆转 但胜率更优的加仓时机或仍需等待 [7]
比“缺芯”还严重?90%市场被美日垄断,中国正在逐步突破精密仪器领域
新浪财经· 2025-10-22 19:13
文章核心观点 - 中美科技竞争加剧,半导体和精密仪器成为焦点领域,但精密仪器领域的困境比芯片短缺更为严峻 [1] - 全球精密仪器市场由美国和日本垄断,中国在高端产品上受制于人,基础科技薄弱和产业导向短视是根本原因 [1][15] - 中国正通过国家支持和企业努力寻求突破,但实现自主可控的产业转型仍需长期投入和产学研合作 [16][17][18] 芯片产业现状 - 中国芯片产业起步于1956年,1965年制造出第一块集成电路,比美国晚7年,后因市场需求不足停滞,2000年后在政策推动下逐步转型 [4] - 中芯国际作为代表企业,在2020年成功实现14纳米工艺量产 [5][6] - 中国是全球最大芯片消费市场,但2024年自主率仍低于30% [7] - 高端芯片制造受光刻机技术封锁制约,荷兰阿斯麦尔垄断EUV光刻机市场,美国禁令使其无法出口至中国,导致高端芯片设计难以落地 [8][12][13][14] 精密仪器领域困境 - 精密仪器是高端制造业核心支撑,如数控机床决定航天飞机、核潜艇等尖端产品的制造水平 [9][10] - 2025年中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预计达592亿美元,但高端产品进口依赖度高达45%,中低端产品国产化率分别为65%和82% [11] - 高端数控机床市场被日本山崎马扎克、德马吉和天田等公司垄断,瓦瑟纳尔协定限制对中国出口 [11] - 电子显微镜市场长期被德国蔡司、赛默飞和日本电子垄断,中国产品性能与国际顶尖水平仍有差距 [11] 突破路径与未来展望 - 国家加大对高端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国内企业在数控机床、电子显微镜等领域已取得一定进展 [16][17] - 突破垄断需解决基础研究薄弱问题,加大对科研的长期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并加强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培养 [15][17] -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有望打破技术封锁,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型 [18][19][20]
国泰海通|固收:不惧扰动,保持定力
文章核心观点 - 尽管转债市场短期估值压缩显著,但在权益市场上行趋势未改的背景下,转债具备跟涨抗跌的韧性,仍建议均衡布局并优选低溢价率策略 [1][2] 转债市场近期表现与估值分析 - 上周上证指数下行1.47%,同期中证转债指数下行2.35%,转债估值压缩相对显著 [1] - 估值压缩主因包括机构减持止盈以及部分转债条款博弈的影响 [1] - 高平价转债估值压缩显著,与强赎标的增加带来的市场扰动有关 [1] - 只要权益市场不改上行趋势,被压缩的估值有望快速修复,近期估值波动呈现小区间调整和快速修复状态 [1] 强赎风险与条款博弈 - 截至10月17日,转债市场平均平价为97.34元,平均转股溢价率为39.99% [1] - 高平价区间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压缩较为显著 [1] - 柳工、恒邦等大规模转债标的在强赎预期发酵后出现溢价率快速压缩 [1] - 高平价且规模较大的转债,若转股溢价率较高,存在条款博弈风险,强赎后正股摊薄可能加剧风险 [1] 权益市场与转债后市展望 - 权益市场上行区间尚未结束,市场在外部扰动下仍能保持定力,外部扰动不会终结趋势,回调是增配良机 [2] - 转债估值和平价处于历史高位,边际资金止盈和权益震荡可能导致波动加剧,但基于权益市场定力,转债具备相对韧性,跟涨和抗跌属性决定其仍有配置价值 [2] 投资策略建议 - 在权益市场慢牛持续背景下,低溢价率策略能更充分分享正股上涨收益,且估值压缩风险较小 [2] - 行业配置上,科技成长仍是主线,重点关注自主可控的半导体标的、受益于海外AI资本开支增加的TMT产业链 [2] - 建议均衡布局,可关注行情扩散及高低切换下的机会,如反内卷受益的周期板块和估值调整后的金融板块 [2]
股债分化格局下:两款“固收+权益”产品三季度涨超1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15:52
数据说明: "固收+权益"产品范围为理财公司发行的公募"固收+权益"产品,统计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30日,统计区间为2025年三季度。 | गय में प्रवा | 产品名称 | 管理人 | 净值增 长率 | 最大回撤 | 年代替时间 ਡੂੰਡੂ | | --- | --- | --- | --- | --- | --- | | | 兴时(最短待有14天)每日 | 渝农商理 | 11.41% | 0.04% | 21.03% | | | 开放2号B | 财 | | | | | | 稳富(季増益)001C | 中银理财 | 10.07% | 0.01% | 18.09% | | | 李李霖元十8号(水泥草 享) | 浦银理财 6.74% | | 0.00% | 11.51% | | 4 | 丰利兴动多策略一年持有 期2号A | 兴银理财 | 6.49% | 1.06% | 3.42% | | 5 | 阳光金24M增利2号 | 光大理财 6.06% | | 0.65% | 3.79% | | 6 | 信顾2041 | 信號購咖 | 5.65% | 0.89% | 2.69% | | 7 | 睿盈年年升3号 ...
广发证券:重视环保板块三季报绩优个股 重申股息+国产替代
智通财经· 2025-10-22 11:09
智通财经APP获悉,广发证券发布研报称,进入三季报披露期,已有部分环保行业公司公布业绩情况。 结合环保公司在手项目及新签项目订单减少,后续所需资金投入有望缩减,分红持续提升预期加强。伴 随后续更多的公司发布三季报,该行建议关注业绩保持稳健增长、现金流持续改善的固废、水务公司, 以及生物航煤、循环再生、科研仪器、半导体等相关领域的绩优个股。 广发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26年国产替代有望提速,关注科研仪器自主可控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在政府采购中实施本国产品标准及相关政策的通知》,明确政府采购活动 中既有本国产品又有非本国产品参与竞争的,依法对本国产品给予价格评审优惠,对本国产品的报价给 予20%的价格扣除,用扣除后的价格参与评审。科研仪器行业下游中政府机构(包括但不限于环境监测 单位、海关、高校、医院等)占比较高,而本次《通知》通过给予本国产品20%的价格评审优惠,本国 产品的竞争力将得到有效提升,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国产替 代、自主可控仍是重要投资关注方向,建议关注国产科研仪器公司,如聚光科技、钢研纳克、皖仪科 技、莱伯泰科、雪迪龙等,伴随《通知》执行落地,国产科研仪器 ...
科技风格是否会切换,红利是否会接力?机构:“再平衡”后,科技或仍是主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11:04
市场表现 - 10月22日早盘AH两市调整,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创业板指开盘后一度翻红,科创100和科创50指数盘中领跌[1] - 行业板块中有色、煤炭、电力设备跌幅居前[1] - 港股三大指数低开低走,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超1%,科网股多数下跌[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盘中一度跌近2%,持仓股中比亚迪电子、网易、华虹半导体、百度集团、阿里巴巴、快手领跌,中芯国际、腾讯音乐涨幅居前[1] 机构市场观点 - 开源证券认为当前市场风格切换出于防守思维,10月风险偏好拉扯过程中市场会出现再平衡,风格阶段性扩散[1] - 该机构判断红利/顺周期可能阶段性占优,但牛市核心驱动力未遭显著破坏,市场在等待下一个发令枪[1] 机构投资思路 - 投资思路为坚定牛市信心,双轮驱动下以科技为先,PPI交易为辅,科技内部关注高低切[2] - 科技成长+自主可控方向关注电池、电网、液冷、机器人、游戏、互联网、半导体、AI应用、军工及金融科技[2] - 顺周期扩散方向关注受益于PPI边际改善和低位补涨的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建材,以及保险、白酒、地产的估值修复机会[2] - 反内卷弹性方向关注光伏、锂电、工程机械、医疗、港股恒生互联网等制造与成长领域[2] - 其他机会包括出海结构性机会和底仓配置[2]
沪指重回3900点 消费电子板块全天活跃
上海证券报· 2025-10-22 02:22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延续上涨,沪指报3916.33点涨1.36%,深成指报13077.32点涨2.06%,创业板指报3083.72点涨3.02%领涨 [1] - 沪深北三市全天成交18927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放量1414亿元 [1] - 全市场超4600只个股上涨 [1] 科技板块表现 - 科技股持续获资金青睐,深地科技概念发酵,德石股份连续2日以20%幅度涨停 [1] - 光模块等算力硬件股持续走强,中际旭创盘中涨超10%,新易盛涨超10% [1] - 芯片产业链持续走高,存储、先进封装方向领涨,源杰科技以20%幅度涨停,雅创电子涨超10%,大为股份、太极实业涨停 [4] 消费电子板块 - 消费电子板块全天活跃,立讯精密盘中一度触及涨停,环旭电子、闻泰科技涨停,工业富联接近涨停 [2] - 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苹果出货量同比增速为前五大品牌中最快 [2] - Meta运动AI智能眼镜Oakley Meta Vanguard正式发售,售价499美元 [2] - 上半年中国智能眼镜厂商出货量突破100万台,同比增长64.2%,预计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突破4000万台,中国市场份额5年复合增长率达55.6% [2] 行业动态与公司信息 - 银行板块震荡走强,农业银行涨1.68%,日线收获13连阳,股价续创历史新高 [1] - 大为股份旗下子公司大为捷敏将聚焦发展高性能存储芯片产品及解决方案 [4] - 近期存储价格集体上涨,现货贸易端NAND和DRAM价格均快速上涨 [4] 机构观点与行业趋势 - 银河证券研报表示持续关注AI端侧创新投资机会,AI功能正从云端推广至终端,将驱动新一轮终端形态变化 [3] - 东海证券研报称受AI、数据中心及终端存储需求拉动,存储市场持续升温,主要厂商陆续宣布涨价 [4] - 天风证券策略团队判断四季度市场风格或转向"盈利质量+估值安全"的大盘蓝筹,领涨行业多集中于稳定、顺周期板块 [6]
国泰海通|固收:不惧扰动,保持定力
文章核心观点 - 转债市场短期估值压缩显著,但在权益市场上行趋势未改的背景下,转债具备韧性,建议均衡布局并优选低溢价率策略 [1][2] - 权益市场具备定力,外部扰动不会终结上行趋势,回调是增配良机,转债的跟涨和抗跌属性决定其仍有配置价值 [2] 转债市场近期表现与估值分析 - 上周上证指数下行1.47%,同期中证转债下行2.35%,转债估值压缩相对显著 [1] - 估值压缩主要源于机构止盈减持以及部分转债条款博弈的影响 [1] - 高平价转债估值压缩显著,与强赎标的增加带来的市场扰动有关 [1] - 截至10月17日,转债市场平均平价为97.34元,平均转股溢价率为39.99% [1] - 高平价大规模转债标的(如柳工、恒邦)在强赎预期发酵后出现溢价率快速压缩,需注意条款博弈风险 [1] 后市展望与投资策略 - 权益市场上行区间尚未结束,市场已展现强大定力,外部扰动不会终结趋势 [2] - 转债估值和平价处于历史高位,边际资金止盈和权益震荡可能导致波动加剧,但基于权益市场定力,转债具备相对韧性 [2] - 在慢牛持续背景下,低溢价率策略能更充分分享正股上涨收益,且估值压缩风险较小 [2] - 行业配置上,科技成长仍是主线,关注自主可控的半导体及受益于海外AI资本开支的TMT产业链 [2] - 建议均衡布局,可关注反内卷受益的周期板块和估值调整后的金融板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