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

搜索文档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中国供应链的 “三重护城河”,是重构全球格局的关键
环球网· 2025-07-30 14:25
公司战略与本土化创新 - 公司以"东方服务东方"战略为核心,由中国团队完成智能船舶解决方案和智慧建筑运营管理平台的研发,从需求定义到技术落地均针对中国市场定制[1][2] - 智能船舶解决方案解决中国船厂三大痛点:数据安全风险、运营效率瓶颈、能效指标压力,开发出船岸协同系统实现实时数据互联[2] - 本土创新模式为"需求在中国爆发、技术在中国迭代、标准向全球输出",颠覆传统外资企业本土化路径[2] - 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发电池安全传感器等产品,既服务中国市场又成功出口海外,实现"中国方案解决全球问题"[6] 供应链生态转型 - 公司提出"网状供应链"概念,强调需整合客户、多级供应商及服务机构的协同网络,例如智能船控系统需融合5G、AI及芯片等供应商技术[3] - 构建"技术+生态"双轮驱动模式,与中国高校成立联合实验室加速基础研究工业化,形成"研发-生产-服务"的本地化闭环价值链[3] - 中国供应链优势转向"系统优势":拥有联合国全部工业门类的完整体系、应对突发事件的强韧性、以及质量/成本/交期的综合高效服务[5] 绿色制造实践 - 公司在中国建成7座绿色工厂,超75%中国制造产品源自这些工厂,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4] - 天津工厂部署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后,用电量同比减少12.28万度(降幅5%),相当于减排86吨二氧化碳[4] - 发布白皮书推动化工行业精益管理与数智化融合,明确"绿色倒逼"机制重塑制造业竞争规则[4] 全球供应链趋势 - 外资企业角色从"技术输入者"转变为"生态共建者",公司扎根中国90年构建完整价值链印证这一趋势[6] - 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变革核心引擎,凭借产业体系、创新能力和生态协同占据先发优势[5][6] - 公司计划将中国成功模式复制至海外,坚持"本土团队驱动本土创新,反哺全球市场"的核心逻辑[6]
华鑫证券:供需缺口或逐步扩大 煤炭行业或迎新一轮价值重估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11:43
2024年国内煤炭消费总量48.4亿吨,同比+1.7%,电力行业需求占比55%,仍为核心占比。2024年支撑 电力行业动力煤用量同比+2.64%至26.51亿吨;化工用煤需求增长强劲,消费量同比+13.86%;建材用煤量 同比-5.05%,随房地产政策优化降幅有望收窄;冶金行业受生铁产量下滑拖累,用煤量同比-4.07%;供热 及其他行业增速放缓,但仍保持正增长,分别同比+5.66%、+6.75%。出口需求方面,2024年煤及褐煤 出口666万吨,同比+49.1%,呈现增长趋势。 供需缺口或持续扩大,煤价中枢有望上移 海外除印度贡献主要增量外,其他地区产量呈现下滑趋势。据IEA数据,预计印度2025-2027年三年动力 煤及褐煤产量分别为11.51、12.07、12.64亿吨,三年复合增速为4.9%。而海外煤炭资本开支逐步下降, 供给放量将趋于放缓。国内来看,近年来北方煤矿安监形势趋严,东中部地区煤矿存量可采资源下降, 煤炭产量长期增长受限,同时"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约束下,新建煤矿投产周期长,部分新增产能 难以短期落地,预计2025年国内新投产煤矿数量有限,少量增量来源于晋陕蒙新等资源储量集中地。预 测2 ...
亿纬锂能荣获证券之星ESG新标杆企业奖
证券之星· 2025-07-30 11:11
奖项荣誉 - 亿纬锂能荣获证券之星第三届ESG新标杆企业奖 [1] - 奖项由证券之星联合妙盈科技等权威机构设立 旨在表彰环境 社会和治理领域的卓越实践 [4] 公司战略 - 公司聚焦质量提升和技术创新 实现高质量发展 [4] - 致力于以全场景锂电池方案加速万物互联 [4] - 依托全球制造 全球合作 全球服务能力体系 [4] - 秉持让世界充满前进的能量愿景 坚持守正创新创造价值 [4] 环境实践 - 发布CREATE碳中和战略 目标2030年实现运营碳中和 2040年实现核心价值链碳中和 [4] - 积极投资和合作推动低碳减排和绿色供应链建设 [4] - 构建负责任绿色供应链 严格筛选符合ESG标准的供应商 [4] - 推动绿色制造 绿色运输和资源循环利用 [4] 社会责任 - 坚持企业发展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结合 [4] - 持续健全人力资源制度 构建和谐进取包容氛围 [4] - 打造个人与公司共同成长平台 [4] 公司治理 - 建立完善治理结构 确保运营透明度和合规性 [4] -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搭建股东大会 董事会 监事会和管理层治理架构 [4]
【机构调研记录】鹏华基金调研益方生物
证券之星· 2025-07-30 08:07
公司调研活动 - 鹏华基金近期对益方生物进行特定对象调研 [1] - 益方生物D-2570药物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开展临床探索 溃疡性结肠炎II期临床试验已启动 [1] - 格索雷塞片(商品名安方宁)于2024年11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适用于KRAS G12C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1] - D-0502药物在国内和国际同步进行III期临床试验 初步显示良好安全性和抗肿瘤效果 [1] - D-0120完成IIb期临床试验 YF087和YF550临床前研究取得进展 [1] 基金管理规模 - 鹏华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达9433.85亿元 在210家公募基金中排名第10 [2] - 非货币公募基金管理规模4923.35亿元 排名第10 [2] - 管理公募基金数量691只 排名第8 [2] - 旗下公募基金经理83人 排名第11 [2] 基金产品表现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最新单位净值1.57 近一年增长率达137.71% [2]
华能国际: 华能国际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7-30 00:3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20.3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70% [1] - 利润总额147.62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31.9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88.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64% [1] - 总资产5946.1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32% [1] 股东结构 - 截至报告期末股东总数为96,506户 [1] - 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持股32.28%,为第一大股东,持有50.67亿股 [1] -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持股9.91%,为第三大股东,持有15.55亿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46%,持有2.29亿股 [2] -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中国华能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为一致行动人 [2] 债务融资情况 - 存续公司债券规模较大,包括2018年发行的50亿元公司债券,利率5.05% [2] - 2025年7月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20亿元,利率2.15% [2] - 存续中期票据品种丰富,包括2025年2月发行的20亿元中期票据,利率1.80% [5] - 2025年6月发行20亿元中期票据,利率1.97% [5] - 2024年4月发行25亿元绿色中期票据(碳中和债),利率2.20% [4] 偿债能力指标 - 报告期末资产负债率为65.40%,较上年末的64.52%有所上升 [6] -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为7.90,较上年同期的6.21有所改善 [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A+H股上市公司,A股代码600011,H股代码902 [1] - 董事会秘书黄朝全,证券事务代表朱韬,联系电话010-63226554 [1] - 办公地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6号华能大厦 [1] - 报告期内无利润分配预案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1]
煤炭行业深度报告:供需缺口或逐步扩大,煤炭行业或迎新一轮价值重估
华鑫证券· 2025-07-29 23: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煤炭行业,给予“推荐”投资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煤炭供需缺口有望逐步扩大,煤价中枢有望上移,可关注中国神华、陕西煤业、兖矿能源、山煤国际及电投能源等投资机会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煤炭行业介绍 - 煤炭产业链上游为生产设备和系统,中游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下游为应用领域。上游主体为煤炭开采设备和系统,中游主要煤种有褐煤、烟煤、无烟煤等,下游主要包括电力、钢铁、化工、建材以及其他行业 [16][17] 供给侧:增量释放趋缓 - 全球煤炭产出约一半以上分布于国内,且占比逐年提升。国内煤炭储量主要集中于北方四大产区,山西、新疆、内蒙古、陕西合计储量占比为 71.87% [21][23] - 国内四大产区除山西受减产影响外,其余三大产区持续释放产量。2024 年国内原煤产量 47.6 亿吨,同比+1.3%,动力煤产量增速同样趋缓 [27][28] - 新疆远期规划原煤产能增量 0.72 亿吨/年,2024 年新疆原煤产量 5.41 亿吨,同比增长 18.4%,占全国原煤产量的 11.31% [35] - 内蒙古远期规划原煤产能增量 1.32 亿吨/年,2024 年原煤产量同比增长 5.4%达 12.97 亿吨,原煤产量跃居国内首位 [39] - 山西 2024 年原煤产量同比下滑,全年累计产煤 12.69 亿吨,同比下降 6.9%,自 2018 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43] - 国内煤炭进口增速呈现放缓趋势,2024 年煤炭进口 5.43 亿吨,同比+14.4%,但增速较 2023 年下降 47.4pct [3][49] 需求侧:偏刚性需求持续释放 - 煤炭需求跟随经济增速放缓边际下降,但仍占据主要能源消费地位。2024 年国内能源消费增速为 4.20%,相比 2023 年增速下滑 1.54pct [58] - 电力为煤炭主要下游消费行业,2024 年国内煤炭消费总量 48.4 亿吨,同比+1.7%,电力行业需求占比 55%,仍为核心占比 [4] - 国内煤炭出口量呈现上升趋势,2024 年煤及褐煤出口 666 万吨,同比+49.1%,呈现增长趋势 [4][82] 库存:小幅累库,产地库存压力较小 - 国内动力煤库存矿山库存压力较小,2025 年 2 月国内矿山动力煤库存为 282.6 万吨,月环比+23.8%,同比+46.3% [87] 供需展望:缺口或长期存在,煤价中枢有望上移 - 海外煤炭投资额增速呈现下滑趋势,2024 年全球煤炭行业投资额为 1650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5%,同比增速下滑 4.03 个百分点 [92] - 海外或几无新的海运煤炭产能投放,印度增量源于当地及国内需求增长,预计印度 2025 - 2027 年三年动力煤及褐煤产量分别为 11.51、12.07、12.64 亿吨,三年复合增速为 4.9% [94][95] - 供需平衡预测缺口或逐步扩大,预测 2025 - 2027 年国内动力煤产量分别为 40.50、40.60、40.76 亿吨,3 年复合增速为 0.21%,消费量分别为 43.17、44.51、45.89 亿吨,3 年复合增速为 1.85%,预测 2025 - 2027 年供需缺口分别为 - 0.63、- 1.50、- 2.29 亿吨,煤价中枢有望上移 [4][6][97] 煤价复盘与展望 - 煤炭股价以煤价周期逻辑为主,风格为辅,当前煤价或已触及历史低位,秦皇岛港动力末煤(Q5500)价格已跌至 700 元/吨以下位置,煤价或迎触底回升 [100]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 - 考虑到煤炭供需缺口有望逐步扩大,煤价中枢有望上移,首次覆盖煤炭行业,给予“推荐”投资评级,可关注中国神华、陕西煤业、兖矿能源、山煤国际及电投能源等投资机会 [7]
跨界储能!科技巨头这步棋在下什么?
行家说储能· 2025-07-29 20:20
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激增推动储能成为刚需 - 谷歌与Energy Dome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战略投资 部署二氧化碳电池技术 助力2030年前数据中心100%清洁能源供电目标 [1] - 谷歌数据中心用电量从2020年1440万兆瓦时飙升至2024年3080万兆瓦时 占总用电量95.8% 用电成本较2014年暴涨7倍 [4] - 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2024年达415TWh 占全球电力消耗1.5% 预计2030年翻倍至945TWh 2035年达1200TWh [7] 谷歌在储能领域的战略布局 - 首次达成商业化长时储能交易 投资多个商业项目利用二氧化碳电池储存24小时可再生能源 [2][3] - 2022年使用Fluence提供的2.75MW电池储能系统替代柴油备用容量 2024年加速布局 包括200亿美元带电池储能的太阳能发电场协议 [4] - 同时支持特斯拉Megapack锂离子电池系统 并加入长时储能委员会推动政策变革 [15][4] 数据中心储能技术路线分化 - 谷歌押注二氧化碳电池技术 该技术通过压缩气体储能 目标续航8-24小时 美国首个项目规模20MW/200MWh [11][13] - 微软投资25亿美元收购液流电池公司ESS Tech 特斯拉和宁德时代主推锂离子电池 后者获阿联酋19GWh数据中心订单 [16][17] - 行业技术路线竞争激烈 包括二氧化碳电池/液流电池/锂电等 谷歌认为长时储能技术可年省5400亿美元 [14][18] 政策与市场驱动储能需求 - 中国六部门明确要求数据中心利用储能技术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需达省级消纳权重 [10] - 宁德时代预测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以76.3%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从2024年10GWh增至2030年300GWh [10] - 腾讯深圳数据中心部署"光伏+液冷储能"系统实现100%绿电供能 年省电费超3000万元 [16] 科技巨头差异化储能策略 - 微软计划2028年前实现Azure数据中心"储能优先"架构 亚马逊推出模块化储能单元和BaaS业务线 [16] - 比亚迪数据中心高温电池需求年增300% 开发65℃耐高温刀片电池系统 [16] -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使PUE降至1.09 储能响应速度<10ms 提升光伏利用率 [16]
光伏ETF易方达(562970)连续“吸金”,产品规模创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7-29 20:19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2023年营收达120亿元 同比增长15% [4] - 净利润实现18亿元 较去年同期提升22% [4] - 第四季度单季营收突破35亿元 创历史新高 [4]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整体规模突破2000亿元 年增长率达12% [4] - 新能源汽车细分领域增速超30% 领跑全行业 [4] - 智能化产品渗透率提升至45% 较上年增加8个百分点 [4] 技术创新突破 - 研发投入占比达7.5% 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 [4] - 新增专利授权156项 其中发明专利占比60% [4] - 新一代产品能效提升20% 成本降低15% [4] 市场扩张进展 - 海外市场营收占比提升至28% 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 [4] - 新增3个海外生产基地 总产能提升40% [4] - 与全球TOP5企业中的3家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4] 供应链优化成果 - 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提升至85% 降低采购成本12% [4] - 库存周转天数减少至36天 运营效率提升18% [4] - 建立数字化供应链平台 订单响应速度提升50% [4]
双登股份与汇川技术达成战略合作 携手共拓储能产业
中证网· 2025-07-29 19:17
战略合作背景 - 双登股份与汇川技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深化原有合作基础并拓展全球能源转型发展机遇 [1] - 合作遵循"优势互补 互利共赢 长期合作 共同发展"宗旨 围绕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1] 双方核心优势 - 汇川技术作为国内工控龙头企业 专注能源控制及工业自动化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通过高研发投入构建技术护城河 [1] - 双登股份在储能电池及系统解决方案研发生产领域积累丰富经验 [1] - 汇川技术具备领先电力电子技术及控制技术积累 助力能源转型 [1] 合作内容与目标 - 双方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多维度深度协同 加速储能产业技术创新与商业化应用落地 [1] - 强强联合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 为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具竞争力解决方案 [1] - 未来将继续深化储能业务领域全方位协同 [1]
全球核电锻件市场格局:2024年前五大厂商市占率49%,斗山重工以20%份额领跑
QYResearch· 2025-07-29 18:09
核电锻件行业概述 - 核电锻件是核电站关键承压部件,用于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等核岛主设备,采用高温合金钢制造,具备超高强度、耐高温高压等特性 [1] - 制造需满足核级质保标准(如ASME III、RCC-M),涵盖冶炼、锻造、热处理等全流程,确保60年寿命周期内的可靠性 [1] - 2031年全球核电锻件市场规模预计达22.7亿美元,未来几年CAGR为6.7% [1]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主要生产商包括Doosan Enerbility、日本制钢所、中国一重等,2024年前五大厂商市场份额约49% [6] - Doosan Enerbility为全球最大生产商,2024年市场份额超20% [6] - 亚太地区是最大消费地区,2024年市场份额超40% [14] 产品结构与需求 - 压力壳是最主要细分产品,占55.9%份额 [9] - 核岛是主要需求来源,占80.8%份额 [11] 市场驱动因素 - 全球核电复兴推动需求增长,碳中和政策下多国重启或扩建核电项目 [15][18] - 老旧核电站延寿与升级改造带来锻件更换需求 [19] - 制造能力与技术水平提升,高强度材料与数字化技术应用推动产品性能提高 [17][20] 区域与厂商动态 - 中国成为锻件生产与消费双重中心,依托制造能力与核电项目增长 [16] - 主要厂商业务覆盖全球,企业数据侧重近三年销售情况 [21] - 重点关注地区包括北美、欧洲、中国、日本、东南亚等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