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全球化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LED照明圈,4家A股上市公司排队赴港IPO!背后释放了重要什么信号?
搜狐财经· 2025-10-20 08:16
当前,"A+H"双轨模式成为中国企业叩开国际资本市场大门、加速国际化发展进程的高效途径。 步入2025年,"A+H"两地上市的热潮持续升温,在相关政策机制不断完善、企业国际化战略驱动下,不少A股公司选择赴港上市,冲刺"A+H"双融资平 台,其中不乏LED照明产业链关联企业。本期,关注! ▲"A+H"两地上市热潮持续升温。图为2024年11月8日,晶科电子在港交所上市。 赴港上市之 东山精密 10月16日,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东山精密股票代码:002384)披露公告称,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 上市。本次发行上市相关决议的有效期,为自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之日起24个月。此外,东山精密还拟聘请天健国际会计事务所有限公司作为其此次赴港 上市的审计机构。 东山精密表示,此举旨在进一步推动公司国际化战略发展,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本次发行H股所募集资金扣除 发行费用后,计划用于项目投产、新产能建设及技术改造、未来潜在并购及战略投资等。 东山精密,始创于1980年,于2010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自成立以来,东山精密通过内生外购、深耕拓展、优化主业, ...
东鹏饮料资本梦不灭二度递表港股 业绩狂飙林木勤家族累计变现超50亿
长江商报· 2025-10-13 07:34
这是东鹏饮料年内第二次递表。其首次递表在半年前的4月3日,10月3日,相关材料失效。 2021年5月,东鹏饮料通过IPO登陆A股市场,至今不过4年多。 执着于IPO上市的背后,是东鹏饮料的资本之梦未灭。2022年,东鹏饮料还曾计划赴瑞士上市。 东鹏饮料已经成长为中国功能饮料之王,经营业绩出现狂飙之势。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不差钱的东鹏饮料(605499.SH)执意在港股通过IPO上市。 10月9日,东鹏饮料递表香港联交所,开启新一轮IPO征程。 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30.38亿元、归母净利润2.16亿元。历经连续6年快速增长,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 利润分别达到158.39亿元、33.27亿元。这几年,其归母净利润累计增长逾14倍。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净利同 比增速均超过30%。 业绩狂飙、不缺钱的东鹏饮料仍然做着资本梦,公司称,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提高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备受关注的是,林木勤家族开启了变现盛宴,减持套现、高比例现金分红接连上演。 根据长江商报记者粗略估算,截至目前,林木勤家族累计已变现超过50亿元。 执着IPO与"大存大贷" 东鹏饮料再度递表港股。 ...
三一重工赴港上市获证监会备案 拟发行不超过10.83亿股
凤凰网· 2025-10-09 09:28
海外市场近年来成为国内工程机械企业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25年上半年,三一重工海外收入为 263.02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达60.26%,海外业务毛利率为31.18%,较国内市场的毛利率高出9.08个百分 点。 据了解,三一重工最早于今年2月表示,正在筹划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事项,意 在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加强与境外资本市场对接,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和规范化水平。 5月,三一重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 三一重工是国内工程机械龙头,由三一集团投资创建于1994年,2003年在A股上市,产品包括混凝土机 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桩工机械等。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45.34亿元,同比增长14.96%; 净利润52.16亿元,同比增长46%。 千亿工程机械龙头港股上市申请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10月8日,三一重工(600031)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了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 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0.83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 市。 公告表示,公司自备案通知书出具之日起12个月内未完成境外发行上市, ...
海澜之家拟赴港上市,加速出海多元发展,半年海外收入增27.42%
搜狐财经· 2025-09-20 17:23
赴港IPO背景与市场环境 - 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处于双向奔赴的黄金窗口期 中国证监会于4月发布五项措施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5月证监会主席吴清鼓励符合条件企业走出去 [3] - 香港证监会与联交所于2024年10月推出新上市审批流程提升效率 港交所为市值超百亿港元的A股公司降低H股发行门槛并加快审批速度 [5] - 港交所前八个月IPO募资总额达1345亿港元 同比增长近六倍 其中"A+H"模式公司贡献七成融资份额 [5] - 截至9月11日年内有11家A股公司在香港二次挂牌 现有161家"A+H"两地上市公司 超50家A股企业排队覆盖机器人、生物医药、新能源等热门行业 [7]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提供法律体系与商业规则的无缝接轨 成为企业全球化战略的天然跳板 [7] 公司经营现状与挑战 - 公司上半年总营收115.66亿元 同比微增1.73% 但主品牌"海澜之家"系列营收83.95亿元 同比下滑5.86% 创近三年同期最低记录 [9] - 线下门店从2023年年中6006家缩减至2024年年中5723家 两年内净减少283家门店 [11] - 采用不参与设计生产、转嫁库存风险给供应商的轻资产渠道模式 导致对产品设计创新把控力弱 款式更新慢且设计老化 [11] - 面临国际快时尚品牌及新兴品牌竞争压力 国内服装消费市场复苏缓慢加剧经营压力 [13] - 2020年11月周立宸接任董事长 股权结构同步调整 创始人周建平持股从52%降至28% 周立宸持股从3.9%升至27% [15] 全球化战略与出海进展 - 海外业务上半年收入2.06亿元 同比增长27.42% 截至6月末海外门店达111家 较2024年底新增10家 [16] - 2017年启动出海战略 首站落地马来西亚吉隆坡 当前战略为"扎根东南亚、辐射亚太、着眼全球" [16][17] - 计划下半年进入中亚、中东和非洲市场 并在悉尼开设澳洲首店 [17] - 本地化运营策略包括调整产品设计、采用国际化门店风格、与当地网络达人合作营销 [19] - 赴港上市核心目的为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国际品牌形象、构建多元化资本运作平台 [19]
“A+H”模式热潮涌动 龙头企业密集赴港上市
证券日报· 2025-09-04 00:43
A+H上市趋势 - 8月份至今已有近30家A股公司披露赴港上市进展 [1] - 行业龙头立讯精密和胜宏科技等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1] - 政策端鼓励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并简化申请程序 [1] 港股市场优势 - 港股市场具有更理想估值、更佳市场流动性和资金承接能力 [1] - 港股平台有利于企业国际化战略推进并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2] - 香港资本市场国际化平台可帮助企业获得全球媒体和投资者关注 [4] 行业分布特征 - 赴港上市企业覆盖半导体、机械、医药、食品、传媒等多个行业 [2] - 半导体行业公司数量最多成为赴港上市主力军 [2] - 医药、新能源、互联网营销等新领域企业也崭露头角 [2] 企业上市动因 - 圣邦微电子拟上市以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并多元化融资渠道 [2] - 格林美旨在满足全球化发展需要并提升国际品牌形象 [2] - 若羽臣希望通过赴港上市增强境外融资能力并开拓全球市场 [3] 战略发展目标 - 胜宏科技上市旨在支持高端产能扩张和AI算力技术研发 [4] - 企业通过H股上市可提升海外交付能力和国际客户服务深度 [4] - A+H双轨模式成为企业叩开国际资本市场大门的高效途径 [4] 政策支持展望 - 科企专线等新政策落地将推动更多生物科技及特专科技企业赴港上市 [6] - 香港国际融资平台帮助企业拓展全球资本并实现出海战略 [5] - 港股市场为半导体企业提供广阔融资渠道与长期稳定资金 [2]
牧原股份上半年实现高盈利高分红 先进生产力输出助企业迈入下一增长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11:22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764.63亿元 同比增长34.46% [1] - 净利润107.9亿元 同比增长952.92%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3.51亿元 同比增长12.13% [1] - 半年度现金分红50.02亿元 占归母净利润47.5% [8] - 上半年现金分红与股份回购总额61.12亿元 占归母净利润58.04% [8] 成本控制进展 - 生猪生产成本从1月13.1元/公斤降至7月11.8元/公斤 [3] - 优秀场线成本降至11元/公斤以下 [1][3] - 成本下降主要源于生产成绩改善与单位期间费用下降 [3] - 全年成本目标为平均12元/公斤 年底计划降至11元/公斤 [3] - 上半年屠宰生猪1141.48万头 同比增长110.87% [4] - 屠宰产能利用率提升至78.72% [4] 技术与管理优化 - 通过种猪品种改良推动成本下降 [4] - 应用楼房养猪技术、智能巡检机器人、4层空气过滤系统等先进技术 [6] - 内部成本离散度明显收窄 通过资源整合帮助落后场线改善 [3] - 持续开展疾病净化以提升健康管理水平 [4] 国际化战略布局 - 2024年9月与越南BAF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提供技术服务 [5] - 2025年3月在越南胡志明市设立全资子公司 [5] - 2025年5月向港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 [5] - 海外业务采用轻资产模式 提供技术服务和人员培训 [6] - 未来计划探索海外新建产能和收并购等多元化模式 [7] - 越南年生猪需求规模达4500-5000万头 猪肉消费量全球前五 [5][6] 财务状况改善 - 资产负债率56.06% 较一季度末下降3.14个百分点 [9] - 负债总额较年初下降56亿元 降负债目标完成过半 [9] - 2024-2026年度现金分红比例承诺不低于可供分配利润40% [8] 行业市场环境 - 2025年上半年生猪价格呈现高位震荡回落态势 [2] - 东南亚地区受非洲猪瘟影响 猪价高位运行 [6] - 越南猪肉产量占牲畜肉类总产量60%左右 [5]
87家A股公司筹划赴港上市,10家市值超千亿,港交所新规加速全球化布局
金融界· 2025-08-16 19:36
A股企业赴港上市趋势 - 今年以来已有87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筹划发行H股,其中总市值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的有10家,500亿至1000亿元的有8家,200亿至500亿元的有33家 [2] - 香港IPO市场前7个月共有53只新股上市,集资总额约1270亿港元,按年升幅超过6倍,A+H股上市公司数量占比接近20% [2] - 香港交易所新修订的《上市规则》将A+H股发行人发行H股股份最低比例由15%下调至10%,或发行股份市值至少30亿港元 [2] 企业赴港上市动机 - 美锦能源筹划H股上市旨在增强境外融资能力,提高公司治理透明度和规范化水平,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1][3] - 多家企业选择赴港上市的核心动机集中在全球化战略布局和融资需求,如拓展海外市场、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 [3]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为内地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尤其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企业对多元化融资渠道需求迫切 [3] 美锦能源业务概况 - 美锦能源是国内最大的独立商品焦和炼焦煤生产商之一,拥有焦化产能715万吨/年,煤炭产能630万吨/年,已形成"煤-焦-气-化"完整产业链 [3] 香港资本市场优势 - 香港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和相对灵活的上市条件,使其成为内地企业境外融资的重要选择 [3] - A+H股上市的公司包括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11家,反映出内地优质企业对香港资本市场的青睐程度不断提升 [2]
中微半导筹划香港上市,科创板芯片设计企业开启全球化新征程
新浪财经· 2025-07-22 20:25
公司H股上市计划 - 公司于2025年7月21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及第二届监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 审议通过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议案 [1] - 本次发行旨在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 多元化融资渠道 并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 [1] - 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为审议通过之日起24个月或同意延长的其他期限 公司将选择适当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上市 [1] 审批进展与后续安排 - 本次发行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并需取得中国证监会 香港联交所及香港证监会等相关机构的备案 批准或核准 [1] - 公司正积极与中介机构商讨发行相关具体工作 目前细节尚未最终确定 [1]
三一重工闯关港交所上市,将募资用于扩大海外制造能力等
搜狐财经· 2025-07-06 00:15
公司概况 - 三一重工成立于1994年11月,前身为湖南三一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约84.75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向文波 [5]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1989年,由梁稳根等四人创立涟源市焊接材料厂,1994年改组为工程机械制造公司 [3] - 控股股东集团(包括三一集团及8位自然人)共同持有公司总股本约33.73% [3] - 按2020-2024年核心工程机械累计收入计,公司为全球第三大、中国最大工程机械企业,产品销往150余个国家和地区 [6] 股权结构 - 三一集团为第一大股东,持股29.26%(2,480,088,257股)[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0.25%(868,679,405股)[6] - 梁稳根个人持股2.78%(235,840,517股)[6] - 其他主要股东包括中国证券金融股份(2.75%)、上证50ETF(1.28%)等机构投资者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808.39亿元、740.19亿元、783.83亿元 [7] - 同期毛利分别为182.96亿元、195.76亿元、209.03亿元,毛利率从22.6%提升至26.7% [7][8] - 净利润从44.33亿元增长至60.93亿元,净利率从5.5%提升至7.8% [7][8] - 挖掘机械为最大收入来源,2024年贡献303.74亿元收入,占比38.8% [8] 生产布局 - 截至2024年底拥有35座工厂,覆盖江苏、上海、湖南等国内基地及德国、印度等海外基地 [7] - 海外制造能力扩展为本次港股募资主要用途之一 [9] 港股上市进展 - 2025年2月公告拟赴港上市,5月22日递交招股书 [1][3] - 募资拟用于全球销售网络建设、海外产能扩张及营运资金 [9] - 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控股股东认定标准及海外项目具体情况 [9] - 需就关联方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性质出具说明 [10]
海天味业H股发行火爆预计筹资92亿 程雪成功突围首季盈利22亿延续增长
长江商报· 2025-06-18 07:40
公司H股上市情况 - H股招股结束融资申购倍数高达698.57倍,超额认购超过930倍,融资申购额达4000亿港元左右 [2] - 最终发行价定为招股价上限36.3港元/股,预计融资101亿港元(约92亿元人民币) [2][8] - 全球发售2.79亿股H股(含行使超额配股权),其中香港发售1579.43万股,国际发售2.47亿股 [8][9] - 吸引8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1.29亿股(约47亿港元),包括高瓴资本、GIC、瑞银资管等机构 [9] - 公开发售部分超39万人认购,创下宁德时代港股上市以来的打新盛况 [6][9] 管理层变动与业绩表现 - 2024年9月原董事长庞康退居二线,由1992年加入公司的程雪接任董事长 [3][13] - 2022-2023年受"双标门"事件影响,归母净利润连续两年下降(2022年降7.09%至61.98亿元,2023年降9.21%至56.27亿元) [12] - 2024年业绩逆转:营收269.01亿元(+9.53%),归母净利润63.44亿元(+12.75%) [13] - 2024年一季度延续增长:营收83.15亿元(+8.08%),净利润22.02亿元(+14.77%) [13] 全球化战略规划 - 港股上市主要目的为推进全球化,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及竞争力 [15] - 募集资金分配:30%用于产能扩张与供应链数字化,20%用于产品研发,20%用于海外市场拓展 [15] - 已设立海天国际投资等子公司,计划2025年在印尼建厂并布局欧洲生产基地 [15] - 目标3年内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15%(按2024年营收测算约40亿元) [17] - 计划将海外原材料采购比例提升至50%以上 [15] 历史财务数据 - 2011-2021年连续十年营收净利双增,2021年营收250.04亿元(+9.71%),净利润66.71亿元(+4.18%) [11] - 2022年营收256.10亿元(+2.42%)增速放缓,净利润首次出现年度下滑 [12] - 2023年营收245.59亿元(-4.10%),净利润56.27亿元(-9.21%),首次年度双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