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结构性降息
icon
搜索文档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筑底线谋发展是最好的稳预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5-08 10:00
政策背景与总体方向 - 国新办召开"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共同出席,政策表态及落地节奏积极[1] - 政策兼顾"筑底线"与"谋发展",包括全面降息、结构性降息、优化地产政策与资本市场制度,时间选择在A股盘前以提振市场情绪[1] - 央行预告的降准降息措施迅速落地:7天逆回购利率下调于5月8日实施,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25BP至2.6%(首套房五年期以上),结构性降息当日生效,降准5月15日执行[1] 实体经济支持措施 - 总量政策:央行同步下调7D OMO利率并引导LPR下行10BP,同时推动存款利率下调以稳定净息差[2] - 科技领域:央行新增3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总额达8000亿元),证监会推动科技创新债券发展,金融监管总局扩展商业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权限,首批批复于5月7日完成[2] - 消费领域:汽车金融公司及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从5%降至0,央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及养老产业[5] 资本市场改革与资金引入 - 中长期资金入市: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支持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央行提供再贷款支持汇金增持股指基金[3] - 保险资金扩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总额达2220亿元(新增600亿元),股票投资风险因子下调10%,推动长周期考核机制[3] - 工具优化:央行合并两项资本市场工具额度至8000亿元,扩大互换便利机构至40家并纳入港股/限售股质押品,回购增持再贷款期限延长至3年且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降至10%,诚通、国新两家央企获1800亿元增持额度[4] 房地产政策调整 - 公积金贷款: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降至2.6%,预计年节省居民利息支出超200亿元[4] - 融资制度:金融监管总局加快出台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及城市更新贷款管理办法,适配房地产发展新模式[4]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首迎降息,多项再贷款扩额升级精准发力
第一财经· 2025-05-07 12:19
货币政策宽松信号 - 央行释放货币政策进一步走向宽松的重要政策信号 包括降准 降息落地以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与降息 [1][2] - 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创设并加力实施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既有量的增加 也有价的优惠 更好发挥牵引带动作用 [2] - 结构性降息也是降息 是货币政策进一步走向宽松的重要政策信号 [1][4]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调整 - 央行首次全面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 从1.75%降至1.5% [2][3] -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从2.25%降至2% [2]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5.9万亿元 占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13% [4] - 此次降息有利于强化对商业银行的政策激励 引导信贷投向重大战略 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4] 新政策工具推出 - 央行正式推出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消费和养老产业的支持 [5] - 新政策工具是对前期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政策的扩容和升级 额度更大 支持领域更广 利率更低 [6][7] - 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2022年设立时额度为400亿元 新政策工具在全国范围内适用 [7] 再贷款额度增加 - 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 总额度达到8000亿元 [7] - 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户的额度和支持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贷款的额度打通使用 [7] - 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增加3000亿元 合并管理后首次增加额度 加大对普惠金融领域的支持 [7] 政策工具特点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按照"聚焦重点 合理适度 有进有退"原则 形成总量政策工具为主 结构性工具为补充的调控框架 [4] - 再贷款工具量价结合 力度大 支持面广 使用便利 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2] - 政策工具聚焦国民经济重点领域 重大战略和薄弱环节 存量余额处于合理水平 [4]
新政策工具来了!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将快速落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07 11:22
中国人民银行政策动向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旨在加大消费重点领域低成本资金支持 [1] - 新政策工具是对前期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政策的扩容和升级 支持领域更广 利率更低 全国适用 [1] - 2022年4月设立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 额度400亿元 先期试点后拓展至全国 [1] 结构性货币政策调整 - 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利率0.25个百分点 包括各类专项结构性政策利率 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 [3] - 首次全面下调各项结构性政策工具利率 涵盖长期性和阶段性工具 [3] - 截至2025年1季度末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5.9万亿元 是央行重要基础货币投放渠道 [3]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支持 - 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 由5000亿元增至8000亿元 [3] - 持续支持"两新"政策实施 [3] 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 - 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 与调降利率政策形成协同效应 [3] - 支持银行扩大对涉农 小微和民营企业的贷款投放 [3] - 今年年初合并管理支农和支小再贷款工具 改革管理方式 [4] - 此次增加额度是改革后首次 有望进一步加大普惠金融领域支持力度 [4]
雷军最新回应:“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这家公司光速澄清:小米SU7的电池,不是我们的!
雪球· 2025-04-02 16:14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小幅上涨 沪指涨005% 深成指涨009% 创业板指涨013% 全市场成交额9927亿元 较上日缩量1601亿元 [2] - 全市场超2700只个股上涨 厨卫电器 机器人 风电设备 汽车零部件板块涨幅居前 可控核聚变 海工装备板块跌幅居前 [2][3] 小米SU7电池事件 - 小米SU7标准版搭载弗迪刀片电池或宁德时代电池 两种电池混装且随机安装 Pro版和Max版仅搭载宁德时代电池 [10] - 宁德时代明确回应3月29日事故车辆未使用其电池 比亚迪客服表示非业务部门无法查询电池信息 [10][11] - 雷军回应事故称已成立专项小组配合警方调查 承诺不回避问题并将持续跟进处理进展 [7][8][9] 债券市场 - 30年国债ETF上涨075%至122262 成交额9890亿元 溢价率072% [12][13] - 市场预期二季度可能出现结构性降息 债市受资金面松绑及风险偏好变化影响短期回暖 [14] 机器人行业 - 人形机器人板块强势上涨 精工科技 天和磁材涨停 肇民科技 东土科技涨超10% [15][16] - 广东省发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支持政策 宇树科技推出新型灵巧手Unitree Dex5 具备20自由度 [18] - 国内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显著 核心零部件研发和智能平台搭建成果丰硕 商业化进程加速 [18]
牛市的真正底气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3-14 21:31
股市表现与市值对比 - 上证指数突破3400点创年内新高 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99万亿人民币 接近100万亿历史性关口 [1] - A股总市值约100万亿 港股总市值40万亿人民币 其中内地企业占比超80%约30万亿 中概股约1万亿 国内企业总市值合计约130万亿 [2] - 国内居民存款约150万亿 房地产总市值300-400万亿 股市总市值:居民存款:地产总市值≈0.8:1:2 [3][4] - 美国股市总市值50万亿美元 居民存款20万亿美元 房地产总市值50万亿美元 三者比值≈1:0.4:1 [4] 板块驱动因素 - 上证指数大涨1.8% 消费板块(占比15%)和大金融板块(占比25%)合计贡献超40%涨幅 [5] - 消费板块领涨主因呼和浩特生育补贴政策及国新办提振消费发布会预期 沪深300ETF和上证50ETF单日成交达120亿 较平日30亿显著放量 [5] - 金融板块上涨受降准降息预期推动 但实际政策表述未出现边际变化 市场存在过度炒作 [6][8][12] 黄金市场分析 - 黄金期货(COMEX)突破300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 现货(伦敦金现)同步突破3000美元 期货与现货价差达10美元以上 主因市场担忧美国加税预期 [18][20][21] - 黄金配置建议:家庭净资产5-10%比例一次性配置 黄金ETF为最优工具 天弘上海金ETF管理费0.25%为行业最低 [23][24][26][28] - 黄金期货与现货价差扩大的历史背景:2020年因疫情物流中断 2025年因潜在加税风险 [20] 债券市场与投资组合 - 债券市场维持短端信用债配置价值明确 长端利率债震荡的判断 3月底前存在配置机会 [29][30] - 量化投资组合持有人已实现100%盈利 全球与债券组合侧重回撤控制 [33][34] 消费信贷政策解读 - 消费贷政策侧重信用纾困而非扩大投放 当前居民信贷收缩主因逾期率上升导致银行风险偏好下降 [14] - 监管引导解决逾期问题防止信用恶化 而非鼓励杠杆炒股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