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耀性消费

搜索文档
饥饿感,中产们的新型自律
虎嗅· 2025-08-11 08:04
中产白领饮食趋势 - 中产白领流行"不吃太饱"的饮食方式,午间选择轻食咖啡、沙拉能量碗等高价低量餐食,定位上海陆家嘴或香港中环等高端商务区 [1][2] - 轻食品牌如Wagas、gaga、超级碗聚焦中产人群,一份近百元的混合生菜沙拉搭配美式咖啡成为典型选择 [2][12] - 中产食谱中适当饥饿被视为高级养生方式,认为7分饱状态可稳定血糖血脂血压及情绪激素水平 [3][7][10] 健康与饥饿感的关联 - 研究表明每天摄入75%能量的7分饱状态持续2年可改善体重、血糖血脂血压及情绪激素水平 [10][11] - 适度饥饿有助于脑力工作者保持清醒,饥饿时大脑会忽略睡眠需求,而饱食后血液涌入消化系统降低大脑效率 [23][24] - 英女王一日六餐定量饮食减少25%总摄入量,梅耶马斯克7分饱饮食维持70岁活力状态 [8][9] 中产饮食消费行为 - 中产白领购买50元/斤以上蔬菜、上千元/斤海鲜等高价食材自制"白人饭",符合996工作节奏 [15][16] - 61.5%受访者认为健康食品是奢侈品,高收入地区有机食品商店更密集且消费意愿更强 [16] - 社会学理论指出中产通过"保持饥饿感""不吃碳水""购买有机食品"等行为模仿上层阶级文化 [5][40] 饮食误区与极端现象 - 部分白领用一天3杯冰美式控制食欲或替代早餐,导致生理期紊乱等健康问题 [4][33][34] - 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模式引发肠道免疫系统紊乱,可能造成慢性炎症 [36] - 断碳、断食等极端方式偏离健康初衷,正确方法应是每餐7分饱而非彻底不吃 [26][42]
隐秘的炫耀:情绪经济时代,我们如何为“身份感”买单?
36氪· 2025-07-02 16:54
情绪经济与炫耀性消费 - 情绪经济成为港股热门投资主线 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公司通过情绪价值和社交话题实现爆发式增长 [1] - 新型炫耀性消费从传统奢侈品转向更隐蔽委婉的形式 如Labubu挂件、裸色指甲油等"不起眼但昂贵"的物品 [5][6] - 炫耀性消费的本质是"身份感"表达 通过稀缺性、文化资本等方式彰显社会地位 [11][17] 泡泡玛特与Labubu案例 - Labubu通过米兰时装周联名和明星效应实现IP价值跃升 从年营收2-3亿元的小众IP变为身份象征 [2][3] - 泡泡玛特2025年Q1海外收入同比暴增475%-480% 其中美洲市场增速达895%-900% [6] - 公司通过卢浮宫展览、泰国官方认证等方式提升Labubu的文化符号属性 [6] 老铺黄金案例 - 老铺黄金定位直白奢侈品 目标店效10亿元(超过爱马仕6亿元水平) [7] - 借助黄金投资属性、古法工艺和奢华服务体验 弥补品牌历史沉淀短板 [11] - 创始人提出"卖黄金的为何卖不过卖皮具的" 反映本土奢侈品牌崛起野心 [7] 中东市场与赤子城 - 中东国家人均GDP超高(阿联酋49041美元) 但消费品类有限 线上社交需求旺盛 [12] - 赤子城旗下TopTop平台VIP用户愿为独家虚拟物品支付溢价 如5000元定制头像 [14] - 平台虚拟礼物设计强调"气势" 如黄金色豪车、中国龙等象征财富地位的符号 [14][16] - 公司2023年股价涨幅超150% 成为港股"牛股"之一 [16] 消费趋势洞察 - 炫耀性消费从物质炫耀转向文化资本炫耀 如知识、审美等更隐蔽的形式 [11][17] -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54188元(约7000美元) 一线城市接近高收入国家标准 [9][10] - 本土奢侈品牌崛起条件成熟 泡泡玛特和老铺黄金分别代表不同路径 [7][11]
一种有关“美貌”的炫耀性消费?来自美国俱乐部的田野观察
搜狐财经· 2025-06-24 11:36
炫耀性消费的社会学分析 - 凡勃伦提出的"炫耀性消费"概念通过奢侈消费展示社会地位 核心要素包括女性身高、酒瓶数量及卡座位置等符号化指标 [1] - VIP俱乐部通过精心编排的香槟大战、卡座等级制度及模特资源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地位展示系统 参与者通过破坏性消费获取社会认同 [7][13][19] - 现代夸富宴形式已从传统部落仪式演变为全球性现象 在毒品交易、亚洲商务宴请及赌场消费中均呈现相似逻辑 [6][17] 俱乐部运营的商业机制 - 高端俱乐部单店装修成本可达200万美元 通过移植成熟树木、定制灯光系统等设计营造异域感以吸引高净值客户 [9] - 卡座位置与DJ台距离直接反映客户等级 中央区域卡座配合烟花棒、灯光秀等视觉设计强化身份差异 [12][14] - 顶级DJ单场演出报酬超5万美元 六位数报价已成行业常态 音乐成为刺激酒水消费的关键催化剂 [12] 酒水消费的营销策略 - 唐培里侬香槟通过夜光标签设计增强品牌辨识度 其2009年份产品成为俱乐部最常被展示/浪费的奢侈品 [15] - "香槟大战"模式下 客户单次消费可达10万美元 洛杉矶某金融公司主顾半年内香槟支出达50万美元 [22] - 俱乐部通过"酒瓶火车"、"钞票雨"等仪式化消费场景刺激攀比 香港业主采用聚光灯突显最高消费客户 [17][20] 人力资源的符号化运用 - 经纪公司严格筛选183cm以上女性模特 通过高跟鞋、站位设计强化视觉冲击力 [14] - 模特资源可产生溢价效应 部分俱乐部对靠近名模的卡座收取30%额外费用 [14][19] - 人力资源调配具有战术性 经纪团队会根据客户需求实时调整模特分布以创造"酷感" [14] 竞争性消费的商业模式 - 俱乐部刻意安排"鲸鱼"客户对坐 通过实时短信通报消费金额制造竞争 典型场景下相邻卡座消费额可相互刺激增长300% [19] - 圣特罗佩俱乐部将空酒瓶陈列作为消费力证明 纽约W.i.P俱乐部曾因客户斗殴导致单晚损失超10万美元 [22][23] - 消费等级制度形成闭环 80%普通客户消费支撑20%VIP客户的炫耀性展示 这种结构使行业毛利率维持在60%以上 [24]
财富密码大揭秘:普通人也能践行的8条致富铁律
搜狐财经· 2025-06-16 03:23
投资策略 - 指数基金是一种以特定指数为标的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具有广泛的市场代表性,能够分散风险 [3] - 指数基金遵循市场平均收益原则,不依赖于基金经理的主观判断,而是紧跟市场整体走势,在有效市场假说中,普通投资者很难通过主动选股持续战胜市场,而指数基金恰好能获取市场平均收益 [3] - 定投策略即定期定额投资,在固定的时间以固定的金额投资到指定的开放式基金中,这种投资方式巧妙地利用了市场的波动,平滑了投资成本,降低了因一次性投入在高位而导致亏损的风险 [4] 理财心态 - 在理财过程中容易陷入"炫耀性消费"的陷阱,炫耀性消费带来的满足感往往是短暂的,而其消耗的资金本可以用于更有价值的投资,产生长期的收益 [4] - 真正关键的理财技巧在于克制炫耀冲动,将资金合理配置到投资中,实现财富的增长 [4] - 复利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的力量源自坚持,在投资中耐心是不可或缺的品质,只有坚持足够长的时间,投资才能带来累积的成果 [5] 风险应对 - 风险在投资中无处不在,但可以承担经过计算的风险,这需要学习市场知识,了解不同投资产品的特点和风险 [7] - 控制情绪,避免因贪婪或恐惧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理解人类心理,洞察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模式 [7] -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看,投资者的情绪和心理偏差会对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理性对待风险,通过学习和实践提升投资行为的合理性 [7] 投资目的 - 幸福的真谛并非拥有更好的物质条件,而是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时间,在投资过程中应该明确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由,而不是被金钱所束缚 [7] - 在投资和理财过程中要始终牢记自由的重要性,合理规划财富,实现真正的幸福人生 [8] - 自由比金钱更重要,资源(金钱)的价值在于能够为我们带来自由和满足感,当我们为了追求更多金钱而牺牲自由时,就违背了投资的初衷 [8]
内裤剪一刀,敢卖4500?
36氪· 2025-06-09 12:47
巴黎世家争议设计 - 推出女士深蓝色弹力平纹针织半身裙售价4500元 被网友调侃形似男士内裤 目前已在线上下架仅部分门店有货 [1][3][5] - 发布"北京烤鸭包"采用牛皮材质售价15500元 配套"北京烤鸭挂饰"原价6500元已下架 同系列其他三款仍在售 [5][8][11] - 曾推出胶带手镯预售价29999元 浴巾裙售价6700元 钥匙扣发圈4000元 普通发卡2700元 [12][14][16] 品牌设计理念 - 品牌基因强调创新而非大众审美 定位为"时尚界和文化界的先行者" 现任艺术总监Demna Gvasalia推动推陈出新 [19][20] - 2025秋季系列Zero运动鞋采用极简设计 脏脏鞋售价1850美元(约1.25万元) 官方称体现"鞋穿一辈子"的环保理念 [16][18] - 分析师数据显示品牌销售额从2015年3.5亿欧元增长至2023年25亿欧元 2024年预计回落至20-23亿欧元 [20] 奢侈品行业现象 - 多个品牌推出"贵且无用"单品:LOEWE手工拉菲草鞋1.45万元 GUCCI不防水雨伞1.11万元 不建议游泳的泳衣3500元 [23][25][27] - 爱马仕镜子售价超万元 LV发圈两三千元 此类产品通过价格筛选目标客户 同时作为营销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 [29][31][33] - 网络争议带动品牌曝光 Miu Miu钻石内裤(4.02万元)引发搜索量激增172% 讨论度提升间接促进销售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