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老字号焕新
icon
搜索文档
110年冠生园:不止“回忆杀”,更有生生不息“新未来”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07 17:36
公司战略转向 - 公司在110周年活动上发布大白兔焕新IP形象并官宣知名女演员李沁为品牌新任代言人,旨在强化品牌年轻化、高端化战略[1] - 公司通过“老字号+新场景”模式进行创新实践,包括旗舰店焕新升级、举办光影秀等文化活动,以构建“老字号+新消费”生态[8][10] - 公司旗下大白兔品牌近年来频繁跨界联名,例如与游戏《明日方舟》推出联名款奶糖,显著提升了在Z世代及年轻消费群体中的认知度和讨论度[24][25] 品牌历史与传承 - 公司创立于1915年,从上海一家小食品店起步,至今已有110年历史,业务版图发展形成五大品牌:冠生园面制品、冠生园蜂制品、大白兔、华佗、佛手[1][4] - 旗下品牌历史悠久且拥有重要里程碑:佛手味精在1926年、1030年、1933年三次荣获世博奖项;1959年诞生的大白兔奶糖凭借“七粒大白兔奶糖等于一杯牛奶”的宣传语成为国民记忆符号,并于1972年作为国礼赠送[4][6] - 公司承载几代人的国民记忆,其冠生园月饼通过1934年举办的展览会及影星胡蝶剪彩活动而家喻户晓[4] 产品与业务亮点 - 公司蜂制品业务创立于1956年,其瓶装蜂蜜的市场占有率及销售量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6] - 公司华佗酿酒业务可追溯至1936年,其生产的十全大补酒在投入生产四年后产量从数吨增至数十吨,当时售价甚至超过茅台[6] - 公司在110周年庆典上展示由“上海工匠”邓小文制作的直径110厘米巨型月饼,寓意品牌110载岁月沉淀[16] 外部环境与支持 - 上海市商务委等部门于9月29日印发《加强上海商业品牌建设行动计划》,明确支持老字号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开展跨界联名、破圈拓展年轻客群,为公司提供政策机遇[7] - 公司旗舰店焕新升级以“双生之境:冠生园的时空对话”为主题,不仅是门店形象升级,更是品牌文化与现代精神的深度对话[8] - 公司举办“生生不息·冠生园110周年光影秀”于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申园,将老字号品牌文化与城市级文化事件相结合[10]
老字号上新啦!火锅婚宴你体验过吗?
搜狐财经· 2025-10-05 11:56
行业整体趋势 - 国庆与中秋双节合体造就八天超长假期,推动餐饮市场迎来年度消费小高峰 [1] - 在假期经济与业态创新双重驱动下,家庭团聚、旅游打卡、宴会庆典等需求集中释放 [1] 老字号品牌创新 - 西来顺开设“清真美食驿站”新业态,复刻总店经典菜品并推出小店独有的风味肉饼等新品 [2] - 烤肉季以国家级非遗烤肉技艺为基础创新,推出“塞外秋韵烤羊肋间”等新菜,并将文吃烤肉免费升级为“怀中抱月”以提升非遗体验 [2][4] - 砂锅居推出“金九银十暖心攻略”,为点干烧鱼的顾客免费赠送砂锅焗蟹 [5] - 护国寺小吃总店自制五种口味手工月饼,并为购买寿桃礼盒的顾客免费赠送包含8种京味小吃的礼盒 [5] 连锁餐饮业态拓展 - 海底捞在深圳试营业全国首家宴会主题店,面积约600平方米,配备27张餐位与8个独立包间,可提供婚宴、生日宴等场景定制化服务 [6][8] - 海底捞宴会店在国庆假期接到多个预订,包括一两桌小聚和七八桌家宴,并有顾客预订11月婚宴 [8] - 山东日照也有一对新人在国庆期间选择在海底捞举办“松弛版”婚礼 [8] 多元化营销策略 - 呷哺呷哺集团在9月25日至10月15日期间推出八大主题营销活动 [9] - 湊湊品牌在双节期间进行战略升级,在原有46家门店基础上新增18家门店推行“甄选单点+欢乐畅吃”双点模式 [9] - 集团通过提供高品质食材如安格斯牛肉、澳大利亚谷饲和牛等,在同等价格下确保品质高于行业平均水准 [10] -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集团的多品牌策略和模式创新能有效激发消费潜力,为行业升级提供新思路 [10]
益民集团:老字号焕新与数字化战略双轨并进
全景网· 2025-09-25 09:53
物业经营状况 - 核心商圈物业出租率和租金与去年比较基本平稳无明显变化 [1] 业务转型战略 - 确立分层推进老字号焕新战略目标 全面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 [1] - 坚持一品一策一方案 打造品牌联动机制并挖掘品牌文化内涵 [1] - 组织旗下品牌参与各类展览和营销活动 运用新媒体手段提升竞争力 [1] 品牌发展举措 - 持续提升品牌年轻化多元化和体验感 [1] - 推动古今内衣 天宝龙凤 星光摄影等老字号品牌复苏发展 [1] 线上业务布局 - 依托主流线上平台发布产品内容 重塑商业竞争优势 [1] - 运用生动鲜活内容吸引消费者 增强互动体验和品牌关注度 [1]
老字号焕新,点亮多地消费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9-20 23:54
老字号品牌焕新升级 - 南京韩复兴长白街店于9月20日经过近半个月装修后焕新开业,门头从绿色换为蓝白色,卤菜区改为明亮档口并增添鸭文化墙,旨在以“老字号+新消费”模式为城市注入新活力[1][3] - 韩复兴门店选择在双节前开业,开业当天早上七点半店门一开便顾客涌入,队伍从店内排到门外,现场接到外卖订单显示其吸引新老顾客的能力[1][3] 老字号对外扩张布局 - 泰州宴・留芳茶社苏州中心店于8月底开业,面积达320平方米,融合微缩水乡景观、非遗展演与戏剧元素,是泰州早茶集团在苏州布局的第二家分店,新店增加下午茶品类,双人套餐定价90多元[4] - “盐城八大碗”上海首店于8月在杨浦区开业,店内设置盐城景点、特产展销与多媒体互动元素,再现民俗宴饮场景,目前消费者七成左右为在沪盐城人[6] - 昆山奥灶馆于7月在苏州姑苏区观前街开业,菜品延续奥灶面传统灵魂并融入苏州饮食文化特色,品牌已确立“直营+加盟”双轮驱动经营模式,运营门店达十多家[10] 老字号产品与文化创新 - 泰州宴・留芳茶社苏州中心店在美团平台上获得网友好评,网友称赞其环境雅致兼具现代与传统设计之美,茶点精致可口并传承淮扬细点精髓[4] - “盐城八大碗”上海首店菜品与正宗盐城风味保持一致,从食材选择到调料搭配及火候把控均追求原汁原味,旨在传播盐城饮食文化[6] - 创办于1851年的美妆品牌“月中桂”近日在苏州山塘街试营业并于9月21日正式营业,试营业期间香水成为爆品,以中药、玫瑰为主要成分散发纯桂花香,团队深入挖掘历史资料并结合现代技术让粉体更细腻贴肤[10][11]
在上海,这些“老字号”突变排队爆款
国际金融报· 2025-09-19 20:29
核心观点 - 第十九届中华老字号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 展出面积达1万平方米 汇聚200多家老字号品牌 推出170个新品 首日吸引大量消费者[1] - 老字号品牌通过产品创新、科技赋能、文化融合和场景再造等方式实现传承与创新 掀起国潮消费热潮[1][8] 食品餐饮行业创新 - 跨界联名成为食品展区流量密码 第二食品与乔家栅联名推出"侬好上海"礼盒 融入石库门造型和非遗糕点[2] - 杏花楼、真老大房、光明邨等品牌推出中秋限定礼盒、非遗酥点和冻胚月饼 光明邨冻胚月饼可通过冷链配送还原90%以上堂食风味[2] - 泰康食品推出鸭六宝卤味礼盒和辣酱油鲜肉月饼 西区老大房推出"玉兰有礼"礼盒结合蝴蝶酥与白脱夹心[3] - 72%食品类新品采用低糖、零添加等健康工艺 65%推出小份装、便携装等年轻化包装[3] - 光明食品集团旗下上海梅林推出"搭饭"系列和多口味片装午餐肉 包括浓醇芝士、辛香黑椒、藤椒风味等[6] - 大白兔推出海盐太妃糖和工艺改良的花生牛轧糖 并通过跨界联名扩大IP场景[6] - 正广和推出0糖0卡0脂大瓶分享装汽水 冠生园展示蜂蜜礼盒[7] 轻工百货行业升级 - 三枪品牌展出冰泉棉T恤 通过专利技术使凉感指数超行业标准1.6倍 穿着体感温度可降低3-5℃[4] - 吴良材眼镜与敦煌博物馆联名 将飞天壁画、九色鹿等元素融入设计 并引入七合一全自动检眼仪可两分钟完成七项检查[4] - 龙凤旗袍为Labubu玩偶和玲娜贝儿设计迷你旗袍 保留盘扣、刺绣等非遗技艺[5] - 徐汇养老展区推出AI"魔镜"健康检测 30秒生成骨密度、体脂率等报告 并设置养老知识问答游戏提高参与度[5] 集团化整合与场景创新 - 光明食品集团整合旗下光明肉业、上海梅林、大白兔、冠生园、佛手、正广和等品牌以集团军形式参展[6] - 百联集团第一医药打造"全龄健康空间" Touch-Care健康能量中心包含助起沙发、护理床等适老器械和智能按摩椅 78%家庭希望一站式解决全龄健康需求[7] - 淮海集团复刻淮海路灯廊场景 结合老大昌蝴蝶酥、红房子西点和现代光影技术 上线首日小红书话题浏览量超百万[7] 文化融合与品牌焕新 - 老字号打破老年品牌刻板印象 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消费需求精准对接实现焕新[3] - 三阳盛"四时通汇"礼盒、新长发"栗栗在沪"书籍巧克力、长春食品商店芝麻拌桃仁等新品均以"上海文化+风味创新"为核心理念[3] - 吴良材眼镜300年历史与敦煌IP结合 龙凤旗袍120年历史拥抱二次元文化 体现中华商业文明的创造性转化[8]
如何成为一座受年轻人欢迎的城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21:18
文章核心观点 - 城市通过发展美食产业,特别是平价美食和老字号餐饮,可以提升对Z世代人才的吸引力,因为美食具备社交属性、情绪价值属性和文化属性 [1][14] - Z世代的消费观更受感性驱动,强调自我情绪价值满足,通过平价消费获得高情绪价值是其重要特征 [1][3] - 广州、上海、北京在高端与平价美食领域综合实力突出,而杭州、厦门、成都等城市在平价美食方面表现优异,有望通过提升美食丰富度增强城市竞争力 [4][7][14] 城市平价美食竞争力分析 - 米其林必比登榜作为平价美食权威指南,截至2025年8月国内共有11个城市的228家餐厅入选 [4] - 广州以45家必比登推介餐厅位居全国第一,其中34家人均消费不超过100元,彰显其平价美食天堂的地位 [4][5] - 上海和杭州(含厦门并列)分别以30家和26家餐厅位列第二、三名,杭州成功打破"美食荒漠"的刻板印象 [4][7] - 南京16家必比登餐厅价格区间从人均13元到164元,体现出美食体验的多元与包容 [7][8] - 杭州与南京的入选餐厅仍以本地菜系为主,菜系丰富度与一线城市相比有提升空间,影响对多元文化背景人才的吸引力 [8] 老字号餐饮的发展现状与政策支持 - 全国216家餐饮类中华老字号中,北京和上海分别拥有34家和32家,数量上领先其他城市 [9][10] - 老字号面临现代化发展挑战,已进行股份制改革或上市的企业稀缺,部分城市老字号入选权威餐饮榜单的数量呈下降趋势 [10] - 上海、广州、北京等城市已出台政策支持老字号焕新,重点包括重振品牌、发布国潮新品、推动传统与潮流深度融合等 [11] 美食对Z世代吸引力的核心属性 - 社交属性:美食是社交媒体的核心内容,通过分享可拉近Z世代与城市的距离 [14] - 情绪价值属性:Z世代可通过在平价餐厅消费,以低支出获得高情绪价值,缓解生活焦虑 [14] - 文化属性:美食是地方传统文化的载体,能增强Z世代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4]
如何成为一座受年轻人欢迎的城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16:38
文章核心观点 - 城市通过发展美食产业,特别是具备社交属性、情绪价值属性和文化属性的餐饮,可以有效提升对Z世代人才的吸引力,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软实力 [1][8] - 平价美味的高性价比餐厅(如米其林必比登榜单餐厅)和承载传统文化的老字号餐饮品牌,是城市美食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2][3][6] - 广州、上海、北京在高端餐饮和平价美食方面综合实力突出,而杭州、南京、成都等城市在特定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和发展潜力 [3][4][9] 城市美食竞争力分析 - 广州是国际知名的美食之都,拥有21家米其林星级餐厅、20家黑珍珠钻石餐厅以及45家米其林必比登推介餐厅,其中34家人均消费不超过100元,展现出高端与平价餐饮的均衡实力 [3][4] - 上海拥有32家餐饮老字号品牌,部分如老正兴、德兴馆入选米其林榜单,其在高端餐饮和老字号传承方面均具优势 [6][7] - 杭州成功打破“美食荒漠”刻板印象,米其林必比登餐厅数量达26家,跻身全国前三,主打浙江菜、面食等本地菜系 [3][4] - 南京作为“鸭都”,其16家必比登餐厅价格区间从人均13元至164元,美食体验多元包容,但菜系丰富度与一线城市相比仍有提升空间 [4][5] 餐饮老字号发展现状 - 全国216家餐饮类中华老字号中,北京拥有34家,数量最多;上海拥有32家;西安、成都、广州分别拥有15家、9家、8家 [6] - 老字号发展面临挑战,以现代商业集团方式“抱团”发展的不多,已进行股份制改革或上市的老字号更为稀缺,部分城市老字号入选知名餐饮榜单的数量呈下降趋势 [6][7] - 上海、广州、北京等城市已出台政策,通过“一品一策一方案”、振兴老字号、鼓励研发国潮新品等方式,推动老字号焕新,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7] Z世代消费特征与美食属性 - Z世代消费行为受感性驱动大于理性驱动,强调自我情绪价值满足,拒绝被传统观念定义 [1] - 美食对Z世代具备三大属性:作为社交媒体核心内容的社交属性、通过平价消费获得高情绪回报的情绪价值属性、以及增强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文化属性 [8] - Z世代追求“精致消费观”,倾向于通过更实惠的价格获得更高的情绪价值,米其林必比登榜单推荐的“平价又美味”餐厅正符合此需求 [2][3]
增长&突破,东阿阿胶“半年考”拿高分了吗?
长江商报· 2025-08-27 10:07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51亿元(同比增长11.02%),净利润8.18亿元(同比增长10.74%),扣非净利润7.88亿元(同比增长12.58%)[3] - 连续两年半保持双位数增长:2023年营收47.15亿元(+16.66%),净利润11.51亿元(+47.55%);2024年营收59.21亿元(+25.57%),净利润15.57亿元(+35.29%)[3] - 2025年全年营收预计突破60亿元,将实现连续10亿级年增长[4] 财务健康度 - 资产负债率19.17%(行业较低水平),货币资金66.29亿元[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65亿元,显示强盈利能力和资金回笼能力[5] 产品与创新 - 阿胶及系列产品营收28.45亿元(+11.50%),其他药品及保健品营收1.42亿元(+7.06%)[6] - 研发费用7992.26万元(+23.29%),增速远超营收和利润增幅[6] - "壮本"品牌布局男士滋补领域,"燕真卿"开创阿胶+燕窝新品类[9] 品牌建设 - 第16次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497亿元(较2024年增长11%)[9] - 阿胶产品连续11年位列健康中国品牌价值榜榜首,现为OTC第一大单品[8] 公司治理 - 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3年报业绩说明会优秀实践"及"2024董事会办公室优秀实践"两项大奖[10] - 采用常态化巡回式业绩说明会模式,建立多元化市值管理体系[11] 股东回报 - 2025年上半年分红方案:每10股派现12.69元,总额8.17亿元(占净利润99.94%)[12] - 自1999年以来累计分红将超100亿元(已累计92.87亿元)[12] 战略规划 - 执行"1238"战略,聚焦"药品+健康消费品"双轮驱动模式[6] - 通过"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推进高质量发展[1]
「雪糕刺客」走了,2元「汽水鼻祖」杀回市场,被年轻人买爆了
36氪· 2025-08-06 17:50
盐汽水品类发展现状 - 盐汽水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本土的电解质饮料,最初作为钢铁工厂和建筑工地的劳保产品 [4] - 目前主要销售区域集中在长三角地区,江浙沪消费者对其有较强的童年记忆关联 [5][12] - 2021年延中在上海地区年销量达1.5亿瓶,三大头部品牌为延中、雪菲力、正广和 [6][13] 产品特征与市场定位 - 产品具有"便宜大碗"特性,单瓶价格约2元,每百毫升热量低于50千焦(仅为可乐1/4) [25] - 传统包装以600ml大容量为主,延中已推出410ml小包装及乌梅、樱花等新口味 [22] - 线上渠道占比不足20%,延中淘系月销售额数百万元,线下仍依赖工厂/工地等场景 [13][19] 行业发展挑战 - 面临季节性局限(6-9月占全年70%-80%销量)和地域性限制(外区订单仅占线上40%) [15][18] - 面临可乐/气泡水/功能饮料等多品类竞争,消费者口味评价两极分化 [22][25] - 线上运营能力薄弱,延中线上销售额不足全渠道20% [19] 品牌转型举措 - 延中通过口味创新(乌梅/樱花)和渠道拓展(广东/河南)突破地域限制 [6][18] - 开发副品如无糖苏打水应对淡季,但盐汽水仍贡献70%-80%销售额 [15] - 参考区域品牌经验(润淇/咸伙计/盐典),强化运动场景和健身人群渗透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