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被动去库
icon
搜索文档
7月中国PMI数据点评:从基本面看空债市者,可以稍息
华安证券· 2025-08-01 19:24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官方制造业PMI录得49.3%,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的49.6%[2] - 新订单指数降至49.4%,新出口订单继续下探0.6个百分点至47.1%,内需外需双走弱[3]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大幅上升3.1个百分点至51.5%,出厂价格仅上升2.1个百分点至48.3%,价差创年内新高[3][7] 行业分化 - 装备制造业PMI环比下降1.1个百分点至50.3%,高技术制造业降至50.6%[4] - 消费品行业PMI从50.4%降至49.5%,结束连续上升趋势[4] - 大型企业PMI回落0.9个百分点至50.3%,小型企业连续两月累计下跌2.9个百分点至46.4%[4] 库存与采购 - 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0.7个百分点至47.4%,原材料库存下降0.3个百分点至47.7%,显示主动去库特征[3][8] - 采购量指数下降0.7个百分点至49.5%,跌破荣枯线[3][7]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PMI降至50.1%,建筑业PMI大幅回落2.2个百分点至50.6%[2][9] - 服务业PMI降至50%临界点,新订单指数在收缩区间继续下探至46.3%[9] 债券市场影响 - 7月十年国债收益率上行受过度乐观预期驱动,PMI数据发布后回归基本面反映的弱现实[12] - 库存周期退回主动去库初期,企业利润受上下游挤压,债市看空操作需谨慎[12]
2025下半年国债期货展望:长期趋势不改,短期节奏变换,股债联动加速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6-18 17: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整体债市在宏观不确定性下维持箱体震荡,长期利率中枢下行趋势不改,但短期节奏有变换 [1][26] - 债市交易难度随宏观面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而增加,建议捕捉确定性的短期多头行情、套利策略并谨防全市场风险偏好转向导致的债市短期风险 [2][3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弱基本面下的震荡 通胀与增长复苏需要更大的政策力度 - 年初至今国债期货整体高位震荡,2月上旬央行干预使债市回调,后中长期配置资金买入稳固行情,债市受中美贸易冲突影响先走高后震荡,曲线形态平坦 [5] - 宏观基本面底部震荡,上半年出口受中美贸易战扰动,内需修复不显著,债市处于牛市位置,利率运行有“基本面顶”和央行心理地板支撑,下半年国债期货行情在多因素间博弈,确定性趋势交易机会弱于2023 - 2024年多头阶段 [6] - 当前人民币资产“资产荒”结构有变,今年国债期货净多头持仓下行,资本市场改革提升股市重要性,若外部美联储降息加速叠加内部政策刺激加力,股市可能中期回暖与风格轮动广谱化;若财政政策无法突破,货币政策边际效益有限,无风险利率可能继续下探 [7] 流动性、货币政策与席位分析 - 中美伦敦谈判后债市交易主线回归国内,当下货币回归宽松,市场对三季度宽松预期浓,宏观数据疲弱存在做多窗口可能性,但债市在宏观不确定性下维持箱体震荡 [14] - 央行下一阶段工作重点是拉通胀、促增长、降成本,需警惕市场预期差逆转和风险偏好变化,利率债有配置价值,交易博取资本利得难度增加 [14] - 市场特征方面,12合约成交有限,短期跨期价差或与行情正相关,跨期价差收敛常态化;基差6月初以来有所收敛,市场有正向套保获利了结需求;曲线结构前期有走陡驱动,但走陡空间或回吐 [15][16] - 6月以来市场净多头有所回升但幅度有限,市场情绪偏谨慎,各合约震荡走高后恐触阶段性区间上沿,需谨防情绪面扰动 [16] 长期利率中枢下行趋势不改,但短期节奏有变换 长期利率下行的趋势暂未改变 - 2015年以来我国利率整体下行,三次持续超一季度的上行时间一次比一次短、幅度一次比一次小,基本面与通胀回暖驱动的利率上行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短期预期变化与政策导向引导的阶段性利率上行 [26] - 我国被动去库接近28个月,超过1998年末那轮,当时通过加入WTO和发展商品房模式创造新增长曲线,如今GDP平减指数同比未转正,若财政政策导向托而不举,长期利率中枢将继续下行 [26] 下半年市场展望 - 尽管市场认可2024年9月末为政策底,但宏观经济未明显止跌回升,央行政策干预使“趋势牛”变成“震荡牛” [30] - 中美贸易谈判时间线不确定,7月为国内政策官宣窗口期,短期宏观面平淡,预期债市维持震荡行情甚至微幅走高以应对短期地缘导致的risk off,维持债市高位偏震荡观点 [2][30]
2025年3月美国行业库存数据点评:美国Q1工业品抢进口大幅透支未来需求
招商证券· 2025-06-02 16:04
总体库存周期 - 3月美国库存总额同比3.47%,前值2.54%;销售总额同比4.05%,前值3.21%[1][7][13] - 本应去年底到今年初进入主动去库阶段,关税预期推动“抢进口”,透支未来需求[1][7][13] - 补库透支下,库存周期或于Q2向主动去库存靠拢[1][7][13] 行业库存周期 - 3月14个大类行业中有10个处于被动补库,涉及上中下游多个行业[7][19] - 3月总体库存同比历史分位数40.8%,化学制品(87.1%)等5个行业库存同比历史分位数较高[7][19] 各行业库存状态 - 上游除石油天然气主动去库,其余被动补库[2][20] - 中游库存状态分化,纸类与林业产品等或被动补库,运输主动去库,机械制造被动去库[2][3][21] - 下游“抢进口”拉长被动补库周期,汽车与汽车零部件主动去库,其余多被动补库[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