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政逆周期调节
icon
搜索文档
7月挖掘机开工率承压,财政发力或推动开工逐步改善
搜狐财经· 2025-08-07 12:11
工程机械行业开工率 - 2025年7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开工率为56.2%,同比下降6.7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66个百分点 [1] - 挖掘机开工率为56.7%,较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 [1] - 挖掘机景气度受房地产、基建需求变化及设备更新周期影响 [1] 宏观经济政策动向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下半年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 [1] -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指出将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快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1] 政府债券发行预测 - 兴业证券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政府债发行规模达7.9万亿元,净融资规模4.6万亿元 [3] - 其中国债发行规模4.4万亿元(净融资2.4万亿元),地方债发行3.5万亿元(净融资2.2万亿元) [3] - 华创证券预计8-9月为政府债供给高峰,截至7月末新增专项债已发行2.78万亿元(占全年额度63%) [3] 基建投资支持因素 - 政府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城市更新行动、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将支持内需复苏 [3] - 上半年化债进程已达80%,下半年专项债资金对基建+地产项目的支持效能可能集中释放 [3]
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国务院多部门发声
财联社· 2025-08-04 21:22
宏观经济政策 - 锚定全年发展目标任务,加力提升宏观政策效能,持续攻坚破解难题 [1] - 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进一步做强内循环、优化外循环、搞好双循环 [3] - 以稳就业扩内需为重点做好政策预研储备,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4] - 加大力度稳投资促消费,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5] - 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8] 产业发展与创新 - 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6]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内卷式"竞争,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7] - 以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9] - 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 [14] - 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戴、无人机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 [15] 工业与制造业 - 重点抓好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加力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13] - 加大力度补短板、锻长板、强保障,全力推进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 [17] - 启动促进工业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行动,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高端仪器仪表等产业发展政策 [18] - 制定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 [19] - 抓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百城试点 [20] 财政与金融 - 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促消费为重点支持扩大内需 [27] - 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28] - 统筹运用专项资金、税收优惠、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30] - 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53] - 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较快增长 [54] 资本市场 - 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进一步健全稳市机制,增强市场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的有效性、前瞻性 [58] - 推动科创板改革举措落地,推出深化创业板改革的一揽子举措,持续推进债券、期货产品和服务创新 [59] - 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抓好"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落实落地 [60] - 统筹化解处置房企债券违约风险和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步推动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和市场化转型 [62] 就业与社会保障 - 抓好重点领域岗位挖潜扩容方案实施,会同相关部门培育壮大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等就业增长点 [39] - 稳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等改革 [44] - 协同相关部门推进落实个人养老金政策措施 [45] - 研究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50]
蓝佛安: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加快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10:40
财政政策方向 - 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1][3] - 上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2 16万亿元 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 [2] - 统筹运用专项资金 税收优惠 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 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3] 扩大内需措施 - 上半年分两批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620亿元 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带动5大品类商品销售额超过1 6万亿元 [2] - 不断完善支持养老 育幼 文化 旅游等服务消费的政策体系 完善免税店政策 [3] - 强化财政与金融政策协同联动 出台重点领域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3]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截至6月底累计发行新增置换债券3 8万亿元 置换后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过2 5个百分点 [2] - 还本付息压力大幅减轻 财政空间得到释放 [2] 民生保障领域 - 加大稳就业政策实施力度 实施稳岗返还 税费减免 就业补贴等政策 [3] - 加大教育发展支持力度 推动教育资源扩优提质 [3] - 实施育儿补贴制度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发放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 [3] 财税体制改革 - 研究制定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意见 加强预算管理制度系统集成 [4] -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增强地方自主财力 [4] - 研究推进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 优化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 [4]
蓝佛安: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搜狐财经· 2025-07-30 07:19
财政政策方向 - 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1] - 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1] -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效应 推动各项政策效能不断释放 [1] 产业支持措施 - 统筹运用专项资金 税收优惠 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 [1] - 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1] - 落实好助企帮扶各项财税政策 有效改善经济微观循环 [1]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指导督促地方做好隐性债务置换工作 [1] -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1]
财长蓝佛安: 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快讯· 2025-07-30 06:47
财政政策调整 - 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1] - 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1] -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效应 推动各项政策效能不断释放 [1] 产业支持政策 - 统筹运用专项资金 税收优惠 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 [1] - 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1] 债务管理措施 - 指导督促地方做好隐性债务置换工作 [1] -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1]
本市1至4月财政收入2547.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7 04:10
财政收入情况 - 北京市1至4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47 9亿元 同比增长1 8% 完成年度预算的38 4% 超时间进度5 1个百分点 [1] - 地方级税收收入2207 7亿元 同比增长3 7% 税收收入占比86 6% 质量保持全国前列 [1] - 三大主体税种合计1653 2亿元 同比增长6 9% 占全市收入64 9% 其中增值税786 5亿元(增3 0%) 企业所得税593 9亿元(增12 7%) 个人所得税272 8亿元(增6 4%) [1] - 企业所得税增长主要受信息和科技类重点企业利润增长带动 个税增长因部分企业4月股权激励行权及发放年终奖 [1] 财政支出情况 - 1至4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59 2亿元 同比增长2 8% 完成年度预算40 0% 超时间进度6 7个百分点 [2] - 科技支出306 8亿元(增9 0%) 聚焦基础研究及创新成果应用 推动"三城一区"联动发展 [2] - 教育支出456 6亿元(增8 0%) 用于普惠性幼儿园补助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及高校"双一流"建设 [2] - 卫生健康支出275 9亿元(增2 4%) 保障公立医院运行 推进病房改造及医疗人才培养 [2] - 社保就业支出546 5亿元(增2 9%)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高质量就业 [2] - 城乡社区支出444 9亿元(增3 6%) 支持地铁1号线支线等基建及城市精细化治理 [2]
经济日报:财政政策加大力度稳经济
快讯· 2025-05-21 07:15
财政政策与支出 - 2025年财政赤字规模将增至5 66万亿元以推动经济长期发展 [1] - 地方政府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加速发行支持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 [1]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长8 4%提升地方财政保障能力 [1] 税费优惠与产业支持 - 今年首季减税降费达4241亿元推动高技术产业销售增速显著 [1] - 税费优惠政策助力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发展 [1] 经济调控与政策空间 - 宏观经济政策留有后手中央财政仍具备较大举债空间 [1] - 将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整充分发挥财政逆周期调节作用 [1]
债市启明|如何看待2025年财政预算以及前2月执行情况?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27 08:21
财政预算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财政一、二本账收入增速目标较低,反映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支出保持较高强度,财政逆周期调节加码 [1][5] - 测算2025年广义财政赤字约为11.4万亿,对应约8.0%的广义赤字率,分别为历史最高及第二高水平 [1][3][5] - 2025年1-2月财政支出进度快于收入,财政前置发力特征明显,对民生保障及科技创新支持力度较大,有望推动经济温和回升 [1][4][5] 财政一、二本账收支目标 - **第一本账(一般公共预算)**:2025年收入预算增速仅0.1%,反映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支出预算增速4.4%,体现逆周期调节 [2] - 民生领域支出占比提升至37.1%,科技支出占比升至4.2%的历史最高水平 [2] - **第二本账(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增速0.7%,延续低增长预期;支出预算增速大幅提高至23.1%,显示积极发力 [2] 2025年广义财政赤字测算 - 基于4%赤字率对应的5.66万亿赤字规模,隐含2025年名义GDP为141.5万亿,名义增速约4.9% [3] - 广义赤字规模11.4万亿(未纳入特别国债及隐债置换额度),广义赤字率8.0%,规模为历史最高,赤字率仅次于2020年 [3] 2025年1-2月财政收支情况 - **收入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主因企业所得税同比负增(反映企业经营压力)及个人所得税高增(春节错位影响) [4] - **支出端**: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科技(10.6%)、教育(7.7%)、社保与就业(6.7%)等领域支出增速领先 [4] - 财政支出进度快于收入,结构上持续向民生及科技倾斜,与全年预算方向一致 [4]
晨报|预计下半年国内IDC厂商进入业绩兑现周期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27 08:21
IDC行业 - 全球IDC板块近期经历较大波动 美股公司受宏观经济及关税政策影响回调 国内公司因市场对收入及Capex担忧在四季报后大幅回撤 [1] - 海外头部公司通过网络效应提升客户粘性 同时保持谨慎的资本开支规划 国内IDC业绩兑现周期较长 预计25H2为重要观察窗口 [1] AI医疗 - 当前AI医疗应用以医生Copilot为主 未来将向科室级、全院级智能体发展 长期C端市场空间近千亿元 [2] - 短期关注能获取医院数据提升AI模型的厂商 长期医院信息化厂商也具备投资价值 [2] 资产配置 - 桥水全天候ETF在纳斯达克上市 采用跨周期风险分散策略 投资股票、债券、TIPS、商品等多资产类别 [3] - 该产品在美股调整期展现抗波动性 多资产ETF管理费率高于行业平均 体现配置能力溢价 [3] 财政预算 - 2025年广义财政赤字预计达11.4万亿 广义赤字率8.0% 均为历史高位 1-2月财政支出进度快于收入 显示前置发力特征 [5] 外骨骼机器人 - 外骨骼机器人应用场景覆盖工业、物流、医疗等领域 受益AI与工业控制技术进步 老龄化推动需求增长 [7] 逆变器 - 逆变器板块估值修复 海外大储景气度持续 欧洲渠道库存消化后国内企业业绩有望改善 长期看好构网型储能等技术溢价方向 [9] 核聚变设备 - 核聚变领域近期催化密集 商业化节奏或超预期 国内核电设备供应商已领先布局 高端制造能力厂商将受益 [10] 近期活动 - 重点会议包括中国海外宏洋集团、粤海投资、爱博医疗等业绩交流 以及美国道富-桥水ETF策略研讨会 [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