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载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南芯科技拟发不超19.33亿可转债 2023上市即顶募25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9-08 10:48
南芯科技2023年4月7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开发行6353.00万股,发行价为39.99元/股。保荐人(主 承销商)为中信建投(601066)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贾兴华、杨鑫强。 本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具体发行方式由公司股东会授权董事会(或董事会授权人士)与保荐人(主承销商) 协商确定。本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对象为持有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证券账户 的自然人、法人、证券投资基金、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投资者等(国家法律、法规禁止者除外)。 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93,338.11万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 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投入智能算力领域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车载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 目、工业应用的传感及控制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总投资额 | 拟使用募集资金额 | | --- | --- | --- | --- | | | 智能算力领域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 业化项目 | 45,923.95 | 45,923.95 | | 2 | 车载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 84,334.43 | 84.334.43 | | ...
南芯科技加码车载芯片研发 拟发行可转债募资超19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9-08 02:26
9月7日晚间,南芯科技(688484)公告,公司董事会已逐项审议并通过《关于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 换公司债券方案的议案》,将于9月26日召开临时股东会对相关议案进行表决。 该项目将围绕汽车车身系统、座舱系统和智驾系统等核心赛道,布局传感芯片、通信芯片、驱动芯片、 控制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等多种功能的芯片,开发自有车规工艺的电源管理产品,整合车规工艺的功率 器件产品、高速传输类产品、面向车身控制的MCU产品等。 南芯科技希望,该项目能助力上市公司拓宽在汽车芯片领域的产品布局,逐步形成从供电、充电管理到 传输、感知、决策、执行的完整车载芯片生态系统。 南芯科技已在车载芯片领域深耕多年,在人才、技术、IP层面、自研工艺等方面有较多积累。截至2025 年上半年末,南芯科技研发人员756人,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员工总数68.35%;其中车载领域拥有150 人以上的研发团队,核心带头人平均拥有10年以上的研发经验。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南芯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3.01亿元、17.8亿元、25.67亿元和14.70亿元; 同时,不断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净利润分别为2.46亿元、2.61亿元、3.07亿元和 ...
南芯科技: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19.33亿元 用于智能算力领域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
证券时报网· 2025-09-07 16:03
人民财讯9月7日电,南芯科技(688484)9月7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 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9.3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投入以下项目:智能算力领域电 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车载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工业应用的传感及控制芯片研发及产业化 项目。 ...
南芯科技: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19.33亿元 用于智能算力等领域项目
格隆汇· 2025-09-07 15:49
格隆汇9月7日|南芯科技(688484.SH)公告称,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 额不超过19.33亿元,用于智能算力领域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车载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 目、工业应用的传感及控制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这些项目旨在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并 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 ...
豪威集团:视觉芯片的“车载之王”
北京商报· 2025-08-31 23:55
公司业务转型与增长 - 公司从消费电子向车载芯片领域转型 成功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2][4] - 车载业务收入达59.05亿元 同比增长29.85% 占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总营收比例超30% [4] - 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3.49%-15.97% 归母净利润增幅达39.43%-49.67% 二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 [7] 市场地位与技术优势 - 车载CIS市占率接近30% 产品具备高分辨率 紧凑传感器尺寸 强弱光适应能力和低功耗优势 [6] - 推出业界首款1200万像素车载传感器 拉高行业高端产品技术标准 [6] - 全球车载CIS销量连续两年超过安森美成为行业龙头 [6] 并购战略与资源整合 - 2019年收购北京豪威科技 快速补齐技术短板并直接抢占市场份额 [2][8] - 通过系列并购整合产业链 包括思比科 TDDI业务 芯力特和芯测半导体 [9] - 并购策略围绕产业链补位展开 涵盖图像传感器 显示芯片 模拟芯片和封测能力 [9] 研发投入与财务表现 - 研发费用率连续三年下滑 从2022年12.43%降至2023年10.63% 2024年进一步降至10.19% [13] - 2024年研发费用26.22亿元 同比增长17.37% 但低于营收22.41%的增速 [13] - 董监高薪酬总额从2023年883.88万元增至2024年1240.81万元 同比增幅超40% [14] 资本市场动态 - 公司更名为豪威集团 获股东大会超99.9%同意票 [8] - 实控人虞仁荣持股27.65% 累计质押比例达53.51% 占公司总股本14.8% [11] - A股股价同期上涨24.09% 跑输半导体板块51.12%涨幅超27个百分点 [12]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汽车行业"智驾平权"趋势明确 L2+智驾车型单车摄像头数量接近10颗 [5] - 车载CIS市场需求直接受智能驾驶普及拉动 带来巨大增量空间 [5] - 行业竞争加剧 巨头及车企自研团队在智驾领域加速渗透 [15]
英特尔黯然“败走”车圈
华尔街见闻· 2025-06-27 17:47
英特尔关闭汽车业务 - 公司决定逐步收缩客户端计算事业部旗下的汽车业务,并裁撤该部门大部分员工以加速成本削减 [2] - 新任CEO陈立武推动战略聚焦,剥离非核心业务成为改革头号任务 [2][8] - 2022年公司全年营收同比下降2%,毛利率下滑7.3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从2020年208.99亿美元转为亏损187.56亿美元 [2] 汽车业务表现与竞争格局 - 汽车业务收入未单独披露占比,自动驾驶子公司Mobileye市场份额仅2.9%,远低于英伟达(51.4%)、特斯拉(18.8%)和华为海思(16%) [3] - 前装座舱芯片领域市场份额仅2.96%,落后于高通、恩智浦、瑞萨等竞争对手 [4] - 国内合作车企仅吉利、一汽集团,而主流车企高端需求已转向英伟达、高通、地平线等品牌 [5] 战略转型历史与现状 - 2017年收购Mobileye进入汽车供应链第一阵营,但极氪001等合作案例迅速转向英伟达方案 [9] - 2021年预测2030年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将达1150亿美元(占芯片市场11%),但实际未能抓住机遇 [8] - 目前仍保留对Mobileye控股权,投资的多家汽车科技公司保持活跃 [10] 行业竞争动态 - 华为通过问界、智界等合作案例快速扩大在合资/自主品牌中的供应商影响力 [6] - 上海车展期间公司曾推出软件定义汽车平台等三大产品线,并与黑芝麻、面壁智能建立合作试图反攻 [7] - 行业L2+及以上智驾SoC市场呈现英伟达绝对主导(51.4%),特斯拉和华为海思分列二三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