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CTA策略

搜索文档
商品,要抄底吗?
雪球· 2025-08-07 16:02
正经的尽调笔记 . 致力于完成1000家私募管理人的产品尽调和测评~ 近期持有商品策略的朋友们,心情是否也跟随商品市场大起大落? 以下文章来源于正经的尽调笔记 ,作者爱研究私募的 比如一些纯商品的量化CTA已经连续涨了3周,上周净值硬生生挨了一刀。 再比如一些空黑色的主观CTA管理人,连续跌了好几周,在上周反而吃到了肉。 先简单看一下市场环境。 此前,基于对商品市场流动性宽松、经济基本面修复的预期,叠加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明确治 理低价竞争与推动产能退出,市场形成供给收缩预期,共同推升了商品价格上行。 然而,近期受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商品市场出现反转下跌,部分品种周内跌幅甚至高达20%。除 了收到几个交易所防风险干预外,我认为回调本质上是市场预期向现实回归的体现。 但是回过头来看,抛开短期扰动,商品底层的支撑逻辑还是比较坚实的 综合流动性宽松、经济弱复苏与基建增量多方支撑,商品市场中长期配置价值还是毋庸置疑的。 我自己也筛选了几个比较不错的CTA,照例分享一下跟踪的结果。 A私募,中小规模管理人,投研团队在 CTA 策略的开发经验丰富。 策略为复合多策略,覆盖多品种、多周期、多策略,多样化的投资组合和灵活的配 ...
一图看懂智信融科:全天候攻守兼备的量化CTA+
私募排排网· 2025-07-08 07:26
公司概况 - 智信融科成立于2013年,核心创始团队均曾在全球知名对冲基金WorldQuant任职,具备量化交易与人工智能背景 [2][6] - 公司以自研高效投研和交易系统为核心竞争力,策略储备丰富多元,尤其在量化CTA领域表现突出 [2][9] - 截至2025年5月,旗下产品"智信融科多策略八号A类份额"近1年收益位列量化CTA十强榜第1(具体收益率未披露) [2] 核心团队 - 创始人武征鹏(清华人工智能博士)与陶之恋(中科大少年班数学系、港中文运筹学博士)均拥有10年以上量化交易经验,专业互补 [6][7] - 团队优势包括:扎实的学术与行业基础(WorldQuant背景)、穿越牛熊的市场理解力、稳定的合作分工 [8][10] 产品与策略 量化CTA策略 - 覆盖商品、股指、国债等50+期货品种,包含长/中/短全频段子策略组合 [12] - 弱势行情(2022-2023年)回撤控制优异,强势行情(2024-2025年)爆发力显著 [2][12] - 代表产品"智信融科CTA七号A类份额"成立于2021年6月,成立以来收益及超额收益数据未披露 [12] 量化选股策略 - 全市场多因子选股叠加灵活对冲,代表产品"智信融科量化选股1号"2022年10月成立,年化收益未披露 [13][14] 混合多策略 - 70%复合CTA+30%量化选股,利用策略互补性实现稳定收益 [15] - 代表产品"智信融科多策略八号A类份额"成立于2022年9月,近1年收益表现突出(具体数据未披露) [16] 发展历程 - 2013年注册,2016年备案,2021年启动资管业务(CTA策略起家) [5] - 2023年上线量化选股,2024年完成CTA策略升级(新增股指、国债期货),2025年推出混合多策略 [5] 行业荣誉 - 2025年获中航证券"航融杯"领航之星私募管理人、方正证券"方华杯"月度优秀管理人等多项奖项 [18]
2025年下半年主观CTA策略展望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6-22 20: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下半年主观CTA策略线表现会延续上半年表现 [2][32][35] - 宏观和产业方向一致性强利好主观CTA管理人,且一致性未明显改变 [2][32] - 上半年管理人收益主要源于国内工业品价格下行,下半年收益来源不会明显衰退 [2][33] - 国内工业品价格下行,监管限仓概率小,资方关注度上升利于市场流动性回升 [3][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年上半年主观CTA回顾 主观CTA策略净值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观察池内管理人净值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周度最大回撤小于2024年同期 [8] - 分板块看,多板块收益率3.37%、周最大回撤 -0.32%,黑色收益率3.63%、周最大回撤 -0.47%,能化收益率0.16%、周最大回撤 -0.23%,农产品收益率0.49%、周最大回撤 -0.86%,有色收益率0.67%、周最大回撤 -0.24% [13] - 分规模看,小(<5亿)收益率1.81%、周最大回撤 -0.39%,中(5 - 15亿)收益率1.53%、周最大回撤 -0.35%,大(>15亿)收益率4.51%、周最大回撤 -0.74% [16] 2025年上半年主观CTA策略收益归因 - 2025年上半年南华商品指数震荡走弱,煤炭为代表的工业品板块走弱明显,给管理人提供收益机会 [17] - 2024年1 - 3月,贸易摩擦驱动下贵金属、有色金属上涨,国内工业品黑色、化工板块走弱,部分管理人获收益 [19] - 2025年4 - 5月,中美贸易摩擦致市场波动,主观CTA管理人表现亮眼,持有空头的黑色、化工板块管理人及部分截面管理人获收益 [22] 主观CTA策略行业生态变化 管理人仓位普遍偏低,更注重净值回撤管理 - 管理人仓位普遍偏低,注重净值回撤管理,2025年上半年收益基于品种走势和交易胜率提高 [26] - 2016 - 2021年商品趋势行情使管理人有拿趋势行情信念,2022 - 2024年价格波动使交易方式易致损失,资方要求使管理人交易动作改变 [26] 产业套保比例有所增加,可能会增加产业话语权 - 工业品价格上涨周期产业套保比例下降,现价格下行产业套保需求上升 [30] - 贸易商退出使工厂库存蓄水池下降,库存因子失效,产业参与套期保值或增加产业话语权 [30] 2025年下半年主观CTA展望 - 宏观和产业方向一致性强利好管理人,管理人应对宏观波动能力强化,收益和回撤控制有改进 [32][33] - 上半年管理人收益源于国内工业品价格下行,煤炭供需未显著变化,工业品下行趋势未改,下半年收益来源不明显衰退 [2][33] - 国内工业品价格下行,监管限仓概率小,资方关注度上升利于市场流动性回升 [3][35]
量化CTA策略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量化CTA市场回顾及展望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6-22 18: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商品市场结构性分化,贵金属强、工业品类弱,CTA策略环境恶化,截面策略优于趋势策略 [2][18] - 下半年宏观不确定事件或发酵,商品市场宽幅分化,短周期策略确定性强,截面策略有潜力,股指CTA或持续蛰伏 [3][4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商品市场表现综述 - 贵金属避险属性突显,工业品类板块弱现实主导,截至5月30日,南华商品指数下跌5.88%,能化、黑色指数下跌,农产品、贵金属指数上涨 [6] - 成交量有一定回暖,关税反复引发波动率强烈变化,当前活跃品种成交金额处历史70分位,持仓金额处历史85分位 [11] CTA各策略线表现情况 - 商品趋势类策略承压,复合策略相对占优,趋势类策略表现与商品市场波动率正相关,复合策略净值二季度提升 [20][21] - 股指CTA收益集中在一季度,二季度以来收益持续磨损,今年以来股指波动率渐降,二季度受影响持续磨损 [24] 主流CTA因子表现情况 - 因子先跌后涨,表现持续分化,一季度因子承压,二季度修复,5月后量价因子分化,长期因子表现强于短期因子 [29] - 黄金、工业硅对趋势类因子的收益贡献显著,持有其较重仓位的管理人表现或更优 [37] CTA市场今年的一些变化 - 绝对收益驱动带来对“类Alpha”的追求,部分管理人尝试剥离市场Beta波动获取“类Alpha”收益,但方法论需验证 [40] - 管理人的主观调整未必没有性价比,在宏观不确定背景下,主动调整或优化风险敞口 [41] - 品种选择或成为不同管理人业绩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广期所品种贡献可观收益,布局者业绩更优 [42] CTA市场下半年展望 - 宏观事件扰动风险仍旧存在,短周期策略确定性相对较强,宏观不确定性或使商品市场宽幅分化,短周期策略或捕捉波动机会 [43][44] - 截面策略仍具一定潜力,下半年商品市场板块分化或加剧,为截面策略创造盈利环境,但需警惕风险 [45] - 股指CTA或持续蛰伏,下半年市场低波动与趋势断裂或挤压股指CTA盈利空间,难摆脱困境 [47]
今年私募产品备案同比增长45% 股票策略占比超六成
深圳商报· 2025-06-06 14:56
行业增长态势 - 前五个月中国私募证券行业备案产品总数达4361只,同比增长45 03% [1] - 5月单月备案产品870只,同比增幅高达77 19%,显示强劲发展势头 [1] - 量化私募产品备案总数达1930只,占全市场私募证券产品备案总量的44 26% [1] 策略分布 - 股票策略产品达2749只,占比63 04%,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1] - 多资产策略和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分列第二、三位,备案数量分别为646只和510只,占比14 81%和11 69% [1] - 组合基金和债券策略备案数量均未突破200只,合计占比不足10% [1] 量化产品细分 - 量化产品中股票策略占比最高,达1339只,占量化产品总量的69 38% [2] - 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和多资产策略量化产品分别为299只和231只,占比15 49%和11 97% [2] - 股票量化多头产品850只,占股票量化产品的63 48%,量化CTA产品285只,占期货及衍生品量化产品的95 32% [2] 私募机构规模分布 - 有产品备案的私募证券机构达1558家,其中0-10亿小规模私募1177家,备案产品2062只 [2] - 10-50亿中等规模私募259家,备案产品914只,50亿以上大规模私募122家,备案产品1385只 [2] 活跃私募机构 - 190家私募机构年内备案产品不少于5只,其中124家备案5-9只,43家备案10-19只,11家备案20-29只,12家备案不少于20只 [3] - 备案产品数量居前的多为大规模量化私募,66家备案不少于10只的私募中,大规模私募占40家,量化私募占31家 [3] - 百亿量化私募黑翼资产备案87只居首,宽德私募备案79只紧随其后,另有6家百亿量化私募备案不少于30只 [3]
凯丰投资:深耕宏观策略,极精微,致广大 | 一图看懂私募
私募排排网· 2025-05-19 11:12
凯丰投资简介 - 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宏观策略资产管理公司之一,资产管理规模近百亿,在深圳、上海、香港等地设有办公室 [2] - 秉持"极精微,致广大"的投资理念,通过基于产业链的细节研究和基于安全边际的比较研究,构建多资产、多市场、多工具的投资组合 [2] - 已揽获百余项海内外行业大奖,包括金牛奖、金阳光奖、英华奖等权威奖项 [2] - 持有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和中国证券业协会会员资格,并担任深圳私募基金业协会副会长单位 [2] 宏观策略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97.43亿元,拥有84名员工 [5] - 投资范围涵盖股票、债券、商品等主要大类资产,通过不同市场、不同金融工具、不同时间周期的资产配置捕捉投资机会 [16][24] - 股权结构:吴星持股32%,上海昂毓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持股20%,其他核心团队成员持股比例在6%-24%之间 [5] 发展历程 - 2012年7月正式运营,2013年发行首只阳光化私募基金产品 [7] - 2015年成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普通会员,首次获得"金牛私募管理公司"奖 [7] - 2017年跨入百亿私募阵营,启动职业化管理 [8] - 2019年成立凯丰投资香港公司,2020年发行首只债券增强策略产品 [8] - 2023年加入UN PRI(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2024年担任深圳私募基金业协会合规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 [8] 核心团队 - 投研团队近40人,核心人员均来自海内外名校,平均从业年限超过15年 [9][22] - 董事长兼首席投资官吴星拥有二十余年商品、证券投资经历,六度蝉联"金牛私募管理公司"奖 [10][13] - 投资经理王浩川曾任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投资经理,具备丰富的大类资产配置经验 [12][14] - 投资经理张理悦具有FRM认证,擅长从宏观政策把握全球金融市场经济动态 [13] - 投资经理朱逢缘拥有量化投资背景,曾任职于法国汇丰银行和博普科技 [15][17] 核心优势 - 投资优势:以宏观经济周期判断为基础,结合宏观流动性、货币信用周期等因素确定配置方向,通过大类资产低相关性实现风险分散 [16] - 研究优势:跨界融合宏观经济、产业链、市场盘面和数理模型研究,注重天气、物流、海运等特色基础研究 [19][20][21] - 团队优势:投研团队覆盖宏观、商品期货、股票、量化及基础研究,人才密度持续提升 [22] 产品线 - 宏观策略代表产品:凯丰宏观策略9号,成立于2015年7月29日,基金经理为吴星 [23][25] - 债券增强策略代表产品:凯丰债券增强1号,成立于2020年3月27日,基金经理为吴星、王浩川 [25][26][27] - 量化CTA策略代表产品:凯丰凌风1号,成立于2023年5月12日,基金经理为吴星、朱逢缘、张理悦 [29][30] 所获荣誉 - 2017-2024年连续获得中国证券报"金牛私募管理公司"奖、中国基金报"英华奖"等行业权威奖项 [33][34][35] - 2021-2024年多次获得巴克莱对冲基金"卓越表现奖",2022年吴星获新财富"最佳私募投资经理" [34][35] - 2023年宏观策略9号产品获得巴克莱对冲基金"卓越表现奖",债券增强1号产品获"卓越风控私募基金产品"奖 [35]
【招银观点】境外美股承压,境内股好于债——招商银行研究院机构观点(2025年3月)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2-28 18:51
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 美元配置建议中高配,月度趋势偏强震荡 [1] - 欧元配置建议中低配,月度趋势偏弱震荡 [1] - 人民币配置建议标配,月度趋势偏弱震荡 [1] - 美元债配置建议高配,月度趋势偏强震荡 [1] - A股配置建议中高配,月度趋势震荡 [1] - 高股息策略配置建议中高配,月度趋势偏强震荡 [1] - 黄金配置建议标配,月度趋势震荡 [1] 投资策略建议 - 现金类产品短期收益提升但长期下行趋势不变 [2] - 纯债类产品建议暂停增配,等待回调机会 [2] - 固收+产品建议增配,可考虑量化中性策略等多策略组合 [2] - 主观多头产品建议中高配,均衡配置成长/红利/消费基金 [2] - 量化多头产品建议中高配,小盘风格相对强势 [2] - 市场中性产品建议标配,对冲成本可控 [2] 海外经济分析 - 美国经济边际趋弱,Q1年化增速预测回落至2.3% [5] - 美国通胀连续4个月反弹至3.0%,商品CPI由负转正 [9] - 欧洲经济疲弱,欧央行或降息至2% [23] - 日本经济复苏,薪资增速达7.1%,CPI升至3.2% [30] 中国经济分析 - 春节消费同比增长15.2%,但人均消费为2019年同期的91.6% [36] -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1万亿创历史新高 [48] - 1月社融新增7.1万亿,政府债为主要支撑 [54] - M2同比增速回落0.3pct至7.0% [58] 美股与美元债 - 美股调整压力增大,标普500净利润增速预期降至10.7% [64] - 美债利率将维持区间震荡,建议优选中短久期 [67] - 美元短期回调但趋势仍偏强,人民币面临压力 [72] A股与港股 - A股短期或有波折,建议消费/红利/科技均衡配置 [97] - 港股科技股热度较高,恒生科技指数上涨约30% [98] - 市场中性产品年初平均涨幅约1.47% [112] 大宗商品 - 黄金估值接近历史高位,维持宽幅震荡观点 [105] - 原油二季度面临下行压力,关注OPEC+会议 [110] - 铜价偏强震荡,3-4月为消费旺季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