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钢铁行业转型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重点钢企利润增长1.9倍,行业有望实现三年来最佳效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18:52
行业整体效益 - 前三季度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累计营业收入4.56万亿元,同比下降2.36% [1][5] - 营业成本4.26万亿元,同比下降3.88%,收入降幅小于成本降幅1.52个百分点 [1][5] - 利润总额960亿元,同比增长1.9倍,行业效益明显改善 [1][5] - 销售利润率为2.10%,同比上升1.39个百分点,但9月份降至1.71% [5][6] - 预计四季度若加强自律,遵循经营原则,2025年有望实现2022年以来最好的经济效益水平 [1][6] 生产与消费 - 前三季度全国生产粗钢7.46亿吨,同比下降2.9%,预计全年将保持同比下降 [3] - 生产生铁6.46亿吨,同比下降1.1%,生产钢材11.04亿吨,同比增长5.4% [3] - 国内折合粗钢表观消费量6.49亿吨,同比下降5.7%,预计全年消费量将低于2024年,为连续第五年下降 [3] - 钢铁产量和消费呈下降趋势,且消费降幅大于产量降幅 [3] 进出口情况 - 前三季度累计出口钢材8796万吨,同比增长9.2%,出口均价697美元/吨,同比下降9.5% [3] - 累计出口金额613亿美元,同比下降1.2% [3] - 累计进口钢材453万吨,同比下降12.6%,进口均价1692美元/吨,同比上升1.1% [3] - 折合粗钢净出口9676万吨,同比增长21.0% [3] - 钢材出口呈现流向多元化、品种分散化特点,钢坯出口量达去年同期3倍,出口均价同比下降 [5] 政策导向与行业展望 - 《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的目标,量化指标少于上一版及同期其他行业方案 [2] - 政策引导行业打破产能和规模扩张思维惯性,更强调效率和效益 [2] - 预计今明两年行业将呈现中低速增长,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 [2] - 行业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出口预期转弱、供需矛盾加大等困难,平稳运行基础尚不牢固 [1] 产品结构优化与科技创新 - 制造业用钢占比从2020年42%升至2024年50%,预计2025年突破50%,建筑业用钢占比从58%降至50% [7] - 高端产品硅钢2024年产量约1800万吨,比2020年增长48%,其中高磁感取向硅钢等高端品种占比显著提升 [7] - 重点统计企业研发费用从2020年1118亿元提升至2024年1565亿元,增幅40%,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从2.17%提升至2.72% [8] - 智能制造快速推进,95%企业将数字化转型纳入总体战略,机器人应用密度达65台(套)/万人,95%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 [8] 未来工作重点 - 下阶段将落实稳增长工作方案,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增强供需适配性,落实严禁新增产能和产量压减政策 [9] - 强化高精尖特产品研发,拓展材料应用,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提升产业链韧性 [9]
刚刚,大利好来了!工信部等部门重磅发布
天天基金网· 2025-09-22 14:06
核心观点 - 五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通过加强行业管理、强化科技创新、扩大有效投资、拓展消费需求及深化开放合作等一系列举措,推动钢铁行业在2025-2026年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促进供需平衡、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 [3][6][11][13] 总体要求与主要目标 - 总体要求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注重供需协同,通过控总量、优供给、扩需求、促转型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1] - 主要目标为2025-2026年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经济效益企稳回升,市场供需更趋平衡,产业结构优化,有效供给能力增强,绿色低碳与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 [6][13] 加强行业管理,促进优胜劣汰 - 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修订产能置换办法,加大减量置换力度,对电炉钢、氢冶金、兼并重组、高端特殊钢等项目给予差别化置换比例支持 [6][14] - 推进钢铁企业分级分类管理,落实《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按引领型规范企业、规范企业、不符合规范条件企业实施三级管理,引导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 [6][14] 强化产业科技创新,提升有效供给能力 - 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聚焦高性能轴承钢、齿轮钢、高温合金等关键钢材,组织产业链协同攻关,支持建设中试平台 [15] - 促进大宗产品质量升级,围绕汽车、机械、造船、家电等下游行业需求提高标准,推动绿色低碳钢材认证与应用 [15] - 稳定原燃料供给,加快国内重点铁矿项目投产扩产,支持合规矿企生产,加大铁矿石、炼焦煤保供稳价,鼓励进口优质资源,建设废钢一体化基地 [7][16] 扩大有效投资,促进转型升级 - 推进工艺设备更新,加快限制类及老旧设备升级,支持发展电炉短流程 [7][17] - 加快数字化转型,制定评估标准,培育典型场景与标杆,推动“人工智能+钢铁”发展,建设数据集与应用模型,更新工业操作系统 [18] - 推进绿色低碳改造,2025年底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目标,支持能效提升与清洁能源替代,攻关氢冶金技术,构建碳足迹核算体系 [7][19] 拓展消费需求与深化开放合作 - 挖掘钢材应用需求,深化与船舶等重点领域合作,推广钢结构在住宅、公共建筑等应用,支持搭建全产业链合作机制与交易平台 [8][20] - 深化开放合作,强化出口管理,优化出口结构,推动国际标准互认,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协作,引导产品、装备、技术、服务协同走出去 [8][21] 保障措施 - 加强组织保障,要求各地细化举措,钢铁大省发挥带头作用,行业协会加强自律与政策解读 [22] - 加强政策支持,利用专项再贷款、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支持行业改造,落实废钢回收“反向开票”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提供优质服务,加大人才培养 [22][23] - 加强监测调度,开展常态化运行监测,完善产能预警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3]
科技赋能 智造未来——解码中国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新趋势
新华社· 2025-08-12 15:23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钢铁行业正通过科技创新驱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全球绿色复苏和产业链调整 [1] - 行业以“科技赋能·新质未来”为主题,探索创新实践与发展路径,旨在构建新质生产力并为全球工业低碳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1][8] 高端化转型 - 近十年行业投资1.2万亿元进行产能置换,完成近3亿吨产能重置,并支出超1万亿元研发经费推动产品高端化突破 [2] - 首钢集团实现技术突破,生产出厚度约0.06毫米的“蝉翼钢”,其MCCR生产线从钢水到钢卷仅需25分钟,产品最薄达0.7毫米 [2] - 鞍钢集团轧制热成形车轮钢,强度是铝合金轮的6倍,重量与精度媲美铝合金轮,综合成本为铝合金轮的70% [2] - 工信部印发《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提出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工艺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 [3] 智能化转型 - 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钢铁制造深度融合,推动全产业链向“数智化”发展 [4] - 河钢数字WesCarber碳中和平台实现40余道工序510万条碳数据采集,自动化采集覆盖率75%以上,报告产出效率提升83% [4] - 中国宝武启动“2526”工程,推动DeepSeek本地化应用,搭建钢铁行业模型化运行平台,用AI重新定义钢铁 [4] - 工信部等九部门提出目标,到2026年钢铁行业数字化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实现由单点向系统性、全局性的数字化发展转变 [5] 绿色化转型 - 截至2025年6月,全国已完成5.98亿吨钢铁产能的全过程超低排放改造公示,预计年底实现80%产能覆盖,行业增加投入超3000亿元 [7] - 中国低碳排放钢评价标准已获多个国际专业组织认可,超低排放标准被定义为世界最严苛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7] - 中国中冶推出氢能源“制—储—荷—用”一体化产业链解决方案,中国钢研开发电炉高效低成本冶炼等核心关键技术推动绿色转型 [7]
杭氧股份20250710
2025-07-11 09:0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工业气体行业、空分设备行业、钢铁行业、煤化工行业 [2][7][11][10] - 公司:杭氧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2025年业绩增长预期** - 核心观点:2025年道气收入显著增长,二、三季度业绩可能超出市场预期 [2][4] - 论据:2024年新增65万方项目投产,设备固定量增速接近30%;汽车、家电等行业国家补贴刺激钢铁需求,维持高水平铁水产量和高炉开工率;零售气体业务液体产能增加约30%,三季度氮气、氧气和氩气价格预计同比增长,供给端检修力度加大,储罐库容率较低,小龙虾加工环节液氮需求旺盛 [2][4][5] 2. **零售业务发展前景** - 核心观点:未来在零售业务上发展前景乐观 [6] - 论据:计划扩展现有管道气项目并新增项目增加液体产能;预计2025年销售量接近30%增长;价格因供给端检修、库容率低及小龙虾加工需求带动而同比增长 [6] 3. **2024年空分设备行业表现** - 核心观点:2024年空分设备行业毛利率超出预期 [2][8] - 论据:上半年市场预期悲观,一、二季度毛利率约25%,全年报表毛利率达29.9%,海外市场贡献7.5亿元收入,毛利率31.6% [7][8] 4. **空分设备行业收入和毛利率增长原因** - 核心观点:2024 - 2025年空分设备行业收入和毛利率保持增长 [9] - 论据:内蒙古宝丰6套11万方大型空分项目贡献约20亿元收入,6万方以上大型空分项目市占率达90%,定价权较强;大型煤化工项目对空分设备订单需求增加 [9] 5. **未来两年业绩展望** - 核心观点:未来两年业绩将持续稳定增长 [2][10] - 论据:新签项目贡献业绩;现有产能和管道项目可加工;大型煤化工投资带来空分设备需求增量,假设市占率不变,每年毛利弹性可达20% [10] 6. **钢铁行业反倾销政策影响** - 核心观点:钢铁反倾销政策间接促进工业气体及相关设备更新需求,公司有望受益 [2][11] - 论据:政策改善钢铁行业盈利能力,钢价提升加速设备更新,提高产能利用率,公司管道气客户质量高,新签客户盈利能力强,风控敏感性高 [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应对市场环境策略:保持高市占率、优化定价权、专注大型煤化工项目,积极参与新建大型空分设备项目,确保新签客户盈利能力,关注钢铁行业政策变化,与优质客户合作 [3][12] - 氮气库容率情况:2025年5月底氮气库容率为32%左右,同比低10个百分点 [4][6] - 小龙虾加工环节情况:小龙虾加工环节液氮需求旺盛,比去年更早且出口量翻倍 [5][6] - 煤化工项目对空分设备需求:规划中的煤化工项目五年内全部投产,每年对空分设备需求不少于187万方,相当于2022年的40% [10]
上期所副总经理张铭:积极推进钢铁期货结算价授权工作
期货日报网· 2025-05-23 08:55
钢铁行业转型与期货市场发展 - 钢铁工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关键转型期,可持续发展空间广阔 [1] - "双碳"目标加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地缘政治冲突和国际贸易摩擦频发,行业面临市场、环境和转型等多重压力 [1] 上期所政策与市场优化 - 2024年上期所围绕交割品牌、交割仓库、合约连续性等问题采取一揽子政策措施 [1] - 钢铁期货合约规则持续优化,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 [1] - 市场运行质量改善,功能有效发挥,产业客户参与度显著提升 [1] 期货品种与服务升级 - 积极推进线材等品种优化升级,促进钢铁期货、期权功能发挥 [2] - 加强钢铁企业与下游船舶、家电、汽车等行业对接,提升产业服务精准度 [2] - 推进新一批厂库设库工作,优化制度并形成闭环管理 [2] 国际化进程与价格影响力 - 不锈钢期货与螺纹钢期权纳入QFII可交易范围 [2] - 与境外交易所推进钢材期货结算价授权,拓展价格应用场景 [2] - 螺纹钢、热轧卷板期货已于2022年引入QFII [2]
上海钢联受邀出席敬业集团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华西宽厚板推介会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19:53
会议概况 - 会议主题为"聚变破局·智造未来",聚焦敬业集团高质量发展及华西宽厚板推介 [1] - 参会人员包括500名合作伙伴、行业机构及媒体代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全联冶金商会等领导发表演讲 [1] 公司战略与产品 - 敬业集团提出与合作伙伴共建稳定共赢的产业生态链,强调华西宽厚板为高端钢材领域深耕成果 [3] - 公司高质量发展路径包括:深耕钢铁主业、整合优势资源、坚持五路并举 [3] - 敬业中厚板销量国内第一,出口量连续12年居首,累计开发68项新产品,突破9Ni钢等高端技术 [6] 行业现状与挑战 - 钢铁行业面临需求下降、出口挑战、碳市场成本压力、环保改造不平衡、低碳转型资金压力及产能退出机制缺失六大问题 [5] - 行业处于"三期叠加"状态:高质量发展期、深度调整期、转型升级期,钢材需求下降趋势不可逆转 [6] - 2025年一季度钢价震荡偏弱,原料成本下移但利润结构向下扩张,二季度供需环比回升但价格可能继续下移 [7] 下游需求与市场展望 - 钢材需求呈现房地产下滑、新需求增长、传统需求升级三大趋势 [6] - 中厚板下游行业(机械、船舶、能源、钢结构)论坛探讨细分领域调整方向及高端钢材需求变化 [7] - 会议同期举行战略客户签约仪式,覆盖钢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8]
中钢协:持续推动行业运行向稳向好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新华财经· 2025-04-29 21:43
行业运行态势 - 钢铁行业呈现"稳的态势持续、新的动能成长、绿的特征扩展"特点,但面临供给强于需求、钢价震荡下行等困难[1] - 一季度粗钢产量2.59亿吨同比增0.6%,生铁产量2.16亿吨同比增0.8%,钢材产量3.59亿吨同比增6.1%,但粗钢表观消费量2.30亿吨同比降1.2%[1] - 重点钢企营业收入14360亿元同比降6.61%,营业成本13505亿元同比降7.73%,利润总额215.83亿元同比增1.08倍[1] 环保与减排进展 - 189家钢企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其中141家全过程完成改造涉及产能5.91亿吨,47家部分完成涉及产能1.69亿吨[2] - 行业节能环保指标持续改善,减污降碳工作积极推进[2] 进出口情况 - 一季度钢材出口2743万吨同比增6.3%,出口均价706美元/吨,出口总额194亿美元[2] - 钢材进口155万吨同比降11.3%,粗钢净出口2903万吨同比增17.9%[2] 价格与成本分析 - 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平均值95.59点同比降13.66%[2] - 进口铁矿石均价99.1美元/吨同比降21.3%,重点钢企进口粉矿采购成本同比降19.26%[2] 行业转型方向 - 行业处于转型升级攻坚期、绿色低碳关键期和国际竞争格局重塑窗口期[2] - 后期重点包括:价格管理防恶性竞争、进出口"促高端严监管"、绿色转型推进碳市场能力建设、超低排放改造落实差异化政策[3]
2025年钢铁行业分析
联合资信· 2025-04-29 12: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2025年中国钢铁行业延续供需双弱格局,钢材价格维持震荡走势,企业经营效益难明显好转 [2][28] - 短期内钢铁企业有经营压力,长期在产业政策引领下,低效产能出清,行业将转向高质量发展,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2][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运行情况 - 2024年中国钢铁行业供需双弱,景气度探底,供给过剩,产品价格下行,盈利趋弱 [4] - 2022 - 2024年中国粗钢产量分别为10.13亿吨、10.19亿吨和10.05亿吨,呈波动下降趋势;2024年12月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1.80% [4] - 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钢材价格下降,9月底至10月中旬反弹,而后震荡下行 [6][7] - 2022 - 2024年重点统计会员钢铁企业利润总额分别为982亿元、855亿元和429亿元,2024年行业盈利水平持续下行 [9] 上下游情况 铁矿石 - 中国钢铁企业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80%,2022 - 2024年进口量分别为11.07亿吨、11.79亿吨和12.37亿吨 [11] - 2024年一季度铁矿石价格下降,4 - 5月反弹,6月以来下行,9月中下旬上扬,四季度震荡偏弱 [12] - 2024年国内港口铁矿石库存量持续增长,年底约达1.49亿吨 [12] 焦炭 - 2024年焦炭价格呈W型走势,价格中枢下移 [14] - 年初焦炭产量下降,5 - 6月增加,7月稳定,8 - 10月下降,年底稳定并略有增长 [15] 下游需求 - 建筑业消耗过半钢材,2024年房地产投资下滑,制造业和基建投资支撑用钢需求,产品结构调整 [16] - 2022 - 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分别为4.4%、 - 10.0%和 - 10.60%,2024年拖累用钢需求 [20] - 2024年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等)比上年增长4.4%,水利、航空、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显著 [20] - 2024年中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2%,用钢量占比从2020年的42%提高到2024年的50% [21] 行业政策及关注 粗钢产能压减目标明确 - 2021年12月政策提出粗钢等产能只减不增,2024年继续调控产量,“十四五”后两年原则上不新增产能 [22][23] - 2024年8月工信部要求暂停钢铁产能置换工作 [23] 行业转型升级加速 - 政策促使企业数字化转型、节能降碳,发展高端产品,到2025年底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30% [24] - 需求结构变化促使企业产品向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 [25] 出口压力传导,加剧国内市场竞争 - 2024年中国钢材累计出口11072万吨,同比增长约22.67%,但海外反倾销、加关税压力加剧 [26] - 贸易环境恶化或影响国内供需,加剧市场竞争,挑战企业盈利 [27] 行业展望 - 供给端2025年预计同比收缩,需求端预计小幅下降,价格维持震荡走势 [28] - 短期内企业有经营压力,长期行业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