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M模型

搜索文档
非农数据点燃降息预期,A500ETF基金(512050)盘中飘红,成交额位居同类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8-04 14:59
A500ETF基金(512050),场外联接(华夏中证A500ETF联接A:022430;华夏中证A500ETF联接C: 022431;华夏中证A500ETF联接Y:022979),相关指数基金(华夏中证A500指数增强A:023619;华夏 中证A500指数增强C:023620) 截至2025年8月4日 14:42,中证A500指数(000510)上涨0.38%,成分股巨人网络(002558)上涨9.99%,航 天电子(600879)上涨9.99%,神州泰岳(300002)上涨8.39%,贝达药业(300558)上涨7.49%,洪都航空 (600316)上涨7.30%。A500ETF基金(512050)上涨0.40%,最新价报1.01元。 中银证券指出,美国非农数据不及预期,可能使降息提前。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低于市场预期,且5、 6月非农就业数据显著下修。但非农私营企业平均时薪同比增长3.91%,为今年第3高的同比增速。此 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美联储7月会议后关于劳动力市场的表态已经显得更加开放。鲍威尔称多数长 期通胀预期指标目前与2%通胀目标保持一致;私人部门就业创造有所下降,目前的低失业率与劳动力 ...
机构看好银行股“慢牛长牛行情”,银行ETF指数(512730)上涨近1%
新浪财经· 2025-08-04 12:01
银行股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4日10:55,中证银行指数(399986)上涨0.91%,成分股青岛银行(002948)上涨3.74%,浦发银行(600000)上涨2.48%,沪农商行(601825)上涨2.21%,齐鲁银行(601665)上涨1.99%,渝农商行(601077)上涨1.94% [1] - 银行ETF指数(512730)上涨0.86%,最新价报1.76元 [1] - 农业银行股价续创新高 [1] 银行股上涨逻辑演变 - 22年及之前驱动银行股上涨的主要是基本面预期和成长逻辑驱动,即估值模型分子端(EPS、ROE、成长性)是主要驱动因素 [1] - 23年以来银行业整体基本面向下的背景下,驱动银行股上涨和估值系统性抬升的主要驱动是DDM模型分母端(无风险利率下行、地产风险化解和地方政府化解导致银行业风险评价下行、内外部的不确定性导致的风险偏好收敛) [1] 前期银行股调整原因 - 25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披露超预期的数据导致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改善,且叠加年初以来银行股大幅上行,风格和行业轮动 [2] - 宏观经济强大的韧性,以及近期反内卷系列政策的出台及预期导致市场预期有望推升通胀和名义增长,进而导致无风险利率、通胀预期、全社会利率中枢预期发生变化 [2] 银行股上涨逻辑可能被破坏的情况 - 四种情况下银行股的上涨逻辑会被破坏:①市场风险偏好显著上行;②货币利率反转趋势向上;③系统性风险暴露的担忧再起;④股息率接近无风险收益率 [2] - 前三种情况出现概率不大,第四种情况出现概率较大 [2] - 这是一轮银行股"慢牛长牛行情",市场波动非常低 [2] 银行业基本面改善 - 临近中报季,银行股业绩快报持续验证银行业二季度基本面环比回升的预期 [2] - 主要驱动因素:银行高息定期存款进入重定价周期,银行负债成本改善明显导致银行业息差水平压力边际缓解;银行交易账簿的25Q1的浮亏在二季度明显收复;对公风险缓和,零售风险不良生成率逐渐缓和 [2] 中证银行指数构成 - 银行ETF指数紧密跟踪中证银行指数,反映中证全指指数样本中不同行业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3]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中证银行指数(399986)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4.84%,包括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等 [3]
“反内卷”驱动量价再平衡,关注价格修复的可持续性
中邮证券· 2025-08-04 11:09
制造业景气度与供需 - 7月制造业PMI为49.3%,较前值下降0.4个百分点,低于近五年同期均值0.16个百分点[9] - 新订单指数为49.4%,下降0.8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1%,下降0.6个百分点[12] - 生产指数为50.5%,回落0.5个百分点但仍处扩张区间[15] - 供需缺口扩大至-1.1%,较前值恶化0.3个百分点[18] 企业利润与价格 - PPI同比预计-3.2%,较前值回升0.4个百分点[18] - 产成品出厂价格指数回升2.1个百分点至48.3%,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上升3.1个百分点至51.5%[18] - 企业利润前瞻指数回升0.48至44.26,但补库动力不足[18]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1%,回落0.4个百分点[21] - 建筑业指数50.6%,下降2.2个百分点;服务业指数50.0%,微降0.1个百分点[21][22] - 暑期消费带动交运、文旅等行业指数超60%[22] 风险与展望 - 居民边际消费倾向65.52%,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13] - 市场预期指数升至56.6%显示长期信心[22] - 需关注"外贸转内需"对就业市场的潜在冲击[9][25]
开源证券:把握银行板块轮动效应 关注PB-ROE曲线演变
智通财经· 2025-07-31 10:13
银行股估值逻辑 - 当前PB-ROE曲线斜率平坦化且拟合优度偏弱 反映银行股估值驱动从基本面因子转向股息逻辑 [1] - 机构资金偏好和配置时点差异推动行情在银行板块间轮动 估值仍以红利为基础 [1] - 隐含必要收益率5_2%与无风险利率利差3_5% 若利差缩窄将提升银行PB估值 反之需关注高低估值银行PB差 [1] 险资增配银行股动因 - 增量险资通过二级市场增持H股(高股息/低成本/税收优势)及长期股权投资试点扩容 持续配置银行股 [1] - 五因素驱动增配:1)资产收益率下行推升高股息收益诉求 2)偿二代规则优化释放权益配置空间 3)权益投资比例上调 4)新金融工具准则促FVOCI账户稳定利润 5)考核优化适配长期高股息策略 [2] 潜在减配风险因素 - 负债端:债券收益率回调或分流高股息配置资金 产品端:分红险销售修复若回落将影响增量资金延续性 [3] - 资产端:银行业绩兑现压力或致股价回调 2025Q2业绩进一步下行可能引发偿付能力承压 [3]
二十年银行股复盘:由基本面预期和成长思维转向策略和交易思维
东方证券· 2025-07-21 09:44
核心观点 -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宽货币有望延续,全社会预期回报率中长期趋于下行,低波红利策略有效性料延续,公募改革或助力银行跑出超额收益,保险预定利率或于 25Q3 下调,呵护银行绝对收益,预计银行业基本面 25Q2 环比 25Q1 边际改善,现阶段关注高股息类银行和中小银行两条投资主线 [3] 三个标志性监管动作引领银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有序扩张 - 2011 年城商行异地扩张收紧,叠加央行合意信贷规模管控,终结银行业无序扩张,为中小银行依托同业业务扩张、影子银行发展埋下伏笔,央行合意信贷约束机制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影响银行业稳健扩表 [16][18][19] - 2016 年央行推出 MPA 考核,作为银行核心监管框架,其目的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从七个方面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评估和监测,冲击“泛资管”模式,引导银行提升风险定价能力 [21] - 2018 年资管新规落地,遏制影子银行野蛮生长,降低系统性风险暴露可能性,但也带来金融可得性、存款缺口、房地产和城投领域风险暴露等问题 [28] 当下对银行估值框架的新理解 PB - ROE 框架 - “PB - ROE”是银行业传统估值框架,银行采用 PB 估值的核心原因未变,通过 PE 估值寻找银行子板块估值“洼地”需斟酌 [32][35] - 引入分红率、股息率因子到 PB - ROE 估值框架,假定分红率 30%,股息率容忍度 4%时,13.3%以上 ROE 值得 1 倍以上 PB 估值;股息率容忍度 3.5%时,ROE 需在 11.7%以上,低估品种主要分布在城商和农商行 [36] DDM 模型 - 22 年及之前银行股上涨主要受成长逻辑驱动,即估值模型分子端(ROE)是主要驱动因素;23 年以来受红利逻辑驱动,即估值模型分母端成为主要驱动因素 [38] 2008 至 2022 年银行股复盘:基本面预期和成长逻辑驱动 - 2008.11—2009.7:“四万亿”计划推出,宽信用落地,货币政策转宽,银行实现绝对收益 139.8pct、超额收益 15.3pct,股份行表现更好 [47] - 2011.3—2011 年底:货币紧缩推高无风险利率,汇金增持四大行,银行绝对收益 - 5.3pct、超额收益 17.6pct,国有行表现突出 [44] - 2012.10—2013.1:宏观经济回暖、监管环境阶段性松绑,银行绝对收益 46.4pct、超额收益 29.2pct,股份行表现强势 [77] - 2014.10—2014.12:经济低迷,货币政策转宽,地产政策放松,沪港通启动,银行绝对收益 60pct、超额收益 14.9pct,股份行表现突出 [87] - 2015.6—2017.7:股市震荡,银行板块抗跌,国内供给侧改革,外围环境复杂,银行绝对收益 15.8pct、超额收益 38.9pct,城商行表现强势 [97] - 2018.7—2018.10: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逆周期政策加码,银行业基本面向好,银行绝对收益 11.6pct、超额收益 15.5pct,国股行表现突出 [117] - 2020.8—2021.3:国内经济在疫情中修复,银行基本面企稳向好,银行绝对收益 20.3pct、超额收益 20.2pct,股份行表现突出 [127] - 2022.1 - 2022.4:美联储转鹰,流动性收紧,地缘政治扰动,银行绝对收益 - 1.8pct、超额收益 19pct,仅股份行跑输板块,复苏交易下农商行表现好 [138] 23 年 4 月至今板块历史级行情复盘:策略和交易思维驱动 - 行情起点是“中特估”,催化红利策略,宏观经济增速承压,无风险利率下行,红利策略主导行情,23 - 24 年降准 4 次、降息 4 次,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超 110BP [159][163] - 23 年 7 月商业银行风险分类新规落地,23 年 11 月末资本新规落地,23 年下半年开启第四轮化债,地产政策全面放松,银行对公风险暴露企稳 [164][166] - 23 年保险增配银行,国有行跑赢;24 年宽基指数基金和险资推动,子板块表现均衡;25 年主动公募边际定价权上升,3 月下旬后银行跑出超额,5 月公募改革推动增配城商行,6 月以来保险预定利率或下调,AMC 机构成为增量资金 [167][174][184] - 23 年下半年以来银行营收增速负增长,归母净利润增速下台阶但维持在 0 以上,净息差收窄放缓,其他非息收入扰动减弱,对公贷款资产质量稳定,基本面有望保持韧性 [188][193] 投资建议 - 关注两条投资主线,一是为三季度保险预定利率下调提前布局高股息类银行,如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渝农商行;二是看好中小银行,如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 [3]
国开债券ETF(159651)交投活跃,机构:10国债-存单利差可能重新定价
搜狐财经· 2025-07-11 11:30
国开债券ETF表现 - 最新报价106 23元 近1年累计上涨1 86% [1] - 近2年净值上涨4 59% 自成立以来最长连涨月数15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3 90% [1] - 涨跌月数比28/5 年盈利百分比100 00% 月盈利概率88 23% 历史持有2年盈利概率100 00% [1] 流动性及交易数据 - 盘中换手1 19% 成交1046 36万元 近1年日均成交5 34亿元 [1] 风险指标 - 近半年最大回撤0 41% 相对基准回撤0 26% 回撤后修复天数61天 [1] 费用及跟踪精度 - 管理费率0 15% 托管费率0 05% 为可比基金中最低 [1] - 近1月跟踪误差0 010% 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1] 指数跟踪情况 - 紧密跟踪中债-0-3年国开行债券指数 成分券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在境内公开发行且上市流通的待偿期3年以内的政策性银行债 [2] 市场动态分析 - 股债跷跷板行情再现 当前股市持续强势导致股债性价比逆转 2024年推动债市走强的投机资金逐步流失 [3] - 10年期国债可能出现重新定价 与存单利差预计走扩5-10bp 存单利率上行时现券跌幅更大 下行时跟涨有限 [3] - 债市持续走弱可能传导至信用债侧 2-5年国开债性价比提升 [3]
内外利好共振,成长风格迎来布局窗口
中邮证券· 2025-07-02 11:22
6月制造业情况 - 6月制造业PMI为49.7%,较前值上涨0.2pct,好于季节性水平,较近五年同期环比变动均值高0.6pct[8] - 6月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为50.2%,较上月上升0.4pct;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7%,较上月上升0.2pct[9] - 6月制造业PMI生产指数为51%,较上月回升0.3pct;6月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为49.31,较5月下降0.99[12][13] - 6月PMI从业人员为47.9%,较前值下降0.2%,对PMI指数的贡献为 - 0.4[14] - 6月PMI新订单与PMI生产的差值为 - 0.8%,较前值 - 0.9%收窄0.1pct;6月PPI同比增速或在 - 3.4%左右,降幅较5月扩大[18] 6月非制造业情况 - 6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20] - 6月建筑业景气度为52.8%,较前值回升1.8pct;PMI建筑业新订单为44.9%,较前值回升1.6pct[20] - 6月服务业PMI为50.2%,较前值小幅回落0.1pct;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0%[24] 市场展望 - 美关税政策再度加码概率相对较低,市场风险偏好逐步修复[2][27][28]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高于7月,7月维持利率不变概率为81.9%,降息25个基点概率为18.1%;9月维持利率不变概率为7.5%,累计降息25个基点概率为76%,累计降息50个基点概率为16.4%[28]
太古地产(1972.HK):重大事项点评
格隆汇· 2025-05-17 10:13
内地购物中心运营数据 - 上海兴业太古汇、北京三里屯太古里、上海前滩太古里一季度零售额同比上升10 1%、6%、1 5% [1] - 成都太古里、广州太古汇、北京颐堤港一季度零售额同比下降2 9%、2 5%、0 4%,降幅较24年明显收窄 [1] - 内地6座购物中心占24年公司应占租金的35%,一季度零售额增速较24年整体好转 [1] - 兴业太古汇Q1零售额增速转正,得益于25年初调改后引入更多奢侈品牌 [1] - 三里屯太古里Q1出租率较24年底提升1pct至99%,零售额同比上升6%,北区重点奢侈品牌旗舰店开业后将贡献增量 [1] - 内地购物中心经营改善因项目为城市头部玩家,具备网络效应及强大招商调改能力,预计25年应占租金保持增长 [1] 香港购物中心及写字楼运营数据 - 香港太古城中心、太古广场、东荟城名店仓Q1零售额增速同比+2 9%、-5%、-5 8%,出租率连续5季度达100% [2] - 香港写字楼整体出租率保持89%,租金与24年底持平,新签约租金调幅环比收窄,预计25年应占租金小幅承压 [2] - 广州太古汇、北京颐堤港写字楼出租率均上升1pct至91%、84%,上海兴业太古汇出租率下降2pct至94% [2] 投资建议与财务预测 - 公司通过持有护城河资产获取稳定现金流,Q1内地购物中心零售额好转符合预期 [3]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449%、54%、37%,分红保持年5%增速 [3] - DDM模型测算每股净现值为21 55港元,对应2025年股息率为6 9% [3]
中泰资管天团 | 王桃:当前时点,回到DDM模型看红利投资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5-08 17:42
红利投资与科技股投资对比 - 红利型股票表现平淡而科技相关行业在AI浪潮下涨势诱人 投资科技股与红利股的区别在于"求上限"和"保下限"的风险偏好 但最终投资收益率=胜率*赔率 [2] - 寻找"n倍股"赔率高但胜率低 类似创业 幸存者偏差使人忽视低胜率 而分红累积复利赔率不高但胜率高 类似医生等经验积累型职业 复利效应会随时间放大收益 [2] - 成长股和红利股的根本差异在于企业盈余再投资的分配 从DDM模型推导 影响收益率的关键变量包括企业存续时长 长期ROE 长期分红水平及买入估值 企业增长进入平稳期后提高分红率有助于维持合理ROE [2] 企业存续时长分析 - 能长期维持优秀的企业极少 红利标的多为稳定成熟期企业 行业竞争格局稳定 优质龙头企业已历多轮景气周期并证明自身α 而新兴行业变化快竞争激烈 强者恒强难度大 [4] - 就企业长时间存续概率而言 传统行业优质龙头的置信度更高 [4] 长期合理ROE选择 - 对长期ROE和增速预期保守 被市场"周期性抛弃"的优质企业因估值足够低 只需长期合理ROE和很低增速即可满足内部收益率要求 [5] - 红利投资中对长期盈利能力的保守预期提高了判断正确的条件概率 [5] 估值与安全边际 - 最佳投资标的是长期高ROE快速增长且估值合理的企业 但市场往往对有高增速预期的企业给予过于慷慨估值 新兴行业虽前景明朗但过高估值对价使投资者难获益 形成成长股投资的高增速陷阱 [6] - 红利股估值低不等于安全边际充足 低估值陷阱常因基本面超预期下滑 需进行多情景假设预测未来盈利 在最坏情况下评估买入价格是否物有所值 [7] - "逆全球化"方向难改变 需在企业长期盈利能力假设中充分考量相关因素 并通过后续跟踪动态修正判断 形成安全边际 看错损失有限 看对可能有惊喜 [7] 红利投资策略 - 红利投资逆风期应夯实优化组合 增加安全边际 提高内部收益率 股价仅为外生变量无需过度关注 [9] - 红利策略是价值投资的子集 基金经理工作是在低先验概率下提升条件概率 [9]
浦发银行(600000):银行再出发,首选新浦发
浙商证券· 2025-04-16 19: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以策略思维看银行,无风险利率与风险偏好下降、基本面相对美,未来银行行情有望“再出发”;首选浦发银行,其重塑经营新动能,战略推进或驱动业绩超预期与估值回升[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银行再出发——以策略思维看银行 - 分母端,无风险利率下降、风险偏好下降,利于银行股投资机会成本降低;无风险利率方面,中美关税战后逆周期政策加码必要性提升,下行空间打开;风险偏好方面,关税影响不确定,银行股稳定性价值凸显[1] - 分子端,银行板块具有相对美,预计2025年上市银行营收同比微降1.8%、净利润同比增长1.3%,经营稳定性较强[1] 首选新浦发——先提估值再增业绩 - 浦发银行发展“人工智能 + 金融”,凭借金融数据积累优势,有望重塑经营动能,基本面表现或超预期,驱动估值回升[2] 新思维+新生态+新打法塑造新动能 - 新思维,从管理思维到客户思维,经营思维转变为以收益为核心的客户思维,不同业务条线充分协同,挖掘客户价值,提升经营质效[3] - 新生态,从数字银行到数智银行,构建数智生态新范式,发挥人工智能创新引领作用,成为数智银行标杆,提升业务质效[4] - 新打法,从科技赋能到科技驱动,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和打法,以金融科技为发动机,提升经营效率,降低风险[4] 三大革命驱动浦发银行经营业绩和估值回升 - 业绩预期回升,效率革命可提升经营效率,保持成本优势,2024年成本收入比29.2%,在股份行中排名第二低;风控革命降低信用成本,驱动盈利回升,当前生成压力回落至较优位置,24A三阶段生成率0.93%,排名第二低;生态革命构建经营生态,改善客户基础,降低负债成本、提升财富能力[5][9] - 支撑估值回升,主要上市股份行ROE与PB估值正相关,中长期浦发银行ROE有望从2024A的6.28%修复3.7pc至10.0%,盈利能力回升有望驱动估值中枢修复和位次提升,估值有望修复至动态PB 0.7x[10]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浦发银行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2.08%/6.19%/6.51%,对应BPS为23.50/24.69/25.96元;给予2025年0.70x PB目标估值,对应目标价16.45元/股,现价空间57%[11] 财务摘要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0,748|172,427|182,757|193,634| |(+/-)(%)|-1.55%|0.98%|5.99%|5.9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5,257|50,723|53,861|57,367| |(+/-)(%)|23.31%|12.08%|6.19%|6.51%| |每股净资产(元)|22.36|23.50|24.69|25.96| |P/B|0.47|0.45|0.42|0.40|[12] 2024年浦发银行经营指标及同业对比 |指标类型|具体指标|浦发银行|股份行中排名|股份行平均|对标行平均| | ---- | ---- | ---- | ---- | ---- | ---- | |规模指标|资产规模(亿元)|94,619|4|/|/| | |贷款规模(亿元)|53,915|4|/|/| | |占比|57.0%|3|57.0%|57.0%| | |负债规模(亿元)|87,171|4|/|/| | |存款规模(亿元)|51,460|4|/|/| | |占比|59.0%|7|66.5%|69.7%| | |活期占比|39.5%|3|39.5%|45.3%| | |企业活期|31.5%|2|27.8%|31.3%| | |个人活期|8.1%|4|11.7%|14.0%| | |定期占比|60.3%|5|57.5%|52.0%| | |企业定期|37.8%|4|35.7%|30.5%| | |个人定期|22.5%|4|21.9%|21.5%| |盈利指标|ROE|6.28%|7|9.41%|11.39%| | |ROA|0.50%|6|0.73%|0.93%| | |Q4息差|1.34%|7|1.58%|1.73%| | |日均净息差|1.42%|7|1.73%|1.86%| | |资产端收益率|3.57%|6|3.71%|3.65%| | |负债端成本率|2.20%|4|2.11%|1.94%| | |人均非存款AUM(万元)|14,838|5|25,570|35,764| |资产质量|不良率|1.36%|6|1.19%|1.06%| | |拨备覆盖率|187%|5|230%|286%| | |信用成本率|1.07%|3|1.06%|0.84%| | |三阶段生成率|0.93%|2|1.36%|1.03%| |资本指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9%|7|10.1%|11.4%|[16] 浦发银行盈利能力提升空间测算 |提升方向|具体内容|数值| | ---- | ---- | ---- | |信用成本降低|24A信用成本|1.07%| | |假设信用成本|0.84%| | |信用成本降低|0.23%| | |贷款减值损失下降|11,968| | |支撑净利润|8,976| | |占24A利润比例|22.5%| | |支撑ROE|1.4pc| |负债成本优化|24A负债成本率|2.20%| | |假设负债成本|2.09%| | |负债成本下降|0.10%| | |利息净收入提升|8,254| | |支撑净利润|6,190| | |占24A利润比例|15.5%| | |支撑ROE|1.0pc| |财富管理发力|假设人均非存款AUM(万元)|35,764| | |24A人均非存款AUM(万元)|14,838| | |人均非存款AUM提升|20,926| | |非存款AUM提升|3,285,328| | |中收提升|11,221| | |支撑净利润|8,416| | |占24A利润比例|21.1%| | |支撑ROE|1.3pc| | |24A ROE|6.28%| | |测算ROE提升空间|3.7pc| | |测算ROE|9.99%|[17] 上市银行可转债情况 |银行|发行日期|规模(亿)|剩余有效期(年)|估值|距离转股价|距离强制赎回触发价| | ---- | ---- | ---- | ---- | ---- | ---- | ---- | |南京|2021/6/14|200|2.17|0.73|已达到|4%| |杭州|2021/3/28|150|1.95|0.81|已达到|3%| |常熟|2022/9/15|60|3.42|0.77|已达到|30%| |齐鲁|2022/11/29|80|3.63|0.79|已达到|11%| |重庆|2022/3/23|130|2.94|0.64|3%|34%| |上海|2021/1/24|200|1.78|0.62|已达到|19%| |兴业|2021/12/26|500|2.70|0.58|7%|39%| |青农|2020/8/24|50|1.36|0.46|41%|83%| |紫金|2020/7/22|45|1.27|0.51|39%|81%| |浦发|2019/10/28|500|0.54|0.47|27%|65%|[18] 报表预测值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存放央行|411,539|440,347|462,364|485,482| |同业资产|597,361|657,097|722,807|795,087| |贷款总额|5,391,530|5,768,937|6,172,763|6,604,856| |贷款减值准备|(137,898)|(140,680)|(145,430)|(150,065)| |贷款净额|5,269,160|5,628,257|6,027,332|6,454,791| |证券投资|2,809,124|2,943,115|2,936,396|2,918,421| |其他资产|374,696|398,679|418,474|439,292| |资产合计|9,461,880|10,067,494|10,567,374|11,093,074| |同业负债|1,846,009|1,975,230|2,073,991|2,177,691| |存款余额|5,145,959|5,506,176|5,781,485|6,070,559| |应付债券|1,419,972|1,519,370|1,595,339|1,675,105| |其他负债|305,159|287,951|302,348|317,465| |负债合计|8,717,099|9,288,726|9,753,163|10,240,821| |股东权益合计|744,781|778,768|814,211|852,253| |利润表(百万元)|/|/|/|/| |净利息收入|114,717|119,718|127,412|135,521| |净手续费收入|22,816|22,816|23,957|25,155| |其他非息收入|33,215|29,894|31,388|32,958| |营业收入|170,748|172,427|182,757|193,634| |税金及附加|(1,972)|(2,013)|(2,149)|(2,296)| |业务及管理费|(49,795)|(50,285)|(53,297)|(56,469)| |营业外净收入|923|0|0|0| |拨备前利润|117,846|119,005|126,117|133,605| |资产减值损失|(69,480)|(61,034)|(64,560)|(68,041)| |税前利润|48,366|57,971|61,557|65,564| |所得税|(2,531)|(6,667)|(7,079)|(7,540)| |税后利润|45,835|51,304|54,478|58,02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5,257|50,723|53,861|57,367| |归属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39,904|45,370|48,508|52,014| |主要财务比率(百万元)|/|/|/|/| |业绩增长|/|/|/|/| |利息净收入增速|-3.14%|4.36%|6.43%|6.36%| |手续费净增速|-6.69%|0.00%|5.00%|5.00%| |非息净收入增速|1.88%|-5.93%|5.00%|5.00%| |拨备前利润增速|0.25%|0.98%|5.98%|5.9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速|23.31%|12.08%|6.19%|6.51%| |盈利能力|/|/|/|/| |ROAE|6.31%|6.77%|6.89%|7.02%| |ROAA|0.49%|0.52%|0.52%|0.53%| |RORWA|0.65%|0.73%|0.79%|0.80%| |生息率|3.47%|3.48%|3.49%|3.49%| |付息率|2.11%|2.14%|2.14%|2.14%| |净利差|1.35%|1.35%|1.35%|1.36%| |净息差|1.38%|1.36%|1.37%|1.38%| |成本收入比|29.16%|29.16%|29.16%|29.16%| |资本状况|/|/|/|/| |资本充足率|13.19%|14.79%|14.60%|14.42%| |核心资本充足率|10.04%|11.38%|11.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