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

搜索文档
安踏 CEO 称三年内单品牌要超耐克中国;蜜雪冰城成现象级港股IPO;雀巢要全资收购徐福记丨品牌周报
36氪未来消费· 2025-03-02 15:33
安踏品牌挑战耐克中国 - 安踏品牌CEO徐阳提出目标:3年内在中国市场单品牌超越耐克 [2] - 徐阳推动组织变革:每开1家高效店关闭10家低效店 SV店月坪效达2万元(普通店20倍) [2][3] - 战略方向为"品牌向上、价格向下、市场向外":高端店进驻SKP 供应链优化降价 2023年成立出海事业部进军欧美 [3] - 安踏逆势扩张:2023年宣布全球招募10万名员工 而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同行普遍收缩 [3] 雀巢中国发力零食糖果赛道 - 雀巢全资收购徐福记 糖果业务占大中华区收入16.1%(8.01亿瑞士法郎/65亿元) [4][5] - 徐福记日产能超1600吨 覆盖200万家终端门店 为雀巢糖果第二大品牌 [5] - 中国零食赛道火热:头部企业营收超500亿 雀巢糖果业务2024年实现中个位数增长 [5] 7-11便利店并购案或生变 - 伊藤家族私有化计划遇阻(8万亿日元报价) 加拿大ACT或重启收购(原报价7万亿日元) [6] - 7-11全球门店超8.4万家 但2024年销售额同比仅增3.8% 在华拓店速度落后美宜佳等对手 [6][8] - 面临老龄化(取消24小时经营争议)和增长放缓双重压力 2019年启动裁员闭店改革 [7][8] 蜜雪冰城港股上市 - 发行价202.5港元/股(代码2097) 全球门店超4.5万家 海外门店达4792家 [10][11] - 营收超200亿 毛利率30%+ IPO资金将用于东南亚市场本地化及供应链建设 [10] - 此前奈雪的茶等新茶饮港股首日均破发 蜜雪冰城业绩表现或成例外 [10] Prada或收购范思哲 - Prada评估收购Versace(估值约20亿欧元) 拟与Jimmy Choo打包收购 [12][13] - Versace全球拥有230家精品店+638家授权门店 Prada 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增18% [13] - 收购可互补产品线(Versace奢华风格+Prada极简主义) 增强与LVMH等竞争实力 [13][14] 其他行业动态 - 野兽派开设中国首家工坊店 以四季为主题打造沉浸式香氛体验空间 [16] - 耐克2025年将复刻权志龙挚爱鞋款Mars Yard 3.0 转售价曾达原价数十倍 [18] - 碧柔推出高原防晒技术:拉萨实测显示防晒液可减少98%晒伤 含水量提升11.9倍 [19] - 资生堂中国战略下沉:拓展内陆中型城市 在百万人口城市开设新门店 [23] - 盐津铺子投资2.2亿建泰国生产基地 重点生产魔芋、薯片等核心产品 [26] - 德弘资本完成收购高鑫零售 董事会主席黄明端辞任 华裕能接任 [27]
阿里市值约等于两个拼多多;苹果官方旗舰店接入国补,这次百亿补贴输了;便利店巨头7-Eleven私有化陷入僵局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2-28 20:52
阿里市值与电商竞争格局 - 阿里美股年初至今上涨62%,市值达3240亿美元,相当于两个拼多多(1630亿美元)或五个京东(616亿美元)[1] - 国内电商前三名为阿里、拼多多、抖音,京东降至第四[1] - 淘天集团正扶持优质品牌商家,管理层宣布未来资本开支将超过去十年总和[1] - 资本市场将阿里视为AI公司而非传统电商,其对手中抖音专注直播电商GMV增长,京东聚焦与美团在外卖/即时零售竞争[1] 苹果中国区销售策略调整 - 苹果天猫旗舰店接入北京国补,iPhone16等产品最高优惠上千元,128GB版本售价4499元低于拼多多4698元[2] - 苹果上季度中国收入下滑11%,库克归因经销商清库存降价[2] - 官方定价体系此前仅提供分期免息,国补加剧竞争且Apple Intelligence未在华推出[2] 7-Eleven私有化与行业动态 - 7-Eleven创始人放弃9万亿日元管理层收购计划,因融资困难[3] - 母公司Seven & i面临市场竞争与业绩压力,此前为抵御Couche-Tard的7万亿日元收购提案启动私有化[4] - 伊藤忠商事退出导致融资计划受阻,控制权存不确定性[4] 美国海运政策潜在影响 - 美拟对中国制造船只收取150万美元港口费,集装箱查验费或从1000美元涨至5000-6000美元[5] - 中国占全球集装箱船运力35-40%,2023年承接60-70%新订单,政策或推高全球海运成本[5] - 商务部称将扰乱供应链稳定,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5] 英伟达业绩与AI增长 - 2025财年Q4营收393亿美元创新高,净利润220.9亿美元同比增80%[6] - 全年数据中心业务增142%占营收近90%,游戏业务占比降至6.4%[6] - 下季度营收指引430亿美元低于分析师480亿美元预期[6] 中国手机与汽车行业动态 - 2024年中国手机出口8.14亿部同比增1.5%,为2015年后首增[7][8] - 小米SU7 Ultra定价52.99万元,较预售价降28.5万元,开售10分钟大定超6900台[9] - 小米2025年研发投入将达300亿元,AI占比25%[9] 汽车行业调整与业绩 - 奔驰中国裁员15%,销售等部门受影响,赔偿N+9[10] - 奔驰2024年营收1456亿欧元降4.5%,中国市场销量减6.7%[10] - 日产拟精简管理层,2024财年利润预期从1500亿日元调至1200亿日元[11] - 丰田1月全球产量增6%至78.2万辆,日本销量回升但中国降14%[12] 消费与奢侈品市场 - 华熙生物净利润大跌72%至1.6亿元,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承压[13] - 1月瑞表对中国内地出口额降29%至1.38亿瑞士法郎,香港市场同步下滑[14]
另类投资简报 | 7-11母企私有化缺金难牵手;Golden Goose“浅栖”马云蔡崇信的蓝池
彭博Bloomberg· 2025-02-28 18:28
私募股权市场回顾 - 彭博对冲基金指数显示1月对冲基金上涨1.5%,其中彭博股票对冲基金指数领涨 [4] - 新增三家全球对冲基金布局香港市场 [5] - 安宏资本计划收购隐形眼镜制造商金可国际在华业务 [5] 行业亮点 - 全球金融企业竞相招募人才以把握日本7.1万亿美元国债市场复苏机会 [5] - 意大利奢侈运动鞋品牌Golden Goose推迟IPO后获蓝池资本收购少数股权,私募股权公司Permira仍持多数股权 [5] - Golden Goose因担心上市首日股价下跌及中国需求下滑影响而推迟米兰上市计划 [5] 交易亮点 - 提议收购Seven & i Holdings Co.的财团因融资失败及董事会组成分歧导致交易搁浅,原估值达600亿美元 [5] - Circle-K运营商Alimentation Couche-Tard Inc.曾拟以470亿美元估值收购Seven & i Holdings Co. [5] - 蓝池资本(马云、蔡崇信家族理财办公室)完成对Golden Goose少数股权收购,交易条款未披露 [5]
便利蜂没有理想国:系统改变人,环境改变系统
晚点LatePost· 2024-06-02 11:00
核心观点 - 便利蜂试图通过算法系统驱动便利店运营标准化 实现高效扩张和盈利 但面临环境变化和人性执行偏差的挑战 [3][5][7] - 系统化管理在初期显著降低成本并加速扩张 但过度依赖技术导致应对市场变化时缺乏灵活性 [8][11][15] - 零售行业没有标准答案 需要平衡系统效率与人文关怀 适应不同区域市场特性 [7][19][38] 商业模式 - 采用全系统驱动模式 覆盖选址/订货/排班/陈列等200多个子模块 技术团队占比达60% [11][12] - 通过销量预测算法自动生成订货量 北京高销店日均2万元需配5名员工 [12] - 自研设备包括链接触控蒸烤箱(成本超10万元)和智能冷链系统 [13] 运营数据 - 巅峰期达3000家门店覆盖38城 员工超1000人 后收缩至1000店9城100人 [3][29] - 北京500店3年实现盈利 对比日系品牌需8-10年 但2021年关店率达46% [15][29] - 2020年疫情中新开600店 原计划2023年达1万家 实际暂停扩张 [27][32] 系统优势 - 选品成功率从40%(人工)提升至95% 发现海河牛奶等爆品 [35] - 店员培训周期从行业3年缩短至1年 新人10天可上岗 [15] - 通过数据采集(摄像头/共享单车)优化选址 北京鲜食工厂买断确保供应链 [34] 执行问题 - 店员存在糊弄系统行为 如清洁死角规避AI检测 手动配餐导致库存误差 [18] - 系统初期按前30%员工标准要求全员 导致效率下降 后引入疲劳系数调整 [23][25] - 低销店(日均1万以下)从3人减至2人 部分门店提前至21点闭店 [31] 市场挑战 - 上海开店存活率仅30% 面临全家等品牌百米内围剿 [34] - 下沉市场15元客单价无优势 鲜食品类不受低线城市欢迎 [37] - 中国城镇化率66% 低于便利店普及国家70%的门槛 美宜佳通过加盟模式覆盖4000乡镇 [38] 战略调整 - 2023年开放加盟作为直营参照系 强调单元经济优先于规模扩张 [39] - 保留系统核心地位 但加入金银牌激励和人文关怀设计 [24][25] - 等待写字楼经济复苏重启扩张 坚持技术驱动优于人工管理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