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

搜索文档
马斯克今年已作跑12位高管
36氪· 2025-07-22 08:36
高管离职潮概况 - 2025年3月至7月期间,马斯克旗下公司共有12位高管离职,平均每月3位 [10][11] - 特斯拉离职高管数量最多达7位,X(前推特)4位,xAI 1位 [12] - 离职高管平均效力时长超过10年,特斯拉7位离职者中有5位效力7年以上 [18] 特斯拉高管离职详情 - 7月离职的北美销售副总裁Troy Jones效力15年,疑似因销售疲软与业绩压力 [13][32] - 6月单月流失3位高管:人形机器人副总裁Milan Kovac(效力10年)、HR总监Jenna Ferrua(7年)、销售负责人Omead Afshar(马斯克心腹) [18] - 电池架构总监Vineet Mehta(效力18年)离职正值Model S新型电池研发关键期 [17] - 软件工程副总裁David Lau离职后加入OpenAI,能源工程主管Mark Westfall跳槽至下游电池回收企业 [14][15] X(前推特)高管动荡 - CEO Linda Yaccarino任职2年后辞职,被外界质疑为"傀儡CEO",任内平台营收仍低于收购前水平 [36][37] - 工程总监Haofei Wang(实际承担产品负责人角色)因战略频繁调整离职 [19] - 全球内容销售主管Brett Weitz与CEO关系紧密,其离职被视为团队重建失败信号 [21] 离职原因分析 - 销售压力:特斯拉欧洲市场连续5个月销量下滑,5月同比下跌28%,北美/欧洲销售负责人Afshar被解雇 [24][29] - 马斯克干预:X更名决策未告知CEO,广告商因平台争议持续流失 [35][36] - 人才争夺:特斯拉软件副总裁与xAI创始成员Uday Ruddarraju同期被OpenAI挖角 [39] 历史应对策略参考 - 2018年特斯拉40+高管离职危机中,公司通过重组、增持股票、量产目标宣导等手段渡过 [42] - 马斯克惯用"淡化-补位-抨击"组合拳,如称苹果为"特斯拉坟场"应对挖角事件 [43] - 对公开批评者采取激进反击,如前推特安全主管Yoel Roth遭人身攻击与网络暴力 [48]
巨星科技(002444):电动工具破局欧洲 全球化再进阶
新浪财经· 2025-07-22 08:30
订单信息 - 公司获得欧洲大型零售集团H公司为期三年的电动工具独家供应订单 [1] - 订单标的为消费级无绳锂电池电动工具及配件 覆盖欧洲区域近千家门店 [2] - 预计年采购金额不低于1500万美元 超过公司2024年电动工具收入的5% [2] - 计划2025年下半年启动交付 首年收入预计不超过1000万美元 [2] - 交易对手方H公司为世界五百强企业 系公司前十大客户 具备长期合作基础 [3] 欧洲市场分析 - 欧洲电动工具市场2024年规模达112.9亿美元 占全球份额34% 预计2033年增至156.6亿美元 CAGR 3.7% [4] - 全球DIY电动工具市场规模2024年达152亿美元 预计2033年增至257亿美元 CAGR 6.5% [4] - 消费级电动工具因单价低、更换需求高 成为商超扩展自有品牌的重要抓手 [4] - 公司通过H集团渠道正式进入欧洲超百亿美元核心市场 [4] 战略意义 - 此次订单标志着公司电动工具首次强势进军欧洲市场 [5] - 通过商超自有品牌代工模式验证产品在欧洲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5] - 代表电动工具非美市场进入"1-10"扩张阶段 [5] - 欧洲市场准入壁垒主要取决于产品性能与渠道能力 区别于美国市场的产能供给要求 [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169.42/207.58/251.22亿元 同比增14.50%/22.53%/21.02% CAGR 21.77% [6] - 同期归母净利润27.11/33.83/40.60亿元 同比增17.68%/24.80%/19.99% CAGR 22.38% [6] - 当前市值对应PE为13.57/10.87/9.06倍 [6]
景顺报告:60%中东主权基金增配中国资产,27万亿美元押注四大创新领域!
搜狐财经· 2025-07-22 07:51
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配置策略变化 - 约60%的中东主权财富基金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增加对中国资产的配置 [1] - 亚太和非洲地区主权基金中分别有88%和80%的机构表示将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投资 [3] - 北美地区约73%的主权基金对投资中国持积极态度 [3] 推动外资增配中国资产的核心因素 - 中国市场具备良好回报、有助于投资组合多元化、外资市场准入提升 [3] - 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押注中国在数字技术、可再生能源和先进制造业方面的实力 [4] - 投资重心转向中国的创新驱动型产业,包括半导体、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未来全球领导力领域 [4] 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投资领域 - 数字科技与软件、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清洁能源与绿色科技以及医疗健康与生物科技 [4] - 中国在太阳能、风能、电动车和电池市场未来几十年将占据主导地位 [4] - 雅鲁藏布江下游重大水电项目总投资约1.2万亿元,带动水电板块及西藏地区经济发展 [5] 中国资产近期市场表现 - A股沪指、创业板指涨幅分别为0.72%、0.87%,创年内新高 [5]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7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289亿元 [5] - 恒生指数年内涨幅24.6%,恒生科技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超25% [5]
川普关税大棒砸向全球,中国“免税大超市”反杀,美企盟友全懵了
搜狐财经· 2025-07-22 07:36
石墨行业 - 中国石墨占据全球产能70%,2025年对美出口额达15亿美元,美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几乎完全依赖中国供应 [1] - 美国本土石墨产业薄弱,仅由7家小型企业组成,三年产量不及中国一天产量的零头 [3][8] - 加拿大石墨矿商股价因关税暴涨51%,但最终仍需依赖中国技术提纯 [1][5] - 中国无氟提纯技术成本比美国低40%,欧洲和东南亚国家纷纷下单 [8] 电动汽车与电池行业 - 特斯拉和松下警告加征关税将扼杀美国电动汽车产业,特斯拉股价下跌,电池厂商集体跳水 [1] - 每千瓦时电池成本增加7美元,《通胀削减法案》补贴蒸发五分之一 [1] - 福特汽车因中国零部件关税裁员300人 [3] 半导体与制造业 - 苹果、三星等公司产品价格上涨 [3] -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锁死中国半导体产业,但中国供应链已遍布全球 [8] 医药行业 - 特朗普提议对进口药品征收200%关税,礼来和默克等巨头面临关闭海外工厂风险 [3] - 美国医院协会警告药价可能上涨三倍 [3] 农业与贸易 - 墨西哥对美国玉米加征关税,美国大豆出口量一年暴跌18% [3] - 沃尔玛将"美国制造"标签换成"非洲直供",芝麻油价格仅为本土大豆油一半 [5] 非洲市场与中国合作 - 中国对53个非洲国家实行零关税,阿里巴巴数据显示7月非洲新增主播2.3万,直播间5分钟售罄半年辣椒酱库存 [3][7] - 肯尼亚咖啡农扩大种植规模,埃塞俄比亚羊皮制品订单排到明年 [3] - 坦桑尼亚用订单换取中国工程队服务,赞比亚铜矿与中国冶炼厂合作 [7] 全球供应链战略 - 中国采取"全球绕道"战略,马来西亚加工石墨、墨西哥为美国车企建厂供货、非洲建设产业园区 [8] - 刚果(金)钴矿依托中国企业技术,电池正极材料以零关税销往中国 [5] 历史与市场规律 - 英国谷物法和1930年美国《斯穆特-霍利关税法》证明关税潮先伤及自身 [9] - 义乌小商品市场为非洲主播撰写中文直播稿,卢旺达主播5分钟售罄三年辣椒酱库存 [7]
中方做出一项决定,美国再次改变态度,特朗普喊话中方:感谢帮忙
搜狐财经· 2025-07-22 06:28
一方面,石墨是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原材料,美燃油车被称"油老虎"在市场上不具备竞争优势,转型发展电动汽车破局,多家车企电池所用精炼石墨几乎全 由中方供应,160%关税出炉不仅会影响产量,还会动摇车企股价,另一方面,"稀土之痛"还在折磨美国,身为世界上最大石墨生产与出口国的中国若出手 管制石墨出口,买单者只会是有关美企,况且,美国看似针对石墨,实则也在打击中国电动汽车行业。 阿尔巴尼斯访华行非常成功,特朗普的热络还未得回应,一方面,美急着和中国做生意,另一方面,"百日访华"计划已破产,九三阅兵和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两次能访华的机会特朗普必须抓住,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美国改变态度,改口称中国帮了美国大忙,美国似是想挽回中方决定,背地里却又一次对华举起关 税大刀。 据美国财政部7月17日公布的数据,中国已经连续三月减持美债,准确的说,从2022年俄乌冲突开始中方就在减持,三年减持数值分别是1732亿、508亿和 573亿美元,减持的目的,既是提防美国将货币武器化,也是想调整海外资产负债结构,美西方对俄罗斯海外资产所做之事给中方提醒,美方又一向视中方 为地缘政治对手,减持美债是对中国财富的保护。 然而,美债虽有日英两国顶上 ...
彭博电动汽车价格回报指数涨0.19%,报2736.77点,北京时间21:44刷新日高至2763.30点之后回吐涨幅。成分股Lucid Group收跌7.24%,MP Materials跌6.66%,极氪ADR跌3.59%表现倒数第三,吉利汽车H股跌2.54%,SQM跌1.87%,特斯拉跌幅第九大。蔚来集团H股则收涨2.06%表现第三,广汽集团H股涨2.94%,阿内卡矿业ANTM涨7.41%。
快讯· 2025-07-22 04:52
电动汽车行业指数表现 - 彭博电动汽车价格回报指数涨0.19%,报2736.77点,盘中刷新日高至2763.30点后回吐涨幅 [1] 成分股表现 下跌个股 - Lucid Group收跌7.24% [1] - MP Materials跌6.66% [1] - 极氪ADR跌3.59%,表现倒数第三 [1] - 吉利汽车H股跌2.54% [1] - SQM跌1.87% [1] - 特斯拉跌幅第九大 [1] 上涨个股 - 蔚来集团H股收涨2.06%,表现第三 [1] - 广汽集团H股涨2.94% [1] - 阿内卡矿业ANTM涨7.41% [1]
小牛电动上涨2.48%,报3.72美元/股,总市值2.90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7-21 21:52
股价表现 - 7月21日开盘上涨2 48% 报3 72美元/股 成交16 87万美元 总市值2 90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03月31日 收入总额6 82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35 12% [1] - 归母净利润-3884 47万人民币 同比增长29 11% [1]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14年 是全球领先的智能城市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 [2] - 中国城市出行领域第一家lifestyle品牌公司 传播科技 潮流 自由的品牌理念 [2] - 已推出NQi MQi UQi三个系列电动车及周边文化产品NIU POWER和专业户外运动自行车NIU AERO [2] - MQi和UQi是过去20年中唯一获得全球7项主要设计奖项大满贯的出行产品 [2] 重大事项 - 8月11日(美东)盘前披露2025财年中报 [1]
刚融了7个亿的贾跃亭,又要“被抓”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7-21 20:48
融中财经 . 中国领先的股权投资与产业投资媒体平台。聚焦报道中国新经济发展和创新投资全产业链。通过全媒体 资讯平台、品牌活动、研究服务、专家咨询、投资顾问等业务,为政府、企业、投资机构提供一站式专 业服务。 来源|融中财经 以下文章来源于融中财经 ,作者吕敬之 作者 | 吕敬之 编辑 | 吾人 贾跃亭仿佛自带"冰与火"双重剧本。 这边厢,法拉第未来刚把1.05亿美元新鲜融资收入囊中,宣称要押注豪华纯电MPV、AI自动驾驶和中美 双线扩张;那边厢,美国SEC三年欺诈调查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已悬至头顶。 就在最近,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 FF)宣布完成1.05亿美元融资,这是公司继一季度6100万美元 融资后的新一轮注资。此次融资将用于推动新品牌FX车型量产、AI技术研发及市场扩展,被视为贾跃 亭扭转FF经营困局的关键举措。然而跟新一轮融资消息一起传来的,是SEC的调查进展,美国证券交易 委员会(SEC)已向法拉第未来创始人贾跃亭和总裁王佳伟发出信函,警告他们因一项为期三年的欺诈 调查,可能很快面临该机构的执法行动。 贾跃亭,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01 又融一笔 说道融资,谁也不服也得服贾跃亭 ...
未来一周财报:TSLA、GOOGL、INTC、NOW等
美股研究社· 2025-07-21 20:33
财报季重点公司概览 - 下周财报将重点关注科技、能源、工业和消费领域的重量级企业,包括特斯拉、谷歌、英特尔、可口可乐等[1] - 科技领域重点关注"七巨头"中的特斯拉和谷歌,以及英特尔、IBM、恩智浦半导体等[1] - 其他重要公司包括AT&T、Verizon、可口可乐、洛克希德马丁、通用汽车等,覆盖电信、国防、汽车和消费需求等多个领域[1] 7月21日周一重点 - Verizon预计第二季度营收和利润同比增长约3%,分析师预计每股收益1.19美元,一致预期营收337.1亿美元[4] - Verizon过去8个季度中有7个季度每股收益超出预期,4个季度收入超出预期[4] - 同日发布财报的还有恩智浦半导体、达美乐披萨等公司[5] 7月22日周二重点 - 可口可乐预计每股收益0.84美元,一致预期营收125.6亿美元,已连续8个季度超出每股收益和收入预期[9] - 同日发布财报的还有通用汽车、洛克希德马丁、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等[8] 7月23日周三重点 - 特斯拉预计第二季度利润同比下降22%,收入同比下降12%,汽车交付量下降14%至384,122辆[11] - 谷歌预计第二季度收入和利润都将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预计每股收益2.19美元,一致预期营收939.4亿美元[15][19] - 谷歌已连续8个季度超出每股收益预期,其中7个季度收入超过预期[19] - 同日发布财报的还有AT&T、IBM、ServiceNow等公司[16] 7月24日周四重点 - 英特尔预计第二季度利润下降50%以上,今年迄今股价上涨约14%[18] - 同日发布财报的还有美国航空集团、西南航空、黑石等公司[21] 7月25日周五重点 - 菲利普斯66预计第二季度利润下降27%,收入同比下降17%,今年迄今股价上涨逾10%[23] - 菲利普斯66过去8个季度中有5个季度每股收益超出预期,50%的报告收入超过预期[25] - 同日发布财报的还有诺基亚、陶氏化学等公司[21]
美国麻省理工教授:这次的“中国冲击”,对美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7-21 18:13
全球经济与技术竞争 - 2025年全球经济与技术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中国在高技术领域的突破对美国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2] - 中美博弈从贸易扩展到技术与供应链控制,美国通过关税和出口管制试图遏制中国但效果有限[4] - 中国在航空、人工智能、通信、半导体、机器人、核能、量子计算、生物医药、太阳能和电池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6] 中国冲击1.0与2.0的对比 - 中国冲击1.0发生在1999年至2007年,中国利用低成本劳动力和大规模生产能力占领全球低端制造业市场,导致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减少约150万[4] - 中国冲击2.0的目标是高技术领域,这些领域是高附加值经济的支柱,也是国家安全和全球影响力的基石[6] - 中国冲击1.0依赖外资和沿海地区的出口经济,而2.0时代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协作成为核心驱动力[10]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突破 - 中国电动车产业在十年间从起步阶段跃升为全球领导者,合肥市通过地方政府设立风险投资基金支持比亚迪、蔚来等企业[8] - 宁德时代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商,大疆在无人机领域、隆基绿能在太阳能领域的领先地位显示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8] - 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进展显著,紫东芯、中芯国际等企业在14纳米芯片量产上取得突破[12] 技术标准与供应链控制 - 中国在5G通信领域通过华为、中兴实现设备出口,并主导了全球5G标准的制定[14] - 中国在稀土资源领域的控制力成为冲击的重要组成部分,稀土供应链高度集中于中国[14] - 中国在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领域的进展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技术标准的争夺[19] 教育与人才储备 -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2023年培养的工程和科技领域毕业生数量位居全球前列[15] - 大疆无人机的成功依赖硬件制造和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算法上的突破[15] 全球影响与地缘政治 - 中国冲击2.0重塑了全球技术格局和地缘政治,中国在太阳能和电池技术领域的领先推动了全球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19] - 中美在稀土、半导体等领域的博弈加剧,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其逐步摆脱对外部技术的依赖[21] - 中国的5G基站建设覆盖全球多个地区,为物联网和智能城市布局奠定了基础[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