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具
icon
搜索文档
宏观政策显效 经济稳中有进
中国证券报· 2025-08-16 04:10
核心经济指标表现 - 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 [1]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 [1] - 1至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 [1] 消费市场特征 - 1至7月服务零售额增长5.2% 与1至6月基本持平 [1] - 商品服务合并零售额1至7月同比增长约5% 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1]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28.7% [1] - 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13.8% [1] - 家具类零售额同比增20.6% [1] - 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14.9% [1] 新消费业态发展 - 暑期文旅消费新模式快速发展 体育赛事/电影/演出市场活跃 [2] - 线上消费/即时零售/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受消费者欢迎 [2] - 银发经济/首发经济等新兴消费增长点持续涌现 [2] 工业生产结构 - 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行业增长面达85.4% [2] - 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显著 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成效显现 [2] 新质生产力发展 - 7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 [3]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7.1% [3] - 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29.4% [3] - 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增长19.3% [3] -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24% [3] - 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12.8% [3] 政策支持预期 - 宏观政策发力显效 带动生产需求扩大 [3] - 新一轮支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增量政策有望推出 [4] - 项目资金落实速度加快 基建投资需求有望提振 [4]
税收数据显示:“两新”政策实施一年多来成效明显
搜狐财经· 2025-08-15 22:43
政策效果显现 -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行一年多来效果持续显现,在促进转型升级、提振消费需求、畅通经济循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 - 2024年4月至2025年7月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7.3%,其中工业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9.8% [1] - 信息传输软件业、科技服务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7.8%、28.3% [1] - 民营企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增长9.3% [1] 消费领域表现 - 2024年4月至2025年7月日用家电、视听设备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4.5%和22.8% [1] - 家具、卫生洁具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1%、13.6% [1] - 服务型机器人制造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1.1% [1] - 全国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81.7% [1] 产业升级与经济循环 - 政策逐渐形成"政策驱动-需求释放-产业升级"的良性互动 [2] - 2024年4月至2025年7月"两新"政策叠加直接拉动全国零售业需求增长反作用于供给端,带动制造业企业加力推进设备更新升级 [2] - 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经济内循环更加顺畅 [2] 政策持续发力 - 税务部门将不断强化"政策+服务"双轮驱动,推动"两新"政策持续显效 [2] - 政策红利正在有效转化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1]
2025年7月经济数据点评:如何看7月经济数据?
招商证券· 2025-08-15 21:33
工业增加值 - 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环比增长0.38%[4] - 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2%,装备制造业增长8.4%,连续24个月快于整体工业[4]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3%,集成电路制造增长26.9%,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增长21.7%[4] 固定资产投资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7月环比下降0.63%[4]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速达5.3%,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0%[4]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消费品制造业如电动自行车增长45.3%,高端设备如航空航天器增长26.3%[4] 房地产 - 1-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53580亿元,同比下降12.0%,7月单月同比下降17%[4] - 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9.4%,土地成交建筑面积同比减少14.2%[4] - 1-7月商品房销售额49566亿元,同比下降6.5%,7月单月销售额环比下降47.5%[4] 消费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万亿元,同比增长3.7%[4] - 家电零售额增长28.7%,通讯器材增长14.9%,家具增长20.6%[4] - 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4.7%,新能源车渗透率升至48.7%[4] 服务消费 - 1-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交通出行服务和文体休闲服务保持两位数增长[4]
7月经济数据点评:增长的锚点或还是出口
长江证券· 2025-08-15 21:12
工业生产 - 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至5.7%,较上月下滑明显[7] - 出口链拖累较重,汽车、电子、纺服、电气机械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显著回落[7] - 7月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回落至1.0%以下,出口对生产的支撑明显转弱[7] 固定资产投资 - 7月估算固投同比增速由正转负至-5.2%[7] - 制造业/狭义基建/地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下滑至-0.3%/-5.1%/-17.0%[7] - 建筑安装工程同比增速续降至-6.0%,极端天气影响突出[7] 消费 - 7月社零同比增速回落至3.7%,限额以上零售同比增速回落至2.8%[7] - 餐饮收入同比增速仅小幅回升至1.1%,餐饮消费弱于整体线下服务[7] - 汽车、家电社零同比增速均回落,两者对整体社零贡献率回落至29%[7] 出口与增长 - 出口对于生产的拉动力强于内需,若出口转弱将压制GDP增长[7] - 7月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已有下滑信号,值得警惕[7] - 出口与地产同时偏弱可能压制私人非金融部门的债务周期低位下探[7] 风险提示 - 外部经济环境波动性放大,外需变化节奏不明确[57] - 政策相机抉择仍有不确定性,内需增长持续性存疑[57]
越南数字经济,前景为何不妙?
36氪· 2025-08-15 19:36
50年前,越南战争硝烟散尽,留下了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 战后,越南一度试图彻底清算私营经济、推行高度计划经济制度、实行配给制与统购统销,结果短缺与饥荒并存。 4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让越南从贫困国跃升为制造业新秀,也让它盯上了数字经济的下一波红利。 然而,人才短板、人口拐点、制度管控三重困境,让这场雄心勃勃的数字化转型更像是一场高风险豪赌。越南能否跨过这些门槛,关系到它是迎来新腾 飞,还是面临"未富先老"的困境。 从废墟到腾飞:承接溢出、精兵简政 到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的衰落减少了对越南的援助,由此,越南的经济困境也进一步加剧,年通胀率一度飙升至454%,全国一半人口陷入贫困状 态。 1986年,领导层的更迭为越南带来转机,"革新开放"(Doi moi)正式实施,私营经济合法化,市场机制被引入。自此,越南开始了向全球经济体系融入 的征途。 越南革新开放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比如给予很大的税收优惠,具有吸引力的土地政策等,让越南的经济发展更加活跃,外资乐于吃到越南的政策 红利。 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1995年)、签署美越双边贸易协定(2000年)、加入WTO(2007年),此后,东盟又与中国、印度、日本 ...
7月零售、投资环比意外转负
华西证券· 2025-08-15 19:33
生产与需求端表现 - 7月工业增加值与服务业生产指数加权同比增速从6月的6.3%放缓至5.8%,但仍高于去年同期的4.9%[1] - 需求端指标(投资、零售、出口交货值)加权同比增速放缓3个百分点至-0.1%,与生产端增速差达5.8个百分点,创近年新高[1] - 7月工业产销率97.1%,同比低0.2个百分点,跌幅略优于6月的0.3个百分点[1] 出口与工业拉动 - 7月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从6月的4.0%大幅放缓至0.8%,对工业增加值的拉动仅0.09个百分点,贡献度下降30%+[2] - 8月上半月对美发船吨位同比从7月末的15%+降至-7%,预示出口继续放缓[2][13] 零售与消费政策 - 7月零售同比增速从6月的4.8%降至3.7%,其中国补相关汽车零售增速从4.6%转负至-1.5%,拖累整体零售0.4个百分点[3] - 新一轮690亿元国补资金8月下达,或对8-9月零售形成支撑[3] 投资与天气影响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从1-6月的1.6%放缓至5.3%(剔除地产),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速从17.3%降至15.2%[4] - 7月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从-0.1%恶化至-5.3%,基建、制造业、地产投资分别放缓7.0、5.3、4.1个百分点,极端天气或为主要扰动[4][16] 地产市场与政策预期 - 7月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为-7.8%和-14.1%,环比降幅45.8%和47.5%,均弱于2021-2023年均值[5][18] - 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跌幅扩大至1%,9-10月或为地产宽松政策窗口期[5][21] 经济数据与政策展望 - 7月工业增加值环比年化增速4.7%,零售和投资年化增速分别为-1.7%和-7.3%,需求不足矛盾加剧[6] - 5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进入落地期,后续增量政策或需观察外需变化[8] 金融市场动态 - 股市流动性牛市特征明显,需关注中证2000指数走弱可能预示风格切换至大盘股[8] - 债市长端利率受风险偏好压制,但资金利率低位支撑其定价中枢[9]
透视税收数据:促进转型升级、提振消费需求,“两新”政策成效明显
搜狐财经· 2025-08-15 19:00
政策效果总体表现 -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行一年多来效果持续显现 在促进转型升级 提振消费需求 畅通经济循环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 设备更新领域表现 - 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7.3% [1] - 工业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9.8% [1] - 信息传输软件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增长27.8% [1] - 科技服务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增长28.3% [1] - 民营企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增长9.3% [1] 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表现 - 日用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44.5% [1] - 视听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22.8% [1] - 家具零售额同比增长30.1% [1] - 卫生洁具零售额同比增长13.6% [1] - 服务型机器人制造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1.1% [1] - 全国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81.7% [1] 经济循环效应 - 政策形成"政策驱动-需求释放-产业升级"的良性互动 [2] - 政策拉动全国零售业需求增长并反作用于供给端 [2] - 带动制造业企业推进设备更新升级 [2] - 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 [2] - 经济内循环更加顺畅 [2] 政策持续实施 - 税务部门将强化"政策+服务"双轮驱动 [2] - 推动"两新"政策持续显效 [2] -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2]
好的商业模式,一定是创造了全局性增量
创业家· 2025-08-15 18:13
商业模式创新核心观点 - 商业模式创新通过改变利益相关者交易结构创造效率空间 核心标准是新交易结构中每个参与者都能获得更多收益 体现全局性增量价值 [1] 日本消费品牌研究价值 - 日本市场成为中国消费行业未来10年发展的预演场 其低增长 少子化 高龄化环境孕育出多个行业领军企业 [2][6] - 日本品牌应对平价化的产品哲学 极致效率零售模型及情绪价值变现方法 对中国消费市场具有强预示性 [6] - 流量失效成为2025年消费赛道共识 日本经验帮助中国产品从"赢得流量"转向"赢得一代消费者" [6] 日本企业核心经营策略 供应链驱动PB产品 - 神户物产通过制售一体化PB商品+低折扣业态 拥有1000+门店 200亿人民币规模 全球合作350家工厂 [7][13] - 7-11利用全日本门店数据 通过TEAM MD机制指导供应链开发PB产品 满足用户潜在需求 [7] - Nitori采用SPA模式 以汽车供应链标准管理家具供应链 实现连续36年收益双增长 [7] 细分大单品持续迭代 - 龟甲万从酱油产品扩展到酱油文化 开发2000种SKU 生存380年 [7][16] - 资生堂通过品牌与产品分层策略 既守住高端市场又挖掘高性价比下沉客群 [7] 生活方式定义与情绪共鸣 - 万代开发触动人类本能欲望的商品 专注孤独经济下的情绪变现 [8][9][18] - 无印良品洞察经济泡沫后生活方式 重新定义无logo平价商品 实现消费降级翻译 [9] 企业参访与学习内容 - 7-11前CIO碓井诚分享数据驱动零售战略 其PB商品开发核心人员参与开发超1000件商品 助力店铺业绩提升120% [11] - 资生堂商品开发负责人分享30年行业经验 重点阐述如何用情绪和功能满足经济泡沫后分层需求 [14] - Nitori供应链专家揭示SPA模式成功之道 通过中国数百家工厂实现汽车制造级品质管理与极低制造成本 [15] 研学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时间定于2025年9月21日至26日 地点为东京 限35名企业创始人参与 定价59800元/人 [20] - 特邀嘉宾包括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 其早期投资案例涵盖小红书 滴滴 饿了么等知名项目 [10]
漫评美物价上涨:“悄悄起飞”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15 18:11
核心观点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物价上涨 对民众日常生活造成显著压力 约半数美国人将食品杂货价格视为主要压力来源 [1] 物价变动趋势 - 春季物价保持相对平稳 5月开始上涨 6月继续攀升 [1] - 家电 家具 玩具等进口商品价格均出现上浮 [1] 消费者影响 - 约50%美国人认为食品杂货价格高是主要生活压力来源 [1] - 民众反映超市价格频繁变动 水果价格涨幅尤为明显 [1] - 价格涨幅已超出部分民众承受能力 [1]
“以旧换新”政策显效 4-7月全国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81.7%
搜狐财经· 2025-08-15 17:15
设备更新政策效果 - 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增长7.3% 其中工业企业增长9.8% [1] - 信息传输软件业和科技服务业设备采购金额分别增长27.8%和28.3% [1] - 民营企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增长9.3% 支撑产业转型升级 [1] 消费品以旧换新表现 - 日用家电和视听设备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4.5%和22.8% [1] - 家具和卫生洁具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1%和13.6% [1] - 服务型机器人制造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1.1% [1] 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长 - 全国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81.7% [1] 制造业整体影响 - 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 [2] - 政策形成"政策驱动-需求释放-产业升级"良性循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