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

搜索文档
力大又聪明 “新农人”的新拍档上线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2 20:48
在具身智能技术浪潮的推动下,智能机器人深度融入生产生活,劳动形态也正在发生变化。戳视频,去农田里看看"新农人"的新 拍档↓↓↓ 总台央视记者张春玲:在深圳光明区,2000亩的玉米地都已经成熟了,这次我的工作当中有了一个新搭子——采摘小车。 深圳枢途科技创始人卓羽:像这样的路面环境本身是比较复杂的,有管道,有坑洼,它要结合视觉识别的算法,对于人的识别, 对于地面的识别以及对于坑洼的不同路径。我们在硬件上也有很多创新,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它在里面走得稳、走得好。 而作为农业领域中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种,采摘也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力的重要场景。眼下,正是浙江的春茶采摘季,在杭州的 茶园里,由浙江理工大学师生们研发的,能够慧"眼"识茶的采茶机器人正在紧张地忙碌。 可以自动跟随、语音交互,还能适配农田里各种复杂场景和地形,在这个智能小车搭子的配合下,不太熟悉农活儿的记者,也变 成了采摘能手。 记者:有了这样一个小车,对您有帮助吗? 玉米采摘工人:首先体力活没那么重,如果人工背,大概要五六十斤,这样我们就不用背了,采摘就行了。快很多,轻松很多, 干得很开心。 科技的助力让干农活儿变得更轻松。记者又变身成了田里的"赛博"农民,技术 ...
苏州市科技攻关项目申报启动
苏州日报· 2025-05-02 09:04
2025年度苏州市科技攻关项目申报 核心观点 - 苏州市启动2025年度科技攻关项目申报,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十大产业领域,采用创新组织形式加速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 [1] - 项目设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两大专项,最高资助金额达2000万元,资金由市级或市区两级共同承担 [1] - 申报突出前沿技术创新、自主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三大导向,强调核心技术自主化和产业规模化发展 [2] 重点支持产业领域 - 聚焦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机器人、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光子与新型显示、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高端装备、低空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量子技术十大领域 [1] 资助金额与分配机制 -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企业承担项目分1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四档,高校或科研院所分100万元/300万元两档,经费由市级承担 [1] - 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单个立项分1000万元/2000万元两档,经费由苏州市与县级市(区)共同承担 [1] 组织形式与创新导向 - 采用"竞争择优""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创新机制 [1] - 强化前沿技术创新,支持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研发 [2] - 推动企业牵头转化高价值专利成果,形成重大战略产品 [2] - 鼓励产学研合作,重点支持驻企CTO、联合攻关体及院士团队引进 [2] 申报流程 - 申报通过"苏商通"平台在线提交,主管部门网络推荐截止时间为本月30日17点 [2]
济南银座商城打造省内首个未来科技商业综合体
齐鲁晚报· 2025-05-01 20:21
公司动态 - 山东首个未来科技商业综合体"EX未来科技探索中心"在济南银座商城正式启用 包含6个主题展馆和29个主题展区 [1][3] - 项目设置"运维中心""人机猜想"等特色展区 提供机器人研发过程展示及人形机器人接待服务 [3][5] - 7楼未来科技体验中心配备10余项互动项目及机器人餐厅 强化场景化消费体验 [3] - 创新引入李清照、辛弃疾仿生机器人 结合AI画室、AI作曲等科技艺术融合项目 [5] 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科技赋能打造消费新场景 推动多业态、多场景融合发展 [7] - 与EX机器人公司合作 后者是国内首家智能仿生人形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 [9] - 项目结合蛇年春晚热点IP 将人形机器人应用延伸至零售场景 [9] 行业趋势 - 商业综合体加速向科技体验型转型 济南项目包含机甲组装、模拟诊脉等沉浸式互动 [3][5] - 人形机器人技术从表演向家居、零售等实用场景渗透 [9] - 零售行业通过"科技+文化"模式创新 如宋词机器人、达利艺术展等差异化内容 [5][9]
派斯林2024年财报:营收利润双降,智能机器人能否成为新增长点?
金融界· 2025-04-30 09:4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8.43亿元,同比下降13.75% [1] - 归属净利润0.6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6.85% [1] - 毛利润下降17.66%,反映盈利能力显著下滑 [4] 汽车制造业务 - 公司在汽车制造自动化领域拥有80多年经验,客户包括通用、福特、宝马等国际主机厂 [4] - 北美新能源汽车市场不确定性和国内价格战导致业务承压 [4] - 全球化布局(中国、美国、墨西哥)成效有限,主机厂投资延后/取消加剧市场占有率提升难度 [4] - 国内进入宝马、通用、赛力斯供应链,但盈利空间受价格战压缩 [4] 非汽车业务拓展 - 拓展智能仓储、航空制造、装配式建筑等领域以降低汽车行业周期性影响 [4] - 非汽车业务收入占比仍低,未能抵消汽车业务下滑 [4] - 智能仓储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不明显,航空制造/装配式建筑订单规模较小 [5] 智能机器人布局 - 2025年推出飞机装配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展示仿生机器人技术(六足机器人负载80kg、6自由度) [6] - 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开发,目标应用于飞机总装自动化等大型装备领域 [6] - 商业化面临挑战:AI算法、视觉识别研发进展待验证,市场竞争激烈 [6] 战略方向 - 持续优化业务结构,重点加强新兴领域(智能机器人、工业AI)市场拓展与技术研发 [6] - 需通过技术创新应对汽车业务下滑压力,寻找新增长点 [1][6]
东阳光(600673):积极拓展下游市场 优化产业布局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3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47亿元,同比增长18.28% [1]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181.53% [1] - 预计2025年~2027年收入分别为139.68亿元、164.54亿元、194.16亿元 [4] - 预计2025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1亿元、16.74亿元、21.26亿元 [4] 液冷业务布局 - 公司战略布局冷板式液冷和浸没式液冷,提供铝冷板、氟化冷却液及全链条解决方案 [2] - 公司与韶关市政府合作,计划入驻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液冷设备制造和超级电容研发基地 [2] - 公司与中际旭创共建智算中心液冷生态 [2] 智能机器人领域拓展 - 公司联合上海智元、北武院、灵初智能成立光谷东智,正式进军智能机器人领域 [3] - 公司与多方签署战略协议,致力于打造华中首家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3] - 公司与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签订机器人采购协议,项目金额不超过7,000万元 [3]
科大智能(300222) - 300222科大智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8
2025-04-29 09:26
业绩说明会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4月28日15:00 - 17:00采用网络远程方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进行,面向全体投资者 [2] - 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总裁黄明松,副总裁、财务总监穆峻柏,董事会秘书王家伦,独立董事王清 [2] 分红与风险警示 - 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正值,但合并报表、母公司报表年度末未分配利润均为负值,暂时不满足现金分红条件;且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金额超6亿元,属豁免情形,股票交易不存在因分红不达标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风险,满足条件会按章程积极分红 [2][3] 营业收入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73,852.3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72%,主要受合并主体减少影响,2024年较上年同期因合并主体减少影响收入合计75,656.02万元,扣除剥离主体因素影响后同口径相比营业总收入2024年较上年同期增长16.76% [3]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4,824.6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19% [7] 公司业务介绍 - 公司深耕电力能源领域20多年,是数字能源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以“数字能源”和“智能机器人应用”为业务载体,布局核心技术研发,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应用场景,提供智能配用电设备、储能系统产品、智能机器人和整体综合解决方案及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3] 股票回购与增持 - 2024年12月9日至12月30日,公司使用自有资金2,399.76万元,按12.24元/股的成交均价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96.1万股,回购股份已于2025年1月完成注销手续,后续若有新计划会按规定履行程序和披露信息 [4][5] 机器人板块业务 - 公司是国内智能机器人应用领域领先企业,深耕非标定制化智能产品与服务、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应用,产品矩阵丰富,涵盖智能巡检机器人、机械手、仓储机器人等,满足不同工业场景需求 [5] - 巡检机器人配备先进供电智能运维平台,性能卓越;机械手系列产品为多领域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应用覆盖全国近100个城市800多个项目现场及全球十多个国家,是国内机械手行业标杆企业;仓储机器人兼具高集成化、轻量化属性,可嵌入物联网预警系统,年生产能力可达千台以上,在新能源行业出货量占据行业头部地位 [6] 海外业务与关税影响 - 2024年度公司海外销售收入合计2,897万元,仅占营业收入比重1.06%,主要集中在东南亚、欧洲和澳洲地区,基本无对美出口收入,美国加征关税目前对公司业务无影响 [6] 公司盈利情况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03.5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4.79% [6]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03.4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7.55%,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呈持续向好发展趋势 [7]
海关多模式支持智能机器人“出海”
深圳商报· 2025-04-28 08:59
文章核心观点 安诺机器人以核心技术拓展AI+餐饮领域应用,产品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业务扩张是深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的缩影,深圳海关采取多种措施助力企业发展,安诺机器人出口额有望持续增长 [1][2] 公司情况 - 安诺机器人位于深圳宝安,其生产的机器人咖啡机工艺精良,产品准备运往海外市场 [1] - 春节期间印度客商现场下单6套设备,后续订单可能增至200套 [1] - 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餐饮机器人产品已出口到欧美、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2024年公司出口额比2023年翻番,今年预计出口还将翻番 [2] 行业情况 - 深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呈快速增长态势 [2] 海关助力 - 同乐海关安排专员帮助企业梳理关税政策,引导企业用好出口模式,办理分期纳税预计为企业缓解资金压力8.5亿元 [2] - 深圳海关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等行动,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增强国际竞争力 [3] - 深圳海关调整深加工结转申报时限,支持上下游企业调配保税料件及半成品流转,提升产业链韧性 [3] - 深圳海关指导企业规范申报暂时出境货物ATA单证册,助力机器人顺利参展 [3]
“读懂人才”破解科技金融堵点:院士团队估值可超厂房设备
新浪财经· 2025-04-27 18:15
科技金融创新模式 - 浙商银行通过"人才银行"产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信用贷款,2024年批复和利时卡优倍科技2500万元信用额度,基于创始人周东红作为宁波市级拔尖人才的背景及公司60%研发人员占比的软实力 [1] - 金融机构突破传统抵押担保模式,将人才指标作为授信核心因素,解决科技型企业"院士团队估值不如厂房设备"的信贷困境 [1][5] - 浙商银行2024年末服务科技型企业30712户,融资余额达3674亿元,覆盖41位国内外院士、近700位国家级人才及超1300位省部级人才 [7] 科技型企业融资痛点 - 科技型企业在初创期普遍面临现金流不稳定、抵押品匮乏、研发周期长(如孚宝科技智能机器人研发资金需求大)、技术估值难等四大痛点 [3][5] - 和利时卡优倍科技等轻资产公司因缺乏抵押物导致融资受阻,2023年孚宝科技虽订单暴涨但面临1000万元备货资金缺口 [1][3] - 传统银行授信依赖厂房设备等硬信息,而科技型企业核心资产为人才与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 [5][6] 浙商银行科技金融实践 - 2016年首创"人才银行"模式,首位客户胡辉博士获200万元信用贷款支持其安全物联网项目,现已成为浙江省行业骨干企业 [6][7] - 评估体系聚焦人才(创始人背景、团队实力)与技术(专利含金量、上下游评价),案例包括江丰电子3000万元授信,其董事长姚力军为国家级人才 [4][7] - 2023年成立科创金融专职部门,形成"以人才银行为底座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单户授信上限3000万元,平均额度500万元 [7][8] 区域科技企业发展动态 - 杭州市"六小龙"科技型企业引发关注,浙江孚宝科技等企业通过解决市场痛点(如康养机器人)实现订单量暴涨 [2][3] - 宁波江丰电子作为芯片材料领军企业,其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获浙商银行产业链上下游孵化支持 [4] - 浙商银行宁波自贸区支行通过"以人定贷"模式支持卡优倍科技等企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5]
亿嘉和2025年一季度财报:营收与利润显著增长,但现金流及应收账款需关注
证券之星· 2025-04-27 07:23
营收与利润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216.87% [1] - 归母净利润751.62万元,同比增长121.81% [1] - 扣非净利润524.89万元,同比增长113.53% [1] 毛利率与净利率 - 毛利率43.64%,同比下降10.24% [2] - 净利率8.55%,同比增长109.56% [2] 成本控制 - 三费总计3311.74万元,占营收25.93%,同比下降75.12% [3] 现金流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8元,同比下降2532.14% [4] - 货币资金1.81亿元,较去年同期5.19亿元减少65.05% [4] 应收账款 - 应收账款6.38亿元,占最新年报营业总收入108.98% [5] - 较去年同期7.45亿元有所减少 [5] 融资与分红 - 累计融资总额13.12亿元 [6] - 累计分红总额1.69亿元,分红融资比0.13 [6] 总结 - 营收和利润显著增长,成本控制效果明显 [7] - 现金流状况和应收账款水平需引起重视 [7]
创新大生态时代,中国银行业开始计算“知本ROI”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24 20:19
金融范式创新 - 浙商银行2016年创新推出全国首个"人才银行",以人才价值而非实物资产作为信用锚点,已服务4000余名高层次人才,提供融资余额超300亿元[3][6] - "人才银行"产品设计弱化传统财务指标,依据人才价值、政府认可度及企业潜力评估,提供最高3000万元信用支持[6] - 2024年升级为"善科陪伴计划",从人员、场景、产品、生态四个维度构建更全面的科技企业服务网络[3][5] 科技企业服务案例 - 孚宝智能年均增速达300%,浙商银行通过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及善融资产池解决其轻资产融资难题[9][10] - 和利时卡优倍2024年营收突破2.5亿元,获2500万元授信支持知识产权证券化,并配套保函和票据服务[13][15] - 阳明工研院孵化企业已有17家成为规上企业,浙商银行对产业链成员企业批复最高6亿元综合授信[18][22] 特色化服务模式 - 针对半导体产业链企业,提供厂房建设、股权激励、并购回购等阶段性定制化产品[23][24] - 建立线上审批模型与线下尽调结合的风控体系,基于实控人团队及技术成果快速评估价值[11] - 通过"四链融合"生态构建,联合政府、创投、科研机构形成科技金融服务闭环[5][29] 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金融角色从资金搬运工转变为创新生态构建者,推动科技与金融"双向奔赴"[28][31] - "善本金融"理念将社会价值嵌入商业逻辑,长期陪伴企业成长周期[29][30] - 在杭州创新生态中发挥"光合作用",通过资源配置放大城市创新能力[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