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搜索文档
铜:基本面现实偏强,支撑价格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4-28 10: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铜基本面现实偏强,支撑价格 [2] 报告各部分总结 基本面跟踪 - 期货数据:沪铜主力合约昨日收盘价77,440,日涨幅0.04%,夜盘收盘价77470,夜盘涨幅0.04%,成交110,001,较前日减少1,571,持仓165,933,较前日减少203,库存41,588,较前日减少1,376;伦铜3M电子盘昨日收盘价9,360,日跌幅1.00%,成交5,574,较前日增加357,持仓286,000,较前日增加1,748,库存203,450,较前日增加25,注销仓单比37.97%,较前日增加0.59% [2] - 现货数据:LME铜升贴水2.41,较前日减少4.02;保税区仓单升水90,较前日增加2;保税区提单升水110,较前日增加7;上海1光亮铜价格72,000,较前日增加100;现货对期货近月价差180,较前日增加5;近月合约对连一合约价差210,较前日增加20;买近月抛连一合约的跨期套利成本211;上海铜现货对LMEcash价差 -266,较前日减少124;沪铜连三合约对LME3M价差 -447,较前日减少157;上海铜现货对上海1再生铜价差1,634,较前日增加99;再生铜进口盈亏462,较前日减少273 [2] 宏观及行业新闻 - 宏观: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特朗普称谈成200份协议,美日协议“非常接近”,关税不太可能再暂缓90天 [2] - 微观:哈萨克今年1 - 3月精炼铜产量同比增加2.9%,至123,789吨,3月份产量为42,119吨,高于2月份的39,001吨;中国2025年3月废铜进口量为189,722.465吨,环比减少1.87%,同比下降13.01%;秘鲁安塔米纳矿业公司因突发安全事故全面停工;2025年1 - 3月,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营业收入21356.5亿元,同比增长19.5%,营业成本20156.1亿元,同比增长19.7%,利润总额657.7亿元,同比增长33.6% [2][4] 趋势强度 - 铜趋势强度为0,取值范围在【-2,2】区间整数,强弱程度分为弱、偏弱、中性、偏强、强,-2表示最看空,2表示最看多 [4]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2204.4亿元
国家统计局· 2025-04-27 09:41
文章核心观点 1 - 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0.8%,不同类型企业和行业利润表现有差异 [1] 企业利润情况 - 1 - 3月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5599.5亿元,同比下降1.4% [1] - 1 - 3月股份制企业利润总额11101.5亿元,增长0.1% [1] - 1 - 3月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利润总额3883.5亿元,增长2.8% [1] - 1 - 3月私营企业利润总额3709.7亿元,下降0.3% [1] 行业利润情况 大类行业 - 1 - 3月采矿业利润总额2204.4亿元,同比下降25.5% [1] - 1 - 3月制造业利润总额10826.4亿元,增长7.6% [1] - 1 - 3月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2062.8亿元,增长5.4% [1] 主要行业 - 1 - 3月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40.3% [2] - 1 - 3月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增长33.6% [2] - 1 - 3月专用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14.2% [2] - 1 - 3月通用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9.5% [2] - 1 - 3月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利润增长7.5% [2] - 1 - 3月纺织业利润增长7.1% [2] - 1 - 3月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增长6.1% [2] - 1 - 3月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3.2% [2] - 1 - 3月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利润下降0.4% [2] - 1 - 3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下降3.1% [2] - 1 - 3月汽车制造业利润下降6.2% [2] - 1 - 3月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利润下降14.2% [2] - 1 - 3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下降47.7% [2] - 1 - 3月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同比减亏 [2] - 1 - 3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由亏转盈 [2]
被楼市反噬!这个省会,难了!
城市财经· 2025-04-24 11:38
昆明人口与经济现状 - 昆明常住人口868.7万人,距离2025年千万目标差130万人,且2023年人口净流入仅4600人(扣除自然增长后)[3][4][6] - 同期贵阳人口增长强劲,2021-2024年累计增61.27万人,2024年增量19.96万人居全国第一[8][9] - 2024年昆明GDP增速4%(8275.22亿元),低于贵阳6%(5777.41亿元),经济增速与人口吸引力正相关[13][15] 房地产依赖与工业薄弱 - 昆明固投中房地产占比从1990年6.2%升至2021年60%,2019年土地出让收入915.7亿元峰值后连续暴跌,2023年仅46.28亿元[22][23][26][28] - 商品房销量从2019年1916万㎡降至2023年749万㎡(-60.9%),房地产投资增速2023年-40.2%拖累GDP[30][34] - 工业增加值2023年1704亿元,仅为深圳14.2%(1.2万亿),千亿产业仅1个(有色金属冶炼),不及昆山(2435亿元)等县级市[35][39][44][47] 债务与财政困境 - 2022年末昆明城投有息债务3577.5亿元,债务率550%超全国均值2.5倍,2023年地铁员工工资及五险一金拖欠[68][69][76] - 昆明轨交集团2023年净亏损22.9亿元(扣除23.8亿补贴),财政补贴延迟反映债务压力[78][79][82] - 云南省被国务院列入2024年限制新开工项目名单,债务问题制约经济复苏[71][72]
德福科技(301511) - 2025年4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3 16:50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8.05 亿元,同比增加 19.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45 亿元,同比下降 284.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 -2.36 亿元,同比下降 442.96% [2]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5.00 亿元,同比增加 110.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820.01 万元,同比增加 119.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 588.70 万元,同比增加 105.66% [2] 销量与产能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电解铜箔销售 9.27 万吨,同比增长 17.18%;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电解铜箔销售 2.96 万吨,同比增长 102% [2] - 截至 2025 年一季度,公司产能 15 万吨/年,预计 2025 年第二季度将有 2.5 万吨在建产能投产试运行 [2] 盈利改善原因 - 2025 年第一季度整体保持较高开工率,销量较去年同期翻倍,锂电铜箔高附加值占比继续保持 40%以上,电子电路铜箔部分产品加工费有上修调整,同时高阶 RTF、HVLP 第 1 - 3 代加快批量导入,带动公司整体利润修复 [2] 美国关税影响 - 公司产品没有直接出口到美国,海外客户仅涉及日韩和欧洲,无直接影响;公司自 2023 年起开启全球布局本地化配套客户,目前正在筹备欧洲建厂和东南亚销售布点 [3] 配套产品情况 - 公司珠峰实验室与头部电芯客户各家实验室保持紧密联系,在下一代电池技术领域用铜箔已取得前瞻性布局成果,多款新型锂电铜箔均已具备量产能力,其中 PCF 多孔锂电铜箔和雾化铜箔于今年 3 月已实现批量生产 [3] - PCF 多孔铜箔可使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 15 - 20%,适用于多种高能量密度电池体系及固态电池体系 [3] - 雾化铜箔有望抑制锂枝晶生长,可提高负极粘结力,缓冲负极体积膨胀 [3] - 芯箔能提升电池的高温循环寿命,适合高温应用场景以及含硫的固态电池 [3] 国产替代进展 - 2024 年公司研发投入为 1.83 亿元,同比增长 30.45%,新增约 17 件发明专利,在电子电路铜箔领域高端产品国产替代符合预期 [3] - RTF - 3 已实现对多家 CCL 客户批量供货,RTF - 4 进入客户认证阶段 [3] - HVLP1 - 2 已批量供货,HVLP3 已通过日系覆铜板认证,预计 2025 年加速放量,HVLP4 在做试验板测试,HVLP5 处于特性分析测试 [3] - 自主研发的 3μm 超薄载体铜箔(C - IC1)自今年 3 月起开始供货,公司成为国内首家载体铜箔国产替代量产厂家 [3]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于 2024 年 11 月 28 日发布资产划转及业务整合公告,优化管理架构,整合内部资源,推动集团化发展 [4] - 未来将利用化学工业创新平台优势,引领电解铜箔材料性能升级,发展颠覆性铜箔制造技术,实现制造过程能耗下降及原子经济性,整合为综合性化工电子材料集团 [4]
德福科技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 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证券日报· 2025-04-18 22:07
业绩表现 - 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01亿元,同比增长110.04% [2] - 归母净利润1820.0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2]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铜箔销量大幅增加、产能利用率提升及单位生产成本下降 [2] 产能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国内经营历史最悠久的内资电解铜箔企业之一,产能位于内资企业第一梯队 [2] - 截至2024年末已建成产能15万吨/年,预计2025年底将达17.5万吨/年 [2] - 2024年出货量9.27万吨,同比增长17.18%,销量稳居内资企业前列 [2] 生产优化与成本控制 - 通过工序优化提升稼动率,借助精益六西格工具实现电解工段高效管控 [2] - 成品米数提升,不良率和废品率降低,实现降本增效 [2] 产业链延伸 - 布局添加剂化学品原料生产基地,向上游延伸产业链 [3] - 计划投资约20亿元建设年产30000吨电子化学品项目,实现添加剂自主合成 [3] 技术创新与未来规划 - 未来将提升生产工艺水平,优化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 [3] - 推动AI大模型技术与电解铜箔制造结合,解放生产力并激发创新动能 [3]
天工股份招股在即,2024年营收突降……
IPO日报· 2025-04-16 15:04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4月15日,已完成上市注册的江苏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工股份")更新了招股说明书,向北交所上市更进一步。 制图: 佘诗婕 最新招股书披露,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0125.08 万元,同比下降 22.59%, 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 4.64 个百分点至 31.8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7241.98 万元,同比微增 1.57%。 此外,天工股份2025 年 1-3 月(未经审计)实现营业收入 19230.88 万元,同比微增4.35%。 天工股份成立于2010 年,2015 年 12 月挂牌新三板,主要从事钛及钛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中钛及钛合金产品收入占公 司总收入的94.78%。 2020年-2023年(下称"报告期"),天工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1.82亿元、2.83亿元、3.83亿元、10.35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12亿元、 0.20亿元、0.70亿元、1.75亿元。2022年,其营业收入增长了35.33%,净利润却增长了250% ,到了2023年分别同比增长170.05%和 150%,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 2022年,天 ...
2025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1%
国家统计局· 2025-04-16 10:01
行业产能利用率总体情况 - 2025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 1% 同比上升0 5个百分点 [4] - 采矿业产能利用率为74 6% 同比下降0 4个百分点 [2][4] - 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4 1% 同比上升0 3个百分点 [2][4]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能利用率为73 6% 同比大幅上升2 4个百分点 [2][4] 主要细分行业产能利用率表现 产能利用率同比上升行业 - 汽车制造业产能利用率71 9% 同比大幅上升7 0个百分点 [4]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79 3% 同比上升2 0个百分点 [4]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能利用率92 4% 同比上升0 7个百分点 [4] - 化学纤维制造业产能利用率86 3% 同比上升0 7个百分点 [4] 产能利用率同比下降行业 - 医药制造业产能利用率72 5% 同比下降3 5个百分点 [4]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能利用率73 5% 同比下降2 9个百分点 [4] - 专用设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75 6% 同比下降1 4个百分点 [4]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能利用率60 9% 同比下降1 1个百分点 [4] 产能利用率基本持平行业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74 7% 同比持平 [4] - 通用设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78 1% 同比微降0 1个百分点 [4] - 纺织业产能利用率77 8% 同比微降0 2个百分点 [4] 行业分类标准与调查方法 - 调查覆盖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11万家 采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结合方式 [6] - 行业分类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7 [6] - 产能利用率指标定义为实际产出与生产能力的价值量比率 [5]
最高暴增16370%!今晚,业绩利好纷至沓来!
证券时报· 2025-04-14 21:59
文章核心观点 A股一季度业绩预告高峰期多家公司成绩亮眼,高预喜率为市场注入信心,建议围绕绩优股布局捕捉机会 [1][2] 分组1:A股一季度业绩预告整体情况 - 截至今日19:30,199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192家预喜,预喜率96.48% [2] - 长江证券建议4月财报密集披露期关注成长、质量、超大盘风格,围绕绩优股布局 [2] 分组2:多家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预增超10倍 - 65家公司预计一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最高翻倍增长,有研新材等多家公司预增幅度不低于10倍 [4] - 有研新材预计一季度净利润6000 - 7500万元,同比增长13076% - 16370%,因降低子公司持股比例减亏和子公司利润增长 [4] - 锐捷网络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润最高1.25亿元,同比增长5310.90%,因AI算力需求驱动订单交付和费用管控成效 [6] - 四川双马预计一季度净利润1 - 1.4亿元,增长1047% - 1506%,因投资基金收益和降本增效、技术创新 [7] - 广大特材业绩增长因下游需求向好、产品结构优化、募投项目效益显现 [7] - 中船防务因船舶产品收入和生产效率提升、联营企业业绩向好使投资收益增加 [7] - 杰创智能自研产品落地提高利润率 [8] - 豪鹏科技通过产品创新、战略合作提升出货量,产能整合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8] 分组3:公司业绩扭亏情况 - 牧原股份预计一季度净利润43 - 48亿元,因生猪出栏量、均价上升且成本下降实现扭亏 [10] - 新希望预计一季度净利润4.3 - 5亿元,生猪养殖成本下降、猪价略高减亏,饲料业务量利同增 [10] - *ST傲农等多家公司预计一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最高不低于1亿元 [12] - 冰川网络因降低项目投放力度、降本增效和非经常性损益实现业绩变动 [12]
第一县级市、第二县级市,掀翻了7个省会!
城市财经· 2025-04-14 11:40
县域经济格局变化 - 2024年中国千亿县数量从59个增至62个,新增滕州市、长丰县、新沂市 [2][3] - 江阴市GDP突破5000亿达5126亿元,成为第二个5000亿级县级市 [2] - 常熟市GDP突破3000亿达3079亿元,增速6.2% [2] - 江苏包揽22个千亿县,浙江11个,两省合计占比超50% [4] 头部县级市经济实力 - 昆山以5380亿元GDP居首,工业增加值2424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1.24万亿元 [18][24] - 昆山拥有1个6969亿元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1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16] - 江阴工业增加值2349亿元,规上工业营收7317亿元,上市公司超60家 [35][38] - 义乌2024年GDP增速21.8%,出口额5889亿元占全国23省区 [45] 特色产业分布 - 昆山电子信息产业占产值6969亿元,占规上工业15.6% [16][19] - 江阴主导产业为冶金、纺织服装、石化新材料,拥有2个国家级产业基地 [31][32] - 晋江鞋服产业聚集安踏等品牌,2024年常住人口增长1.1万人 [47] - 慈溪小家电占全球30%份额,公牛插座等企业聚集 [46] - 曹县汉服占全国40%份额,柯城区鱼子酱产量占全球70% [50] 产业发展模式 - 产业集聚是县域经济核心驱动力,昆山/江阴工业规模超多数省会 [25][28] - 专业化分工形成全球性产业集群,如邵东打火机占全球70% [47] - 产业升级需结合科技赋能,过度依赖单一产业存在风险 [53] - 人口持续流入印证产业吸引力,江阴2020-2023年逆势增0.56万人 [42]
豪美新材(002988) - 2025年4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09 18:5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6.72亿元,同比增长11.46% [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15.5% [6] - 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14.02% [6] - 铝型材销量27.5万吨,同比增长8.99% [12] - 子公司豪美精密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5.28亿元,同比增长28.71%;实现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上升76.02% [14] 业务结构 - 海外业务占比7.18%,2024年出口销售4.79亿元,主要出口欧洲、东南亚等地 [2] - 汽车轻量化业务销量同比增加32.59% [14] - 研发投入金额为2.0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12% [2] - 自主研发的6B61、6B82新型铝合金材料通过审核 [2] 战略规划 - 未来将以工业铝型材业务为基础,重点聚焦汽车轻量化与系统门窗两大业务 [11] - 2025年计划置换低毛利传统工业材产品,提高总体盈利能力 [15] - 汽车轻量化业务将从"材料出货"逐步过渡至"后加工出货"为主的业务模式 [15] - 系统门窗业务计划加强品牌推广,完善零售体系及服务网络建设 [7] 行业前景 - 2024年全国铝加工材总产量约4900万吨,同比增长4.4% [19] - 建筑铝型材产量985万吨,工业铝型材产量1170万吨 [19] - 国内系统门窗渗透率仍较低,处于发展初期 [20] - 工业铝型材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发展,相比欧美国家占比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20] 具体举措 - 与凌云股份合资在摩洛哥建设新能源电池壳体等配套供货能力,辐射欧洲及北非市场 [10] - "年产2万吨铝合金型材及200万套部件深加工技术改造项目"建成投产 [13] - 系统门窗业务将从产品、渠道、品牌三方面推进 [9] - 贝克洛系统门窗气密性能提升可达10倍,隔热性能提升近1倍,可降低空调耗电量20%以上 [17] 风险管理 - 产品定价采用"铝锭价格+加工费"模式,具备成本转嫁能力 [4] - 通过期货套期保值等方式锁定原材料采购成本 [4] - 美国提高关税对公司海外业务直接影响较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