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

搜索文档
速递|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新肾病适应症国内获批上市!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9 12:59
整理 | GLP1减重宝典内容团队 诺和诺德7月18日宣布,近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了诺和泰®(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新增慢性肾脏病 (CKD)适应症,成为中国首个且唯一的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获批用于降低伴有慢性肾脏病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eGFR持 续下降、终末期肾病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 FLOW临床试验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旨在检视剂量为1.0 mg的注射型司美格鲁肽与安慰剂相比,作为标准治疗的 辅助疗法,在2型糖尿病和CKD患者中预防肾损伤的进展,以及肾和心血管死亡风险的效果。 该试验招募了3533名患有2型糖尿病和 CKD的患者。试验主要终点为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复合终点 ,包括:与基线相比,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持续下降≥50%的出现时 间;eGFR下降至<15 mL/min/1.73 m2的时间;开始慢性肾脏替代治疗(透析或肾移植);2型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患者死于肾病或死于 心血管疾病。关键次要终点包括eGFR的年变化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 亡。 这次公布的试验结果显示, 与安慰剂相比,接受1 ...
踢出港股通后找到估值增长方向,选择美妆的开拓药业-B(09939)股价拉升超150%
智通财经网· 2025-07-19 11:50
股价表现 - 开拓药业-B(09939)年初至今股价涨幅达156.70% [1] - 公司股价在2月、3月、5月和7月分别上涨24.72%、17.12%、20.00%和66.23% [1] - 7月股价连续大涨,66.23%的涨幅引起市场关注 [1] - 去年3月被踢出港股通后股价区间累跌34.35%,超过同期被剔除股票平均24%的跌幅 [4] 港股通影响 - 被踢出港股通后港股通持股比例从35%降至24.16% [4] - 剔除首日股价跌幅12.21%,成交量萎缩89% [4] - 7月股价上涨期间港股通持股比例出现快速下降 [8] - 当前港股通持股比例仍超过20%,显示部分投资者仍在博弈长期价值 [11] 产品进展 - KX-826治疗雄激素脱发三期临床未达统计学显著性 [11] - KX-826与米诺地尔联合治疗显示显著优于单药疗效,TAHC增加30.54根/cm2 [16] - 联合用药组安全性良好,未观察到非预期不良事件 [16] - KT-939获得国际命名批准并启动全球销售业务 [16] 市场前景 - 全球脱发治疗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82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160.2亿美元 [12] - 中国脱发人数超2.5亿,30岁以下人群占比84% [12] - 中国毛发健康产业预计年增长260%,2031年脱发药物市场规模有望达155亿元 [12] - 公司PB估值3.62倍,低于美妆行业7.73倍水平 [17]
创新药牛市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雪球· 2025-07-19 11:39
创新药行业分析 核心观点 - 创新药行业正处于牛市初期,行情从港股扩散至A股,预计将持续3-5年[3][11][18] - 行业驱动因素包括BD热潮、政策改善、基本面修复、流动性提升、机构增配和技术升级[4][6][7][8][9] - 国内药企市值与国际巨头差距显著,老龄化趋势将创造巨大市场空间[14] 行业驱动因素 BD(业务拓展)热潮 - 年初以来多起大额BD交易解决企业现金流问题,首付款金额显著[4] - 国际合作验证产品质量,为海外临床和全球化市场拓展提供支持[5][6] - 2023年BD总额已超2022年全年总和,显示技术实力提升[9][15] 政策环境改善 - 集采政策优化叠加创新药支持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6] - 政策虽不直接提升短期业绩,但助力行业长期发展[6] 基本面修复 - 多家药企从研发投入期转向盈利阶段,例如荣昌生物一季报后市场预期改善[6] - 此前行业普遍存在研发投入高、产出低、亏损严重的问题[6] 流动性与资金面 - 交易量从百万级显著放大,估值体系重构[7] - 药企通过配售补充研发资金,市场认可其长期价值[7] - 机构配置触底反弹,仓位提升推动股价[9] 技术实力 - 国内多款产品具备与国际大厂竞争能力,技术投入和人才储备见效[9] 投资方向 - 具备BD预期或已达成BD的企业(如三生、荣昌),业绩确定性高[17] - 拥有重磅在研药物或处于临床阶段的企业[18] 行业前景 - 类比新能源、半导体行业,创新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医药战不能输")[12][13] - 中国老龄化加速将催生全球最大医药消费市场之一[14] - 行业牛市可能贯穿至2025年,成为跨周期投资品种[18]
华创医药周观点:第十一批国采目录产品梳理2025/07/19
华创医药组公众平台· 2025-07-19 11:25
== tin 01 行情回顾 02 板块观点和投资组合 03 行业和个股事件 本周行情回顾 1 华创研究 本周中信一级行业指数涨跌幅 本周涨幅排名前/后十名的股票 -22-31% *ST苏吴 博瑞医药 42.35% ST未名 力生創药 41.68% -16.82% 69 法改试 南新制药 34.95% -16.76% 4% 交大昂立 奧惠康 32.77% 2% 唱舞载亚 一品红 32.13% 永安药业 #康药业 30.11% 09 er 昂利廣 -心堂 29.50% -29 成都先导 常山药业 28.55% 18% 塞力医疗 千红制药 26.67% -7 8986 -7.73% 星貝医药 苹美药业 26.18% -25% -20% -15% -10% -5% 10% 20% 30% 40% 50%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 证监许可(2009)1210 号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资料来源: Wind, 华创证券 3 · 整体观点:当前医药板块的估值处于低位,公募基金(剔除医药基金)对医药板块的配置处于低位,考虑到美债利率等宏观环境 因素的积极恢复、大领域大品种对行业的拉动效应,我们对2025医 ...
罗氏公司发布小核酸药物治疗天使综合征的的临床结果,登上Nature Medicine
生物世界· 2025-07-19 11:06
天使综合征疾病概述 - 天使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发育障碍疾病,约20000名新生儿中有一名患病,患病儿童有严重的智力障碍、癫痫发作、行走和睡眠障碍,以及缄默症[2] - 该疾病由位于15号染色体上的印迹基因UBE3A的突变或缺失导致,其遗传学原理比一般单基因遗传病更复杂,只有来自母亲的UBE3A基因拷贝表达[2] Rugonersen药物研发进展 - 罗氏公司研发的反义寡核苷酸(ASO)药物Rugonersen(RO7248824)通过靶向抑制UBE3A-ATS,解除其对来自父亲的UBE3A基因的沉默作用,从而恢复表达[6] - 1期临床试验(TANGELO研究)在61名1-12岁天使综合征儿童患者中评估了Rugonersen的安全性和耐受性[6] - 临床试验达到了主要终点,Rugonersen显示出可接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特征,并观察到临床症状改善的迹象[3][8] 临床试验结果 - 对探索性终点的分析表明,Rugonersen可导致天使综合征相关脑电图异常出现剂量依赖性的部分正常化[8] - 药物显示出核心症状临床改善的信号,超出了自然病史数据的预期[8] - 初步临床结果支持Rugonersen在天使综合征治疗中的进一步开发[9]
“1+6”改革加速落地:禾元生物IPO注册生效、北芯生命上市过会 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
中国经营报· 2025-07-19 10:52
科创板改革进展 - 科创板"1+6"改革加速落地 包括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及设置科创成长层 [1] - 新上市未盈利企业自上市之日起进入科创板成长层 上交所配套业务规则已于7月13日正式实施 [1] 禾元生物IPO及产品获批 - 公司IPO注册于7月18日获批 成为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首个成功案例 [1][2] - 同日国家药监局批准其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商品名:奥福民)上市 适用于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治疗 [3][4]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39.97万元、2426.41万元、2521.61万元 同期净利润亏损1.44亿元、1.87亿元、1.51亿元 [4] 北芯生命上市进展 - 7月18日通过上市委会议 为第二家采用第五套标准的拟上市企业 [1][3] - 专注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 已获批及在研产品共17个 累计未分配利润达-7.36亿元(截至2024年底) [4][5] - 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 产品尚处商业化初期或早期研发阶段 [4][5] 宇树科技IPO准备 - 7月18日启动上市辅导 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 计划2025年7-9月完成 [6] - 实际控制人王兴兴合计持股34.7630% 公司于2025年5月28日完成股份制改造并更名 [6][7] - 股份制改造标志着IPO进入实操阶段 [8]
禾元生物科创板IPO注册生效 同日“稻米造血”药品获批上市
证券日报网· 2025-07-19 10:48
公司上市与产品获批 - 证监会同意禾元生物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 [1] - 国家药监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批准公司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上市 商品名为奥福民 适用于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治疗 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产品 [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重组人白蛋白利用水稻胚乳细胞表达 经提取纯化 被业界称为"稻米造血" [1] - 第三代技术平台实现20至30g/kg糙米人白蛋白表达量水平 突破底层关键技术 具有高产量 工艺简单 低成本 易规模化生产等优势 [2] - 技术实现从"0到1"的突破 有望解决我国人血清白蛋白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2] 市场需求与产能规划 - 我国人血清白蛋白年需求量约1000吨 目前全部依赖血浆提取 [1] - 人血清白蛋白是我国血液制品中唯一允许进口的品类 约60%依赖进口 存在较大进口替代需求 [2] - 产业化基地项目建成后可年产1200万支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 预计2026年二季度投产 [2] 财务与募资计划 - 公司拟IPO募资24亿元 主要用于重组人白蛋白产业化基地建设 新药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预计2026年HY1001销售收入达4.44亿元 2030年达15.67亿元 [2]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最新进展:禾元生物注册生效、北芯生命过会
IPO早知道· 2025-07-19 10:31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最新进展 -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在7月18日迎来两大最新进展 [2] 禾元生物 - 中国证监会同意禾元生物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 公司计划在科创板挂牌上市 拟募资24亿元 [3] - 禾元生物拥有全球领先的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 核心产品HY1001已完成国内III期临床研究 达到主要和次要临床研究终点 展现出良好安全性 [4] - 公司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商品名:奥福民 即HY1001)获批上市 用于治疗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30g/L) 成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产品 [4] 北芯生命 - 北芯生命科创板IPO申请在7月18日通过上交所上市委审议 [5] - 公司致力于开发心血管疾病诊疗精准解决方案 核心产品包括血管内超声(IVUS)诊断系统(中国首个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自主创新60MHz高清高速国产IVUS产品)和血流储备分数(FFR)测量系统(金标准FFR领域内中国首个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国产产品) [6] - 作为国内首家拥有血管内功能学FFR及影像学IVUS产品组合的国产医疗器械公司 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改写了中国冠状动脉疾病临床精准诊断完全依赖进口产品的局面 [6] - 截至目前 公司累计向市场推出11个产品 在研产品共有6个 覆盖IVUS系统、FFR系统、血管通路产品、冲击波球囊治疗系统及电生理解决方案五大产品类别 [6]
丹麦减肥药热潮下,丹麦零售业面临新一轮冲击
环球网· 2025-07-19 10:23
分析指出,若未来减重药以口服形式上市且价格下降,使用者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目前,丹麦减重药用户主要为高收入人群,而美国同类型药 物渗透率更高——2023年美国16岁以上人群中三级重度肥胖(即BMI超过40)比例达9%,远超丹麦的2%。近期沃尔玛等美国零售商已观察到顾 客"购物篮"缩小,零食、汽水企业股价因需求担忧承压。 作为欧洲最具价值企业之一,诺和诺德近年带动丹麦就业增长与建筑行业繁荣,但其迅猛扩张也引发连锁反应。部分丹麦中小企业报告因诺和诺 德"抢人"面临劳动力短缺,而减重药对零售业的冲击更凸显其经济影响的复杂性。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丹麦零售业正面临一场由减肥药引发的消费结构变革。当地时间7月18日,丹麦零售商行业协会(DSK)发布分析报告指 出,以诺和诺德旗下Wegovy(司美格鲁肽)为代表的减肥药普及,可能导致丹麦杂货店年度销售额损失6亿至12亿丹麦克朗(约合9300万至1.86 亿美元),相当于行业总营收的0.65%。 DSK数据显示,丹麦潜在长期减重药使用者达46.5万人。国际经验显示,该群体每年日常食品消费将减少5%-7%,人均年消费额下降1800至2600 丹麦克朗(约合280至400美元 ...
清仓天津史克中期利润暴涨背后:达仁堂营收连降、屡遭监管处罚
新京报· 2025-07-19 09:00
达仁堂2025年中期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8.40亿-20亿元,同比增180%-204% [1] - 扣非净利润5.6亿-6.2亿元,同比减12%-2% [1] - 归母净利润大增主要因出售天津史克获税后净利13.1亿元 [1] - 扣非净利下滑因不再确认联营公司投资收益 [1] 天津史克股权出售详情 - 天津史克为中外合资药企,拥有新康泰克、芬必得等知名品牌 [2] - 2023年为公司贡献投资收益2.45亿元,占净利润24.82% [2] - 2024年9月出售13%股权获17.59亿元,溢价35% [2] - 2025年4月清仓剩余12%股权获16.23亿元 [3] - 两次出售合计贡献税后净利27.6亿元 [1][5] 公司经营状况 - 连续两年一期营收下滑:2023年82.22亿(-0.33%),2024年73.07亿(-11.14%),2025Q1 14.55亿(-30.22%) [6] - 2024年扣非净利7.46亿元,同比降21.62% [6] - 工业板块收入44.91亿(-8.91%),商业板块31.13亿(-17.3%) [6] - 十大产品中八款销量下滑,核心产品速效救心丸销售额19.8亿但销量降1.7% [7] 研发与营销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1.53亿(1.85%)、1.85亿(2.25%)、1.62亿(2.22%) [7] - 同期销售费用:19.69亿(23.87%)、21.26亿(25.86%)、20亿(27.37%) [7] - 2024年市场拓展费超10亿,宣传咨询费4.45亿 [7] 业务调整与监管问题 - 剥离商业业务天津中新医药,转为联营公司 [8] - 2022年因人参健脾丸质量问题被罚22.75万元 [9] - 2024年FDA对子公司京万红发出警告信 [9] - 2024年健民大药房因医保违规被约谈整改 [9] - 2025年收到消费者投诉20余条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