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

搜索文档
星巴克回应被LV巨轮创飞
第一财经· 2025-06-26 15:14
本文字数:450,阅读时长大约1分钟 6月25日,路易威登全新概念地标"路易号"在上海兴业太古汇亮相。 由于这巨轮造型正对着一家星巴克,有网友调侃称,"LV巨轮是不是准备创飞星巴克?""LV跟星巴克有什 么仇吗?" 也有网友表示,"星巴克logo上的是塞壬,能迷惑水手导致沉船的海妖。""星巴克海妖塞壬刚好'克'船 员。""邮轮对海妖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6月26日,@星巴克中国 发文,"应广大网友要求,小编带大家近距离看下@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 门 口的Siren塞壬 。"并补充了知识点,"星巴克(Starbucks)的名称源于美国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小说《白 鲸记》中热爱咖啡的大副斯达巴克(Starbuck),星巴克的双尾美人鱼标示,是来自于16世纪斯堪的纳 维亚的双尾美人鱼木刻画。是希腊神话中的塞壬海妖。" 2025.06. 26 (上图来源:某平台网友) 推荐阅读 英国"安乐死"接近合法化,引发巨大争议 下午星巴克再次补充说明,"小编昨天反应慢了,听到说创星巴克了……还没理解……以为是来了极速摩 托大光轮。一看,交通工具都理解错了,很欢乐,欢迎大家来工坊喝咖啡,要看塞壬,走正门。" 微信编辑 | 龙王 ...
30多米高“全球唯一”路易威登“巨轮”昨日亮相南京西路商圈 全球知名品牌纷纷加码上海
解放日报· 2025-06-26 09:36
路易威登全球最大品牌之家开业 - 路易威登在上海静安南京西路商圈开设全球最大品牌之家"路易号",总面积达1600平方米,融合"展览+文创+餐饮"三种业态,6月28日起接受公众预约 [1][2] - "路易号"采用独特的"巨轮"造型,高度超过30米,是全球唯一具有"首展、首店、首秀"功能的复合型体验空间 [1][2] - 项目从审批到建造完成仅历时两个多月,体现了上海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效 [3] 上海首店经济蓬勃发展 - 2024年1至5月上海新增364家首店,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10家,高能级首店占比突破20% [2] - 上海推出"首发上海3.0版"政策,对亚洲及以上级别首店给予100万元奖励,对高规格首发、首秀、首展给予最高100万元补贴 [3] - 目前已有14家跨国品牌中国总部的20个消费品品牌申请进入"白名单",涉及2万多款全球/区域首发新品 [3] 国际品牌加大在上海的战略投入 - 路威酩轩集团明确表示将继续加大在中国市场投资,旗下路易威登品牌将上海作为重要战略据点 [5][6] - 2025年耐克将首次在上海时装周举办"领跑之秀",拉夫劳伦首次在亚洲举办时装秀选择上海 [2] - 静安区去年以来举办100多场高能级首发首秀首展活动,世界三大奢侈品集团和超九成全球奢侈品牌驻扎南京西路商圈 [5] 上海消费市场优势显著 - 2024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79万亿元,保持全国城市首位 [3] - 上海拥有70余家国际消费品牌中国总部,包括欧莱雅、资生堂、开云、历峰等巨头 [3] - 上海独特的消费生态包含197家本土"中华老字号"与上千国际品牌 [3] 首发经济形成高效转化闭环 - 巴黎世家和罗意威通过在上海举办发布秀和品牌大展,成功落地兴业太古汇旗舰店和静安嘉里中心上海罗意威之家等项目 [5] - 静安区创造全市12%的时尚产业增加值 [5] - 首发经济实现"展品变商品、秀场通市场"的高效转化 [5]
欧洲牛市终结?聪明钱已经开始跑路了,转头又买美股!
华尔街见闻· 2025-06-25 20:29
对冲基金抛售欧洲股票转向美国市场 - 对冲基金以近一年最快速度抛售欧洲股票 空头交易规模创过去12个月第二大周度纪录 [1] - 德国DAX指数今年迄今上涨超17%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仅上涨1.28% [1] - 投资者情绪转向谨慎 "买入美国"成为新口号 [1] 欧洲防务股与银行股表现分化 - 欧洲防务板块近期表现抢眼 Rheinmetall股价过去12个月飙升248% [4] - 对冲基金在北约会议前显著净卖出欧洲防务股 自4月以来持续净卖出德国市场 [4] - 基金继续净买入欧洲金融服务和银行股 欧洲银行股指数今年上涨37% [4] 基金调整欧洲股票持仓结构 - 基金做多对美国经济敞口更大的欧洲公司 持续净买入奢侈品集团股票 [5] - 欧元兑美元今年上涨12% 对欧洲企业盈利构成压力 [5] - 欧元走强被视为收益阻力 关税不确定性限制出口商上行空间 [5] 欧洲市场面临的结构性问题 - 欧洲市场缺乏近期催化剂和增长动力 过去12个月表现依赖价值重估和股息贡献 [6] - 欧股市盈率达14.2倍 接近历史区间第70百分位 [6] - 强势货币 疲弱经济增长和低油价拖累每股收益 [6] 资金重新流向美国市场 - 投资者转向美股 基于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减弱的预期 [7] - 大型科技股重新受青睐 美元走弱提升美股吸引力 [7] - 分析师认为美股在夏季期间可能比其他地区更具韧性 [7]
NFT开发:解锁实体价值,赋能企业新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6-25 15:20
核心观点 - NFT技术正从数字艺术和投机工具转向实体产业链,成为企业资产数字化、流程优化和用户互动创新的核心引擎[1] - NFT在企业场景中的价值体现在供应链透明化、数字权益凭证、知识产权管理和品牌营销等方面[3][4][5][6] - 企业级NFT开发需要系统化构建,包括精准需求定义、智能合约设计、用户体验优化和强健后端支撑[8][9] 超越炒作:NFT在企业场景中的价值觉醒 - 顶级葡萄酒的NFT可记录全流程数据,消费者扫码追溯,杜绝假货[3] - 演唱会电子票NFT可防黄牛、快速验真,并赋予持有者限量周边和偶像互动权益[3] - 百年老字号将经典产品设计铸造为NFT,老顾客凭链上凭证兑换新品和参与线下活动,激活沉睡会员数据[4] - NFT技术将实体资产、权益与流程可信地映射上链,创造透明、高效、可验证的新型商业范式[5] 企业级NFT开发的核心价值场景 - **供应链透明化与产品溯源**:为实体商品创建"数字孪生"NFT,记录全链路可信数据,奢侈品、高端食品、药品等行业通过NFT提升品牌信任度[6] - **数字权益凭证与忠诚度计划**:将会员卡、优惠券、服务使用权铸造为NFT,实现灵活稀缺的权益设计和精准营销[6] - **知识产权(IP)管理与授权**:创意机构和设计师将作品版权信息锚定于NFT,简化授权流程,实现版税自动化分成[6] - **创新型品牌营销与用户互动**:发行限量品牌NFT作为社区身份象征或活动通行证,结合AR/VR技术深化用户情感联结[6] 技术实现:稳健开发的关键要点 - **精准需求定义**:明确NFT核心功能,匹配最适合的区块链(如Polygon成本低,蚂蚁链可控性高)[8] - **智能合约严谨设计**:确保资产属性、流转规则、权限控制的安全与高效,专业审计必不可少[8] - **用户体验优先**:简化用户操作,集成邮箱注册和法币支付入口,隐藏复杂私钥管理[8] - **强健后端支撑**:结合Oracle预言机引入链下可信数据,构建管理后台实现NFT发行、监控与分析[9] 避开开发"深水区":企业需知的注意事项 - **合规先行**:严格遵守各国数字资产监管要求,避免触碰金融证券化红线[9] - **生态选择**:评估区块链的Gas费成本、交易速度、生态成熟度与企业IT架构的适配性[10] - **价值锚定**:NFT价值需植根于实体权益或服务体验,避免"空气NFT"损害品牌信誉[10] - **长期运营规划**:明确NFT发行后的运营策略、社区维护、权益更新与技术支持[11] 总结 - NFT技术开启实体资产数字化与新型用户关系的大门,其赋能实体、重塑流程、深化连接的本质价值日益清晰[13] - 深入理解NFT开发的逻辑与应用场景,是企业把握未来竞争主动权的关键一步[13]
香港街铺空置率高带来新商机?
搜狐财经· 2025-06-25 11:41
香港零售业现状 - 香港四大核心商业区街铺空置率升至12.1%,创近四年半新高,共录得897间吉铺 [2] - 2024年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为3768亿港元,同比下跌7.3% [3] - 旺角受建材行业撤出影响空置率创新高,中环餐饮业因高端消费疲弱空置率升幅最大 [3] 行业结构调整 - 内地电商"直送香港"措施降低网购门槛,导致家品建材、服饰、美妆、电器零售等商户被线上替代 [4] - 商铺租赁面积与租金下跌,业主将大铺拆小并推出短租方案以吸纳商户 [4] - 低成本、体验式店铺进驻加快,高价需试用行业如珠宝、奢侈品、美容医疗转向一线街道 [4] 市场活力与局部复苏 - 尖沙咀空置率由高位回落,新界元朗区因民生需求支撑商铺空置率下跌 [5] - 2024年访港人次达4450万,同比增长30.9%,旅游相关零售业如纪念品、中式餐厅逆势增长 [5] - "小红书"推介带动新兴小店及非核心区冷门特色景点人流 [5] 新品牌与租金调整 - 租金回落吸引中国内地、日本、韩国等品牌来港开设实体店,零售物业售价及租金按年分别下跌16.3%与5.2% [6] - 与历史高位相比,零售物业售价及租金分别下跌37.0%与17.8% [6] - 短租策略兴起,夹公仔店、散货场等低成本高弹性业态迅速扩展 [6][8] 短租业态增长 - 2025年一季度元朗区夹公仔店开业27间,较半年前大增80%,四核心区开业42间,上升55.6% [8] - 夹公仔店因低装修成本、高回报及热门IP产品吸引顾客,成为热门商业类型 [8] 行业演化趋势 - 北上消费削弱高价标准化实体购物需求,推动本地街铺向体验式、短租及旅客导向模式转型 [9] - 行业形成港人消费需求外流与更替并存的新常态 [9]
奢侈品消费变迁?消费者转向特卖会
搜狐财经· 2025-06-24 22:21
奢侈品定价策略 - 奢侈品品牌通过涨价策略精准把握消费者心理 利用"凡勃伦效应"提升产品身份象征价值 [1] - 高定价维持品牌高端定位 持续涨价强化"贵气"形象和神秘感 [3] - 价格本身成为"社交货币" 如劳力士手表在商务场合传递成功信号 [3] 消费者行为变化 - 2023年全球奢侈品平均涨幅仅2% 创近年最小涨幅 [3] - 年轻消费者更注重商品实际价值 不再盲目认同"贵即好"理念 [3] - 信息透明度提升促使消费者关注材质 工艺等真实价值要素 [5] 新兴消费模式 - 特卖会模式兴起 唯品会等平台通过2-3折活动吸引新客群 [5] - Burberry COACH等品牌经典款在折扣活动中快速售罄 [5] - 原价2万元奢侈品能以3000元价位成交 刺激普通消费者参与 [5] 行业趋势转变 - 奢侈品从单纯依赖涨价策略转向多元化销售渠道 [7] - 消费者理性化趋势促使品牌调整价格与价值匹配度 [7] - 市场出现高端品牌与折扣渠道并存的消费分层现象 [5][7]
业绩不如意 普拉达CEO离职
北京商报· 2025-06-24 00:16
人事变动 - 普拉达品牌CEO詹弗兰科·达蒂斯将于本月底离职,由集团CEO安德里亚·格拉暂代其职 [1] - 达蒂斯2022年1月加入公司,是首位非家族背景CEO,曾主导中美市场扩张及新品类开发 [1] - 奢侈品行业近期管理层调整频繁,开云集团、LVMH等巨头也出现核心岗位更迭 [1] 业绩表现 - 普拉达品牌2024年收入增长4%,2025年一季度零增长,低于市场预期 [2] - Miu Miu表现强劲,2024年零售销售额同比增93%,2025年一季度增速达60% [2] - 普拉达品牌销售额增长率从2021年44%逐年收窄至2024年4%,Miu Miu同期从22%跃升至93% [2] - Miu Miu零售销售净额占比从2023年一季度21.8%升至2024年一季度31%,普拉达品牌占比下降9.1个百分点至68% [2] - 集团计划2025年将Miu Miu门店面积增加10%-15%,净增10-15家店,普拉达品牌门店面积增5%-10% [2] 战略收购 - 普拉达集团2024年4月以12.5亿欧元收购范思哲,扩大品牌矩阵 [3] - 管理层认为范思哲具有互补潜力,但部分投资者担忧其短期可能成为负担 [3] - 分析师指出整合范思哲需大量资金、管理层重视及短期牺牲,多品牌策略在行业下行期分散风险效果有限 [3] 行业趋势 - 2025-2027年全球奢侈品销售额预计每年仅增长2%-4%,2025年增速或低于4% [4] - 行业低增速背景下,收购优质资产成为机会,范思哲整合效果与品牌协同效应受市场关注 [5]
泡泡玛特,离世界首富LV还差高定和走秀!
新消费智库· 2025-06-23 20:10
泡泡玛特的核心业务转型 - 公司从盲盒零售商转型为潮玩IP运营商,构建了覆盖设计、生产、渠道、社群的全产业链体系 [21] - LABUBU系列成为增长引擎,2023年贡献营收30.4亿元,同比增长7倍,超越元老IP Molly [12] - 供应链升级:70%产能集中于头部代工厂,存货周转天数从159天降至100天,建立柔性供应链模式 [15] 渠道与用户运营策略 - 线下渠道扩张:门店数量3年翻倍,机器人商店作为"病毒式触角"覆盖地铁站、商场 [16][18] - 线上布局:推出"葩趣"APP和微信小程序"泡泡抽盒机",线上复购率达50% [18] - 会员体系:2019年超4000万会员形成"潮玩部落",社群互动催生"改娃"DIY文化 [19] IP孵化与奢侈品化路径 - 设计师合作模式:提供10年长约、销售分成和独立创作权,如LABUBU设计师龙家升 [39] - IP改造流程:手稿拆解为181道工序,根据市场反馈调整设计(如"阳光计划"优化LABUBU形象) [39][41] - 破圈策略:通过米兰时装周联名、明星带货(Lisa、蕾哈娜等),部分联名款二手市场价格达14839元 [46][50] 奢侈品商业逻辑对标 - 稀缺性运营:隐藏款炒作与奢侈品牌限量策略相似,但需突破盲盒的"随机普惠性" [67][68] - 社群与渠道:葩趣APP(380万DAU)对标DIOR会员体系,直营占比82%接近爱马仕91% [72] - 文化输出:参与全球四大设计周,联名草间弥生等艺术家,模仿LV×村上隆模式 [72] 行业趋势与潜在机会 - 潮玩奢侈品化:LABUBU通过高曝光(时装周、明星街拍)建立高端形象,验证Z世代审美升级 [50][64] - 供应链协同:借鉴LVMH收购供应链企业模式,强化生产端控制力 [32][35] - 价格带拓展:基础款59元至大体限定9999元,形成168倍价差,接近奢侈品牌定价策略 [72]
“Miu系穿搭”成为时尚代名词,Miu Miu为什么能成为“顶流”?
36氪· 2025-06-23 11:58
品牌业绩与市场表现 - Miu Miu在3年内将业绩从4亿欧元提升至12亿欧元,2024年销售额同比暴涨93.2% [1] - 在奢侈品行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Miu Miu逆势增长,成为Prada集团的业绩亮点 [1] - 品牌已从Prada副线发展为独立品牌,销售额和时尚影响力均达到"现象级"水平 [1][4] 品牌定位与风格 - Miu Miu与Prada主品牌形成鲜明对比:Prada风格优雅沉稳,Miu Miu强调个性叛逆 [5] - 品牌创始人Miuccia Prada将Miu Miu视为"游乐场",赋予其更大的创作自由度 [5] - 通过内衣外穿、低腰超短裙、芭蕾舞鞋等标志性设计,形成高辨识度的"Miu Miu风" [7] 品牌文化与女性叙事 - 品牌长期坚持Women's Tales项目,已发布29部由女性导演主导的短片,是奢侈品行业持续时间最长的女性电影项目 [10] - 通过文学俱乐部、Musings沙龙等活动,构建与女性群体的深度对话机制 [10] - 品牌主张"不被定义的女性价值",在广告大片中启用70岁中国模特等非传统形象 [20] 消费者洞察与营销策略 - Miu Miu风格在小红书等平台形成病毒式传播,"Miu系穿搭"成为年轻人表达个性的方式 [1][20] - 品牌成功捕捉Z世代"悦己消费"心理,消费者为情绪价值而非理财属性买单 [23][24] - 通过"反叛"美学和"忠于自我"的价值观,建立与年轻消费者的精神共鸣 [21][22] 创意合作与设计突破 - 与造型师Lotta Volkova合作,强化品牌的"冲突感"和"颠覆性"设计语言 [7] - 产品设计打破传统少女风框架,融合Y2K等多元风格元素 [13] - 定价策略大胆(如4万元镶钻内裤),通过争议性设计强化品牌讨论度 [24]
传媒互联网产业行业周报:法律框架逐步完善,虚拟资产趋势向上-20250622
国金证券· 2025-06-22 20: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今年港股表现突出,因便宜资产长期低估、内地优质资产赴港 IPO 及全球投资策略和美国降息预期利好流动性,对港股未来趋势持续乐观,但短期或有震荡回调风险;持续看多虚拟资产(含稳定币)发展,传统互联网和金融机构向其延伸趋势明显,美国和香港相关法律框架逐步完善 [3][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观点 - 关注海外资产季报变化,法律框架逐步完善,虚拟资产趋势向上 [2][10] - 港股市场确定性较强的资产关注港交所短期回调后的加仓机会,中长期关注耀才证券金融;追求确定性的优质互联网平台关注腾讯、阿里;外卖平台竞争中对行业持保守观点,618 电商数据普通 [10] - 港股消费类资产关注瑞幸,其他品牌以交易性机会为主,关注整改中的高鑫零售 [10] - 关注港股 IPO 部分公司,包括通过聆讯的 if、云知声等,递表的澜起科技、卧龙电驱等 [10] - 美股中概资产持续关注富途、老虎交易平台资产,长期关注瑞幸咖啡,关注跌出深度价值的个股如微博、爱奇艺等 [10] - 关注优质中概资产回港大趋势,如携程、网易、新东方等 [10] - 关注困境反转的好孩子国际,以及网易云音乐、贝壳、途虎等互联网优质资产 [10] - A 股传媒关注重组逻辑的个股机会,如鸿合科技 [10] - 纯美股关注虚拟资产的 IPO,如 Circle、CHYM 等,持续看好 Robinhood、Coinbase 等交易平台 [10] 行业情况跟踪 消费&互联网 - **教育**:K12 教培行业高景气维持,非学科产品合规优质供给有限,头部机构合同负债保持较快增长,看好头部机构扩大市场份额;本周好未来在美国发布 AI 学习机,高途董事长透露收购 AI 团队,粉笔 AI 刷题系统版上线 2 个月销售额突破 1400 万元,中公发布 AI 就业学习机,关注 AI 教育商业化潜力 [5][12][21] - **奢侈品**:宏观经济影响奢侈品销售表现,景气略有承压,2025Q1 全球个人奢侈品市场将继续萎缩 1 - 3%,全年或将同比下降 2 - 5%,核心市场美国与中国陷入停滞,欧洲与日本等成熟市场增速放缓,部分新兴市场如中东、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等地区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5][26] - **咖啡茶饮**:咖啡高景气维持,行业门店数净增加,龙头同店维持正增长;茶饮略有承压,618 大促结束,平台外卖补贴力度弱化,同店增长趋缓,YTD 门店数呈净减少状态,行业进入存量竞争,品牌表现分化 [5][30] - **电商&互联网**:国补拉动,618 大促平台表现稳健,但行业竞争依旧激烈,电商大盘增速放缓;京东宣布进军酒旅,引发市场对竞争担忧,同程、携程等平台本周有所回调,但酒店供应链长且复杂,短期补贴对行业头部玩家及 OTA 高端酒店业务冲击有限,关注回调带来的 OTA 龙头低估值机会 [5][35] 平台&科技 - **流媒体平台**:音乐流媒体平台为内需驱动的优质互联网资产,高性价比悦己消费,规模效应持续驱动盈利杠杆释放,建议持续关注音乐订阅平台 [5] - **虚拟资产&互联网券商**:美国参议院通过《Genius 法案》,预计 8 月前落地,各国家地区稳定币监管框架持续完善,有望将 web3.0 扩圈,且稳定币仅是虚拟资产大趋势下的一环,虚拟资产和稳定币高景气度维持 [5][52] - **车后连锁**:汽车后市场持续承压,“618”期间从供应商到 O2O 门店持续投入引流,国际大牌轮胎跟进降价,轮胎行业迎来新一轮价格调整潮;途虎养车持续投入 1 亿正品油补,携手十大品牌回馈用户;京东汽车与车膜品牌圣佳首创“全渠道买贵赔”模式,持续关注汽车后市场生态变化 [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