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

搜索文档
华为余承东:鸿蒙智行可能不会有第六“界”
快讯· 2025-05-31 17:59
5月31日,在2025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表示,鸿蒙智行可能不 会再有第六"界"。他称:"因为我们的能力做两三个界都已经很不容易了,做五个界非常非常难。一个 拳头还真的需要五个手指头,握上才有力量。所以也不可能有六个手指头,我们就到此暂时握紧了,一 起努力干,一起打天下。"(第一财经) ...
华为车BU CEO:支持规范智能驾驶宣传
第一财经· 2025-05-31 14:53
行业监管动态 - 工信部在2025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后加强了对智能驾驶的规范 明确禁止车企过度宣传智能驾驶功能 [1]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表示公司坚决拥护和支持工信部的监管政策 [1] 行业竞争格局 - 当前智能驾驶行业竞争激烈 部分智驾公司已开始转型进入机器人领域 [1]
雷军错了吗?小米很狂妄: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搜狐财经· 2025-05-31 07:41
小米SU7市场表现 - 小米SU7自去年3月上市后成为爆款车型 月交付量迅速突破1万辆并接近3万辆 去年累计销量达13 5万辆 [4] - 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7 6万辆 累计交付量达25 8万辆 超越特斯拉Model 3成为2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型销量榜首 [4] - SU7 Ultra锁单量达2 3万辆 远超预期 [4] 小米YU7市场预期 - 小米第二款车型YU7技术发布会后留资用户数量是SU7发布会的三倍 其中首次留资用户占比60% [4] - YU7定位SUV细分领域 用户受众面比SU7更广 外界预期其上市后可能超越特斯拉Model Y [5] 小米集团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达1112 93亿元 同比增长47 4% 连续两个季度突破千亿 [7] - 期内利润108 93亿元 同比暴涨161% 创历史新高 [7] 小米汽车面临的争议 - 3月底高速车祸事件引发行业对智能驾驶的反思 监管部门加强智驾领域监管 [7] - 4月份SU7 Ultra因马力锁定和碳纤维前舱盖问题遭遇消费者维权 要求无损退车 [8] - 连续负面事件导致雷军进入"静默期" 暂停社交媒体活动和公开露面 [8] 品牌形象与舆论评价 - 小米汽车口碑和品牌形象受到较大打击 围绕原创性 自研能力和产品质量的质疑持续 [10] - 雷军个人形象毁誉参半 网友赋予的"雷布斯""雷神"等称号兼具褒贬含义 [10] - 流量营销策略成为双刃剑 在带来关注的同时也放大负面事件影响 [8][10]
“人地钱技”破壁流动:解码广东“百千万工程”集成打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22:55
广东"百千万工程"战略实施成效 - 广东启动"百千万工程"旨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目标为"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2025年是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年 [1] - 2024年全省57个县(市)经济增速超全省均值,17区县跻身全国百强,县域经济从"发展洼地"跃升为"潜力板" [2][4] - 计划未来实现千亿县零突破,打造10个千亿级、20个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4] 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案例 - 肇庆四会市依托小鹏汽车形成109家新能源产业链企业集群,2024年经济总量达818亿元,人均GDP超12万元,成为广东县域经济榜首 [3] - 四会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高端电子三大产业,从金属加工重镇转型为智能制造基地 [3] - 全省122个县(市、区)实施"一县一策",培育龙头企业、特色产业园和产业集群 [3] 产业转移与要素重组 - 粤东粤西粤北布局12个产业转移园区,承接珠三角300+转移项目,投资超1100亿元 [6] - 清远广清产业园引入100+企业,带动2024年规上工业增速全省第一 [6] - 粤东西北在珠三角设立110+个"反向飞地",如汕头濠江区在深圳建"濠创园"吸引12家企业 [6] 生态经济与文旅融合 - 森林海度假区改造7个废弃矿坑为144公顷生态景区,年均游客160万+,经济收益3亿+,带动就业6500+岗位 [6][7] - 广东发布"东方爱情果"荔枝品牌,文博会签约1.5万吨采购(含5000吨出口),推动农产品文化IP升级 [7] - 全省打造123个"粤字号"品牌,如河源"紫金蝉茶"价值超35亿元,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形成百亿产业链 [7] 城乡居民收入变化 - 2025年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7元(+4.3%),农村居民8021元(+6.1%),农村增速快1.8个百分点 [8] - 典型案例包括柏桥荔枝电商、四会汽车零件直供、长安镇千亿制造业、龙门县露营经济等 [8]
尊界S800正式上市:首华为ADS 4智驾系统,70.8万元起
凤凰网· 2025-05-30 21:57
产品发布与定价 - 尊界S800豪华智能汽车正式发布,提供四个版本,售价区间为70.8万元至101.8万元 [1] - 首批先行者计划限量599台将于6月26日开启交付 [1] - 大规模批量交付将于8月中旬开始 [3] 外观设计与尺寸 - 采用"自然流线车身"理念,风阻系数最低0.206Cd [1] - 车身尺寸5480×2000×1542mm,轴距3370mm [1] - 提供六种配色方案 [1] 智能化配置 - 搭载华为ADS4智驾系统,配备4个激光雷达和32个传感器 [1] - 首次引入NearLink华为星闪连接技术,定位精度较传统蓝牙钥匙提升5倍 [1] - 智慧电动门系统可智能感应障碍物并自动调节开启角度,最大开门角度77° [1] 动力系统 - 基于图灵龙行平台打造,采用800V高压碳化硅电驱系统 [2] - 纯电版本搭载97kWh电池组,支持5C超级快充,10%-80%充电仅需12分钟,CLTC续航702公里 [2] - 增程版本配备65kWh电池和50L油箱,10%-80%充电10.5分钟,综合续航最高1333公里 [2] 音响系统 - 首发华为悦彰非凡系列音响,搭载43个扬声器 [2] - 7.5.10独立声道,总功率2920W [2] - 每个座位配备4个独立扬声器头枕音响系统 [2] 安全性能 - 采用玄武架构设计,10横9纵车身架构 [2] - 车侧顶最大承受压力156kN,整车扭转刚度53300 N·m/deg [2] - 车身材质92%超高强钢和铝合金,其中24%为1500MPa+热成型钢 [2] 舒适性配置 - 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的55倍,负氧离子浓度20万个/立方厘米 [3] - 创新可吸附降解材料20分钟内可恢复气味,对甲流冠状病毒和细菌抑制率超99% [3] - 内饰采用全粒面半苯胺无铬鞣工艺真皮软包,实木饰板经过480小时高光工艺处理 [3] 个性化选装 - 提供星空顶、隐私光幕玻璃、电子后视镜等多项个性化配置选装 [3]
小米集团-W(01810.HK):业绩再创新高 经营效率提升 关注中长期战略持续兑现
格隆汇· 2025-05-30 09:47
业绩表现 - 2025Q1实现收入1112.93亿,同比增长47.4% [1] - 经调整后利润106.75亿,同比增长64.5% [1] - 手机xAIOT分部毛利率22.8%,环比提升2.2pct [1] - 手机xAIOT分部营业费用率11.4%,环比下降1.8pct [1] 手机业务 - 2025Q1手机收入506.12亿,同比增长8.9% [2] - 中国大陆出货量1330万部,同比增长40%,市场份额18.8% [2] - 平均ASP 1210.6元,同比增长5.8% [2] - 互联网收入91亿,同比增长12.8% [2] IoT业务 - 2025Q1 IoT收入323.4亿,同比增长58.7% [2]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113.8%,平板收入增长72.7%,可穿戴收入增长56.5% [2] - IoT毛利率25.2%,环比提升4.7pct [2] - 平板出货量同比增长56.1%,首次跻身全球前三 [2] 智能汽车及创新业务 - 2025Q1收入185.8亿,毛利率23.2%,环比提升2.8pct [1] - 经营亏损5亿,亏损幅度收窄 [1] - 汽车交付量7.6万台,ASP提升至23.8万元 [3] - 收入占比提升至16.7% [3] 战略与展望 - 高端化战略逐步向平板等品类拓展 [2] - 重点关注Yu7销量及二期工厂产能爬坡 [3] - 全链路优势包括生态链技术积累、AI投入、供应链管理等 [3] - 中长期战略聚焦硬核科技、高端化、全球化 [3] 估值与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5015/6344/7332亿 [4] - 手机xAIOT业务给予25倍PE,汽车业务给予3倍PS [4] - 2025年估值14404.8亿港元,2026年估值18389.3亿港元 [4]
小米集团-W(1810.HK)2025Q1业绩点评:IOT业务高速增长 单季度业绩再创新高
格隆汇· 2025-05-30 09:47
财务业绩 - 公司25Q1实现营收1112.93亿元,同比增长47.4%,创历史新高 [1] - 经调整净利润106.76亿元,同比增长64.5%,同样创历史新高 [1] - 整体毛利率达22.8%,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 [1] - 经调整净利率为9.6%,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 [1] 业务分部表现 - 手机×AIOT分部营收927.13亿元,同比增长22.8% [1]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营收185.80亿元 [1] - 智能手机业务营收506.12亿元,同比增长8.9%,占总营收45.5% [2] - IOT业务营收323.39亿元,同比增长58.7%,占总营收29.1% [2] - 互联网服务业务营收90.76亿元,同比增长12.8%,占总营收8.2% [2] - 汽车业务营收185.80亿元,占总营收16.7% [3] 各业务详细情况 - 智能手机出货量4180万台,同比增长3.0%,连续七个季度增长 [2]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14.1%,中国大陆市场份额18.8%,重回第一 [2] - IOT业务毛利率25.2%,同比提升5.3个百分点,主要来自科技家电收入翻倍 [2] - 互联网服务毛利率76.9%,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 [2] - 汽车业务毛利率23.2%,环比提升2.8个百分点 [3] - 小米SU7系列交付75869台,ASP约23.9万/台,累计交付突破25.8万台 [3] 研发投入与战略 - 25Q1研发支出67亿元,同比增长30.1%,预计全年研发支出300亿元 [3] - 自研3nm旗舰SoC芯片玄戒O1已正式发布 [3] - 开源首个推理大模型Xiaomi MiMo(7B参数量) [3] - 未来五年计划再投入2000亿元 [3] 市场表现与展望 - 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互联网服务收入创历史新高至64亿元,同比增长14.8% [3] - 手机高端化战略持续推进,汽车业务有望成为第三增长曲线 [4] - 预计25-27年分别实现营收5062.65/6052.13/7008.88亿元 [4]
小米集团-W:IoT/汽车业务毛利率超预期-20250530
华泰证券· 2025-05-30 08: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71.2港币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1Q25收入同比增长47%至1113亿元,调整后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14%至99.6亿元,IoT和汽车业务毛利率出色,手机ASP创新高,高端化推进 [1] - 发布玄戒O1/T1芯片,看好自研芯片助小米扩大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维持目标价71.2港币,含手机xAIoT(44.9港币)、汽车(26.3港币) [1] - 调整2025 - 2027非GAAP口径下归母净利润1.1%/-6.0%/-5.0%至410/513/632亿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亮点总结 - IoT业务:1Q25收入同比+58.7%达323亿元,毛利率25.2%,因大家电收入扩大、低利润率产品占比下降,上调全年毛利率预测1.5pct到23.8%,看好国内外持续增长 [2] - 汽车业务:Q1 SU7系列交付75,869辆,创新业务分部经营亏损5亿元,毛利率23.2%,高于预测2.4pct,首辆SUV YU7或7月上市,关注消费者反馈 [3] - 手机业务:年初手机大盘偏弱,公司指引全年出货量近1.8亿,1Q25 ASP为1211元创历史新高,同比+5.8%,毛利率12.4%,看好自研芯片提升高端市场份额和毛利率 [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270,970|365,906|495,074|605,814|727,77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19,274|27,314|40,987|51,321|63,249|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0.76|1.09|1.63|2.04|2.52| |ROE(%)|12.53|15.49|20.11|21.45|22.20| |PE(倍)|54.66|43.77|29.17|23.30|18.90| |PB(倍)|6.42|6.33|5.46|4.60|3.85| |EV EBITDA(倍)|48.61|44.86|26.34|21.06|16.16|[7] 估值方法 - 基于SOTP估值法得目标价71.2港币,对应41倍2025年预测PE [17] - 维持小米现有业务估值25倍2025年预测PE,对应每股44.9港币,因家电等IoT业务增速快及看好AI时代生态价值 [19] - 维持智能汽车业务2.5倍2027年预测PS,对应每股26.3港币,因工厂建设进展好、产能释放、SU7 Ultra销售成功及“人 - 车 - 家”战略助力 [19] 盈利预测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270,970|365,906|495,074|605,814|727,778| |归母净利润(人民币百万)|19,274|27,314|40,987|51,321|63,249| |EPS(人民币,基本)|0.78|1.09|1.63|2.04|2.52|[24]
极氪蔚来达成充电双向互联互通,Stellantis集团确定新CEO | 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0 07:11
小马智行旗下两家科技公司增资 - 广州小马慧行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2.48亿美元增至3.48亿美元,增幅约40.3% [1] - 广州小马智卡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从1.3亿元人民币增至1.6亿元人民币 [1] - 增资或助力企业加速技术研发与业务拓展,显示出在汽车零部件和人工智能领域扩展业务的决心 [1] 三星SDI与LGES拟设LFP电池线 - 三星SDI与通用汽车同意于2027年在印第安纳州合资厂导入电动车用磷酸铁锂(LFP)电池生产线 [2] - LGES计划将与通用汽车合资的田纳西州工厂的部分区域转为LFP电池生产线 [2] - 原先该厂仅规划生产镍含量超过80%的三元锂电池,现在改为并行生产 [2] 极氪蔚来达成充电双向互联互通 - 极氪与蔚来能源达成充电网络双向互联互通合作,蔚来、乐道等品牌用户可通过App等查找并使用极氪充电桩 [3] - 蔚来已建超3300座换电站、4570座充电站,接入超125万根第三方充电桩 [3] - 蔚来计划2025年实现多地充电、换电"县县通",极氪此前已与广汽能源达成互联互通 [3] 宝马将推新设计语言及多款新车 - 宝马计划在三年半内让所有车型采用全新设计语言,变革自宝马5系开启 [4] - 全新Panoramic iDrive系统将首次应用于iX3并逐步推广 [4] - 宝马还将推出全新X5及2系、X2、7系、X7的更新版本 [4] Stellantis集团确定新CEO人选 - 现任美洲区首席运营官兼集团首席质量官Antonio Filosa将于2025年6月23日起接任集团CEO [5] - Filosa曾在南美、北美市场任职多年,具备丰富运营经验 [5] - 其接任或为缓和与美国各方关系,推动北美业绩重振 [5]
弹窗广告可能导致中国车遭到全球抵制
新浪财经· 2025-05-30 04:18
别以为这只是一次营销事故。深蓝汽车在车机系统强制推送弹窗广告的做法,哪怕只出现了一次,也很 可能成为中国智能汽车出海史上,最危险的一次"提前剧透"。 这是潘多拉魔盒。 这一次是深蓝用它做了一次"车主感谢券"的营销试水,下一次会不会是某电商平台的购物节?再下一 次,是不是你刚发动汽车,屏幕就蹦出"XX酒品牌祝您一路顺风"?别笑,想象一下当年小米电视第一 个用开机广告时,用户群里也是骂声一片,可如今你能找到哪台不弹广告的电视?你不愿意看广告?那 你可以选择多花两倍的钱买一台没广告的。但我们知道,大多数人买得起的,是广告机。 而现在,这套逻辑要被复制到车上来了。 弹窗广告不是新闻,但如此大规模的出现在汽车上,是第一次。这不是APP通知你该充会员了,也不是 电视开机时那三秒钟的"你也可以跳过"。这是你刚启动车辆,导航没出来、倒车影像还在加载、你还没 搞清车周环境,车机直接弹出一个盖满整个屏幕的广告,无法关掉,仿佛在说:"你低价买了我,我就 要榨干你。" 你可能会说:我只是推送了一次广告,又没采集数据。但请注意:车机系统是联网的,且有地理位置、 语音识别、驾驶行为记录,它比智能手机还更懂你。你只要推送了一次广告,就足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