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废处理
icon
搜索文档
信达证券:绿电直连政策发布 为垃圾焚烧发电与IDC协同提供政策支撑
智通财经网· 2025-06-08 17:10
行业前景 - "十四五"规划对环境质量和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节能环保及资源循环利用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度 [1] - 在化债背景下,优质运营类资产(如水务&垃圾焚烧)可能迎来戴维斯双击,因盈利稳健上行且现金流持续向好,叠加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 [1] 板块表现 - 截至6月6日当周,环保板块整体上涨0.46%,但表现劣于大盘 [2] - 细分板块中,水治理上涨1.38%,大气治理上涨1.01%,固废板块分化明显(环卫下跌6.55%,垃圾焚烧下跌0.31%,资源化上涨0.65%) [2] - 环保设备板块上涨0.70%,检测/监测/仪表板块涨幅达4.38%,环境修复微涨0.43% [2] 政策动态 - 生态环境部《2024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上升,地表水/土壤污染趋势得到初步管控 [2] - 五部委联合发布《大江大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实施方案》,目标2027年建成长江黄河干流补偿机制,2035年覆盖重点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 [2]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推出绿电直连政策,明确新增/存量负荷可配套新能源项目,为垃圾焚烧发电与数据中心协同("垃圾焚烧发电+IDC"模式)提供政策支撑 [3] 公司推荐 - 重点推荐标的:瀚蓝环境(600323 SH)、兴蓉环境(000598 SZ)、洪城环境(600461 SH) [1] - 建议关注标的:旺能环境(002034 SZ)、军信股份(301109 SZ)、武汉控股(600168 SH)等6家公司,涉及垃圾焚烧发电与数据中心协同布局领域 [1][3]
杭州加快推动固体废物循环利用—— 变废为宝打造“无废城市”
经济日报· 2025-06-07 05:41
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 - 申能固废环保再生有限公司采用高温熔融技术处理有色金属固体废物,实现金、银、锡等金属的综合回收,固废减量90%以上[1] - 该公司2024年收集危险固废27.8万吨,产出金属铜3.7万吨、建材原料17万余吨[1] - 自主研发的含铜多金属危险固废综合利用技术经评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相当于新建"城市矿山"[1] 汽车产业循环经济 - 吉利汽车建立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生产线,将电池加工成符合标准的电池包用于低速电动车等场景[2] - 吉利新车可回收率达97%以上,成立循环制造中心开展电池回收、车辆再生等业务[2] - 吉利在招标中严控危废填埋,倾向于供应商回收再利用,打造绿色供应链[2] 城市固废回收体系 - 杭州建成197家市级以上"无废工厂"、116家绿色工厂和6个绿色低碳工业园区[3] - "虎哥"公司建立互联网+垃圾分类回收体系,2024年处理家庭废弃物9.8万吨,减少碳排放20.9万吨[4] - 杭州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67.6%,建成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近3000个,互联网回收模式社区覆盖率达95.5%[4] 无废城市建设模式 - 杭州通过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双管齐下推进固废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5] - 形成"老百姓简单分、企业精细分"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实现精准拆解和资源再利用[3][4] - 构建市域统筹治理体系,凝聚多方协同参与的共建共享合力[5]
军信股份(301109):手握长沙核心固废资产有望成为IDC协同发展先行者
华源证券· 2025-06-06 10: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军信股份“买入”评级 [6][7][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军信股份专注湖南长沙拓展固废产业链,存量资产优质,盈利能力领先,现金流好且分红稳定,股息率达4.1%;2024年收购仁和环境拓展业务,盈利稳健;积极拓展海外项目,7000吨/日项目陆续投产将带来增长;率先开展垃圾焚烧协同IDC供电供冷业务,海外项目落地积累经验,湖南算力需求增长带来新机遇 [12] 各部分总结 市场表现 - 2025年6月4日收盘价21.79元,一年内最高24.00元、最低13.62元,总市值122.82亿元,流通市值21.50亿元,总股本5.64亿股,资产负债率33.76%,每股净资产13.79元 [4] 投资案件 投资评级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2、33.1、35.9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2.34%、2.88%、8.4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2、8.02、8.44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0.3%、6.62%、5.25%;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6、15、15倍,2025年可比公司估值平均17倍,因资产质地优秀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10] 关键假设 - 2025 - 2027年平江、浏阳项目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0%、95%、105%,吨垃圾上网电量400kwh/吨;比什凯克分别新增投产规模0、1000、1000吨/日,2026 - 2027年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0%、105%,电价0.07美元/千瓦时,垃圾处理费17美元/吨;垃圾中转场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3%、84%、85%,餐厨垃圾项目产能利用率均为144%,提油率均为7.2%,工业级混合油销售单价均为6000元/吨 [11] 投资逻辑要点 - 公司专注长沙拓展固废产业链,存量资产优质,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领先,分红稳定;2024年收购仁和环境拓展业务,盈利稳健;积极拓展海外项目,获取7000吨/日业务;开展垃圾焚烧协同IDC供电供冷业务,海外项目落地积累经验,湖南算力需求增长带来新机遇 [12] 手握长沙核心固废资产 收购仁和拓展上下游 - 军信股份成立于2011年,主营固废处理,2022年上市,形成全产业链服务能力;董事长戴道国为实际控制人,持股65.35%;业务涵盖垃圾中转、焚烧、填埋、处理等,占据长沙等地市场份额;运营资产盈利稳健,建造业务不确认毛利,上市后自由现金流好转,近三年每股分红0.9元/股,2025年承诺满足条件分红比例不低于50% [15][20][27] 资产质地优秀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长沙项目质地优秀 吨发/吨收/吨毛利均为行业第一 - 长沙7800吨/日垃圾焚烧项目经营效率领先,2024年吨上网电量460kwh/吨、单吨收入451元/吨、单吨毛利248元/吨均居行业第一;收现比约1,应收账款账龄短,坏账风险低 [31][35][40] 仁和环境盈利稳步提升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迎来新发展 - 2024年底收购仁和环境63%股权,对价21.97亿元;其主营垃圾中转和餐厨垃圾处理,盈利稳健,毛利率约70%;设置业绩承诺,2024年扣非净利润5.4亿元;收购后业务协同良好,2025Q1经营效率提高;公司积极拓展海外项目,在手7000吨/日项目,比什凯克项目预计年均收入1亿元 [44][55][56] 积极推进算电协同 有望成为行业先行者 算力的尽头是电力 垃圾焚烧发电协同IDC供电供冷渐成趋势 - 政策要求数据中心降低PUE和提高绿电比例,垃圾焚烧协同IDC有绿电直供、余热供冷、靠近负荷端、供电稳定、节省电费等优势;该模式对数据中心、垃圾焚烧企业和政府均有益,黎明项目或成标杆,适合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商业模式转变有望改善现金流和企业价值重估 [59][60][64] 积极推进算电协同 项目进展行业领先 - 2025年3月和5月分别签订海外算电一体化项目,进展领先;湖南算力需求增长,政策规划到2030年全省智算规模达12EFlops,PUE要求1.3以内,公司迎来发展机遇 [66][6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基于假设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2、33.1、35.9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2.34%、2.88%、8.4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2、8.02、8.44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0.3%、6.62%、5.25%;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6、15、15倍,低于可比公司平均,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8][70][71]
百亿并购圆满收官 瀚蓝环境助力环保行业绿色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6-05 05:29
并购交易概述 - 瀚蓝环境以119.5亿港元通过间接子公司瀚蓝香港私有化收购粤丰环保,交易于2024年6月2日完成交割,粤丰环保从港交所退市 [1][2] - 并购历时近一年,涉及跨A股和H股市场,需通过反垄断审查、股东大会审议及开曼群岛大法院批准等程序 [1][2] - 并购完成后,瀚蓝环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总规模从4.51万吨/日提升至9.76万吨/日,跃居行业前三及A股相关上市公司首位 [3] 战略背景与政策支持 - 并购基于瀚蓝环境2020年制定的五年发展规划,目标是通过并购重组扩大业务规模并提升市场份额 [1] - 新"国九条"及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为并购提供政策支持,鼓励上市公司聚焦主业并通过并购提升发展质量 [3] - 广东省政府及证券监管机构在并购过程中给予全程指导,推动方案优化与落地 [2] 行业协同与整合计划 - 粤丰环保为广东省最大垃圾焚烧企业,与瀚蓝环境在广东及福建的布局形成区域协同,整合后业务规模效应显著 [3] - 公司已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信息中心等精益化管理体系,为后续组织融合与运营协同做准备 [4] - 并购后整合是核心挑战,需通过技术、财务、区位等全方位协同实现"1+1>2"效果 [4] 未来发展规划 - 并购为瀚蓝环境未来五年发展战略奠定基础,公司将坚持科技创新与绿色低碳发展,助力环保行业解决发展难题 [5] - 粤丰环保自2024年6月起纳入合并报表,公司计划提升分红比例以回报股东 [5] - 公司将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聚合优质资源巩固行业地位 [5]
瀚蓝环境助力环保行业绿色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6-05 05:16
并购交易概述 - 瀚蓝环境以119.5亿港元通过间接子公司瀚蓝香港私有化收购粤丰环保,交易于2024年6月2日完成交割,粤丰环保从港交所退市 [1][2] - 并购历时近一年,涉及反垄断审查、股东大会审议及开曼群岛大法院批准等关键环节,最终在各级政府及监管机构支持下落地 [2] - 并购完成后粤丰环保成为瀚蓝香港控股子公司,自2024年6月起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5] 战略动机与行业影响 - 并购基于瀚蓝环境2020年制定的五年发展规划,目标是通过重组扩大业务规模并提升市场份额,响应新"国九条"政策对并购重组的鼓励 [1][2] - 粤丰环保为广东省最大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与瀚蓝环境在广东及福建的布局形成区域协同,并购后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规模从4.51万吨/日跃升至9.76万吨/日,跻身行业前三及A股同类公司首位 [3] - 固废处理行业进入存量整合阶段,此次并购推动行业资源集中化,示范效应显著 [3] 整合规划与协同效应 - 公司计划通过组织融合、财务共享中心、供应链体系等精益化管理实现区位、运营、技术及财务全方位协同,释放发展潜能 [3][5] - 强调后续整合是关键挑战,需深度协同以实现"1+1>2"效果,已提前搭建工程管理系统及风控体系等支持架构 [3][4] 长期发展战略 - 并购为瀚蓝环境未来五年发展战略奠定基础,公司将坚持"一体两翼"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4][5] - 计划提升分红比例回报投资者,并通过聚合优质资源解决环保行业难题,巩固行业地位 [5] 历史并购与行业地位 - 公司2006年并购南海环保电厂,2014年收购创冠中国实现"蛇吞象",此次并购延续其通过重组跨越发展的路径 [3] - 当前政策环境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聚焦主业,广东地区近期频现重大重组案例,市场活力显著提升 [2][3]
三峰环境: 2024年年度股东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04 17:12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约59.91亿元,归母净利润约11.68亿元,同口径分别增长0.30%和7.08% [2] - 生活垃圾处理总量超过1500万吨,同比增长7.42%,总发电量59.57亿度,同比增长8.4% [2] - 电厂运营收入38.40亿元,同比增长5.29%,工程建造收入19.18亿元,同比下降13.93% [16] - 资产负债率从55.82%降至50.21%,净资产增长5.85%至118.24亿元 [15][16] 市场拓展与创新 - 新签东南亚市场项目8项,合同总金额超8亿元,污水处理及直饮水设备供货合同35项,总金额超2亿元 [2] - 成立创新研究院,发布"星火计划",有效专利授权达340项 [2] - 全面推进AI智慧焚烧,以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提升运营效率 [7] 财务与资本运作 - 2024年派发现金股利3.94亿元,占归母净利润33.78%,2025年拟每10股派2.45元,合计4.10亿元 [6][19][20] - 计划申请不超过39.85亿元金融机构授信额度,用于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等业务 [21][22] - 拟向子公司及参股公司提供不超过9.96亿元担保,其中全资子公司4.16亿元,控股子公司0.79亿元,参股公司5.01亿元 [23][24][25] 公司治理改革 - 取消监事会并相应修订《公司章程》,优化治理结构 [31][32] - 同步修订《股东会议事规则》和《董事会议事规则》 [33][34] - 2024年董事会审议重大议案52项,各专门委员会召开会议14次 [4][5] 2025年发展计划 - 国内聚焦县域市场突破和投资并购,国际重点拓展设备销售、工程总包和运营管理项目 [7] - 计划完成垃圾处理约1521.80万吨,固定资产项目投资9.30亿元,股权项目投资4.81亿元 [17] - 深化国企改革,启动"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8]
瀚蓝环境私有化粤丰环保所有条件达成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03 21:40
并购完成 - 瀚蓝环境于6月2日完成对粤丰环保的私有化并购,粤丰环保从香港联交所退市 [1] - 该并购是2024年以来国务院和证监会鼓励的战略性并购重组案例之一,涉及金额达百亿级别 [1] - 并购标志着瀚蓝环境"十四五"战略目标初步达成,公司历史上多次通过战略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 [1] 行业地位 - 并购后瀚蓝环境垃圾焚烧规模达到97590吨/日,位居国内行业前三、A股上市公司首位 [2] - 粤丰环保的垃圾焚烧业务被整合为瀚蓝固废事业二部 [2] 战略意义 - 并购不仅是产能叠加,更通过"管理标准输出+技术创新共享"双轮驱动重新定义环保基础设施资产价值模型 [2] - 公司将加强共性技术研发,联合行业伙伴解决技术创新痛点难点 [2] - 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行业标准,输出管理模式,优化商业模式,共同打造良好行业生态 [2]
瀚蓝环境百亿并购正式完成,高效协同整合激发可持续发展新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3 12:09
并购交易概述 - 瀚蓝环境重大资产重组所有条件均已达成或被豁免 计划于2025年6月2日生效 标的公司粤丰环保股份将自同日起于香港联交所撤销上市地位 [1] - 并购历时不足一年 2024年7月7日披露拟联合广东省国资及佛山市南海区国资私有化粤丰环保 2025年5月31日完成过户 [2] - 交易体量达百亿级 创行业新高 高效推进进程具有行业示范价值 [1][2]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并购使公司垃圾处理规模(含参股)达97,590吨/日 跃居国内前三 A股第一 固废处理行业第一梯队地位巩固 [1][3] - 行业正从工程时代向运营时代转变 头部企业加速资源整合 本次并购为环保行业存量整合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2] - 公司已启动"十五五"战略规划 并购补强"纵横一体化"产业实力 有望挖掘运营能效及环保价值 [1] 标的资产质量 - 粤丰环保拥有35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覆盖12省市 设计日处理能力52,540吨 其中超50%产能位于广东省 [3] - 2024年运营数据:产能利用率107.7% 无害化处理垃圾1701.56万吨(+2.4%) 发电65.33亿千瓦时(+5.1%) [3] - 供热业务潜力突出 2024年供热规模31.30万吨 与瀚蓝现有供热业务(2024年148.23万吨)形成协同 [5] 财务影响 - 按粤丰环保6月底并表模拟测算 瀚蓝环境营收将达131亿元 总资产突破640亿元 [3] - 2024年公司分红6.52亿元(+68%) 股息率4.01% 新规划承诺未来两年每股现金股利年增不低于10% [4] - 并购后可通过贷款置换降低粤丰环保融资成本(原利率2.60%-7.95%) 优化现金流 [6] 协同效应 - 业务布局协同:双方业务覆盖9个重合省份 有利于"瀚蓝模式"推广复制 [5] - 技术创新协同:公司"工业大脑"技术可提升近10万吨/日处理规模的运营效率 [6] - 供热业务协同:整合后供热业务收入(瀚蓝2024年2.12亿元+31%)潜力大幅提升 [5] 未来发展 - 资本性支出将随在建项目减少而下降 自由现金流持续提升 [6] - 规模优势+协同潜能将提升运营效能 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树立行业标杆 [7]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603
东吴证券· 2025-06-03 07:30
报告核心观点 市场进入快速轮动末期,行业风格向稳定板块切换,高股息等板块有望驱动后续市场上行;多公司业绩表现良好,部分公司业务发展前景佳,多家公司获“买入”或“增持”评级 [1][3][5] 宏观策略 宏观点评 20250530 - 5月中旬以来市场震荡调整,小盘成交占比近历史高位,行业轮动加速,近期轮动速度与3月末相似 [10] - 科技板块交易拥挤,负面事件易释放估值压力,4月关税事件后市场对关税定价或入“免疫模式” [10] - 国内4月经济指标增速下行,5 - 7月出口有韧性,关税和两新透支效应或影响下半年经济;海外关注特朗普关税政策及美债利率上行影响 [10][11] - 成交额成市场短期交易指引,行业上行动力待加强,市场或由结构性上涨进入再均衡,后续行业轮动或向大盘价值、稳定板块切换 [11] 宏观深度报告 20250530 - 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50 - 60岁人口成主要组成部分,未来5 - 10年是发展银发经济窗口期 [12] - 日本老龄化后私人消费增速下滑,必选消费占比提升,可选消费增速放缓,不同年龄段消费偏好有差异 [12] - 我国老龄化对消费影响或弱于日本,因居民收入增长和城镇化有提升空间 [13] - 我国可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提升低龄老年群体再就业推动银发经济发展 [13] 固收金工 固收点评 20250528 - 恒帅转债2025年5月29日申购,总规模3.28亿元,债底保护、评级和规模吸引力一般 [15] - 预计上市首日价格117.07 - 130.43元,中签率0.0011%,建议积极申购 [2][15] - 公司主营车用微电机等产品,2019 - 2023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29.24%和32.67% [15] 行业 军信股份(301109) - 湖南省垃圾焚烧发电龙头,2019 - 2024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19.5%/11.0%,2025Q1业绩强劲增长 [17] - 推进垃圾焚烧 + IDC合作,长沙项目潜力大,海外项目积极拓展,构建一体化业务模式 [17] - 掌握长沙优质固废资产,国内产能利用率高,海外有在建筹建项目,收购仁和环境实现产业链协同 [17] - 吨上网和标杆电价领先,盈利能力强,现金流优化支持高分红 [17] - 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7.50/7.97/8.41亿元,同比增长39.8%/6.3%/5.6%,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4][17] 快手 - W(01024.HK) - 25Q1收入326.1亿元,经调整净利润45.8亿元,业绩符合预期,用户基本盘稳健 [18] - 可灵AI收入超预期,赋能广告业务,短剧等贡献广告增量,电商GMV增长稳健 [18] - 维持2025 - 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200/245/29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18] 九毛九(09922.HK) - 2024年同店承压,公司积极调整,优化门店模型和菜单结构,新店型表现好 [19] - 2024年以来放慢扩张,侧重调改闭店,有望提升门店经营利润率,供应链布局将打开中长期天花板 [20]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35/1.64/2.03亿元,同比增速142.37%/20.97%/24.05%,维持“买入”评级 [20] 小米集团 - W(01810.HK)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112.9亿元,调整后净利润106.8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6][21] - 汽车毛利率提升,AI扩大场景优势;手机市占率提升,高端化推进;IoT业务高增,新零售驱动增长 [6][21] - 上调2025/2026/2027归母净利润至396/534/65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21] 金山软件(03888.HK) - 2025Q1营收23.38亿元,归母净利润2.84亿元,游戏业务存量产品稳健,期待《解限机》上线 [22] - 办公业务聚焦AI、协作和国际化,关注出海进展,持续研发投入推进AI及新游品类开发 [22] - 维持2025 - 2027年EPS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7][22] 美团 - W(03690.HK) - 25Q1营收865.5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09.49亿元,业绩超预期 [23] - 核心本地商业利润好于预期,新业务减亏,预计Q2外卖利润受竞争扰动,长期格局无忧,Keeta出海成效显著 [23][24] - 下调2025 - 2027年经调整利润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8][24] 香飘飘(603711) - Meco杯装果茶官宣时代少年团为代言人,加速布局年轻消费市场,新代言人引流效果好,茉莉新口味试销反馈优,餐饮渠道潜力大 [25] - 开拓国际市场,东南亚地区潜力足,维持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9][26] 南亚新材(688519) - 覆铜板行业领军企业,2024年起盈利能力提升,2025年Q1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同比增加 [27] - 覆铜板行业周期性修复,AI带来新机遇,公司全品类布局,有望受益双重机遇 [27]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7]
5月28日A股收评|震荡市里的冰火两重天:三大主线浮出水面,散户该盯紧哪些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5-28 17:10
大盘表现 - 沪指微跌0 02% 深成指跌0 26% 创业板指跌0 31% 个股超3400只下跌 市场情绪偏谨慎 [3] - 市场整体缩量震荡 结构性机会存在 需关注后续资金动向和变盘信号 [1][3] 环保与能源板块 - 固废处理 可燃冰板块领涨 玉禾田 博世科20cm涨停 受环保政策加码和全球能源转型推动 [4] - 该板块具有政策护城河和业绩预期 建议关注技术壁垒高的龙头公司 避免追高 [4] 消费复苏板块 - 食品饮料板块午后异动 欢乐家20cm涨停 新乳业 会稽山跟涨 受夏季消费旺季和提价预期驱动 [4] - 医药医疗板块调整 睿智医药 雪榕生物领跌 因集采预期升温及部分药企业绩不及预期 [4] 科技赛道分化 - 可控核聚变概念强势 利柏特 融发核电涨停 技术突破预期强 资金给予溢价 [5] - 跨境电商和化工板块回调 环氧丙烷方向领跌 因原材料价格波动 需等待企稳信号 [5] 资金与市场策略 - 北向资金小幅流入 内资分歧较大 需关注后续量能变化 [6] - 沪指3300点附近支撑较强 若跌破可能下探3250 站稳3400有望反弹 [7] - 中长线建议关注政策支持且业绩能兑现的板块 短期波动或为布局机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