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饮料
icon
搜索文档
宗馥莉两大“心腹”:严学峰恢复生产总监职位,祝丽丹仍“待定”;宗婕莉入职杜建英名下一公司;理想汽车回应MEGA起火事故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10-25 09:09
宏胜饮料集团与娃哈哈 - 宏胜饮料集团核心管理层岗位发生变更,严学峰岗位由“待定”恢复为“生产中心总监兼迅尔公司总经理”,而祝丽丹岗位仍为“待定”[3] - 宏胜系销售公司明确明年将继续销售娃哈哈品牌产品,并计划下周签署2026年联销体协议,同时要求本周内完成保证金回款,未到位客户将终止合作[6] - 宏胜系计划于11月召开2026年度经销商大会[6] - 宗婕莉新增为杭州探索展览有限公司董事,该公司注册资本由1000万人民币增至约1538万人民币,据媒体报道,宗婕莉为宗馥莉同父异母的妹妹[7] 平台经济监管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10月中旬对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公司展开调查,事涉食品安全及商家经营资质审核等问题,调查形式包括驻场问询,抖音集团也在调查名单之列[5] 新能源汽车与出行 - 滴滴出行在墨西哥上线500辆纯电动汽车,推出拉美首个标准化专车品类,车辆来自广汽埃安和江汽集团等中国品牌[5] - 滴滴计划联合合作伙伴推动到2030年在墨西哥引入10万辆电动车,合作伙伴包括广汽、江汽、长安、比亚迪等中国车企[6] - 理想汽车回应MEGA起火事故,确认驾乘人员全部安全离车,公司正积极配合消防部门调查[7] - 比亚迪宋L DM-i与宋Pro DM-i同步上市,售价区间为9.98万至15.68万元,宋Pro DM-i百公里亏电油耗3.2L,创全球SUV油耗新低,纯电续航133km,宋L DM-i纯电续航200km,综合续航1630km[15]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 大模型创业公司月之暗面据传将完成数亿美元新一轮融资,其上一轮融资发生于2024年8月,金额约3亿美元,估值超33亿美元[6] - 特斯拉第三代仿人机器人Optimus的设计定型推迟至明年一季度,原计划于今年11月完成开发[12] - 智元机器人推出首个0代码、0门槛的机器人内容创作平台“灵创平台”,并计划下个月上线机器人个性化性格定义平台“灵心”[17] 消费电子与硬件 - OPPO针对部分机型屏幕出现绿线问题推出售后政策,对购机4年内的设备提供免费更换屏幕服务,对购机超4年的提供优惠换屏政策[12] - 2025年8月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2260.3万部,同比下降6.0%,其中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2129.8万部,同比下降4.0%,5G手机出货量1999.2万部,同比增长1.2%,占比88.4%[17] - 影石Insta360在程序员节向员工发放21枚黄金键帽作为奖励,其中黄金空格键重35.02克,价值近4万元,公司研发技术人员占比57.68%[9] 融资与资本市场 - 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据传计划两周内在香港上市,拟融资逾5亿美元[12] - AI影像消费硬件公司光启之境完成天使轮2700万美元融资,由弘晖基金、鼎晖VGC及顺为资本联合领投[14] - OpenAI合作伙伴Crusoe在新一轮股权融资中筹集14亿美元,公司估值超过10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英伟达、富达管理、Salesforce Ventures等[14] - 前智谱COO张帆创立的元理智能完成8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蓝驰创投领投[14] - 巡鹰新能源完成超1.5亿元A+轮融资,由悦达资本领投,资金将用于动力电池与储能系统研发及智能换电网络扩展[14] - 潮玩娱乐企业朋克编码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融资,由梅花创投领投,将用于原创IP内容搭建、XR技术升级及海外市场拓展[14] - 灵心巧手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由京国瑞管理公司和博佳资本领投,老股东蚂蚁集团继续加注,资金将用于加速量产能力升级及全球化布局[14] 航天与高端制造 - 蓝箭航天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SpaceX CEO埃隆·马斯克评论称其架构结合了猎鹰9号和星舰的特点,将能超越猎鹰9号[13] - 欧洲三大航天巨头空中客车、泰雷兹和莱奥纳多计划整合卫星及太空业务成立新公司,预计2027年投入运营,年营业额有望达65亿欧元,雇佣约2.5万名员工[13] 游戏与娱乐产业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880.26亿元,环比增长6.96%,为年内首次环比转正,同比下降4.08%[19] 品牌与零售 - 耐克宣布整合Nike、Jordan品牌和Converse的创新、设计与产品团队,组建新的以运动员为核心的创新引擎,旨在加速产品创新并推动增长[13] 半导体与科技 - 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总市值合计达到1019.53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05万亿元),史上首次突破1000万亿韩元[13] 人事变动 - 腾势方程豹汽车直营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离职,其因个人原因辞职,网传其离职后将加盟华为与奇瑞联合打造的智界品牌[11][12]
经销商嫌弃娃小宗?宗馥莉实控企业复用娃哈哈品牌,和国资和解?
搜狐财经· 2025-10-25 07:55
品牌战略调整 - 宗馥莉卸任娃哈哈集团职务后 其实际掌控的宏胜饮料集团曾推出一系列旨在推动品牌独立发展的战略举措 被外界解读为构建独立品牌版图的大胆尝试 [3] - 面对经销商群体的集体反应 宗馥莉展现了战略灵活性 迅速调整原有发展方向 宏胜集团将继续扮演娃哈哈集团代工商的角色 双方在生产制造领域的紧密合作关系得以延续 [8] - 此次战略调整意味着从最初强调独立品牌的探索 回归到核心品牌的战略收缩 本质是更加务实地聚焦企业资源 通过巩固和强化主品牌市场地位来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11] 经销商网络与市场反应 - 经销商群体的态度成为品牌独立战略发展的关键转折点 规模不大的中小经销商对市场不确定性更为敏感 [3][5] - 与娃哈哈品牌庞大忠实的消费群体和稳固渠道网络相比 贸然代理新品牌可能面临库存积压和资金链紧张等经营困境 [5] - 新品牌推广未能带来相匹配的市场前景 加剧经销商观望情绪 导致大量经销商选择不续约或不愿支付高昂保证金 [6] 品牌价值与行业竞争 - 娃哈哈作为在市场深耕多年的响亮招牌 拥有强大品牌知名度和市场接受度 构成其他品牌难以企及的独特竞争优势 [5] - 饮料行业整体技术门槛相对不高 但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品牌影响力和规模效应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11] - 在快速消费品领域 过度分散资源进行内耗式竞争往往弊大于利 可能削弱整体竞争力并给竞争对手提供可乘之机 [11] 公司治理与资产保障 - 当娃哈哈品牌授权使用期届满后 如需继续使用必须向集团支付相应授权费用 符合正常商业交易规则 [9] - 规范化的品牌授权流程和合理费用收取机制 能有效避免国有资产流失质疑 保障国有股东权益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9][11] - 宏胜集团持续获得娃哈哈代工订单 证明其拥有过硬生产能力和完善质量管控体系 体现了在生产制造环节的竞争力 [8] 战略协同与资源整合 - 统一品牌战略有利于娃哈哈集团集中有限资源 最大化提升整体市场竞争力 避免因旗下品牌过多导致市场份额被稀释的风险 [11] - 调整决策把握了行业规律 即与其在内部消耗宝贵品牌资源 不如团结协作 以统一强大的品牌形象对外征战以提升整体市场影响力 [12] - 此次调整维护了娃哈哈品牌自身的统一性和市场价值 为企业未来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遵循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商业逻辑 [12]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丨乘势而上融入服务大市场
河南日报· 2025-10-25 07:48
市场要素配置更加高效—— 金秋中原,动能澎湃:跨国公司巨头太古可口可乐投产河南首个百万吨级饮料超级工厂,扎根深耕河南 近30年,越来越坚定"投资河南就是布局未来"的信心;国庆中秋假期,位于郑东新区的蜜雪冰城总部旗 舰店单日客流量超6.5万人次、营业额突破77万元,这杯"甜蜜"奶茶从河南飘香世界,海外门店超5000 家…… 市场是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 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就"建设强大国内市场"部署重点任务,为我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指明了方向与路径。 "河南是中国的缩影,更是机遇的沃土。"拥有约1亿人口、超过2200万中等收入群体、1100多万户经营 主体,规上工业41个行业大类实现全覆盖,作为国家的大腹地、大枢纽、大市场,河南的产业优势、市 场规模、开放环境,都是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底气所在。 着眼全局,谋划长远。从"新春第一会"谋划布局,到工作推进会再部署再推动,河南始终把融入服务全 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来抓。 锚定方向,只争朝夕。高位部署、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我省制定出台实施方案、统筹推进150项 ...
宗馥莉已回娃哈哈上班!“娃小宗”仅41天就“退场” 知情人士:部分经销商不信任“娃小宗” 拒绝支付保证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5 05:29
品牌使用策略反转 - 宏胜系销售各分公司接到通知,2026年继续使用娃哈哈品牌,不会出现其他品牌 [1] - 宗馥莉所控股的宏胜系业务员通知经销商打款缴纳保证金,明年继续销售娃哈哈品牌产品 [1] - 宗馥莉辞职后推出的娃小宗品牌暂时退场 [2]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宗馥莉已回娃哈哈上班,但以宏胜饮料集团总裁的身份行事 [3] - 宏胜集团高管严学峰岗位恢复,祝丽丹岗位依然显示待定 [3] - 严学峰职位是生产中心总监兼讯尔公司总经理,祝丽丹职位是管理中心总监兼人力资源部部长 [3] 商标权归属与矛盾 - 娃哈哈集团内部矛盾源于宗馥莉手下的宏胜系公司掌握生产与销售,但娃哈哈商标属于娃哈哈集团 [3] - 宗馥莉曾申请转让娃哈哈的商标但没能成功,娃哈哈系列商标共计387件正申请转让至宗馥莉持股51%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 [3] - 娃哈哈商标的使用必须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 [3] - 全体股东指宗馥莉、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集团与娃哈哈职工持股会 [4] - 娃哈哈集团大股东上城文旅曾提出让娃哈哈出资购买其所持46%股份和娃哈哈商标,但金额并未谈拢 [4] 经销商体系反应 - 娃小宗到娃哈哈的急速反转或源于经销商体系的阻力,今年宏胜系保证金收取任务远未完成,许多省份只完成10%-20%,而去年则是提前完成 [5] - 部分经销商对娃小宗不信任,担心支付保证金后收到娃小宗产品而拒绝打款 [5] - 有经销商对娃小宗持支持态度,体量大、跟随品牌时间长的经销商对宏胜公司忠诚度高 [6] - 合作超20年的西南区域经销商将娃小宗品牌风波视为新老交接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7] 娃小宗品牌事件回顾 - 宗馥莉于9月12日辞去娃哈哈集团法定代表人、董事及董事长等相关职务 [8] - 辞职原因或为商标使用不合规,宗馥莉决定经营自己的品牌娃小宗 [8] - 宏胜系公司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8] - 宏胜集团已申请数十个娃小宗相关商标,国际分类包括啤酒饮料、食品等 [8] - 娃小宗在微博平台注册账号,认证主体为宏胜集团,并推出首款凝香乌龙无糖茶,定价4元 [8] - 娃哈哈资深经销商称收到通知要求不能代理娃小宗,否则取消娃哈哈经销资格 [9]
东鹏饮料(605499.SH)发布前三季度业绩,归母净利润37.61亿元,同比增长38.91%
智通财经网· 2025-10-25 01:34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68.44亿元,同比增长34.13% [1] - 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7.61亿元,同比增长38.91% [1] - 公司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35.4亿元,同比增长32.92% [1] - 公司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7.2324元 [1]
上市公司动态 | 中国神华前三季度净利降10%,东方财富前三季度净利增51%,沐曦股份科创板IPO过会
搜狐财经· 2025-10-25 01:19
中国神华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750亿元,同比下降13.1%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11亿元,同比下降6.2% [1]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131.51亿元,同比下降16.6%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0.52亿元,同比下降10% [1] - 业绩下降主要由于煤炭销售量及平均销售价格下降导致煤炭销售收入下降,以及售电量及平均售电价格下降导致售电收入下降 [2] 东方财富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47.33亿元,同比增长100.65% [3]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3亿元,同比增长77.74% [3]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15.89亿元,同比增长58.67% [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97亿元,同比增长50.57% [3] - 收入增长主要由于证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加,融出资金利息收入同比增加使利息净收入增加,以及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同比增加 [4] 歌尔股份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05.57亿元,同比增长4.42% [5]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1亿元,同比增长4.51% [5]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81.07亿元,同比下降2.21% [5]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87亿元,同比增长10.33% [5] 长安汽车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422.36亿元,同比增长23.36% [7]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4亿元,同比增长2.13% [7]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149.27亿元,同比增长3.58% [7]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5亿元,同比下降14.66% [7] 指南针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4.67亿元,同比增长101.70%,净亏损2656.6万元 [9]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4.02亿元,同比增长80.54% [9]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205.48% [9] - 业绩增长主要由于国内资本市场企稳回升,金融信息服务业务和证券业务均呈现良好发展,麦高证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66亿元,同比增长171.07% [9] 东鹏饮料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61.07亿元,同比增长30.36%,净利润13.86亿元,同比增长41.91% [10]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68.44亿元,同比增长34.13%,净利润37.61亿元,同比增长38.91% [10] - 增长主要由于实行全渠道精耕策略并开拓全国销售渠道,带动500ml金瓶及新品销量增长,能量饮料收入占比为74.63%,电解质饮料收入占比提升至16.91% [11] 平安银行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312.83亿元,同比下降9.2%,净利润134.69亿元,同比下降2.8% [12]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006.68亿元,同比下降9.8%,净利润383.39亿元,同比下降3.5% [12] - 2025年9月末吸收存款本金余额35,549.5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6%,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1.73%,同比下降47个基点 [14] 金风科技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196.1亿元,同比增长25.40%,净利润10.97亿元,同比增长170.64% [15]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481.47亿元,同比增长34.34%,净利润25.84亿元,同比增长44.21% [15] - 公司在手订单总计52,460.84MW,同比增长18.48%,其中海外订单量为7,161.72MW [15] 盐湖股份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43.3亿元,同比增长34.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88亿元,同比增长113.97% [16]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11.11亿元,同比增长6.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03亿元,同比增长43.34% [16] - 报告期内氯化钾产量达326.62万吨、销量286.09万吨,碳酸锂产量3.16万吨、销量3.15万吨,新建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成功投料试车 [17] 通威股份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40.91亿元,同比下降1.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5亿元,同比增加62.69% [18]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46亿元,同比下降5.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7亿元 [18] - 业绩改善主要由于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于报告期内有所回升 [19] 中信证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27.75亿元,同比增长55.7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40亿元,同比增长51.54% [20]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58.15亿元,同比增长32.7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1.59亿元,同比增长37.86% [20] - 业绩增长主要由于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及投资交易等业务收入增加 [20] 万华化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442.26亿元,同比下降2.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57亿元,同比下降17.45% [21] - 业绩受主要产品销售价格下行影响,整体毛利有所收窄,毛利率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 [21] 洛阳钼业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507.13亿元,同比下降2.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08亿元,同比增长96.40% [22]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454.85亿元,同比下降5.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2.80亿元,同比增长72.61% [22] - 利润上升主要由于主要产品价格同比上升,叠加铜产品产销量同比实现增长 [22] IPO发行动态 - 沐曦股份科创板IPO过会,拟募集资金39.04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2亿元 [23] - 双欣环保主板IPO过会,预计融资金额18.6538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97亿元 [25] - 剑桥科技H股发行价格确定为每股68.88港元,预计于2025年10月28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26] - 道通科技筹划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27] 再融资与并购重组动态 - 白云机场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审核通过,融资金额16.00亿元 [28] - 维信诺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 [29] 监管合规动态 - 白银有色被上交所通报批评,原因为未在2019年至2024年年度报告中披露30亿元理财产品具体情况 [30] - ST思科瑞被上交所公开谴责,原因为2022年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996.04万元,虚增利润总额700.54万元 [31] - *ST新潮被上交所公开谴责,原因为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经审计的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33] - ST创意被深交所公开谴责,原因为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导致2022年年度报告多计营业收入2.68亿元 [34] 其他公司业绩亮点 - 西部矿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84.42亿元,同比增长31.9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45亿元,同比增长7.80% [35] - 北方铜业第三季度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133.57%,前三季度净利润6.89亿元,同比增长26.07% [36] - 信科移动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7.63亿元,同比下降9.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5亿元 [37] - 万丰奥威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9亿元,同比增长29.38% [38] - 江苏金租前三季度净利润24.46亿元,同比增长9.82% [39] - 健康元前三季度净利润10.91亿元,同比下降1.83% [40] - 华新水泥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04亿元,同比增长76.01% [41] - 大华股份第三季度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44.12%,前三季度净利润35.35亿元,同比增长38.92% [42] - 养元饮品第三季度净利润3.75亿元,同比增长88.2% [43] - 厦钨新能前三季度净利润5.52亿元,同比增长41.54% [44] - 北新建材前三季度净利润25.86亿元,同比下降17.77% [45] - 卫星化学前三季度净利润37.55亿元,同比增长1.69% [46] - 柳工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4.58亿元,同比增长10.37% [47] - 云南铜业前三季度净利润15.51亿元,同比增长1.91% [48] - 云铝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43.98亿元,同比增长15.14% [49] - 华润三九前三季度净利润23.53亿元,同比下降20.51% [51] - 天山铝业前三季度净利润33.40亿元,同比增长8.31% [52] - 四川长虹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7亿元,同比增长690.83%,主要系对华丰科技的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长所致 [53] - 国轩高科第三季度净利润21.67亿元,同比增长1434.42%,主要系早期持有的奇瑞汽车股份因其港股上市以致公允价值大幅变动影响 [54] - 长城军工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1776.7万元 [55] - 九号公司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6亿元,同比增长45.86% [56] - 闻泰科技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0亿元,同比增长279.29%,半导体业务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创下季度历史新高 [57] - 广汽集团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7.74亿元,年初至报告期末的净亏损43.12亿元 [58] - 方正科技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139.04%,主要原因是PCB业务销量增加且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60]
宗馥莉已回娃哈哈上班!“娃小宗”仅41天就“退场”,知情人士:部分经销商不信任“娃小宗”,拒绝支付保证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5 01:09
品牌战略反转 - 宏胜系通知各分公司,2026年将继续使用娃哈哈品牌,不会出现其他品牌[1] - 宏胜系业务员要求经销商打款缴纳保证金,以在明年继续销售娃哈哈品牌产品[1] - 宗馥莉辞职后推出的新品牌“娃小宗”因此次品牌使用政策的反转而暂时退场[1] 管理层与组织架构变动 - 宗馥莉已回娃哈哈上班,但因其此前已辞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及总经理职务,现以宏胜饮料集团总裁的身份行事[2] - 宏胜集团高管严学峰岗位已恢复,其职位为生产中心总监兼讯尔公司总经理,而祝丽丹的岗位仍显示为“待定”,其职位为管理中心总监兼人力资源部部长[4] - 管理层变动源于宗馥莉出任娃哈哈董事长后对组织架构和管理规章制度的调整,引发矛盾[4] 商标所有权与使用权争议 - “娃哈哈”商标属于娃哈哈集团,宗馥莉手下的宏胜系公司掌握娃哈哈的生产与销售但无商标权[4] - 宗馥莉曾申请转让娃哈哈系列商标共计387件至其持股51%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但未能成功[4] - 娃哈哈集团强调,在现行股权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必须获得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4] - 宗馥莉辞职的起因或为“娃哈哈”商标的使用不合规,集团大股东上城文旅曾提出让娃哈哈出资购买其所持46%股份和商标,但金额未谈拢[5] 经销商体系反应与保证金收取 - 品牌战略急速反转或源于经销商体系的阻力,今年宏胜系保证金收取任务远未完成,许多省份只完成10%-20%,而去年则是提前完成[6] - 部分经销商对“娃小宗”品牌不信任,担心支付保证金后收到“娃小宗”的货品因而拒绝打款[6] - 为挽回保证金收取颓势,宏胜系放出消息称明年继续销售娃哈哈品牌产品[6] - 有资深经销商对“娃小宗”持支持态度,认为品牌风波是“新老交接过程中的正常现象”[6] - 娃哈哈曾通知经销商不能代理“娃小宗”,否则将取消其娃哈哈经销资格[9] “娃小宗”品牌事件回顾 - 宗馥莉于今年9月12日向娃哈哈集团辞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及董事长等相关职务[7] - 宏胜系公司杭州娃哈哈宏辉食品于9月13日发布通知,决定从2026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7] - 宏胜集团今年以来已申请数十个“娃小宗”相关商标,国际分类包括啤酒饮料、食品等,部分商标已通过初审[7] - “娃小宗”已推出首款凝香乌龙无糖茶,定价为4元,与传统娃哈哈包装形成鲜明区别[7]
娃哈哈陷品牌混战:宗泽后的“娃小智”高调招商 宗馥莉的“娃小宗”尚未被启用
第一财经· 2025-10-24 23:37
娃哈哈体系品牌动态 - 宗馥莉辞职引发娃哈哈体系震荡,围绕品牌影响力的市场争夺战打响[1] - 宗泽后打造的娃小智高调启动全国招商,产品包装与娃哈哈经典款高度相似[1] - 此前引发猜测的娃小宗品牌被证实暂未启用,宏胜系经销商接获通知将继续经营娃哈哈产品[1][8] 娃小智品牌策略与招商 - 娃小智招商负责人称产品配方和娃哈哈一模一样,但价格比娃哈哈低[2] - 获得区域独家经销商资格需在半年内购买娃小智产品10万元以上[2] - 娃小智招商负责人撇清与娃哈哈关系,表示不攀附娃哈哈品牌[4] - 娃小智官方招商宣传海报上的多款产品包装与娃哈哈AD钙奶、八宝粥等极为相似[4] - 娃小智几乎没有对经销商的具体扶持政策,加盟门槛被视为扶持,根据谁先打款决定独家合作[4] - 娃小智已签约超150家客户,在国资背景支撑下快速整合资源,与原娃哈哈经销商建立合作[5] - 娃小智食品(杭州)有限公司前两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均为宗泽后[7] 娃小宗品牌状态 - 宗馥莉注册了娃小宗品牌,其微博账号已完成认证,粉丝已破1.8万,但尚未发布任何内容[8] - 宏胜系通知经销商打款缴纳保证金,明年继续销售娃哈哈品牌产品,娃小宗暂未启用[8] 行业竞争格局影响 - 娃哈哈的动荡不安对其竞品农夫山泉、怡宝等有利[9] - 娃哈哈因一系列纷争导致品牌形象受损,市场销量下滑严重,部分经销商信心受挫[9] - 竞品农夫山泉、怡宝等依靠丰富产品线和广泛渠道快速填补市场,趁机抢占市场份额[9]
广东老板靠「山寨」饮料起家,一年狂揽百亿
36氪· 2025-10-24 22:48
上市计划与财务表现 - 公司二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主要目的是满足国际业务发展需要[2][3] - 公司2021年登陆A股,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85亿元、112.57亿元、158.3亿元,同比增长21.81%、32.44%、40.62%[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37亿元,同比增长36.37%;实现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增长37.22%[3]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公司市值达1567亿元[3] 业务战略与市场地位 - 公司将增长视为最大战略,强调增长战略已深入员工骨子里[5] - 公司加快多元化与全球化步伐,推出补水啦、东鹏大咖等新产品以减少对核心大单品依赖[7] - 2025年上半年,新产品“补水啦”实现营收14.93亿元[7] - 按销量计,公司自2021年起连续4年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5.0%增长至2024年的26.3%[13] - 按销售额计,公司是2024年第二大功能饮料公司,仅次于红牛[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全国拥有超3200家经销商,超420万家终端销售网点[13]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林木勤早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拥有丰富的饮料行业从业经验[5][8] - 林木勤于2003年国企改制时个人出资267万元(占股58.04%)买下东鹏饮料前身[8] - 公司早期产品为菊花茶等,利润微薄,通过严格控制成本实现扭亏为盈[8][9] - 2009年公司推出东鹏特饮,采用带防尘盖的PET塑料瓶包装,定价为红牛的一半,主攻下沉市场[9] - 2012年东鹏特饮营收过亿元,同年中国红牛营收规模首次突破百亿元[10] - 2013年公司开始全国化扩张,签约谢霆锋作为代言人并在央视投放广告[11] - 2016年红牛商标之争为公司提供了市场突围机会[11] - 为适应北方市场,公司推出500毫升大瓶装产品,成功打开局面[11] 数字化建设与渠道管理 - 公司自2015年开始营销数字化创新,推出“一物一码”对产品进行精细化管理[14] - 数字化系统使管理层能实时查看进销存、动销等关键数据,比一般企业快一两个月了解市场情况[14][16] - 林木勤将数字化视为“一把手工程”,通过“五码合一”等技术深度融入经营决策[14] - 公司的终端渠道管理能力极强,可实时监控扫码、开瓶及费用投入效率等数据[16]
反转!宗馥莉重拾“娃哈哈”,新一轮博弈在路上
华夏时报· 2025-10-24 22:35
管理层与品牌战略变动 - 宗馥莉在辞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及总经理职务41天后,其控股的宏胜系通知经销商将于2026年继续使用娃哈哈品牌 [2] - 宗馥莉在宣布经营新品牌“娃小宗”后,要求经销商打款缴纳保证金以继续销售娃哈哈产品 [2] - 分析认为,重启娃哈哈品牌是公司在复杂局面下的一种务实选择,因娃哈哈品牌有牢固的市场基础和口碑,而新品牌市场推广需要时间 [5] 公司股权结构与控制权 - 娃哈哈集团三大股东分别为国资(持股46%)、宗馥莉(持股294%)和职工持股会(持股246%),其中职工持股会的股权是宗馥莉掌权路上的最大变数 [3] - 专家分析,宗馥莉能够获得娃哈哈品牌授权,根本在于其对娃哈哈集团和宏胜集团拥有足够的控制力或影响力,大概率已继承其父绝大部分股权成为实际控制人 [4] - 商标使用权的变更涉及股东博弈,此前宏胜系不再使用娃哈哈品牌是因国资不同意,此次重启意味着国资与宗馥莉作为股东在品牌授权上达成一致 [4] 市场竞争与销售网络 - 饮料市场竞争激烈,农夫山泉、元气森林等凭借价格战与新品攻势狂卷市场 [5] - 公司拥有强大的销售网络,包括超过10万个批发商、7000多个经销商以及300多万个销售终端 [6] - 公司长期面临爆款缺失的增长困境,内部股权与商标的内耗正持续透支其精力与资源 [5][6] 品牌影响与经销商关系 - 管理层变动与品牌战略反复对销售体系造成打击,影响了经销商信心并导致市场观望,品牌美誉度受到一定影响 [6] - 此前有经销商被要求不能代理新品牌“娃小宗”,否则将取消娃哈哈的经销资格 [6] - 尽管存在内部纷争,但目前经销商仍希望销售娃哈哈品牌,但产品老化、管理粗放的问题若未解决将稀释品牌价值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