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业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平安回应停发月保费收入数据 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也已停发
新京报· 2025-08-13 10:17
公司信息披露策略调整 - 中国平安自2025年起不再披露月度保费收入数据 原因为新会计准则下原保险保费收入不能完全反映保险服务收入情况 且该数据非监管强制披露内容 [2] - 公司强调保险经营存在季度波动 短期数据对投资者价值有限 更注重价值指标而非规模指标 [2] - 最后披露的保费收入公告为2025年1月14日发布的2024年全年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数据 [2] 行业信息披露趋势 - 上市险企中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亦同步取消2025年月度保费数据披露 [2] - 新华保险与中国太保仍维持月度保费收入披露惯例 形成行业分化态势 [2]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董事任职资格获金融监管总局核准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13 03:57
董事任职资格核准 - 公司于2024年6月27日召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选举牛凯龙为第八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 [1]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牛凯龙担任公司董事的任职资格,自2025年8月6日起生效 [1] - 牛凯龙自2025年8月6日起担任第八届董事会战略与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委员 [1] 董事背景信息 - 牛凯龙的简历已发布于2024年5月2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的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中 [1]
58家人身险公司上半年投资收益率出炉:约九成机构不足3% 4.67%成“天花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22:27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截至当前共有58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披露2025年上半年投资收益率,大 部分机构集中在1%至3%之间,部分机构的投资收益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以和泰人寿为例,该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投资收益率为2.67%,而到了2025年上半年,这一数据为 0.96%,同比下降1.71个百分点。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当前已经有58家人身险公司披露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上 半年,人身险机构投资收益率集中在1%至3%之间,约九成机构不足3%,投资收益率最低为0.96%,最 高为4.67%。 3家投资收益率不足1% 投资端是保险公司实现负债匹配并获取收益的重要渠道。投资收益率的高低也是决定人身险公司净利润 走向的关键因素。 在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之下,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也在持续下调。7月下旬,多家保险公司发布公告,将 新备案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最高值进行了下调: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为2.0%,分红型保 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为1.75%,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为1.0%。相较于此前,分别下降 50个、25个、50个基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去年提出发展浮动收益型 ...
直通部委|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方案公布 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超1300万户
搜狐财经· 2025-08-12 21:47
消费贷款与服务业贴息政策 -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方案 明确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贴息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中央与省级财政分别承担90%和10%资金 [1] - 财政部等九部门明确餐饮住宿、健康、养老等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可享受贷款贴息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且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达100万元 中央与省级财政分别承担90%和10%资金 [2] 医保目录与药品政策 - 国家医保局公布2025年医保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初步形式审查信息 将根据反馈意见复核药品信息并确定最终审查名单 后续推进专家评审及价格协商工作 [3] 关税政策调整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调整对美加征关税措施 自2025年8月12日12时01分起在90天内继续暂停实施24%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 保留10%的税率 [5] 农产品进口配额管理 - 国家发改委与商务部明确2025年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再分配事项 要求最终用户于9月15日前交还未使用配额 小麦、玉米、大米通过单一窗口系统交还 未交还配额用户将在下年度分配中被扣减 [9] 企业经营与市场数据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其中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同比增长4.6%)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同比增长4.1%) 第三产业新设1171.2万户 "四新"经济企业达2536.1万户(同比增长6.6%)占企业总量40.2% [12] 司法案例与企业监管 - 最高人民法院选取10个涉企行政强制典型案例将分两批发布 案例涉及绿化、通信、旅游等多个行业 2022-2024年涉企行政强制一审案件约占全部一审行政案件的8% [11]
广州:鼓励国内保险机构在南沙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推动“险资入穗”
新华财经· 2025-08-12 16:01
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 - 稳步推动南沙金融机构创新票据贴现产品并增加票据融资支持 [1] - 结合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升级并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 [1] - 鼓励国内保险机构在南沙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推动"险资入穗" [1] - 支持保险机构通过债券、股票、未上市股权等方式投资科创企业 [1] 支持数字产业发展 - 加强对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关键数字服务机构的招商引资力度并培育本土优质数字服务机构 [2] - 鼓励数字产业企业与南沙金融机构合作拓展金融场景融合应用 [2] - 支持在南沙建设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关键数字技术与金融场景融合应用的数据算力中心、研发认证中心、测评中心及监管平台 [2] - 推动数据交易所完善数据流通交易综合性服务并与金融机构、征信机构合作创新数据金融产品 [2] - 与香港获许可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加强合作对接并研究构建两地互认的数字资产跨境规则体系 [2] 支持海洋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 - 支持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并强化对南沙重大海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涉海企业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支持 [2] - 增加海上保险供给并推动保险公司创新传统海上保险产品服务 [2] - 按市场化原则开发海洋牧场保险等海洋新兴产业保险产品 [2] 支持青年创新创业 - 鼓励南沙商业银行提升服务便利化并为港澳创业青年开立银行结算账户 [2]
银保监会:去年高技术制造业贷款新增5807亿元
新华网· 2025-08-12 14:29
政策导向 - 银保监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 督导银行业保险业加大制造业金融支持力度并推动高质量发展 [1] - 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制造业金融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金融服务制造业12项措施 督促银行保险机构支持制造强国建设 [1] - 持续推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和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 [2] 金融支持措施 - 引导银行机构结合制造业企业发展阶段特点和风险特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 提供差异化综合化金融服务 [1] - 优化银行信贷结构 鼓励加大制造业中长期信贷投放 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支持保险资金通过投资企业股权、债券、资产支持计划等形式为制造业提供资金支持 [2] - 保持对受疫情影响行业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减 延续小微企业两项直达货币政策至2021年底 [1] 机制建设 - 督导银行保险机构优化内部绩效考核和资源配置 健全对制造业企业"敢贷愿贷"的激励机制 [1] - 提升银行业"能贷会贷"水平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1] 实施成效 - 截至2021年末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加2.8万亿元 [2]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1万亿元 [2] - 制造业信用贷款新增1.1万亿元 [2] - 高技术制造业贷款新增5807亿元 [2] 未来规划 - 银保监会将继续增强金融服务新发展格局能力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推动制造强国建设 [2]
周延礼:持续发挥保险保障作用 多层次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网· 2025-08-12 14:29
农业保险功能转型 - 农业保险从保灾害、保成本向保收入转型 确保农民收入不因自然灾害和成本损失而减少 [1] - 为农民提供收入安全保障机制 发挥安全锁和定心丸作用 [1] 农业保险覆盖范围 - 稳步扩大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宗农产品保险覆盖面 [1] - 提高小农户农业保险投保率 努力实现愿保尽保 [1] - 基本形成覆盖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 [1] - 在农村住房、农机具、农业设施等涉农领域逐步完善险种体系 [1] 监管政策完善 - 银保监会发布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办法 进一步缩短定损时限 [1] - 细化查验影像要求 切实保障投保农户权益 [1] - 增加线上化、信息安全等条款 引导保险公司重视农险科技赋能 [1] 科技应用创新 - 保险公司应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卫星遥感、无人机、远程查勘等技术手段 [2] - 健全精准高效的查勘定损机制 提升保险理赔效率 [2] - 为智慧农业和数字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2] 信贷风险分担机制 - 积极探索保险+银行+政府的多方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 [2] - 通过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拓宽保险增信途径 [2] - 低成本盘活农户资产 缓解农户贷款难和贷款贵问题 [2] 农村保险产品拓展 - 重点探索农村居民健康险业务、定期寿险业务和意外险业务 [2] - 为贫困人口提供住房风险保障 [2] - 对农村低保户、五保户家庭人员和农村孤儿提供两保一孤大病补充保险 [2] - 推动保险资金到西部地区 [2] 防返贫保障机制 - 利用保险手段防止脱贫人口因病、因学返贫 [2] - 在老少边穷地区利用保险手段巩固脱贫成果 [2] - 通过改革创新理顺体制机制 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2]
新能源专属车险 迎来巨大市场空间
新华网· 2025-08-12 14:29
在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看来,自启动以来新能源车险运行比较平稳,市场对新能源车 险的接纳度较高,新能源车险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也为车险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思路。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突飞猛进,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也不断提升。专家认为,随 着新能源车比例的不断上升,新能源专属车险迎来巨大市场空间。新能源专属车险正式上线近百天,目 前市场接受度如何,消费者反应如何?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为区分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的车险条款,2021年12月14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中国保险行业协 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2021年12月27日,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产品正式上线。 从概念上说,新能源汽车保险条款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全面有效的风险保障,承保车辆"三电系统"的 事故损失以及车辆起火爆炸等意外风险。分散新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意外风险,是对传统车险业务的拓展 与延伸。 据平安产险湖北分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新能源专属车险的接受度较高,而且 已为很多客户解决了实际困难。 上述负责人举例说,2022年2月,新能源电动车"X鹏"车主高先生来报案,称自己驾车去公司途 中,听见车底有碰撞 ...
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绿色农业保险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网· 2025-08-12 14:29
周延礼在研讨会上说:"中央财政补贴精准性大幅提升,除中央财政补贴的十六大险种外,对都市 农业、蔬菜水果、牲畜家禽、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都提供风险保障,给予财政支持和保费补贴,杠杆比 例达到1∶3,也就是说中央财政拿出1元产生的农业保费规模是3元,为各种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生 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中央对农业尤其是农业保险的重视逐年提升,保险业要在当前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格局 下,秉承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积极作为,围绕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进一步发挥保险保障功能,为乡村 振兴贡献保险力量。"3月23日,在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举行的"从数字化农业保险到绿 色乡村振兴——绿色农业保险专题研讨会"上,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作上述表示。 农业保险迈向新阶段 我国目前是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第一大国,2021年保费收入976.02亿元,同比增长19.77%,为1.78亿 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4.72万亿元。我国水稻、玉米和小麦三大粮食作物承保覆盖率约80%,有力保障 了粮食安全。 多层次助力乡村振兴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格局下,保险业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周延礼表示,一是继续强化产业脱贫保险服务,积极发展扶 ...
一季度金融政策加力支持实体经济
新华网· 2025-08-12 14:28
信贷投放与政策支持 - 1-3月境内各项贷款新增8.6万亿元 同比多增4455亿元 [1] - 制造业贷款新增1.8万亿元 为去年同期增量的1.7倍 [1] - 新发放企业类贷款年化利率较年初下降0.2个百分点 [1]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超1.5万亿元 增速高于各项贷款一倍 [3] 监管与风险管控 - 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3.7万亿元 不良率1.79%较年初略降 [2] - 银行业拨备余额7.3万亿元 拨备覆盖率199.5% [2] - 银保监会处罚机构超800家次 罚没金额超6.4亿元 处罚责任人员1400人次以上 [2] 纾困政策与定向支持 - 对餐饮、旅游等特殊困难行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2] - 要求银行不得对受疫情影响小微企业抽贷断贷 鼓励展期和调整还款安排 [2][3] - 对符合续贷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积极提供续贷支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