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

搜索文档
英国劳动力市场6月报告:就业率、失业率双升
新华财经· 2025-07-16 16:39
英国就业市场概况 - 2025年2-4月英国16-64岁人群就业率升至75.1%,同比和环比均增长[1] - 受薪员工数量持续下降:2025年3-4月减少5.5万(0.2%),2024年4月-2025年4月减少11.5万(0.4%)[1] - 公共部门就业同比增长0.6%至615万,表现稳定;私营部门增长但面临挑战[3] 失业与经济不活跃情况 - 16岁及以上失业率在2025年2-4月达4.6%,同比和环比均上升[3] - 16-64岁经济不活跃率降至21.3%,但长期病假和学生群体占比突出[3] 薪资与职位空缺 - 2025年2-4月常规薪资同比增长5.2%,总薪资增长5.3%,实际薪资增长可观[4] - 2025年3-5月职位空缺数降至73.6万,连续35个季度下滑[4] 消费行业投资机会 - 薪资增长驱动消费升级,利好高端零售、品质餐饮、个性化旅游服务[5] - 英国本土高端时尚品牌和特色旅游项目有望受益[5] 医疗保健行业投资机会 - 长期病假人群占比高,推动医疗器械研发和生物医药创新需求[6] - 慢性疾病治疗和康复设备领域存在投资潜力[6] 教育与培训行业投资机会 - 技能人才短缺促使职业技能培训(编程、护理等)和在线教育平台需求增长[7]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投资机会 - 高端人才匹配需求凸显,猎聘和专业派遣服务机构具备发展潜力[8] 行业潜在挑战 - 职位空缺减少反映制造业、建筑业等劳动力依赖型行业风险[4] - 失业率上升可能抑制消费行业增长[9]
宝坻区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局部纳入天开园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6 16:02
宝坻区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局部区域纳入天开园"一核两翼多点"空间布局后,将进一步深化落实京津冀协 同发展战略,促进天开园与北京中关村开展实质性交流合作,推动两个科创园区资源共享、双向赋能, 最终实现强强联合共同发展。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宝坻区中 关村科技城拟纳入天开园"多点"选址范围示意图。 宝坻区中关村科技城局部区域纳入天开园"多点"选址范围,占地面积3.22平方公里:东至纵三路及开元 路,西至朝霞路,南至横三路,北至京哈高速防护绿带南边界。 作为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以外唯一一个重资产持有、并与天津宝坻区合作建设运营的科 创园区,宝坻区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也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平台。 据介绍,该区域具备载体空间条件良好、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科创资源加速聚集、成果转化渠道顺畅等 优势条件,纳入天开园"一核两翼多点"空间发展布局后,天开园管委会将指导属地政府,充分发挥该区 域与中关村密切联系优势,巩固提升天开园品牌实力,加强与中关村务实交流合作,积极导入中关村科 创资源。挖潜利用中关村科技城大量高质量研发和产业化载体资源,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家 用医疗设备、医美类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 ...
聚焦艾德金融:2025上半年港股美股IPO双丰收,跨境承销“全能手”
搜狐财经· 2025-07-16 15:26
港股IPO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市场重回全球顶峰,新股集资额达1071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7倍,创2021年以来最强劲纪录 [2] - 国际资本青睐港股这一资本自由流动的离岸市场,叠加市场对美国经济信心因关税缓和逐步恢复 [1] - 艾德金融成功完成包括江苏宏信(02625HK)、钧达股份(02865HK)、派格生物医药-B(02565HK)等港股IPO项目 [2] 美股IPO市场表现 - 美股IPO市场延续复苏态势,艾德金融助力十余家企业登陆纳斯达克,覆盖海事科技、消费服务、医疗健康、新能源等多元赛道 [6][8] - 成功指导GLAMOORE Capital(Nasdaq: GMCG)、京睿旺铺(Nasdaq: JRWP)等多家企业向美国证监会提交招股说明书 [11] - 以牵头主承销商或承销团成员身份参与招股书起草、股票销售、市场沟通等流程 [8] 生物医药与新能源领域IPO案例 - 派格生物医药-B(02565HK)公开发售部分认购达74378倍,成为港股市场少数聚焦慢性病创新疗法的生物医药IPO项目 [4] - 钧达股份(02865HK)实现A+H两地上市,成为光伏行业首家"A+H"上市公司,2025年一季度海外营收占比达58% [4][5] 跨境债券发行 - 协助淄博市临淄区九合财金控股有限公司成功定价8747亿元人民币3年期高级无抵押债券,票面利率70% [16] - 协助四川汇兴产投实业有限公司发行6057万美元3年期高级无抵押境外债券,票面利率700% [17] 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 业务覆盖港股IPO、美股IPO、债券承销等全链条投行服务,展现跨市场、跨行业承销优势 [1][6][13] - 为地方政府、产业龙头提供定制化资本解决方案,持续成为企业登陆环球资本市场的首选合作伙伴 [17]
每日市场观察-20250716
财达证券· 2025-07-16 13:02
市场行情 - 7月15 - 16日沪指跌0.42%,深成指涨0.56%,创业板指涨1.73%[1][3] - 7月16日上涨股票1287只,下跌股票3872只,沪深两市总成交金额超1.61万亿[1] 资金流向 - 7月15日上证净流出135.05亿元,深证净流入187.33亿元[4] - 7月15日主力资金流入前三板块为通信设备、元件、IT服务,流出前三为电力、白酒、证券[4] 宏观经济 - 2025年上半年GDP为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5] - 国家统计局称下半年价格会低位温和回升[7][8] 行业动态 - 第十一批国采或启动在即[9] - 内蒙古以呼和浩特等四市为重点发展氢能装备制造业[10] 基金情况 - 截至7月11日,今年ETF成立数量及首发募集规模超2024年全年,股票型、债券型首发募集规模分别超900亿、500亿元[12] - 截至7月11日,14只商品型黄金ETF近一个月回报率全为负,市场对金价走势分歧大[14]
Immunity:西湖大学何丹阳/徐和平团队发现神经炎症复发的关键开关与治疗新靶点
生物世界· 2025-07-16 12:11
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疾病研究 - 脑膜内自身反应性B细胞与抗原特异性T细胞相互作用促进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炎症的复发 [2] - 研究首次证实中枢神经系统局部B细胞是神经炎症复发的关键开关 [2] - 该研究为多发性硬化症的"中枢炎症驱动"理论提供了直接证据 [2]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发现 - 位于大脑边缘的自身反应性B细胞通过直接与致脑炎性T细胞结合加速神经炎症 [3] - 脑膜区域的自身反应性B细胞与T细胞相互作用能放大局部促炎性循环机制 [4] - 这种相互作用在疾病临床发作前即可促进中性粒细胞募集和内皮细胞活化 [4] 致病机制 - 致病机制需要B细胞表达MHC II类分子以及T细胞产生GM-CSF [5] - 抗原呈递驱动脑膜自身反应性B细胞的致病性 [7] - 脑膜T细胞与B细胞相互作用引发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炎症循环 [7] 治疗潜力 - 脑内局部自身反应性B细胞是复发性多发性硬化症中神经炎症的关键启动因素 [6] - 选择性耗竭脑内定位的B细胞可减轻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复发 [7] - 该发现表明B细胞是极具前景的治疗靶点 [6]
新消费概念股多数上涨,港股消费板块走势强劲,港股消费ETF(513230)现涨近2.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6 10:15
港股市场表现 - 7月16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恒指涨0.46%,国指涨0.56%,恒生科技指数涨0.89% [1] - 大型科技股全线上涨,生物医药股继续上扬,创新药概念股活跃,稀土概念股走高 [1] - 新消费概念股多数上涨,港股消费板块走势强劲,港股消费ETF(513230)现涨近2.5% [1] 消费市场数据 - 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万亿元,同比增长4.8% [1]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万亿元,同比增长5.0% [1] - 人均GDP连续两年稳定在1.3万美元以上,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养老消费空间广阔 [1] 行业投资机会 - 平安证券研报称,紧抓精神需求相关的细分赛道是下半年重要投资主线 [1] - 看好运动户外、黄金珠宝及文创潮玩IP相关的行业机会 [1] - 消费人群的情绪波动可能为消费品公司带来机会 [1] 相关ETF产品 - 旅游ETF(562510)或受暑期假期持续催化 [2] - 食品饮料ETF(515170)一键配置"吃喝板块"核心资产 [2] - 消费30ETF(510630)涵盖白酒、食品、美容护理、生物科技等细分板块 [2] - 港股消费ETF(513230)一键网罗港股新消费龙头 [2]
英伟达点燃港股科技!港股科技ETF(513020)年内飙涨3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6 10:10
消息面上,7月15日夜盘纳指带动中概股大涨。推动纳指上涨的主要动力来自英伟达,该股当日上涨4%,最新市值约4.17万亿美元,其市值一夜增加1618亿 美元(约合人民币11605亿元)。此前,英伟达在官网发文称,公司将恢复H20在中国的销售。 对于港股科技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关注港股科技ETF(513020)布局机会,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以关注港股科技ETF联接基金(联接 A:015739;联接 C:015740)。 当前港股科技板块正处于"估值洼地"与"产业变革"的交汇点,政策、技术、资金三因素共振推动配置价值显著提升。资金面上,南向资金与外资形成合力, 持续改善板块流动性;政策面上,产业支持与资本市场改革双重利好叠加,从盈利基础与估值体系双维度提振市场信心。从盈利端来看,彭博一致预期显示 2025年-2027年恒生科技指数EPS将保持逐年上行趋势,叠加当前板块估值仍处历史低位,有望迎来"估值修复"与"盈利增长"的戴维斯双击行情。在AI技术迭 代、政策环境优化及全球资金再配置的驱动下,港股科技板块或将成为新一轮市场行情的重要引擎。 港股科技ETF(513020)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该指数精选通过港股通 ...
428家公司预计净利润翻倍
搜狐财经· 2025-07-16 09:08
中报业绩预告总体情况 - A股共有1525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中报业绩预告 预喜公司662家占比43.41% 预忧公司857家占比56.19% 不确定公司6家占比0.40% [2] - 生物医药 基础化工 人工智能 半导体 稀土 黄金 证券等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亮眼 [2] 净利润增长幅度 - 869家上市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占比56.98% 其中428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100%以上 118家增长300%以上 62家增长500%以上 40家增长800%以上 33家增长1000%以上 14家增长2000%以上 4家增长3000%以上 [3] - 南方精工以35784%增幅成为半年报"预增王" 华银电力以4423%增幅位居第二 三和管桩以3889%增幅位居第三 [3] - 华宏科技 万年青 先达科技 锋龙股份 天保基建 航天科技 *ST威尔 *ST松发 粤宏远 深深房A 北方稀土等公司预计净利润增幅均超20倍 [3] 净利润绝对金额 - 139家上市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超5亿元 72家超10亿元 37家超20亿元 23家超30亿元 15家超40亿元 11家超50亿元 7家超80亿元 5家超100亿元 [3] - 中国神华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上限为256亿元位居榜首 紫金矿业232亿元位居第二 国泰海通195.57亿元位居第三 [3] - 工业富联 牧原股份 洛阳钼业 药明康德 中国中车 立讯精密 宝丰能源 国信证券 中信建投 申万宏源 上海医药 新易盛 中金公司 新和成 东方证券 赛力斯 中国船舶 山东黄金 ST华通等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均超30亿元 [3][4] 业绩增长原因 - 立讯精密表示通过深化垂直整合战略强化技术护城河 依托全球化产能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构建多元业务生态 提升全产业链成本管控效能 [4] - 新易盛受益于人工智能相关算力投资持续增长 产品结构优化 高速率产品需求增加 [4] - 华银电力业绩大增主要原因是发电量增加和燃料成本下降 [4] 二级市场表现 - 华银电力净利润预增超40倍 股价走出7天6涨停 渝开发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632%至784% 该股斩获4连板 北方稀土净利润预增超20倍 该股收获两涨停 [5] 行业展望 - AI产业链持续快速发展 电子 通信等行业景气度维持高位 [5] - 大消费产业链中汽车 家电等行业龙头值得关注 [5]
2025年安徽省马鞍山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实施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全面优化马鞍山新质生产力生态[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6 09:06
新质生产力行业概述 -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2] - 新质生产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3] 马鞍山市经济运行情况 - 2024年全市GDP达2784.6亿元,同比增长6.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1:43.4:52.5 [5] -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飙升38.9%,电子通信设备、医疗仪器等领域增速超29% [7] - 人均GDP达126806元,同比增长5.6% [5] 现代化产业体系 - 构建"四维驱动、梯次发展"体系: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 [16] - 传统产业推动钢铁、机械制造、化工等"智改数转",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智能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高端数控机床等 [16] - 未来产业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方向,现代服务业提升物流枢纽、科技服务、文旅融合等业态 [16] 产业空间布局 - 形成"核心驱动、轴带辐射、集群协同"格局,沿宁马城际、长江经济带布局"1+3+N"战新产业集群 [20] - 中心城区及慈湖高新区、雨山经开区为创新极核,博望、含山等区域布局未来产业先导区 [20] - 统筹市经开区(新能源汽车)、慈湖高新区(节能环保)、郑蒲港新区(半导体)等园区平台 [20] 重点产业及企业 - 钢铁及新材料:马钢股份、中钢天源、安徽金星钛白等企业 [23][24] - 新能源汽车:汉马科技、东科半导体、纳百川热交换器等企业 [23][24] - 高端装备制造:泰尔重工、宝武马钢轨交材料、明卓智能装备等企业 [23][24] - 生物医药:美华高科制药、诺恩特医药科技、爱喆生物等企业 [23][24] - 数字经济:东华软件工程、金禾软件、长江数智云计算等企业 [23][24] 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 - 传统产业实施亿元级技改项目150个,新兴产业聚焦"1+3+N"战新产业集群 [26][27] - 布局先进材料、通用智能、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 [28] - 构建创新平台体系,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重点实验室,实施"诗城英才"人才计划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