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债券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Bond market flashes signs of worry over shutdown-induced economic damage
MarketWatch· 2025-10-11 00:14
More than a week after the U.S. government's partial shutdown began on Oct. 1, bond-market traders were starting to express a greater degree of concern about the economic fallout. ...
投教宣传|科创债系列解读第一期:什么是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含义 - 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是由科技创新领域相关企业发行或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发展的公司债券[4] - 上海证券交易所在2021年全市场率先开展科创债试点 2022年5月正式出台科创债规则[4] - 债券简称带有醒目"K"标识 发行主体涵盖科创企业类 科创升级类 科创投资类和科创孵化类金融机构[4][5] 上交所科创债市场现状 - 已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支持超过400家企业发行科创债1.4万亿元[5] - 发行主体多元化 全面覆盖科技型企业 产业转型升级企业 股权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5] - 资金重点流向半导体 生物医药 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5] 上交所科创债市场特色 - 支持"早 小"企业 精准滴灌超过200家"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6] - 引导长期资金投入 3年期及以上科创债发行占比超过88%[7] - 构建完善科创债生态 为科技创新注入更多金融动能[8][9] 配套制度建设 - 发行端设立审核绿色通道 实行专人对接 即报即审的快速审核机制[10] - 交易端引入做市商报价 将优质科创债纳入质押回购库以提升流动性[11] - 产品端支持发行人结合自身需求设计条款等多样化产品[12] - 信息端优化披露指南完善信息披露机制[13]
中方连抛500亿美债,美政府正式关门,金灿荣坦言:中国王牌奏效
搜狐财经· 2025-10-03 12:41
美国政府资金主要来源于借债。每年财政赤字巨大,税收不够,必须不断发债维持运转。但债务总量是有限制的,一旦达到上限,必须获得国会同意提高债 务上限。然而,美国的政治局势日益极化,妥协变得越来越困难。一边要求削减开支,另一边又没有政治意愿妥协,导致政府关门成为常态。 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破裂,而是中国对当前局势的审慎反应。早期,中国大量购买美债,是因为美元相对稳定,美国经济状况尚可。但如今,美国财政危 机四伏,通货膨胀起伏不定,利率波动频繁,政府频繁争执债务上限,这使得投资美国国债的风险增大。全球经济正在转型,各国都在寻求新的增长点和合 作伙伴,中国自然也不例外。 近日,美国政府再次上演了"关门停摆"的老戏码。这一幕虽然早已不新鲜,但此次的背景却有些特别——在美国财政困难、预算难以达成时,中国悄悄减持 了大量美国国债,仅在七个月内就处理了500亿美元。 乍看之下,这两个事件似乎没什么直接关联,但一结合,便形成了一种微妙的"节奏"。美国白宫一片惶恐,而中国则在默默布局。这让人不禁要问:这一 招,真的奏效了吗? 中国减持美债,绝非一时冲动或情绪化的决定,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选择。美国近年来财政状况持续恶化,财政赤字 ...
8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持债约4万亿元
新华网· 2025-10-02 15:43
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情况 - 截至8月末,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70家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持债约4万亿元人民币 [1] - 今年前8个月,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债券现券成交规模约11.8万亿元人民币 [1] - 其中“债券通”北向通规模约7.2万亿元人民币 [1] 中国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与创新业务 - “互换通”业务量持续上升,截至8月末累计成交1.5万多笔,累计成交名义本金约8.2万亿元人民币 [1] - “互换通”当前成交规模较上线初期增长了9倍多 [1] 中国债券市场整体规模与发展 - 截至8月末,中国债券市场余额192万亿元人民币,已位居世界第二 [1] - 今年前8个月,中国债券发行规模超5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 [1] - 今年前8个月,债券净融资11.8万亿元人民币,已成为实体经济融资的第二大渠道 [1]
人民银行:8月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74281.4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9-30 20:03
债券市场总体发行情况 - 2025年8月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74281.4亿元 [1] - 其中国债发行13277.6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9776.4亿元,金融债券发行11550.3亿元 [1] - 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12391.4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212.2亿元,同业存单发行26956.5亿元 [1] 债券市场托管余额情况 - 截至8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192.0万亿元 [1] - 银行间市场托管余额169.8万亿元,交易所市场托管余额22.2万亿元 [1] - 分券种托管余额:国债38.4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53.0万亿元,金融债券43.9万亿元 [1] - 公司信用类债券托管余额34.1万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托管余额1.0万亿元,同业存单托管余额20.4万亿元 [1] - 商业银行柜台债券托管余额2225.2亿元 [1]
精彩回顾 | 澳门银行业研讨会:外汇、债市与跨境资产管理新机遇
彭博Bloomberg· 2025-09-30 10:07
文章核心观点 - 澳门凭借其独特的战略地位和与内地市场紧密相连的区位优势,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1] - 澳门债券市场通过与香港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行规模、投资者结构和产品创新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可持续发展路径更加清晰[14][16] - 离岸人民币债券在澳门的发行规模不断增长,吸引了更多国际投资者关注,推动澳门与全球金融市场进一步融合[3] 全球外汇市场动态与交易策略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美元正逐步走向宽松货币政策,“去美元化”成为市场讨论焦点[4] - 特朗普的贸易政策通过施加高关税减少美国贸易逆差,加剧“去美元化”趋势,减少美元在全球的流动性[6] - 过去十年替代美元的最核心资产是黄金,对应了黄金在近十年的上涨走势[6] - 彭博外汇电子交易平台FXGO支持即期、远期、掉期、拆借及黄金等贵金属交易,覆盖交易全链条,并支持用户自设规则进行自动化交易[8][10] 全球债券市场展望 - 美国联邦政府年化利息支出约为1.13万亿美元且呈增长趋势,美联储面临维持高利率还是降息抵抗通胀的两难困境[11] - 随着美元走弱,新兴市场资产将迎来强劲支撑,各央行有充足降息空间,全球基金对新兴市场的历史性低配将带来向上需求[13] - 中资美元债投资级信用利差持续收窄,目前处于历史低位,未来有走阔趋势[13] 债券跨境投资与互换通的基础设施升级 - 2025年1月,澳门金管局属下中央证券托管系统(MCSD)与香港金管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建立直接联网,为两地债市注入新活力[14] - 澳门债券市场联通香港后呈现三大发展特点:债券发行和市场认购规模大幅提升并激发产品创新能力、投资者结构改善、两地金融基础设施联网使可持续发展路径更清晰[16] - “债券通”运行八年来,已有来自约40个国家和地区的830余家境外机构参与,有效支持境外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19] - MCSD与CMU互联互通后,香港做市商机构对澳门债券报价增加,二级市场流动性改善,更多境内外机构参与,如深圳市政府今年首次在澳门发行境外点心债[21] 澳门现代金融业发展 - 跨境投资是澳门银行业重要组成部分,澳门“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下,现代金融作为重要部分,债券市场和财富管理必将进一步发展[17] - 海通银行澳门分行是在澳门新修订《金融体系法律制度》后首家有限制业务牌照的银行[21] 彭博卖方解决方案与数据服务 - 彭博卖方解决方案在全球拥有超过500家用户,覆盖交易全流程,实现端到端连接,满足前台、中台、后台不同需求[22] - 解决方案针对银行不同发展阶段提供支持,从初期关注司库业务到后期支持销售和自营业务,助力银行向做市商转变,并持续关注交易流程电子化与自动化[24] - 彭博套期会计模块结合MARS多资产风险管理系统,帮助银行在对冲前了解风控和会计报表情况,实现顺畅的月度PNL报表和合规会计报表[27] - 彭博企业级数据解决方案通过静态数据接口和实时数据流推送,满足银行不同部门业务场景应用需求,具有覆盖面广、一致性高和优质服务三大优势[30]
Record investment grade issuance
Youtube· 2025-09-30 03:56
公司债券发行市场 - 2024年9月投资级公司债发行量达到创纪录的2300亿美元 为有史以来单月最高发行量 [1][2] - 发债方在美联储宽松政策背景下大量发行创纪录规模的债券 [2] 公司债券投资需求 - 投资者因预期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而争相购买债券 以防收益率进一步下降 [2][3][4] - 投资者认为股市存在泡沫 转而投资公司债券 不到5%的收益率被认为具有吸引力 [6] 公司债券收益率与利差 - 巴克莱投资级公司债指数收益率约为4.90% [4] - 当前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约为4.14% 两者利差为75-76个基点 [4][5] - 该信用利差仅为0.75%左右 是自1998年以来的最小水平 意味着投资者为承担公司信用风险所获得的额外补偿非常有限 [5][6]
保理日报(2025-09-28)
搜狐财经· 2025-09-29 21:12
宏观经济数据 - 2025年1至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46929.7亿元,同比增长0.9% [1] - 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达27.24万亿元,同比增长6.6%,产成品存货为6.73万亿元,增长2.3% [1]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74.0元,同比减少2.0元,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70.1天,同比增加3.7天 [1] 金融市场开放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及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公告,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1] - 截至2025年8月末,共有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1170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持债总量约4万亿元人民币 [1] 公司业务动态 - 德益世国际保理受邀参展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示出口保理和供应链金融等国际贸易融资服务 [2] - 联易融助力中煤矿建集团打造的“矿建融链”供应链金融平台正式上线,首日即落地首单业务 [2] - 宜宾发展控股集团下属三江保理的党建案例入选“2025新时代企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 [2]
信用利差周报:央行四举措促离岸人民币债市发展,信用利差全面走阔-20250929
中诚信国际· 2025-09-29 19: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央行四项举措加快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形成完整闭环,提升境外资金配置意愿与市场流动性,为债市国际化注入动力;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大增,推动累计利润增速转正,微观主体活力逐步修复;临近季末资金价格多数上行;信用债一级市场发行规模大幅增加,不同行业融资情况分化,发行成本有涨有跌;信用债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度上升,收益率多数上行,信用利差全面扩张 [2][3][4][17][30] 各目录要点总结 市场热点 - 9月25日央行宣布四项举措加快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包括支持境外机构参与内地债券回购、扩充“互换通”、增加香港市场人民币资产供给、加快人民币国债期货在港上市,形成完整闭环,与前期政策呼应,夯实香港离岸人民币枢纽地位,增强人民币债券吸引力 [2][9][10] 宏观数据 - 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大增20.4%,推动1 - 8月累计利润增速由负转正至0.9%;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制造业表现突出;私营企业、中、小型企业利润增速加快,大型企业降幅收窄,微观主体活力逐步修复 [3][11][12] 货币市场 -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资金11223亿元;受国庆长假和季末因素影响,除1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下降15bp外,其他期限质押式回购利率上行2 - 18bp;3个月期和1年期Shibor略有上升,利差缩小 [4][14] 信用债一级市场 - 上周信用债发行规模大幅增加至4474.23亿元,取消发行规模为100.6亿元;各券种发行规模均增加,超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增幅较大;基础设施投融资行业发行规模1561.55亿元,产业债发行规模2728.60亿元,电力生产与供应行业发行规模大幅增加;基础设施投融资行业净流出25.76亿元,产业债融资分化,电力生产与交通运输业净流入1043.61亿元,轻工制造行业净流出226.03亿元;信用债平均发行成本有涨有跌,变动幅度1 - 59bp [17][21][26] 信用债二级市场 - 上周债券二级市场现券交易额为93870.90亿元,日均交易额增加,交投活跃度上升;受多种因素影响,债券收益率多数上行,利率债上行幅度最大5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稳定在1.88%,信用债收益率上行3 - 12bp;信用利差全面扩张5 - 12bp,评级利差变动幅度在3bp以内 [30]
中国债市高水平开放再迎重要里程碑
金融时报· 2025-09-29 09:07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开 展债券回购业务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支持可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现券交易的境外机构投 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公告》发布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均可参与债券回购业务,包括通过直接入市 和"债券通"渠道入市的全部境外机构投资者。"债券回购开放顺应境外机构需求,是中国债券市场高水 平开放的重要里程碑。"有业内专家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中国债市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显著提升 《公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债券回购开放有助于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进 一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一位机构人士表示,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大力支持香港国 际金融中心建设,持续深化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合作,先后推动"债券通"北向通、南向通及"互换通"落 地,并持续优化相关业务运行机制,提升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的联通水平。在债券回购方面,推出 以"债券通"项下债券为抵押品的离岸债券回购业务,此次债券回购开放支持"债券通"渠道入市的全部境 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业务,有助于促进在岸和离岸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巩固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