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新能源
搜索文档
天域生物: 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
证券之星· 2025-08-27 00:40
公司融资方案 - 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数量不超过71,028,297股,占发行前总股本30%,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65,235,345元人民币,发行价格为6.55元/股 [2][12][13] - 发行对象为实际控制人罗卫国控制的上海导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现金方式全额认购,构成关联交易 [2][11][15] - 募集资金净额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并缓解短期偿债压力 [2][10][14] 发行条款细节 - 定价基准日为董事会决议公告日(2025年8月27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80% [3][11][12] - 若发行前发生送股、转增股本等除权除息事项,发行价格和数量将相应调整 [2][12][13] - 发行对象认购股份限售期为18个月,限售期满后转让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3][13][15] 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达75.91%,流动比率1.13倍,货币资金余额154,661,400元,其中非受限资金89,357,000元 [10][31] - 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315,903,200元、合同资产314,773,100元,主要为工程款项,回款存在不确定性 [31][40] - 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合计222,358,300元,应付账款589,132,800元,存在较大偿债压力 [31][32] 业务背景与战略 - 公司主营生态农牧食品和生态能源业务,行业面临智能化、集约化转型,对资金需求较高 [9][10] - 光伏行业受政策支持,2024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277.57GW,同比增长28.33%,分布式光伏占比42.58% [9] - 实际控制人全额认购彰显对公司发展信心,有助于提升控制权稳定性(发行后持股比例升至29.98%) [9][10][15]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发行需经股东大会审议、上交所审核及证监会注册批准,目前尚未完成审批程序 [1][16] - 发行对象导云资产注册资本500万元,由罗卫国持股90%,其配偶葛燕持股10% [17] - 实际控制人罗卫国曾因权益披露违规被上交所通报批评,其持有的14,375,524股股份因担保纠纷被司法冻结 [18]
天域生物:史东伟辞去总裁职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21:20
公司高管变动 - 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史东伟因个人规划退休及支持实际控制人罗卫国全面负责经营管理 于2025年8月25日辞去总裁职务 [1] - 史东伟辞任总裁后将继续担任第四届董事会副董事长至2025年10月24日本届董事会任期届满 [1] 公司业务结构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中生猪养殖占比72.29% 园林生态工程收入占比19.78% 红曲产品制造占比3.89% 光伏新能源占比3.17% 其他业务占比0.87% [1] 公司市值 - 公司当前市值为26亿元 [2] 行业背景 - 宠物产业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 行业上市公司出现普遍上涨 [2]
天域生物:8月25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20:19
公司董事会决议 - 公司第四届第四十三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5日以现场结合远程通讯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关于公司符合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条件的议案》等文件 [1] 公司业务构成 - 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生猪养殖占比72.29% [1] - 园林生态工程收入占比19.78% [1] - 红曲产品制造占比3.89% [1] - 光伏新能源占比3.17% [1] - 其他业务占比0.87% [1] 公司市值数据 - 公司当前市值为26亿元 [1] 行业市场动态 - 宠物产业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 [1] - 宠物智能手机等新兴产品推动行业市场爆发 [1] - 行业上市公司股价普遍上涨 [1]
海南发展股价上涨1.22% 控股股东累计增持980万股
金融界· 2025-08-08 19:15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8日15时0分,海南发展股价报9.92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22% [1] - 当日成交量为19.65万手,成交额达1.93亿元 [1] 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涵盖玻璃制造、幕墙工程及光伏新能源等领域 [1] - 是海南省重点国有企业之一 [1] - 控股股东为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业务涉及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投资等 [1] 股东动态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海南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近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股份980万股,占总股本的1.16% [1] - 增持金额合计8895万元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00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459万元 [1] 资金流向 - 8月8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250.05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整体净流出1.28亿元 [1]
双良节能:8月5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17:21
公司治理动态 - 公司于2025年8月5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八届2025年第七次董事会临时会议 [2] - 会议审议关于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等文件 [2] 业务结构分析 - 2024年度营业收入构成中光伏新能源占比75.23% [2] - 节能节水业务占比23.03% [2]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1.74% [2]
天宜新材: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4亿元到-1.9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13:03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亿元至-1.9亿元 [2] - 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减亏2.53亿元至3.03亿元 [2] - 同比减亏幅度达51.3%至61.44% [2] 业务结构 - 2024年度光伏新能源业务板块营收占比46.69% [2] - 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营收占比32.03% [2] - 航空航天业务板块营收占比19.95% [2]
天宜新材: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9亿元~2.4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18:57
公司业绩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 9亿元~2 4亿元 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减亏2 53亿元~3 03亿元 [2]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总体营业收入有所下滑 [2] - 上年同期计提大额存货跌价准备 致报告期内净利润相较上年同期预计大幅减亏 [2] 业务板块表现 - 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业务持续恢复中 两个板块营业收入有所增加 [2] - 光伏产业链去库存且持续低迷 致单晶拉制耗材产品需求疲软 [2] - 光伏新能源板块业务受到较大影响 [2]
天宜新材(688033.SH):上半年预亏1.9亿元至2.4亿元
格隆汇APP· 2025-08-01 18:27
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亿元至-1.9亿元,同比减亏51.30%至61.44% [1]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5亿元至-2亿元,同比减亏50.78%至60.62% [1] 业务板块表现 - 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业务持续恢复,两个板块营业收入有所增加 [1] - 光伏新能源板块业务受到较大影响,主要因光伏产业链去库存且持续低迷导致单晶拉制耗材产品需求疲软 [1] 财务数据变化原因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体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 [1] - 净利润同比大幅减亏主要因上年同期计提大额存货跌价准备 [1]
天宜新材: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9亿元—2.4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18:21
公司业绩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 9亿元—2 4亿元 [1] - 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减亏2 53亿元—3 03亿元 [1]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总体营业收入有所下滑 [1] 业务表现 - 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业务持续恢复中两个板块营业收入有所增加 [1] - 光伏新能源板块业务受到较大影响主要因光伏产业链去库存且持续低迷致单晶拉制耗材产品需求疲软 [1] 财务影响 - 上年同期计提大额存货跌价准备致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相较上年同期预计大幅减亏 [1]
东南网架(002135) - 2025年7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25 09:04
2025年经营计划 - 坚持“EPC总承包 + 1号工程”战略,向新型装配式EPC总承包转型升级,立足长三角、珠三角等市场,在多领域差异化发展,聚焦“1号工程”承建国家大项目,同时把控风险 [1] - 因地制宜发展新势能,围绕“双碳”目标,以“装配式 + EPC + BIPV”建设模式及“投资、建设、运维一体化”运营模式拓展绿色低碳能源市场 [2] -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秉承四大联盟国际战略,拓展“一带一路”核心区域业务,在海外开拓多板块合作 [2] - 推进钢结构数字化管理及数字化建造,利用数智工厂优势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 [2] 应收账款回款 - 通过合同评审资信评审、业务员考核、施工中沟通收款、法律诉讼等多渠道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 [3] - 国家化债措施有望提升地方政府财政支付能力,公司将关注政策动向,加强与客户沟通促进现金流回笼 [3] 光伏业务发展 - 2024年全面开展光伏新能源项目,在广州番禺、广西百色、江苏苏州揽项目 [4] - 2025年初公告投资建设萧山(浦阳)零碳桃源110MW农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项目效益佳,将提高装机规模和发电收入,拓展新能源光伏及储能市场 [4] 政策影响 - 近期“反内卷”政策利于维护市场环境、提高企业效益和抗风险能力,公司将关注政策并开展相关业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