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生物等
icon
搜索文档
主动量化周报:港股或已进入击球区-20251026
浙商证券· 2025-10-26 20:35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其中涉及的量化模型与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价格分段体系**[14][17] * **模型构建思路**:该模型用于对指数价格走势进行多时间维度的划分和识别,以判断当前市场所处的趋势阶段[1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模型通过计算指数在不同时间周期(如日线、周线)上的技术指标来进行分段。报告中提到了`dea`指标,该指标通常是MACD(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的组成部分。MACD的计算过程一般包含以下步骤: 1. 计算短期(如12日)指数移动平均线(EMA)和长期(如26日)EMA。 $$ EMA(12) = \frac{2}{12+1} \times (今日收盘价 - 昨日EMA(12)) + 昨日EMA(12) $$ $$ EMA(26) = \frac{2}{26+1} \times (今日收盘价 - 昨日EMA(26)) + 昨日EMA(26) $$ 2. 计算离差值(DIF):DIF = EMA(12) - EMA(26) 3. 计算信号线(DEA):DEA是DIF的9日EMA。 $$ DEA = \frac{2}{9+1} \times (今日DIF - 昨日DEA) + 昨日DEA $$ 通过观察指数价格与`dea`等指标的关系,对价格走势进行分段识别[17] 2. **模型名称:微观市场结构择时模型**[15][18]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监测市场中“知情交易者”的活跃度变化,来判断市场情绪和未来走势[1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详细说明该模型的具体构建算法和公式,但指出其核心是构建一个“知情交易者活跃度指标”。该指标能够反映掌握更多信息的交易者的行为变化,并将其作为市场情绪的晴雨表[15][18] 3. **模型名称:分析师行业景气预期模型**[19][20]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追踪和分析师对上市公司未来盈利的一致预测变化,来度量各行业的景气预期[1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模型计算申万一级行业的两个关键预期指标: 1. **一致预测滚动未来12个月ROE(ROE FTTM)环比变化**:反映市场对行业未来盈利能力预期的变动。 2. **一致预期净利润FTTM增速环比变化**:反映市场对行业未来盈利增长预期的变动。 通过统计这些一致预测数据在特定周期(如本周)内的环比变化,来观察各行业景气预期的强弱[19][20] 4. **因子名称:BARRA风格因子**[22][25] * **因子构建思路**:采用国际通用的BARRA风险模型框架,从多个维度解析市场的风格偏好和收益来源[2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提及了以下几类BARRA风格因子,但未给出具体计算公式: * **基本面类因子**:包括价值因子(如BP,账面市值比)和成长因子。 * **质量类因子**:包括投资质量因子和盈利能力因子。 * **交易类因子**:包括动量因子、波动率因子和换手率因子。 * **市场相关因子**:包括贝塔因子。 * **市值因子**:包括市值因子和非线性市值因子。 这些因子共同解释了股票横截面收益的差异,其本周收益表现反映了市场的风格偏好[22][25] 模型的回测效果 *本报告未提供明确的量化模型回测效果指标(如年化收益率、夏普比率等)。* 因子的回测效果 *本报告未提供明确的单因子回测效果指标(如IC值、IR等),但给出了BARRA风格因子在本周的收益表现定性描述[22][25]。*
资金周报:5个行业受青睐,主力资金净流入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18:04
市场指数表现 - 沪指本周上涨2.88%,深成指上涨4.73%,创业板指上涨8.05%,沪深300指数上涨3.24% [1] - 可交易A股中,上涨个股数量为4444只,占比81.80%,下跌个股数量为956只 [1] 整体资金流向 - 本周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出328.84亿元,其中创业板主力资金净流出6.35亿元,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入37.38亿元,沪深300成份股主力资金净流入10.91亿元 [1] - 从单日流向看,10月21日和10月24日主力资金分别净流入277.24亿元和219.58亿元,而10月22日和10月23日则分别净流出442.31亿元和337.33亿元 [2] 行业表现与资金流向 - 申万一级行业中,本周有28个行业上涨,通信和电子行业涨幅居前,分别为11.55%和8.49% [2] - 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美容护理行业跌幅居前,分别为-1.36%、-0.95%和-0.09% [2] - 本周有5个行业实现主力资金净流入,电子行业净流入规模居首,达212.87亿元,通信行业净流入74.00亿元 [3] - 轻工制造、建筑材料、石油石化行业也实现资金净流入,分别为2.59亿元、0.34亿元和0.12亿元 [3] - 主力资金净流出行业有26个,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出规模最大,为97.92亿元,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出89.16亿元 [3] - 电力设备、计算机、非银金融行业资金净流出规模也较大,分别为41.29亿元、39.83亿元和33.29亿元 [3] 个股资金流向 - 本周资金净流入的个股共有1783只,其中净流入资金在亿元以上的有247只 [3] - 中际旭创资金净流入规模居首,为38.83亿元,股价上涨32.23%,胜宏科技和立讯精密分别净流入29.78亿元和29.65亿元 [3] - 资金净流出超亿元的个股有339只,比亚迪、北方稀土、紫金矿业净流出规模居前,分别为24.69亿元、16.36亿元和12.81亿元 [3] 相关ETF动态 - A50ETF(代码: 159601)近五日上涨0.96%,最新份额为23.8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463.9万元 [5]
13股三季度获社保基金扎堆持有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09:41
社保基金持股概况 - 三季度末社保基金共现身71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榜,合计持股量10.94亿股,期末持股市值合计268.08亿元 [1] - 持股变动显示,新进18只,增持20只,减持20只,不变13只 [1] - 社保基金持股数量在1000万股以上的共有34只 [1] 重点持股公司分析 - 社保基金持股量最多的是保利发展,共持有1.24亿股,占流通股比例1.04% [1][2] - 华测导航、三棵树各有3家社保基金集中现身,持股量分别为2904.29万股、1502.40万股 [1] - 从持股比例看,社保基金持有我武生物比例最高,占流通股比例为5.39%,其次是北鼎股份,持股比例为4.60% [1] 持股公司业绩表现 - 社保基金持有个股中,三季报净利润同比增长的有51家 [2] - 新强联净利润增幅最高,前三季实现净利润6.64亿元,同比增幅1939.50% [2] - 拓维信息、永鼎股份净利润分别增长852.03%、474.30% [2] 板块与行业分布 - 社保基金持有个股中,主板有46只,创业板有21只,科创板有3只 [2] - 所属行业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医药生物、基础化工行业,分别有10只、7只、7只个股上榜 [2] 市场表现 - 社保基金重仓股10月以来平均下跌0.41%,涨幅跑输沪指 [2] - 新强联累计涨幅22.33%,表现最好,北方长龙、神火股份分别上涨21.89%、19.69% [2] - 跌幅最大的是星网锐捷,累计下跌14.40% [2]
固定收益周报:供给收缩,资金止盈,估值主动抬升-20251014
华鑫证券· 2025-10-14 15:04
核心观点 - 可转债市场正经历供给收缩和估值主动抬升,四季度市场规模可能因到期和强赎而加速缩量,当前估值处于历史高位,资金呈现获利了结态势,投资策略建议关注业绩兑现、次新成长主题和稀缺底价品种 [1][2][5] 市场表现 - 8月以来转股价值稳定在100元以上,纯债替代低价转债稀缺,市场以股性转债和估值偏高的惰性转债为主 [2][11] - 四季度到期转债剩余规模259亿元,9只转债处于强赎中,24只即将强赎或不强赎时间将过,42只可能在1-15天内触发强赎 [2][11] - 上周(9月26日至10月10日)转债价格中位数132元,处于历史极高位置,全市场周均成交684亿元,阶段性下降 [2][11] - 全市场转股溢价率中位数27.8%,隐含波动率上升4个百分点至37%(历史分位78%),估值主动提升且转债涨幅大于正股的行业包括食品饮料、医药、轻工、交运、家电、汽车、电子、纺服、商贸、计算机、银行 [2][11] - 整体交易情绪平淡,传统炒作板块换手率低位,股性和次新债表现强于正股,例如安集转债、伟测转债、路维转债、鼎龙转债、恒帅转债 [2][11] 资金情绪 - 9月26日至10月10日资金风险偏好下降,黄金ETF份额增幅最大(8.6%),其次为信用债ETF(4.5%)、股票ETF(2.8%),可转债ETF份额降幅最大(-2.3%) [3][17] - 可转债基金份额下降主因估值高位、资金获利了结及权益小盘板块相对弱势,信用债ETF流入与可转债ETF流出反映债券市场内部风险再定价 [3][17] - 9月保险、社保、券商资管等债券投资者集中减持可转债,减持幅度大于市场规模缩减幅度,散户在股市强势背景下保持卖出趋势,转债ETF提供流动性缓解卖盘冲击,公募持仓稳定 [3][20][21] 投资策略 - 转债估值短期波动可辅助左侧预判,配置型投资者可寻找止盈机会适度控制仓位 [5][22] - 结构上重视正股业绩兑现,关注有色(中金/国城/金田/博23转债)、新能源/固态电池/储能(科利/宏发转债)及反内卷涨价的化工领域 [5][22] - 次新券成长主题高波动转债集中在机器人、半导体、消费电子,结合业绩和估值关注安克/路维/安集/正帆/鼎龙/伟测/甬矽/亿纬转债 [5][22][23] - 关注稀缺底仓银行转债如常银/上银/重银转债,本期哑铃策略组合包括牧原/亿纬/天赐/烽火/宏发/宙邦/兴业/上银/重银/希望转2温氏/常银/国泰/财通/中金/华安转债 [5][23]
同比大增228%,港股前三季度IPO募资总额1823亿港元,排队企业达277家
凤凰网· 2025-10-03 09:21
港股IPO市场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港交所完成68宗IPO项目 较去年同期的45家增加23家 增幅达51.11% [2] - 前三季度募资总额达1823.96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557.53亿港元大幅上升228% 并远超2024年全年的881.47亿港元 [2] - 9月单月迎来10只新股上市 募资总额达478.38亿港元 募资额仅次于5月的572.85亿港元 [3] 大型IPO项目主导市场 - 年内实际募资规模超过100亿港元的IPO项目达到5个 合计募资986.7亿港元 占年初至今港股IPO募资总额的一半以上 [2] - 前五大IPO分别为宁德时代(410.06亿港元) 紫金黄金国际(249.84亿港元) 恒瑞医药(113.74亿港元) 三花智控(107.36亿港元) 海天味业(105.71亿港元) [2] - 紫金黄金国际作为港股年内第二大IPO 总募资额达249.84亿港元 [1] 新股上市首日表现强劲 - 西普尼上市首日涨幅达258.11% 报106港元 早盘一度涨超330% 总市值超过62亿港元 [1] - 紫金黄金国际上市首日报120.6港元 涨68.46% 总市值达3164.53亿港元 [1] - 银诺医药-B 佳鑫国际资源 中慧生物-B 健康160 映恩生物-B 劲方医药-B等多股上市首日涨幅均超过100% [4] 上市申请与排队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 共有277家企业处于IPO排队状态 [5] - 仅9月29日及9月30日两天 就有长春高新 极米科技等29家公司递表港交所 [5] - 根据港交所《2024年上市委员会报告》 去年全年仅审理了80份上市申请 [5] 市场驱动因素与未来展望 - 香港财政司司长指出港股气氛火热 恒生指数今年来累计上升超过30% 每日平均成交额超过2500亿港元 [5] - 政策鼓励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并简化A股上市公司申请港股上市程序 [5] - 德勤预计2025年全年将有80只新股上市 融资2500亿至2800亿港元 较6月中旬预测的2000亿港元明显增长 [6] - 除"A+H"双重上市外 医药公司 特专科技公司及消费公司上市将成为市场亮点 [6]
9月29日主力资金流向日报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16:52
市场整体表现 - 主要股指全线上涨 沪指涨0.90% 深成指涨2.05% 创业板指涨2.74% 沪深300指数涨1.54% [1] - 个股普涨格局 65.98%个股上涨(3576只) 34.02%个股下跌(1658只) [1] - 主力资金整体净流入95.27亿元 其中创业板净流入20.30亿元 科创板净流出46.24亿元 沪深300成份股净流入150.91亿元 [1] 行业表现分析 - 26个申万一级行业上涨 非银金融(+3.84%)和有色金属(+3.78%)领涨 煤炭(-0.84%)和银行(-0.46%)跌幅居前 [1] - 非银金融行业资金净流入123.48亿元居首 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入29.86亿元次之 [1] - 电子行业虽上涨1.58%但资金净流出28.11亿元 国防军工(+0.34%)净流出18.82亿元 医药生物/通信/传媒等行业净流出规模居前 [1] 资金流向明细 - 13个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非银金融/有色金属/计算机/电力设备/汽车行业净流入额超9亿元 [2] - 18个行业呈资金净流出 电子/国防军工/医药生物/通信/传媒行业净流出超14亿元 [2] - 个股层面2087只获资金净流入 767只净流入超1000万元 135只净流入超亿元 领益智造(+9.99%)以35.88亿元净流入居首 [2] 重点个股表现 - 东方财富获29.60亿元资金净流入 中信证券获17.43亿元净流入 [2] - 先导智能净流出14.79亿元 海光信息净流出10.77亿元 沃尔核材净流出8.84亿元 [2]
“重估牛”系列之港股资金面:9月W4港股资金:南向流入互联网,外资加码消费者服务
长江证券· 2025-09-28 21:14
核心观点 - 南向资金在2025年9月22日至25日期间净流入144.93亿港元,主要流入可选消费零售、有色金属、半导体、硬件设备和软件服务等行业,而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出190.15亿港元,但加码消费者服务、非银金融、电气设备、医药生物和房地产Ⅱ等行业 [2][6] - 2025年9月1日至25日期间,南向资金净流入1177.62亿港元,主要流入可选消费零售、有色金属、医药生物、非银金融和汽车与零配件等行业,而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出387.96亿港元,但加码硬件设备、消费者服务、软件服务、半导体和传媒等行业 [7][8] - 港股市场在2025年9月22日至26日期间回调,恒生指数下跌1.57%,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58%,主要受美国经济数据转好和降息预期降温等外部因素影响 [5] 南向资金流动情况 - 2025年9月22日至25日,南向资金净流入144.93亿港元,其中可选消费零售净流入69.64亿港元、有色金属净流入19.92亿港元、半导体净流入11.98亿港元、硬件设备净流入10.92亿港元、软件服务净流入9.89亿港元,而医药生物净流出14.92亿港元、耐用消费品净流出2.55亿港元、消费者服务净流出2.25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净流出2.16亿港元、化工净流出1.37亿港元 [2][6] - 2025年9月1日至25日,南向资金净流入1177.62亿港元,其中可选消费零售净流入651.15亿港元、有色金属净流入88.18亿港元、医药生物净流入85.53亿港元、非银金融净流入83.88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净流入67.21亿港元,而耐用消费品净流出38.56亿港元、电信服务净流出34.91亿港元、半导体净流出21.69亿港元、硬件设备净流出19.86亿港元、日常消费零售净流出10.03亿港元 [7] 外资中介机构资金流动情况 - 2025年9月22日至25日,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出190.15亿港元,但消费者服务净流入28.36亿港元、非银金融净流入14.19亿港元、电气设备净流入8.37亿港元、医药生物净流入6.83亿港元、房地产Ⅱ净流入2.31亿港元,而可选消费零售净流出89亿港元、医疗设备与服务净流出40.81亿港元、银行净流出36.12亿港元、半导体净流出13.56亿港元、交通运输净流出12.83亿港元 [7] - 2025年9月1日至25日,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出387.96亿港元,但硬件设备净流入169.88亿港元、消费者服务净流入108.44亿港元、软件服务净流入89.24亿港元、半导体净流入29.69亿港元、传媒净流入29.29亿港元,而可选消费零售净流出491.49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净流出94.65亿港元、银行净流出93.95亿港元、非银金融净流出91.51亿港元、交通运输净流出47.16亿港元 [8]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22日至26日,恒生指数下跌1.57%,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58%,香港材料等行业领涨,主要受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速上修至3.8%和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低于预期等外部因素影响,导致降息预期降温 [5] - 同期,科创50指数上涨6.47%,万得微盘股指数和科创50指数从今年最低点至今的涨跌幅偏强,电子等行业领涨 [5][26][28]
《湖南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发布 多维度分析上市湘企发展现状
证券日报网· 2025-09-20 22:30
湖南上市公司整体概况 - 截至2024年底,湖南A股上市公司达146家,数量位居全国第十一位、中部第三位 [2] - 地域分布上,长沙市企业占比近60%,行业层面制造业超六成,企业性质上民营公司约占60% [2] - 2024年,湖南上市公司实现营收8997.7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6.90%,归母净利润420.1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19.19% [2] 海外业务拓展 - 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达1575.73亿元,同比增长16.69%,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5.96% [3] - 公司正通过强化海外研发、完善跨境物流、深化国际产能合作等方式加速形成全球化竞争格局 [3] - 出海模式持续升级,从"走出去"到"本地化",未来海外企业数量和收入规模将扩大 [3] 研发创新投入 - 2024年研发支出323.40亿元,整体研发强度3.59%,高于全国A股平均2.12%的水平 [4] - 近三年新增14家首发上市公司,其中13家属战略性新兴产业,9家为专精特新企业 [4] - 公司坚持创新攻坚,成为科技发源地和人才聚集地,新质生产力集群效应显著 [4] 股东回报与资本运作 - 截至2025年8月31日,146家公司中88家进行了2024年利润分红,占比约60%,年度累计分红超227亿元 [5] - 其中6家年度累计分红超10亿元,42家超1亿元 [5] - 2024年发布增持计划31次,增持17775.26万股,20家发布27份回购计划,19家已完成 [6] 融资与并购活动 - 资本运作方面,金天钛业IPO募资6.62亿元,6家公司定增融资82亿元,4家实施重大资产重组 [6] - 公司治理日益规范,信息披露、业绩说明会及ESG报告成效突出 [5] - 公司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披露报告、创造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5]
《湖南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4)》发布 多维度分析上市湘企发展现状
证券日报网· 2025-09-20 12:07
文章核心观点 - 湖南省上市公司协会发布《湖南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4)》,全面展示湖南A股上市公司在经营、创新、全球化等多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成就 [1] 上市公司基本盘 - 截至2024年底,湖南A股上市公司达146家,数量位居全国第十一位、中部第三位 [2] - 地域分布上,长沙市企业占比近60% 行业层面,制造业超六成 企业性质上,民营公司约占60%,国有控股约35% [2] - 2024年,湖南上市公司实现营收8997.7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6.90% 归母净利润420.1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19.19% [2] - 公司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文化传媒、医药生物等领域形成优势,汇聚行业龙头和细分市场冠军 [2] 海外拓展与增长 - 公司正通过强化海外研发、完善跨境物流、深化国际产能合作等方式,加速形成全球化竞争格局 [3] - 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达1575.73亿元,同比增长16.69%,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5.96% [3] - 海外业务稳步增长,成为业绩第二曲线,出海模式从"走出去"升级到"本地化" [3] 研发创新与新质生产力 - 2024年,湖南上市公司研发支出323.40亿元,整体研发强度3.59%,高于全国A股平均2.12%的水平 [4] - 公司坚持创新攻坚,强化创新主体地位,成为科技发源地和人才聚集地 [4] - 近三年湖南新增14家首发上市公司,其中13家属战略性新兴产业,9家为专精特新企业,新质生产力集群效应显著 [5]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公司治理日益规范,市值管理持续提升,投资者关系管理成效突出 [6] - 2024年,146家湖南上市公司中,88家进行了2024年利润分红,占比约60%,年度累计分红超227亿元 [6] - 其中,6家公司年度累计分红超10亿元,42家超1亿元 [6] 资本运作与市值管理 - 资本运作方面,金天钛业IPO募资6.62亿元 6家公司定增融资82亿元 4家实施重大资产重组 [7] - 2024年发布增持计划31次,较2023年增16次,增持17775.26万股,以制造业为主 [7] - 20家公司发布27份回购计划,19家已完成,展现出对市值管理和股东回报的积极态度 [7]
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587.33亿元,计算机行业净流出居首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18:12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下跌0.30% 深成指下跌0.04% 创业板指下跌0.16% 沪深300指数上涨0.08% [1] - 可交易A股中上涨1910只占比35.23% 下跌3404只 [1] - 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587.33亿元 连续6个交易日净流出 [1] 行业资金流向 - 有色金属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8.72亿元 日涨幅1.19% [1][3] - 传媒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6.92亿元 日涨幅0.49% [1][3] - 计算机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107.23亿元 日跌幅1.26% [2][3] - 汽车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79.29亿元 日跌幅1.94% [2][3] - 8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23个行业净流出 [1][2] 个股资金流向 - 欧菲光资金净流入22.13亿元 上涨6.45% [3] - 赣锋锂业资金净流入17.96亿元 立讯精密净流入12.75亿元 [3] - 卧龙电驱资金净流出23.62亿元 山子高科净流出16.85亿元 金发科技净流出16.63亿元 [3] - 97只个股净流入超亿元 223只净流出超亿元 [3] 行业涨跌表现 - 煤炭行业涨幅1.97% 有色金属涨幅1.19% [1] - 汽车行业跌幅1.94% 医药生物跌幅1.41% [1] - 16个行业上涨 涨幅居前为煤炭和有色金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