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老厂破壁 探路文旅
四川日报· 2025-09-05 08:32
工文旅融合模式 - 通过将工业遗产与酒城文化融合进行活化利用,例如将上世纪70年代的老丝厂改造为4400余平方米的微醺能量站,并于今年5月对外开放 [5] - 工业遗存与现代潮流基因有机融合,构筑文化潮玩新地标并形成联动商业街区,例如成都东郊记忆推进空间焕新与业态升级 [5] - 以丝绸文化为核心着力工文商旅场景融合发展,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例如南充六合丝绸博览园计划打造集丝绸印染、刺绣工艺于一体的互动体验工坊 [7] 项目运营与客流表现 - 纳溪丝厂街区开街后每天游客接待量最高可达3000多人次 [5] - 成都东郊记忆东山Re est商业街区汇集20余家先锋潮流品牌,每天吸引上万名游客前来消费打卡 [6] - 潮玩空间Oldspeak Factory通过定期举办艺术展览、音乐演出和文化活动以持续吸引客流 [5] 业态升级与消费场景 - 商业业态涵盖国潮新零售、复合型餐饮、共创工作坊等多元业态 [6] - 构建多元化消费场景并融入历史文脉以打造沉浸式动态场景演绎,例如南充六合丝绸博览园的提升计划 [7] - 单个建筑实现多功能切换,例如曾经的氢氧加压站白天为咖啡馆,入夜切换为酒吧 [3]
(活力中国调研行)农闲握笔头、农忙扛锄头 年画绘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15:04
行业概况 - 绵竹年画作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 与天津杨柳青 山东潍坊杨家埠 苏州桃花坞年画齐名[3] - 年画产品开发覆盖20多个系列 产品种类达1000余种[4] - 产品远销50余个国家和地区 包括美国 英国 法国 泰国 柬埔寨等市场[4] 经营表现 - 年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人民币[4] - 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66万人次[6] - 旅游收入超过2.3亿元人民币[6] 产品创新 - 开发"年画+"产品系列 包括冰箱贴 香囊 扇子 抱枕 白酒 帆布袋等生活用品[4] - 年画内容突破传统限制 创作"哪吒"等卡通形象满足儿童市场需求[6] - 保持传统门神年画特色 仅门神种类就超过20种[6] 发展模式 - 采用"艺人拿手艺换股份 村民拿积分换股份"的集体经济共享模式[6] - 推动文农旅融合发展 结合餐饮 民宿 特色农产品采摘等研学旅游项目[6] - 依托"乡遇画里""年画街坊"等主题街区开展年画 年俗 年趣系列文化活动[6] 生产特点 - 坚持木板纯手工绘制工艺 每幅作品颜色存在细微差异[4] - 制作周期需10余天静置时间使颜色充分渗入纸张[4] - 画师需具备专业看色能力 掌握绵竹年画独特着色技术[3]
江苏:文旅融合“百业兴”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6 14:52
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实施 - 江苏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战略 形成百业加文旅多种业态模式 [1] 非遗与演艺业态创新 - 江苏在全国首倡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活动 认定省级示范项目32个 [1] - 公布18个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优秀案例 [1] - 出台全国首个推进小剧场建设指导意见 将演艺融入旅游 [1] - 旅游演艺精品剧目形成品牌案例 包括徐州《彭城风华》等3个项目入选文旅部首批旅游演艺精品名录 [1] 文化展示与消费表现 - 2024年9月启动数见苏韵和水韵江苏展示季系列活动 累计接待观众近210万人次 [2] - 文创销售额突破1100万元 其中连云港站创下单日接待4.2万人次纪录 [2] 工业旅游体系建设 - 南钢工业文化旅游示范区推出6条特色线路 数字工厂体验中心入选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 [3] - 拥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6家 省级工业旅游区142家 [3] - 形成涵盖纺织酿酒陶瓷机械制造等领域的工业旅游产品体系 [3] 农业休闲旅游发展 - 2024年休闲农业游客接待量超4亿人次 综合收入达1144亿元 [3] - 形成溧阳市天目湖镇桂林村无锡市山联村等典型案例 [3] 交通旅游融合创新 - 形成水陆空全体系交旅体验 今年3月首发高铁旅游专列 [4] - 建成江苏首个高速公路服务区房车露营驿站 加快构建1加4加N高速公路房车露营服务系统 [4] 科技与教育旅游探索 - 建成国家级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3个 省级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15个 [4] - 推出10条文博场馆研学游精品线路 [4] 会展经济发展 - 连续举办七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 累计88.6万人次现场参与 线上受众超22.4亿人次 [5] - 各地举办南京国际度假休闲及房车展等高品质展会 [6] 节事活动与赛事经济 - 打造中国徐州汉文化旅游节等特色节事活动 加速文商旅融合 [6] - 创新打造苏超赛事平台 带动全省景区预订量激增和酒店入住率提升 [6] - 推行区域联动政策 如常州A级景区对扬州游客免门票 盐城对外地球迷提供免费游览 [6]
朝外UIC暑期客流环比激增203% 粉丝经济燃动区域消费超2000万元
北京商报· 2025-08-21 20:38
活动概况与核心策略 - 朝阳文旅集团借势五月天成立25周年演唱会文化IP 统筹朝外UIC街区 亮马河文化经济带和朝阳公园等资源 打造以粉丝经济激活城市年轻力为核心的FANSLAND系列活动 [2] - 活动自7月12日启动 朝外UIC街区成为全国五月天粉丝核心聚集地 [2] - 自6月起朝阳区在多处落地五月天主题装置 包括朝外UIC合体公仔 亮马河冠佑雕塑和朝阳公园北湖五球气膜 吸引全国歌迷打卡 [2] 客流与销售表现 - 活动期间朝外UIC街区客流环比激增203% 销售额突破2003万元 环比提升164% [2] - 朝阳公园北部区域客流环比增长220% 达17万人次 其中18-35岁年轻群体占比75% [4] - 亮马河主题游船发船357班 接待游客6230人次 实现收入超50万元 [4] 服务与体验创新 - 街区设立行李寄存区和粉丝休息区 提供贴心服务 [3] - 联动UIC餐厅推出主题套餐和消费优惠活动 [3] - THE BOX B通过分散式打卡点 主题楼层和互动内容如喵星人主题展 5525拍贴机和大鸡腿录音室营造沉浸式体验 [4] - 昆泰嘉华酒店定制演唱会+住宿+餐饮套餐 提供免费接送服务 [4] 传播效果与社会评价 - 利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持续互动 线上传播量超过4.5亿次 [4] - 北京获评最宠粉城市 朝外UIC街区被称为北京青年最友好街区 [4]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引入朋克赛博等新主题吸引不同群体 [5] - 致力于将朝外街区打造成年轻人社交第一站 [5] - 持续整合政府 企业与文化演艺资源 形成文商旅体有效协作 [5]
首届“建德村T”惊艳亮相
杭州日报· 2025-08-20 11:13
活动概况 - 建德市杨村桥镇草莓小镇举办2025年"建德村T"活动 包含16支村T队伍和200余名村民模特参与表演 并联合省内50余名模特爱好者共同呈现乡村特色时尚盛宴 [2] - 活动通过融合地方文化 农业特色与时尚元素展现创意 例如李家镇以"建德人"牙化石为服饰设计灵感 杨村桥镇梓源村莓农展示种草莓卖草莓的日常生活场景 [2] - 非专业村民模特涵盖从六七岁孩童到七十多岁老人的年龄层 在文化特派员和"文艺村长"等专业力量助力下通过日常训练实现舞台表演 [2] 文化发展 - 建德市文化特派员王国光自2022年起开展村民模特教学 三年间培育出"8090"老年模特队和"建德掌勺少女"村模队等多个团队 其中老年模特队平均年龄超70岁但仍保持准时上课的热情 [3] - 村T风尚从杨村桥镇辐射至建德全域 成为村民文化生活新亮点 2025年度"我们的村T"活动为村民提供时尚表演展示平台 [3] - 建德市委宣传部计划将"建德村T"打造成人文乡村特色金名片 通过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同时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并提升地区知名度与影响力 [3]
从颜值到价值,设计提升品质——大城奋进·武汉新消费观察②
长江日报· 2025-08-15 09:15
文旅消费转化 - 武汉地标建筑(黄鹤楼、巴公房子、古德寺)和特色美食(鸡冠饺、热干面、豆皮)通过文创设计转化为饼干、玩偶等消费品,成为城市文化传播载体 [1] - 黄鹤楼文创商店销售十余个品类产品包括"鹤舞流光"冰箱贴、诗词书签、丝巾、盲盒 其中发光冰箱贴半年销售额超1000万元 "蒜鸟"发声玩偶售出15万只 [9] - 老建筑改造的沉浸式文化空间(如汉口历史风貌区)带动游客消费 2024年该区域接待游客3900万人次 昙华林吸引游客近1000万人次且70%为年轻客群 [5] 城市更新与文旅融合 - 系统推进16个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建设 通过"空间再造"保留历史肌理的同时融入现代设计语言 例如巴公房子成为热门打卡点 摄影师月收入近万元 [4][5] - 设计驱动文旅融合显现规模效应 武昌古城文旅运营管理方指出美化后的城市空间释放文化底蕴并提升消费品质 [5] - 黄鹤楼通过AR技术(扫码与"AR李白"对诗)和光影秀实现文化活化 "夜上黄鹤楼"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00% [9][17] 会展经济与产业联动 - 2025年上半年武汉举办展会活动近500场 平均每日约3场 会展成为连接设计与消费的重要平台 [14] - 武汉双年展采用"艺术+商业"模式 联动餐饮、文创、酒店等业态 带动周边商圈客流量增长40% [14] - 中国食材电商节吸引5500家参展商和40万专业观众 直接推动汉阳及周边区域酒店满房 实现产业与消费双向触达 [15] 文化IP与跨界创新 - 街头艺术IP(如通体粉色涂鸦"一毛")成为城市漫步中的互动彩蛋 增强游客体验感 [5] - 书店通过文学主题展(如黑塞展)推出限定套餐(定价42元含饮品、蛋糕及周边书签)实现文化内容向消费转化 [14] - "知音号"沉浸式演出和长江大桥文创产品成功将历史文化转化为消费引力 [10]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解码高质量发展的“津”彩密码
环球网· 2025-08-09 11:08
科技创新 - 天开高教科创园作为京津冀科创新高地,自2023年5月开园以来注册企业1507家,占全园注册企业数量的50% [1] - 园区链接174家科技中介机构和179家金融机构,形成206亿元基金群 [1] - 天津拥有56所高校和29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探索"学科+人才+产业"融合创新模式 [1] 文旅融合 - "天津之心"高空观光厅高达336.9米,为华北首个300米以上城市高空观光厅 [2] - 海河沿线改造涉及216栋建筑、13座桥梁、8.2公里岸线及7座码头的光环境治理 [2] - 灯光设计融入天津风筝魏元素和《千里江山图》意境,展现"河海相映,中西合璧"的城市气质 [2] 港口发展 - 天津国际航运中心排名跃升至全球第18位(2025年数据) [3] - 天津港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创2328万标准箱历史新高 [3] - 码头扩建二期工程投入58亿元,投产后散货处理能力将翻番 [3] 智慧绿色港口 - 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ART)和港口大模型应用提升运营效率 [3] - 新能源装机容量达146.5兆瓦,年发电超3.2亿千瓦时 [3] - 倒运车辆新能源占比行业领先 [3] 产业集聚 - 滨海新区聚集绿色石化、海洋装备等五大适港产业,2024年产值近6000亿元 [3]
【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文旅融合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事件、产业基金和兼并重组等)
前瞻网· 2025-08-06 15:17
行业投融资规模 - 2024年文旅融合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424次,较2023年增长12次 [1] - 2024年投融资事件总额约753.7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140亿元 [6] - 投融资数量中文化产业占比69%,旅游产业占比31% [2] - 投融资金额中文化产业总额占比32%,旅游产业总额占比68% [8] 行业投融资渠道 - 文化产业融资渠道以超短期债券为主,占比27%,并购占比26%,私募占比20% [9] - 旅游产业融资渠道高度依赖超短期债券,占比68%,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券占比29% [11] 行业投融资赛道 - 文化产业投融资集中于影视、智能装备、游戏、综合文娱、新媒体五个热门赛道,合计占比超60% [15] - 旅游产业投融资集中在景区运营和交通食宿两个赛道,合计占比超70% [18] 行业投融资区域 - 2024年融资事件数量排名前三的省份是北京市、江苏省和上海市 [19] - 2024年融资额排名前三的省份是北京市、江苏省和陕西省 [19][20] 行业兼并重组特征 - 行业兼并重组以横向并购为主,目的在于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和聚焦核心业务 [22][24] - 典型案例包括岭南控股收购白云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增强目的地资源控制 [24] - 云南旅游转让子公司股权以加速向文化旅游科技业务转型 [24]
王浩专题调研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有关工作并赴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调度
杭州日报· 2025-07-28 10:36
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 - 省委书记王浩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新起点,推动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 [1] - 要求统筹推进"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找准切入点和发力点 [1] - 强调高标准高质量做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系列活动,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标杆 [4] 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 -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产业是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的重要目标,要坚持守正创新、强化精品意识 [2] -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注重"第一选题"、精品出版、新营销模式场景和出版融合发展 [2] - 宋城演艺是文旅融合先行者,要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做强文旅融合特色品牌 [2] 文化"新三样"出海 - 推动网文、网剧、网游等文化"新三样"出海是发展文化贸易、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 [3] - 浙江要加快形成文化出海全产业链,打好"政策+服务+改革"组合拳,壮大头部企业 [3] - 推进AI大模型等数字技术应用,将文化"新三样"打造为高科技产品、数字经贸产品 [4] 文旅深度融合 - 浙江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业态丰富,为文旅融合提供"文化活水" [2] - 扎实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工程,突出抓好文旅重大项目,丰富产品供给、强化业态创新 [4] - 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要以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助力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 [4] 文化科技融合 - 深入推进"文化+科技"改革,确保取得实质性突破、标志性成果 [4] - 推进AI大模型等数字技术应用,提升文化产品科技含量 [4] - 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中国网络作家村和杭州电魂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文化科技融合代表企业 [3]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文旅融合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等)
前瞻网· 2025-07-26 11:10
中国文旅融合行业区域竞争格局 - 广东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文旅融合产业链企业数量较多,广东省上市代表性企业包括华侨城和岭南控股等 [1] 中国文旅融合行业品牌榜单 - 2024年中国文旅集团品牌传播力前十强包括携程集团、中青旅、海昌海洋公园、中国中免、曲江文旅、豫园股份、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中国旅游集团、复星旅文、华侨城集团 [4] - 携程集团以MBI指数677.21位列第一,中青旅以593.34位列第二,海昌海洋公园以539.72位列第三 [6] - 中国中免、曲江文旅、豫园股份分别以492.93、421.05、363.37的MBI指数位列第四至第六 [6] 中国文旅融合企业竞争格局 - 2024年56家文旅集团营收合计3513.06亿元,TOP3为中国中免、华侨城、同程旅行,合计占比超过45% [7] 中国文旅融合行业市场集中度 - 2024年行业前十家企业包括中国中免、华侨城A、携程、豫园股份、华住、同程旅行、锦江酒店、中青旅、首旅酒店、亚朵 [9] - CR3为46.73%,CR5为66.89%,CR10为82.93%,显示行业集中度较高 [9] 中国文旅融合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 行业竞争激烈,资本和新进入者快速进入,潜在进入者威胁较高 [12] - 行业替代品威胁较小,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强,消费者议价能力较弱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