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工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去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0.5万亿元
新京报· 2025-10-29 15:18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0.5万亿元 [1] - 北部海洋经济圈生产总值31899亿元,较2020年名义增长33.1% [1] - 东部海洋经济圈生产总值33446亿元,较2020年名义增长37.7% [1] - 南部海洋经济圈生产总值37858亿元,较2020年名义增长33.3% [1] 重点省份发展亮点 - 山东正式启用全球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神威·海洋之光" [1] - 浙江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创7年来最高增速,梅山港区首次突破千万标箱 [1] - 广东海工装备、海上风电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初具雏形,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1] - 广东"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全球首台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装置成功试运行 [1] 现代海洋城市建设 - 上海、深圳、青岛等城市海洋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2] - 天津、大连、宁波、厦门等在港产城融合、海洋渔业、现代航运服务、海洋药物等领域取得突破 [2] - 秦皇岛、连云港、北海、三亚等推动特色化向海发展,打造高质量海洋旅游目的地 [2] 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成效 - 天津建成国内首条全国产海水淡化生产线 [2] - 青岛蓝谷发布千亿级参数"瀚海星云"大模型 [2] - 盐城获评"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 [2] - 宁波完成全国首单蓝碳拍卖 [2] - 福州成立全国首个县级海洋碳汇交易服务平台 [2] - 厦门建成全球最大的深海微生物菌种库 [2]
国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1029
国信证券· 2025-10-29 09:09
宏观与策略 - 宏观专题研究梳理世界货币变迁史,指出其核心逻辑为贸易奠基、金融创新巩固、债务与军事失控崩塌,并总结三大规律:贸易是基础、金融创新是核心、债务与军事是底线[10][11] - 中美经贸谈判在10月25至26日举行第五轮磋商,就关税、出口管制等重点议题达成初步共识,双方正准备签署全面贸易协议[12] - “十五五”规划建议发布,核心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明确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等关键路径,并以科技自立自强和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动力[13][14] - AI大模型技术正深度渗透金融行业核心环节,驱动其向智能化、个性化迈进[15] - 总量专题指出2025年以来“小登股”组合上涨183.8%,显著优于“老登股”组合的3.91%,认为AI是当前牛市主线,但阶段性应关注地产、券商、白酒等价值板块[15][16][17][18] 医药生物行业 - 医药生物板块第41周整体上涨0.58%,表现弱于市场,其中医疗服务板块领涨3.94%[19] - Grail公司在2025 ESMO年会上公布多癌早筛产品Galleri的Pathfinder 2临床结果,阳性预测值达61.6%,较第一阶段38%大幅提升,特异性高达99.6%,I-III期癌症检出占比达69.3%[20] - 三星电子向Grail投资1.1亿美元,并将Galleri引入亚洲主要市场,Grail随后通过私募配售募集约3.25亿美元,自9月1日以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超170%[20] 传媒互联网行业 - 传媒板块第41周上涨4.20%,跑赢沪深300但跑输创业板指,电影《逃离鸭科夫》上线首周销量突破百万[21][22] - AI视频生成技术持续突破,中科大与字节发布MoGA长视频生成模型,字节跳动推出3D生成大模型Seed3D1.0[22] - 2025年9月中国手游收入前三名为点点互动《Whiteout Survival》、点点互动《Kingshot》和柠檬微趣《Gossip Harbor: Merge&Story》[23] 公用环保行业 - 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76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490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24][26] - 9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82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水电增长31.9%,火电同比下降5.4%[25] - 本期报告梳理了国家及各省政府支持绿色甲醇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26] 食品饮料行业 - 食品饮料行业专题认为当前白酒板块进入布局阶段,基于2013-2015年周期复盘,指出多数公司股价底部在业绩降幅扩大后确认,估值随流动性回暖修复[28][29] - 当前酒企通过渠道、产品释放压力,与上轮周期相似,可视作供给端调整加速探底,板块估值复苏路径将分两阶段,第一阶段由股息率定价,第二阶段待景气指标兑现[30][31] 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行业 - 人工智能周报动态显示,OpenAI推出AI浏览器,DeepSeek发布开源文字识别模型DeepSeek-OCR,腾讯发布混元世界模型1.1[32] - AI已对互联网巨头广告业务、云计算场景和企业效率产生明显作用,例如腾讯Q2广告保持20%增长,阿里云增速环比提速至26%[33] 重点公司财报点评 - 宁波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550亿元同比增长8.3%,归母净利润224亿元同比增长8.4%,三季度末不良率0.76%,拨备覆盖率376%[34][35][36] - 圣晖集成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8.21亿元同比+59%,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94%,截至三季度末在手订单22.14亿元同比+21%[37][38] - 汇川技术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316.63亿元同比增长24.67%,归母净利润42.54亿元同比增长26.84%,新能源汽车业务联合动力营收145.25亿元同比增长35.52%[39][40] - 龙佰集团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61.0亿元同比-13.7%,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65.7%,受钛白粉价格下跌影响,三季度金红石型钛白粉均价约12997元/吨同比-14%[42][43] - 三美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5.9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83.66%,毛利率达50.7%,受益于第三代制冷剂配额制度实施,第三季度制冷剂销售均价4.13万元/吨同比提升55.65%[44][45][46] - 兴发集团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92亿元环比增长42.15%,草甘膦价格回暖,截至10月28日华东地区95%草甘膦原粉市场价为2.75万元/吨,较3月上旬上涨19.05%[49][51] - 安踏体育2025年第三季度安踏主品牌录得低单位数正增长,FILA录得低单位数正增长,其他品牌录得45-50%正增长,管理层下调安踏品牌全年流水指引[52][53] - 上海家化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14.83亿元同比+28.29%,归母净利润1.40亿元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产品推新迭代效果较好及电商运营能力提升[62]
润邦股份:目前“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公司重要的业务板块
证券日报网· 2025-10-27 16:09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高度关注国家政策并积极响应国家"深海科技"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1] - 公司早在2011年就已开展"海洋经济"相关领域业务布局 [1] - 公司持续拓展海工船舶、海上风电装备、船舶制造等"海洋经济"业务 [1] 业务发展现状与前景 - 目前"海洋经济"已成为公司重要的业务板块 [1] - 船舶、海工装备等"海洋经济"业务是未来公司业绩主要增长点之一 [1] - 后续公司将紧跟国家战略进一步加大相关投入以持续提升竞争力 [1] - 公司计划把"海洋经济"业务进一步做大做强以助力我国海洋经济产业快速发展 [1]
烟台财金联盟县域行走进莱山,财金联动共促区域高质量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10-24 08:54
调研活动概述 - 烟台财金集团于10月21日赴莱山区开展“烟台财金联盟县域行”专题调研活动 [1] - 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与一线交流深化对区域产业布局与真实需求的把握并凝聚战略共识 [11] - 活动旨在强化金融资源与产业资源的精准匹配为后续深度合作奠定基础 [11] 商业与文化产业项目 - 调研首站为五彩文化广场二期项目该项目定位为“公园式文化商业综合体” [3] - 丛林咖啡项目通过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依托原始生态地貌打造人文自然交融的休闲空间 [9] - 丛林咖啡以独特的场景营造和复合业态展现了莱山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新风貌 [9] 数字经济与高端制造产业 - 在中国数港调研围绕数据资产化金融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等议题进行探讨 [5] - 中国数港具备数据集聚加工交易与生态赋能形成的“四位一体”功能格局 [5] - 中集“零碳”智造产业园以“链式”集群为路径产品覆盖高端海工装备与海上新能源设备 [7] - 中集产业园致力于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的海工装备产业聚集区并将零碳理念贯通全生命周期 [7] 医疗健康与产业园区规划 - 在滨海工业园考察了依托现有医学研究中心和制药企业打造“滨海智慧医疗产业园”的规划 [11] - 调研就滨海工业园的低效用地提质升级与产城融合路径进行探讨 [11] 合作方向与战略意义 - 财金集团与中国数港就搭建政企协同平台推动数据要素跨区域流通等合作方向达成共识 [5] - 烟台财金集团将持续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打造可复制的“财金+区域”协同样本 [11] - 此次活动为后续在基金投资融资租赁普惠金融等业务领域的深度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11]
尾盘异动,301158,20%涨停!000626,“天地天板”→
证券时报· 2025-10-20 18:12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指数全线收涨,沪指涨0.63%报3863.89点,深证成指涨0.98%报12813.21点,创业板指涨1.98%报2993.45点,一度大涨近4% [1] - 市场成交活跃,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7515亿元,但较前一日减少逾2000亿元 [1] - 市场呈现普涨格局,超4000只个股上涨 [1] 煤炭与燃气行业 - 煤炭板块大幅拉升,陕西黑猫、安泰集团、郑州煤电、辽宁能源、宝泰隆、大有能源、云煤能源等多股涨停 [1][12] - 大有能源表现尤为突出,近7个交易日已斩获6个涨停板 [1][12] - 燃气板块同步走强,凯添燃气涨超10%,百川能源、长春燃气、恒盛能源、大众公用等均涨停 [13] - 煤价持续走高是板块上涨主因,10月至今北港动煤价格累计上涨34元/吨,节后动力煤价格创年内单周最大涨幅 [14] - “南热北冷”的反季节性气候导致电力耗煤需求大幅攀升,是煤价暴涨的导火索 [14] - 机构观点认为,下半年国内煤炭产量同比下降为大概率事件,在供给受限背景下煤价大概率震荡上涨 [14] CPO(共封装光学)概念 - CPO概念板块强势上扬,源杰科技大涨超14%盘中一度20%涨停,剑桥科技涨停,长光华芯涨超9%,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涨近8% [16] - 行业需求旺盛,海外大客户上修2026年1.6T光模块采购计划,行业总需求从1000万只上修至近期的2000万只 [17] - 需求上调主要系GB300与后续Rubin平台加速部署,AI训练与推理网络带宽需求快速增长 [17] - 机构看好三季度海外800G光模块需求延续快速增长,随着1.6T光模块起量,相关光模块、光引擎等环节厂商受益 [18] - 国内400G光模块需求亦有望快速释放,光芯片环节国产头部厂商业绩有望延续环比高增长 [18] 人形机器人概念 - 人形机器人概念再度活跃,珠海冠宇涨近12%,睿能科技涨停斩获3连板,星网宇达、中信重工、三联锻造、大洋电机等均涨停 [20] - 行业催化事件为智元机器人发布新一代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智元精灵G2,该机器人以工业标准打造,具备多场景通用能力 [21] - 智元机器人作为国内头部厂商,2025年初通用机器人累计下线已达千台,展现出显著的软硬件协同优势 [22] - 机构观点认为,凭借技术整合能力和明确的场景聚焦,智元有望持续引领国内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进程,其2025年发布的新产品有望在2026年快速放量 [22] 海洋经济与海工装备 - 海洋经济相关个股异动,德石股份尾盘直线20%涨停,神开股份、石化机械等多股尾盘直线涨停 [2][5][6] - 德石股份尾盘15分钟成交1.88亿元,占全天成交额的79% [5] - 机构观点认为,伴随政策端发力,中国海工装备行业景气度有望提升,头部海工装备企业收入将持续提升,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有望加速发展 [8] 异动个股 - 高位人气股远大控股盘中剧烈震荡,上演“天地天板”,走出5连板 [8] - 公司发布公告称,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10]
301158尾盘直线20%封板,A股这一赛道,突然集体爆发
证券时报· 2025-10-20 17:00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高开震荡,创业板指围绕3000点激烈争夺,科创50指数冲击1400点未果 [1] - 超4100只个股下跌,市场成交额萎缩至1.75万亿元,创近两个半月新低 [1] - 上证指数收盘报3863.89点,上涨24.13点,涨幅0.63%,指数振幅为0.71% [2] - 市场总成交额7725.03亿,总成交量54926.2万手,上证指数换手率为1.16% [2] 板块资金流向 - 电子行业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逾131亿元,电力设备行业获得净流入逾95亿元 [3] - 机械设备与通信行业均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逾50亿元 [3] - 交通运输、汽车、煤炭、医药生物等行业均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逾20亿元 [3] - 有色金属行业遭主力资金净流出逾16亿元,非银金融、食品饮料、钢铁等行业净流出超亿元 [3] 培育钻石行业 - 培育钻石概念股午后集体大幅拉升,板块指数放量飙升逾6%,创历史新高 [4] - 惠丰钻石30%涨停,四方达20%涨停,力量钻石、黄河旋风等涨停或涨超10% [4] - 力量钻石通过高温高压法成功培育出重达156.47克拉的钻石原石,为目前全球最大人工培育钻石单晶 [6] - 全球培育钻石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258.9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744.5亿美元 [6] 海洋经济与海工装备行业 - 海洋经济概念尾盘走强,板块指数在临近收盘半小时内快速拉升,大涨逾3% [6] - 德石股份尾盘直线20%涨停,最后15分钟成交1.88亿元,占全天成交79% [6] - 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期间,福建省共对接签约项目172项,总投资超2000亿元,其中福州市签约项目89项,总投资超1100亿元 [8] - 政策端持续发力,中国海工装备行业景气度有望提升,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有望加速发展 [8] 机构后市观点 - 当前市场情绪处于相对高位,对利空因素更为敏感,年末资金止盈心态下,内资增量资金入市速度或放缓 [3] - 科技成长风格的调整是良性的,为后续在“春躁”行情中再度占优创造有利条件,A股“春季躁动”最早或于12月份启动 [3] - 当前A股热门科技赛道调整幅度已接近历次科技牛情绪性调整均值水平,外部扰动不会终结趋势,每一次回调都是增持时机 [3]
回眸“十四五”|海洋强国:“蓝色引擎”迸发活力
经济日报· 2025-10-19 09:10
地球表面70%是海洋,浩瀚海洋蕴藏丰富矿产、油气和生物资源。"十四五"期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突 破10万亿元,达到10.5万亿元。比"十三五"末增长34%,占国内生产总值7.8%。 海洋是资源宝库。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保障能源资源安全稳定供应,愈发成为关系国家战略安全 和长远发展的大事。当前,海洋油气资源正成为增储上产主力。2024年,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 70%以上。海洋油气增储上产持续推进,2024年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4.7%和8.7%,海 上风电发电量比上年增长近30%。 海洋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介绍,我国已经成为海洋产业门类 最齐全的国家之一。我国已拥有全部15个主要海洋产业,规模大、势头好。海洋水产品产量连续36年位 列全球第一,老百姓餐桌上的海产品越来越多了,"蓝色粮仓"建设成效显著。 目前,以海工装备、海水淡化、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海洋能和海上风电为代表的海洋新兴产业已成为 新的经济增长点。2024年,海工装备市场份额占到全球50%以上。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超过每天290万 吨,天津滨海新区已建成国内首条全国产海水淡化生产线。海洋药物研发 ...
海洋强国:“蓝色引擎”迸发活力
经济日报· 2025-10-19 06:11
海洋经济宏观规模与战略地位 - “十四五”期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5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4%,占国内生产总值7.8% [1]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 [1] - 海洋产业已成为稳增长重要力量和经济发展新引擎 [2]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与能源安全 - 2024年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70%以上,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增长4.7%和8.7% [3] - “深海一号”二期投产标志着深海油气规模化开发迈出关键一步,对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 - 海上风电发电量2024年比上年增长近30% [3]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 海工装备市场份额占全球50%以上,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超每日290万吨 [4] - 海洋药物自主研发产品占全球已上市品类28%,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三分之一 [4] - 海洋水产品产量连续36年全球第一,邮轮旅游、海洋研学等产业热度高涨 [3][4] 海洋科技创新与重大装备突破 - “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入列,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设计建造大洋钻探船的国家 [5] - 2024年科技创新指数为135.2,比上年增长2.6% [7] - 重点监测海洋科研机构研发经费年均增速超10%,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年均增速超6% [7] - “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仿蝠鲼机器人等大国重器彰显海工装备制造新突破 [7]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国际合作 - “十四五”期间整治修复海岸线820公里、滨海湿地76万亩,红树林面积达46.5万亩 [9] - 与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蓝色经济合作协议,建立30多个区域或双多边合作中心 [9] - 2024年海运出口额达27.5万亿元,与共建“一带一路”沿海国家贸易额增长6.3% [9][10] - 2024年开放水平指数为128.7,比上年增长3.0%,沿海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80%左右 [10]
全国15个新一线城市:杭州第2,西安接近苏州,青岛升至12
搜狐财经· 2025-10-16 18:24
城市排名与格局 - 成都凭借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完善的产业链生态以及生活美学理念,连续多年稳居新一线城市榜首[1] - 杭州、重庆、武汉分列第二至第四名,分别以数字基因、立体城市景观和交通枢纽优势引领区域发展[1] - 苏州以古典与现代融合的产城协同模式位居第五,西安紧随其后位列第六[1][5] - 南京、长沙、郑州、天津、合肥以科创转化、文化消费、交通枢纽、国际商贸、技术孵化等领域的突破跻身榜单前段[1] - 青岛、东莞、宁波、佛山四城首次形成临海智造集群,刷新区域经济格局[1] 杭州数字经济发展 - 2024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63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5%[3] - 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赋能制造、医疗等领域的转化效率领跑全国[3] - 钱塘江两岸集聚超200家独角兽企业,云栖小镇升级为全球云计算产业地标[3] - 西湖大学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3] - 杭州通过未来社区3.0工程构建起15分钟数字生活圈,智慧政务覆盖率提升至98%[3] - 文旅融合项目中宋韵元宇宙吸引国际游客同比增长62%[3] 西安产业与科创进展 - 依托秦创原科创平台,2024年西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5万家[5] - 航空航天、新能源装备产值均突破千亿规模[5] - 国际陆港中欧班列开行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带动半导体、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形成万亿级产业集群[5] - 大唐不夜城升级为沉浸式文化体验综合体,全年接待游客量突破3亿人次[5] - 在人才吸引力指数榜单中,西安凭借双创扶持计划位列新一线城市前三[5] 青岛海洋经济与开放 - 2024年青岛海洋生产总值突破5500亿元,海工装备、生物医药领域诞生3家千亿级企业[7] - 上合示范区集聚跨国公司区域总部42家,跨境电商交易额实现三年翻番[7] - 胶东国际机场跻身全球货运枢纽前十,地铁网络覆盖率达90%[7] - 崂山实验室在可燃冰开发领域取得国际领先成果[7] - 青岛以港产城一体化战略,成为环渤海湾开放高地[7] 城市发展模式特色 - 成都打造公园城市,杭州发展数字孪生,西安推进丝路创新,青岛实现深蓝突破[9] - 新一线城市以差异化路径构建起高质量发展矩阵[9]
新进展、新突破、新标准 这些科技“硬核”技术彰显中国力量
央视网· 2025-10-16 14:32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家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关键技术,使电池续航能力从100公斤电池支持500公里提升至有望突破1000公里[1] - 关键技术突破之一是使用碘离子作为界面材料,主动吸引并填充锂离子至电极与电解质间的缝隙,实现紧密贴合[5] - 关键技术突破之二是开发柔性电解质骨架,使电池能弯折2万次且完好无损,同时将电池储电能力提升86%[5] - 关键技术突破之三是采用含氟聚醚材料改造电解质,提升耐高压性能,使电池在针刺测试和120℃高温下不爆炸[5] 风电安装船交付 - 全球首艘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交付,全长146米,最大排水量5.6万吨[6][8] - 该船配备3200吨主吊机,能在8级风浪和零下15℃海况下作业,兼容15兆瓦和20兆瓦风机的运输与安装[8] - 采用全直流供电模式,其安装风电设备的碳排放量仅为传统交流供电船舶的30%,单兆瓦碳排放减少70%以上[10] 国际标准制定 - “十四五”以来,中国牵头制定国际标准1079项,是“十三五”时期的近两倍,累计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达到2032项[14] - 中国牵头研制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国际标准已应用于出口美国的动力电池电芯产品,建立了行业统一的安全框架和技术语言[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