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维修
搜索文档
在飞机“4S店”读懂海南“引力密码”
海南日报· 2025-10-09 09:24
行业运营现状 - 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运营繁忙,机库内呈现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 [1] - 维修师在检修现场对机翼线路和飞机引擎等精密部件进行专注调试 [1] - 停机坪上出现多国航司飞机排队等候入库维修的壮观场景 [1] 市场拓展与客户反馈 - 产业基地实现从首单维修业务到N单的突破,境外客户代表扎堆前来并给予正面反馈 [1] - 客户关系呈现从头回客转变为回头客的趋势,显示出对维修服务的信赖 [1] - 业务格局从区域圈扩展到全球网络,吸引全球航司飞机前来维修 [1] 产业竞争力与支持政策 - 产业竞争力体现在进境维修免保证金政策带来的资金松绑优势 [1] - 保税航材超市提供即调即用的便捷航材供应服务 [1] - 维修师凭借匠心精神打磨出硬资质,成为产业吸引力的关键要素 [1]
海南,何以“圈粉”全球航司?
海南日报· 2025-10-09 09:24
业务规模与市场拓展 - 截至2025年9月底,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已完成超2400架次飞机维修、278架次整机喷涂及6万件航空零部件维修 [6] - 服务覆盖国内外近50家航空公司及飞机租赁公司,包括百余架次进境飞机维修和喷漆业务 [6] - 业务范围从首单进境维修迅速扩展至包括发动机更换、整机喷涂、宽体机彩绘等多种类型,客户来源地从菲律宾扩展至越南、泰国、卡塔尔、约旦、蒙古国等多个国家 [6][13][14] 核心竞争力与运营优势 - 自贸港优惠政策是关键吸引力,包括进境维修免保证金、进口维修航材保税、进口维修设备零关税,综合可为航司节省10%到15%的维修成本 [7][8][9] - 维修效率高,从提出需求到方案落地可实现24小时内反馈,保税航材调货当天到位,有效缩短飞机停场时间 [3][8] - 具备“一站式”服务能力,涵盖机体大修、零部件维修、整机喷涂、空地互联系统加装等,飞机可一步到位完成维修 [7][9] 产业链能力建设与升级 - 2025年4月与空客旗下欧航航材合作的航材超市项目投用,388个寄售航材件号、13.94万件航材入驻保税库,采用“寄售模式”按实际消耗结算,优化供应链 [10] - 2025年5月获得商务部民用航空零部件出口许可,涉及涡轮风扇发动机、航空惯性导航仪等物项,大幅缩短零部件出口时间,提升进境维修业务竞争力 [10] - 公司计划加快多机型客改货能力、C919机型定检及喷漆能力建设,并推进复合材料维修、宽体机APU维修等附件项目,建立发动机零部件深度修理全工艺能力 [12] 行业前景与战略机遇 - 2024年民航局与发改委发布指导意见,提出提升海口等区域航空枢纽功能,将促使航空维修产业向航空电子设备维修、航空材料研发等高端业务领域拓展 [11] - 2025年12月18日海南全岛封关运作启动后,全球客货飞机在海南起落频次将增加,对飞机维修服务的需求预计将日益增大 [11] - 公司战略将持续开发东南亚、南亚、东北亚、中亚、中东等地区的新客户业务,推动维修产业稳步向全球市场延伸 [12]
大新华飞维商务部产品销售中心经理叶芷含:从“追赶者”到“同行者”
海南日报· 2025-10-09 09:24
公司业务发展里程碑 - 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于2022年迎来首单进境维修业务,标志着公司及海南飞机维修产业首次获得国际认可 [1] - 首单业务成功后,泰国、越南、韩国等多个国家航司陆续与公司合作,订单持续增加 [1] - 公司业务关系发生根本转变,从最初主动恳求客户尝试发展为客户主动联系合作 [1] 市场拓展策略 - 在市场拓展初期,公司通过携带资质文件、主动联系并邀请境外客户实地考察基地设施(包括机库、航材库房及维修生产线)来建立客户信心 [1] - 客户在实地考察后对海南的维修质量、服务态度及通关效率建立信心,从而促成首单签约 [1] - 首单维修结果令客户十分满意,使“头回客”变为“回头客”,并开展了后续合作 [1] 行业象征意义 - 带有“海南维修记录”的飞机飞向全球,被视为海南自贸港飞机维修产业成功走向国际市场的象征 [2] - 公司实现了从“追赶者”到“同行者”的蜕变,体现了自贸港政策对本土航空维修产业的成长促进作用 [1]
2025全国二线城市魅力排行榜:厦门第6,大连第9,南昌第16
搜狐财经· 2025-10-08 08:54
新一线城市魅力榜总体情况 - 2025年新一线城市魅力榜公布,30座二线城市排定座次 [1] - 厦门、大连、南昌分别位列第6、第9和第16位,全部进入全国前二十名 [1] 厦门城市发展 - 城市面积虽小但经济强劲,GDP突破8000亿元 [3] - 航空维修、软件信息、集成电路三大核心产业年产值合计达42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一半 [3] - 高崎机场国际航线达55条,出入境旅客增速连续四年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 [3] -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高达99%,商业魅力指数稳居全国前十 [3] 大连城市发展 - 2024年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540万标箱,增速在东北地区排名第一 [4] - 长兴岛恒力石化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达产,产值突破3000亿元 [4] - 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连续五年位居辽宁省首位 [4] - 地铁通车里程达225公里,形成连接机场、港区、高新区的"半小时经济圈" [4] - 日韩航线密集,国际客运量东北第一,带动免税、邮轮、跨境电商行业爆发式增长 [4] 南昌城市发展 - 重点发展航空制造与虚拟现实产业,国产大飞机C919中部生产基地年产能达30架,航空产业产值三年内实现翻番 [7] - 世界VR产业大会永久落户,华为、阿里、高通等公司同步布局,虚拟现实相关企业在册数量突破500家 [7] - 昌景黄高铁开通后,南昌至杭州、合肥的通行时间均缩短至2小时,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 [7] - 房价仅为杭州的40%,人口净流入量连续四年位居中部地区第一 [7]
活力中国调研行|全球都有“回头客” 自贸港一站式修飞机有哪些新升级?
搜狐财经· 2025-10-05 05:54
产业规模与业务增长 - 自2022年以来,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维修飞机数量已突破2400架 [1] - 2024年上半年境外维修飞机数量已接近2023年全年总量 [3] - 维修基地排期饱和,生产线位已排满至2026年11月底 [3] - 预计2024年飞机维修产业产值将比去年同期增长30%以上 [33] 维修能力与服务范围 - 维修飞机型号丰富,涵盖窄体机空客A320、波音737到宽体机空客330、波音787等 [5] - 业务范围覆盖改装、喷漆及发动机维修,实现一站式服务 [6] - 喷涂周期在行业内领先,空客330为11天,波音787为16天 [8] - 已获得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航空维修资质 [10] 政策支持与成本优势 - 利用“零关税”政策,为单个设备节省税费超过400万元 [15] - 进境飞机维修免缴保证金、航材保税等政策使综合维修成本为客户节约10%至15% [17] - 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累计为发动机维修公司节省税费约1亿元 [30] 供应链与运营效率 - 航材超市库存超过2200种消耗件,总计近1.8万件,保障时间缩短至一周以内 [13] - 航材保税模式将零件平均等待时间减少2至3个月 [15] - 技术革新提升效率,如MCDU全自动测试台将测试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5分钟 [21] 人才与创新 - 依托自贸港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具备20年经验的国际专业人才 [19] - 基地设立创新工作室,2024年以来采纳并激励创新点子近900条 [23] 产业链拓展与未来规划 - 发动机维修基地稳产后年维修产能将达60台,年产值预计超30亿元 [28] - 积极布局飞机拆解业务,以补充维修产业链并带动航空物流产业发展 [30] - 已建成一站式飞机维修基地和发动机维修基地,形成定检、发动机维修、部附件维修、整机喷涂的完善产业链 [32]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全球都有“回头客” 自贸港一站式修飞机有哪些新升级?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04 20:42
行业核心观点 - 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自2022年以来维修飞机数量已突破2400架,业务量快速增长,境外维修飞机数量今年上半年已接近去年全年总量[1][3] - 自贸港“零关税”等政策使综合维修成本为客户节约10%至15%,并利用政策为设备进口节省税费约1亿元,显著提升成本竞争力[16][30] - 行业预计今年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30%以上,并正通过拓展发动机维修、飞机拆解等新业务完善产业链,目标年产值超30亿元[32][28] 业务规模与增长 - 维修基地当前生产线位已排满并持续至2026年11月底,业务覆盖从窄体机A320、B737到宽体机A330、B787等多种机型[3][5] - 境外维修业务大幅增长,今年上半年境外飞机维修数量已接近去年全年总量,显示全球吸引力提升[3] - 基地维修的飞机数量自2022年至今已突破2400架,许多外国航空公司成为“回头客”[1] 维修能力与技术 - 维修业务范围涵盖改装、喷漆及发动机维修,实现“一站式”服务,其中A330喷涂周期11天、B787喷涂周期16天处于行业领先水平[5][7] - 技术持续创新,如研发MCDU全自动测试台将手动测试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5分钟,自2024年以来采纳激励创新点子近900条[20][23] - 新引进设备填补国内高端飞机维修能力缺口,如辅助动力装置测试台利用“零关税”政策节省400多万元[14] 供应链与成本优势 - 航材超市库存超过2200种消耗件接近1.8万件,将航材保障时间缩短至一周以内,实现从“人找货”到“货等人”的转变[12] - 航材保税模式平均减少2到3个月零件等待时间,进境飞机享受免缴保证金等政策进一步提升效率[14][16] - 利用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累计节省税费约1亿元,并持续获得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维修资质[30][9] 产业链拓展与规划 - 发动机维修基地稳产后年维修产能预计达60台,年产值超30亿元,并已获得中国民航局、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等权威许可[28][30] - 飞机拆解业务成为新发力点,计划年底前落地相关支持政策,以补充维修产业链并带动航空物流发展[30] - 目前已形成定检、发动机维修、部附件维修、整机喷涂的完善产业链,政策将继续引导能力提升和人才培养[32]
活力中国调研行 | 海南如何实现“一站式”修全球飞机?
央视网· 2025-10-04 10:46
产业规模与业务增长 - 海南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自2022年以来维修飞机数量已突破2400架 [1] - 2024年上半年境外维修飞机数量已接近2023年全年总量 [3] - 维修业务排期饱和,生产线位已排满至2026年11月底 [3] - 维修业务范围广泛,涵盖从窄体机空客A320、波音737到宽体机空客330、波音787等多种型号 [5] - 维修深度不断扩充,包括改装、喷漆及发动机维修等一站式服务 [5] - 预计2024年飞机维修产业产值将比去年同期增长30%以上 [20] 政策优势与成本效益 - 利用航材保税模式,将零件等待时间平均减少2至3个月 [10] - 通过“零关税”政策引进设备,单台测试设备节省成本超过400万元 [12] - 进境飞机维修享受免缴保证金、航材保税等优惠政策,综合维修成本可为客户节约10%至15% [12] - 发动机维修基地利用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四年累计节省税费约1亿元 [18] 资质认证与全球拓展 - 维修基地持续获得多国航空维修资质,已能为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飞机提供维修服务 [7] - 发动机维修公司已获得中国民航局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等权威机构的维修许可 [18] - 新引进的高端维修设备填补了国内高端飞机维修能力的缺口 [18] 产业链完善与创新 - 已建成一站式飞机维修基地和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形成定检、发动机维修、部附件维修、整机喷涂的完善产业链 [20] - 飞机拆解业务成为产业链延伸的下一个发力点 [20] - 基地成立创新工作室,自2024年以来采纳并激励的创新点子近900条 [16] 人才集聚效应 - 海南自贸港的落户、住房、医疗保障等人才政策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专业人才 [14] - 引进具有20年民航复合材料维修经验的资深工程师等高端人才 [14]
活力中国调研行|这里,何以“圈粉”全球航司?
新华社· 2025-09-25 17:39
近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亲身感受了这一航 空维修领域新兴高地的蓬勃生机。临近"十一"黄金周,飞机大修定检机库内一派繁忙景象,工作人员正 紧锣密鼓地对来自泰国、越南等地的航空公司的十余架飞机进行检修。 新华社海口9月25日电 题:这里,何以"圈粉"全球航司? 新华社记者唐斓、梁倩 "以飞机喷漆业务为例,传统整机喷漆需要4至6个月,在这里窄体机喷漆仅需6天,宽体机喷漆最多需要 15天。"海口空港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海烨表示,该基地飞机喷漆效率居全球首 位。目前,卡塔尔航空公司已将未来三年宽体机整机喷漆业务全部交由该基地负责。 与此同时,为保障进境维修飞机快速通关,海口美兰机场海关设立了"绿色通道",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 务。此外,航空维修产业的高效运转离不开航材供应体系的强力支撑。海南自贸港设立了首个航空零备 件寄售库房,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更全面、更优惠、更便利的航材保障服务。 在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背景下,飞机维修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随着越来 越多的国内外航空公司及相关企业集聚海南,海南的飞机维修产业将在全球航空服务舞台上 ...
多国航司都来海南修飞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23:12
海南自贸港航空维修产业的地理与政策优势 - 海南地理位置优越,4小时飞行时间可覆盖亚洲21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47%的人口;8小时飞行时间可覆盖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67%的人口和全球41%的GDP [1] -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支点和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海南航线可辐射东盟、日韩、南亚、欧洲、中东及非洲,市场机遇巨大 [6] - 自贸港政策红利显著,包括进境维修免保证金、暂时进境维修允许内销、维修航材保税等,为客户节约维修成本和时间 [6] 海口吉耐斯发动机维修公司的业务进展 - 公司是国内唯一与GE公司签署GBSA最高等级授权的GEnx-1B发动机维修企业,已被纳入GE航空全球维修网络 [2] - 截至2024年,公司累计进场维修发动机26台、出场17台,2025年已交付9台发动机,产值达约4.8亿元 [2] - 项目稳产后年维修产能将达60台,年产值预计超30亿元 [2] - 公司利用自贸港自用设备进口“零关税”政策,累计节省税费约1亿元 [4] 海南航空维修产业的整体规模与客户拓展 - 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自2022年投产以来,已完成超2300架次飞机维修、超270架次整机喷涂及5.8万件航空零部件维修 [5] - 基地已承接卡塔尔国家航空、菲律宾皇家航空等20多家公司的百余架次进境飞机大修和喷涂业务 [6] - 基地内企业已具备中国、美国、欧盟、泰国等多国航空管理部门颁发的维修资质 [6] 政策对行业成本与竞争力的具体影响 - 海南航空2020年至今累计进口16批次航材,货值约3.5亿元,节省关税及增值税超5000万元 [4] - 海南航空成功引进一架A321NEO飞机,预计在8年监管期内可节省关税约360万元 [4] - 高价值航材和交通工具的税负成本降低,直接减少了维修资金占用,提升了企业盈利能力 [4] 行业未来发展规划与机遇 - 随着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全球客货飞机起落将更频繁,航线网络更密集,对飞机维修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大 [8] - 本土维修企业计划开发东南亚、南亚、东北亚、中亚、中东等周边地区的新客户业务 [8] - 未来将加快多机型客改货能力建设,推进国产机型定检及喷漆能力,并完善发动机零部件深度修理等全工艺能力 [8]
为什么多国航司都来海南修飞机?真相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9:29
"我在海南修飞机",三年完成超两千架次维修。 关联内容 海口国家高新区打造零碳园区,凳子上可无线充电丨活力中国调研行 4小时飞行时间可覆盖亚洲21个国家和地区,世界47%的人口;8小时飞行时间可覆盖全球59个国家和地 区,世界67%的人口和全世界41%的GDP,这个地方就是海南。 海南地处中国南大门,地理位置优越,又恰逢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在即。在这一背景下,9月23日,记 者来到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探寻政策红利下航空维修产业的发展密码。 在海口美兰空港吉耐斯发动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的总拆总装区域,一台台飞机发动机正在被精密拆解、 检测、维修。 作为国内唯一与GE公司签署GBSA最高等级授权的GEnx-1B发动机维修企业,海口吉耐斯已被成功纳入 GE航空全球维修网络,填补了国内高端航空发动机维修领域的空白。 "高价值航材、交通工具的税负成本降低,直接减少了维修资金占用,提升了企业盈利能力。"胡滔说。 在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来自全球多国的飞机正在进行维修。海口空港飞机维修工程有 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海烨介绍:"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自2022年投产 以来,截至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