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冶炼

搜索文档
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满两月,专家建言建立严格的减碳责任机制
华夏时报· 2025-05-30 12:16
全国碳市场扩围与绿色转型进展 - 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等高耗能高排放工业行业,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60% [2] - 碳市场"双轮驱动"制度框架已搭建完成,未来将促进绿色转型进展 [2] - 钢铁行业纳入碳市场有助于加速低碳转型,推动减量重组和产能结构优化,短期中小企业面临成本压力但长期将形成"投资-减排-收益"良性循环 [6] 中国低碳绿色产业发展路径 - 中国走出源头治理、直接激励创新、交易成本低、与增长兼容的低碳绿色技术和产业发展路径,区别于欧盟的需求侧激励模式 [2] - 市场力量在中国低碳绿色产业发展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双碳"目标引导创新资源进入各类市场 [3] - 民营企业成为主要参与者,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和快速迭代,如光伏发电成本十年下降90% [4] 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与前景 - 2024年全球新增新能源装机约5.7亿千瓦,占新增装机的90%,中国贡献超60% [3] - 中国新能源装机3.6亿千瓦,风光发电占比近20%,距离碳中和目标80%以上占比仍有很大空间 [5] - 建议提高可再生能源增长指标,响应COP28提出的2030年可再生能源产能增长两倍目标 [5] 碳市场机制建设与成效 - 2024年全国CCER交易市场上线,首批9个项目94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完成登记 [6] - 碳市场配额、交易量和交易额显著提升,碳价一度破百,整体呈稳中有升趋势,2024年履约率达99.98% [7] - 建议探索碳替减交易机制,将高碳企业对配额付费转化为对低碳绿色企业创新活动的直接激励 [7] 电力系统绿色转型挑战 - 中国电力需求2020年7.5万亿千瓦时,2060年预计翻番,需将全球最大供电网络从高比例化石能源改造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支撑 [4] - 能源系统是绿色转型关键,电力系统是重中之重 [4]
千余家扩围企业加入全国碳市场 约40家鄂企“晋级”加速绿色转型
长江商报· 2025-05-28 07:25
行业扩展与市场升级 - 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行业正式加入全国碳市场,新增1000多家重点排放单位完成账户开立,标志着中国碳市场进入多行业协同减排2.0时代 [1] - 三大行业年排放约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国总量的20%以上,纳入后全国碳市场管控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从40%跃升至60%以上 [3] - 管控种类从单一的二氧化碳拓展到四氟化碳、六氟化二碳等工业过程温室气体,管控更精准 [3] 碳市场发展数据 - 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2021年)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成交额76.61亿元,截至2024年底累计成交量达6.3亿吨,成交额430.33亿元 [2] - 三大行业纳入后,覆盖二氧化碳排放当量新增约30亿吨,加上电力行业覆盖的50多亿吨,中国强制性碳市场总规模达80多亿吨 [4] - 湖北碳市场累计成交量4.15亿吨,成交额102亿元,分别占全国总量的42.9%和41.5%,交易规模稳居试点市场首位 [5] 湖北碳市场建设 - 湖北提出打造全国碳市场中心,发布实施方案聚焦5项重点任务和21条举措,目标到2027年初见成效,2030年建成碳交易核心枢纽和碳金融中心 [6] - 湖北碳市场覆盖钢铁、水泥、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涉及市场主体2万余个,市场履约率连续10年保持100% [5] - 中碳登开发"统一开户"功能,一次注册可完成全国碳市场和自愿减排市场4个账户开立,提升企业便捷性 [4] 配额分配与行业规划 - 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2024年配额量等于实际排放量,2025-2026年整体盈亏平衡,2027年后逐步收紧配额推动碳排放强度下降 [3] - 生态环境部采用基于碳排放强度控制的思路分配配额,计划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行业配额总量 [3]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4月中国铝冶炼产业景气指数升至64.4 整体趋势向好
智通财经网· 2025-05-23 14:59
行业景气指数 - 4月铝冶炼产业景气指数为64.4,较3月上升2个点,进入"偏热"区间底部 [1][3] - 先行合成指数为80.7,较3月上升4.7个点,反映市场需求预期改善和政策支持 [1][7] - 构成景气指数的10项指标中,7项处于"正常"区间,"铝冶炼投资总额"为"偏热","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铝材出口总量"为"偏冷" [6] 关键指标变化 - **铝价**:LME铝价指数71.1,较3月下降28.8点,伦铝最低2210美元/吨,沪铝主力合约触及19000元/吨 [8] - **货币供应**:M2指数45.5,较3月增加6.9点,融资环境稳定 [8] - **投资**:铝冶炼投资指数172.5,较3月大幅上升,企业加大基建和技术投入 [8] - **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面积指数-30.1,较3月下降12.3点,下游需求疲软 [8] - **发电量**:指数40.7,较3月下降1.5点,工业生产放缓可能影响能源成本 [9] 生产与效益 - **电解铝**:产量指数22.9,较3月上升1.4点,开工率增长 [9] - **氧化铝**:产量指数52.5,较3月下降4.9点,价格涨势缓解 [9] - **行业效益**:主营业务收入增长4%,利润增长37.6%,盈利能力增强 [9] - **出口**:铝材出口总量指数-88,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持续下降 [10] 未来展望 - 行业预计将在"偏热"或"正常"区间运行,经济稳定发展为支撑 [1][11]
创新绿电投资模式,推动电解铝行业脱碳
中国环境报· 2025-05-20 07:21
钢铁、水泥和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 - 钢铁、水泥和铝冶炼三个高碳排行业被纳入全国碳市场 [1] - 钢铁和水泥行业的碳排放主要来自生产制程 铝冶炼行业的碳排放主要来自电力使用 [1] - 铝冶炼脱碳的关键在于电力绿化 包括绿电投资推动绿电开发和使用 [1] 铝冶炼行业脱碳路径 - 电解环节占铝产业链碳排放总量的70% [2] - 全球平均每吨铝阳极氧化过程产生直接碳排放约两吨CO2 其余为电力相关间接碳排放 [2] - 我国电解铝用电以传统煤电为主 行业平均电力相关碳强度约12吨CO2/吨铝 其中75%来自煤电排放 [2] 绿电投资面临的挑战 - 技术挑战:储能配套设施成本高 分布式储能成本仍处于高位 收益模式不清晰 [3] - 资金挑战:绿电项目前期投入巨大 回报周期长 中铝股份内蒙古达茂旗新能源项目投资60多亿元 占中铝2023年净利润的90% [3] - 收益挑战:绿电投资收益不确定性高 受绿电价格和政策变动影响 [3] 社会资本引入与合资模式 - 电解铝厂商可通过合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 降低财务杠杆风险 [4] - 神火集团与云南文山城投合资共建云南神火铝业 神火股份出资26.1亿元持股51.78% 文山城投出资10亿元持股19.76% [5] - 挪威海德鲁与麦格里资产管理成立合资企业Hydro Rein 麦格里出资3.32亿美元持股49.9% [5] 电力行业引入社会资本的案例 - 国家电投发行绿电替代光伏类REITs 总规模12.37亿元 支持44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 [6] - 长期购电协议(PPA)可锁定长期电价 降低市场波动风险 [6] - 瑞典艾欧路斯与美国铝业签订15年期PPA 挪威出口信贷担保机构提供2.56亿欧元担保 [7] 电解铝厂商与电力企业合作案例 - 云铝股份与国家电投、华能水电合作 采用特许经营模式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 [7] - 云铝在25年特许经营期内按固定电价区间采购光伏电力 享有绿证和CCER权益 [7] 电解铝脱碳的未来展望 - 电解铝脱碳取决于绿电供应的可得性与经济性 [8] - 电解铝厂商与电力企业应完善市场化机制 拓展长期购电协议 [8] - 金融机构应加大支持力度 开发绿色类REITs等创新资产证券化路径 [9] - 政府应健全政策支持体系 完善绿电与绿证交易机制 [10]
铝专题:海外主要铝冶炼企业运营情况梳理-20250516
五矿期货· 2025-05-16 11:18
报告核心观点 - 我国电解铝运行产能接近4500万吨上限,海外电解铝供应成全球供应主要变量,报告梳理海外主要在产铝冶炼企业运营情况并判断供应趋势 [2][4] - 海外现有电解铝供应集中度高,主要分布在能源资源丰富地区,当前能源供应充足、铝市场情况改善,海外电解铝开工率整体抬升,但产能利用率较高,产能抬升带来的产量增长幅度小,现有产能增量或来自欧洲、北美、拉丁美洲、非洲等地,中东和东南亚的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有明确且大规模扩产计划,预计成海外电解铝供应重要增量来源 [2][34] 各公司情况 俄铝(Rusal) - 全球领先铝业公司和全球最大铝冶炼企业之一,铝冶炼产量全球第三,2024年铝产量接近400万吨,约占全球5.5% [5] - 铝冶炼厂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境内,海外也有布局,2024年现有铝厂运行产能4205万吨,产能利用率95%,提升空间有限 [6][7] - 2024年亚洲是最大销售市场,占比42.9%,欧美制裁使其更多将铝锭销往亚洲,中国是主要目的地,2024年来自中国的收益占比达30.7%,2021年仅为6.4% [12] 力拓(Rio Tinto) - 全球领先的矿业和金属公司之一,全球十大铝生产商,涵盖完整产业链 [14] - 电解铝厂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冰岛、新西兰、阿曼等地,大部分使用水电,属低碳铝 [15] - 2025年计划产量与2024年基本持平(权益产量约330万吨),正推进加拿大Arvida AP60项目扩建计划,增加16万吨产能,计划2026年上半年投产,2026年底达运行产能 [16] 阿联酋全球铝业(EGA) - 中东地区最大铝业公司,全球排名前十的电解铝生产商,业务涵盖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精炼和电解铝生产,产品供应多个行业 [17] - 由Dubal和EMAL重组而成,2024年生产电解铝269万吨,生产相对稳定 [18][20] 韦丹塔资源(Vedanta Resources) - 印度子公司Vedanta铝业是印度最大铝生产企业,全球前十的电解铝生产商,业务涵盖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精炼和电解铝冶炼,产品供应印度本土和全球市场 [21] - 2024年总产量241.7万吨,相比2023年增长2.4%,2025年一季度铝产量保持稳定,正推进Balco铝厂扩建项目(新增产能41万吨左右),计划2026年财年投产,远期计划将年产能提升至300万吨 [21] 美国铝业(Alcoa) - 全球领先铝业公司,业务涵盖铝土矿、氧化铝精炼、电解铝生产以及高端铝材制造,在多个领域占据重要市场地位 [22] - 2024年电解铝产量约221.5万吨,2025年一季度产量约56.4万吨,2025年随着冶炼厂开工率提升,计划生产230 - 250万吨电解铝 [24] 海德鲁(Hydro) - 欧洲最大、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铝业集团,以低碳水电铝为核心竞争力,业务覆盖铝全价值链,在可持续铝生产领域领先 [25] 巴林铝业(Alba) - 全球领先铝冶炼企业,中东首家铝冶炼企业,生产高质量铝并出口全球 [29] - 电解铝厂产能160万吨,2024年产量为162.2万吨,高于2023年,2025年一季度产量为39.7万吨,环比略微下滑,当前目标转向改造老产线增加产能 [29] 印度铝工业公司(Hindalco) - 印度综合性铝业公司,是全球成本最低的铝生产商之一,业务包括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精炼、冶炼及半成品加工等 [30] - 2024年生产132.7万吨电解铝,高于2023年的129.7万吨,2024财年宣布100亿美元投资计划,扩大铝和铜冶炼产能,计划将Aditya铝冶炼产能扩大约20万吨 [30] South32 - 全球性矿业和金属企业,业务包括氧化铝、电解铝和锰等 [31] - 电解铝业务位于巴西、南非和莫桑比克,2024年巴西Alumar产量11.8万吨(持股40%),南非Hillside产量72.3万吨,莫桑比克Mozal产量32.6万吨(持股63.7%) [31] 齐力铝业集团(Press Metal) - 一体化铝制品生产商,东南亚最大的综合铝生产企业,产品销往多地 [32] - 铝冶炼厂位于马来西亚砂拉越,有3个生产基地,年产能约108万吨,100%水电驱动,是低碳铝重要提供者 [32]
美国白宫称,阿联酋全球铝业将投资40亿美元于俄克拉荷马州开发原铝冶炼项目。
快讯· 2025-05-16 03:07
投资动态 - 阿联酋全球铝业计划投资40亿美元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开发原铝冶炼项目 [1] 行业布局 - 公司选择俄克拉荷马州作为原铝冶炼项目的新投资地点 [1]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迈向新阶段
中国电力报· 2025-05-14 10:13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 和。为此我国稳步完善碳市场交易制度,加快构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截至2024年,全国碳排放权 交易市场涵盖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占全国总量比重约 40%。 加强多政策有机融合,推进电碳市场协同建设。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为主体,综合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 权重、绿色电力消费比例、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等政策机制,形成政策组合合力,推动电碳 市场协同建设。推动碳排放权、绿电、绿证、CCER等环境权益的市场联通与价格联动,拓展企业环境 权益获取渠道,完善碳定价机制,实现碳、电、绿证价格联动传导,形成"生产过程低碳化+能源消费 清洁化"的双轮驱动减排模式。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细化碳配额分配方案,确保配额政策分阶段平稳有序过渡。《方案》结合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 基于强度控制的思路分阶段制定钢铁、水泥、铝冶炼企业的碳排放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将2024年度的 配额量设置为经核查的实际排放量,企业无需支付履约成本;基于碳排放强度确定2025年度和2026年度 配额量,将企业 ...
4月通胀点评:物价整体以稳为主
中银国际· 2025-05-11 21:27
CPI情况 - 4月CPI环比上升0.1%,同比下降0.1%,核心CPI同比增长0.5%,服务价格同比增长0.3%,消费品价格同比下降0.3%[2] - 4月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高于季节性水平1.4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1.2个百分点[5] - 4月出行服务价格环比回升明显,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0个百分点,国内金饰品价格上涨10.1%,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06个百分点;能源价格同比下降4.8%,其中汽油价格同比下降10.4%,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38个百分点[6] PPI情况 - 4月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2.7%,其中生产资料同比下降3.1%,生活资料同比下降1.6%,PPIRM同比下降2.7%[2] - 影响4月PPI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际输入性因素和国内部分能源价格季节性下降,10个国际输入性行业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24个百分点,3个国内能源行业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10个百分点[2][20] - 年内PPI同比增速仍有上行趋势,上行时点可能在三季度,未来PPI同比增速或存在内部结构分化[2][21] 物价趋势与风险 - 国内物价整体平稳,未来一段时间内通胀将维持斜率偏低的上行趋势,内需决定CPI同比增速中枢,多种因素影响CPI月环比波动性[2][7] - 存在全球通胀二次上行、欧美经济回落速度偏快、国际局势复杂化等风险[2][29]
重磅数据发布!现多项积极信号→
证券时报· 2025-05-10 12:26
物价指数表现 - 4月CPI环比上涨0.1%,同比下降0.1%,核心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0.5% [1][3] - 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2.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同比降幅与出厂价格持平 [1][6] - CPI环比涨幅高于季节性水平0.2个百分点,主要受食品和出行服务价格回升带动 [3] 食品与出行服务 - 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受海水鱼、鲜果、牛肉等价格上涨影响 [3] - 出行服务价格回升明显,飞机票、宾馆住宿、旅游价格分别上涨13.5%、4.5%、3.1%,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0个百分点 [3] - 鲜菜和猪肉价格降幅小于季节性水平,对CPI环比降幅收窄有一定贡献 [3] 工业行业价格走势 - 黑色金属冶炼、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1.4和1.0个百分点 [5] - 消费品和装备制造行业价格回升,家用洗衣机、新能源乘用车价格同比降幅收窄0.3和0.2个百分点 [5] - 高技术产业价格表现强劲,可穿戴智能设备、飞机制造、服务器价格同比上涨3.0%、1.3%、1.0% [5] 贸易与出口行业 -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价格同比上涨2.7%和1.0% [6] - 拖拉机制造、电子器件制造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1.2和0.7个百分点 [6] - 出口相关行业价格环比下降,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价格分别下降0.5%和0.2% [9] 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 - 国际油价下行带动能源价格同比下降4.8%,汽油价格下降10.4%,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38个百分点 [9] - 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下行,铝冶炼、锌冶炼价格环比下降2.4%和1.6% [9]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价格环比下降3.1%和2.5% [9] 政策与需求展望 - 扩大内需政策落地显效,市场需求加快释放,支撑物价水平温和回升 [1][10] - 五一、端午等假期旅游需求旺盛,将带动服务价格上涨 [10] -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有助于提振相关行业需求 [10]
重磅数据发布!现多项积极信号→
证券时报· 2025-05-10 12:19
4月CPI与PPI数据表现 - 4月CPI环比上涨0.1%,同比降0.1%,核心CPI环比涨0.2%,同比涨0.5% [1][2][4] - PPI环比降0.4%,同比降2.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同比降2.7% [1][6] - CPI由降转涨主要受食品价格涨0.2%和服务价格涨0.3%驱动,其中出行服务价格显著回升(飞机票+13.5%、宾馆住宿+4.5%、旅游+3.1%) [3][4] 工业行业价格分化特征 - 基建相关行业价格改善:黑色金属冶炼/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降幅分别收窄1.4/1.0个百分点 [5] - 高端制造业价格走强:可穿戴设备+3.0%、飞机制造+1.3%、服务器+1.0%、船舶制造+0.8% [5] - 出口导向行业价格回升:集成电路封装测试+2.7%、半导体设备+1.0%,纺织服装等降幅收窄0.3-1.2个百分点 [6] 价格下行压力因素 - 国际油价下行拖累:能源价格同比降4.8%(汽油-10.4%影响CPI降0.38个百分点) [8][10] - 有色金属及石化产业链价格普降:石油开采-3.1%、精炼石油-2.5%、铝冶炼-2.4%、铜冶炼-0.8% [10] - 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承压:计算机通信设备-0.2%,汽车制造-0.5% [10] 政策与需求端支撑因素 - 货币政策报告预计扩大内需政策将推动物价温和回升 [2] - 以旧换新政策显效:洗衣机价格降幅收窄0.3个百分点,新能源车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 [5] - 假日经济效应显著:五一假期出行数据印证服务消费回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