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大咖讲话划重点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17 21:36
大会概况与核心目标 - 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于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由工信部、交通部、北京市政府联合主办 [2] - 大会旨在搭建全球性交流平台,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与应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与协同发展 [2] - 智能网联汽车已从技术探索阶段迈入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期 [2] 政策支持与战略规划 - 北京将积极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高地,并已率先出台自动驾驶汽车条例 [5] - 工信部将组织编制"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统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9] - 政策体系完善方向包括加快组合驾驶辅助、自动驾驶等相关标准制定,优化生产准入管理制度 [9] 中国产业的竞争优势 - 中国具备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服务需求,拥有海量的复杂道路交通场景数据优势 [11] - 产业链协同创新及基础设施具有优势,激光雷达、车载智能计算平台等软硬件供应链逐渐形成 [11] - 具备清晰的国家战略与系统的政策体系,以附条件实施方式稳步推进智能驾驶汽车落地 [11] 技术创新与研发重点 - 支持人工智能与汽车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强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大算力芯片等关键技术突破 [9] - 未来汽车的主要形态是具身智能体,具备自主实现感知、认识、决策、行动的一体化特点 [15] - 软件定义汽车,AI成为新引擎,"全域AI"与"天地一体"是推进智能网联变革的主战场 [18] 产业协同与跨界融合 - 深入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开幕式上发布了该应用的试点阶段性成果 [9] - 未来跨行业合作非常重要,技术开放可以更好地加速全球低碳化出行进程 [17] - 倡议建立行业级自动驾驶数据池、测试资源平台,开放模拟仿真场景库以深化技术共享 [17]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 产业面临芯片、操作系统、大模型等关键技术领域尚未实现完全自主可控的挑战 [16] - 重复建设、标准不一、数据壁垒等问题制约产业整体效能 [16] - 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车路云一体化等前沿领域的商业闭环仍有待突破 [16] 国际化合作与全球视野 - 多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欧洲设立研发中心或子公司,欧洲汽车工业协会将继续充当中欧产业桥梁 [13] - 智能网联标准全球化可以推动产业与用户双赢,帮助车企减少重复研发与投入,降低产业链成本 [16] - 支持中外企业深化技术、标准等领域务实合作,共建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9] 安全与发展平衡 - 自动驾驶的终极使命应围绕解放精力和减少事故,当前阶段应将减少事故放在第一优先事项 [19] - 车企需在坚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找到安全与发展的平衡点,应对辅助驾驶安全、电池安全等潜在问题 [18] - 呼吁行业以安全为基础,共同抵制"网络水军"等乱象,营造文明有序的产业发展环境 [19]
京东1元起拍001号新车,10月22日正式开拍
北京商报· 2025-10-17 21:33
合作模式 - 京东联合广汽集团与宁德时代推出新款“国民好车”,京东不直接参与制造环节 [1][2] - 广汽集团负责整车智能制造,宁德时代提供电池技术与换电生态支持 [1][2] - 京东发挥线上线下全渠道消费与服务优势,并计划于“双11”期间独家线上开售 [1][2] 拍卖活动详情 - 京东001号新车于10月17日上线京东APP“京东拍卖”频道,起拍价仅为1元,最终价格由车主确定 [1] - 拍卖于10月17日开启线上预约,10月22日14:00正式开拍 [1] - 用户搜索“京东拍卖”可预约参拍,搜索“国民好车”可预约试驾和参与互动,目前已有超17万人参与互动 [1] 产品发布背景 - 京东在10月14日的11.11惊喜开放日活动上官宣,将于“双11”期间联合广汽、宁德时代正式推出该款“国民好车” [1][2]
小米之“祸”
经济观察报· 2025-10-17 21:3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表现强劲,营收达1160亿元,连续三个季度超千亿,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75.4%,智能手机出货量4240万台,连续8个季度同比增长并连续5年稳居全球前三 [1] - 公司在汽车等新业务领域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SU7车型投诉量超1610起,集体维权人数超300人,手机产品返修率三年间飙升12.8% [1] - 公司的“高级模仿+低价压制”商业模式在跨界扩张中遭遇产品质量、专利纠纷与供应链关系等多重挑战 [1] 商业模式与竞争策略 - 公司推行“高级模仿+低价压制”模式,通过模仿成熟品牌设计并结合低价策略快速切入市场,如SU7车型设计对标保时捷但售价远低于同级别豪华品牌跑车 [3] - 该模式被认为可能伴随三大牺牲:牺牲研发投入、牺牲员工福利和供应链利润、牺牲产品质量与服务,长期将抑制产业链创新动力 [6] - 在竞争激烈且利润不高的国内成熟行业,实现“总成本领先”非常困难,但公司汽车业务依然构建起了性价比优势 [4][5] 产品质量与安全争议 - 小米SU7上市后多次遭遇品质质疑,涉及大灯、制动系统、自动泊车等问题,10月13日成都车祸中“车门无法打开”引发对设计缺陷的广泛关注 [3][10] - 公司“颜值即正义”的造车理念被质疑与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所要求的核心安全性和可靠性存在冲突 [9] - 2024年9月,公司发起涉及11.6万辆SU7的大规模召回,原因是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在极端场景下识别或处置可能不足 [20] 营销策略与用户信任 - 公司擅长运用“大字吹牛、小字免责”、“参数碾压”等营销策略营造技术领先形象,但宣传话术与实际用户体验出现差异 [11][12] - SU7 Ultra车型上售价4.2万元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被实测发现空气动力学功能几乎为零,后续公司承认“信息表达不够清晰” [12] - 过度追求“参数炫技”,如SU7 Ultra的1500匹马力被指在普遍限速环境下属“马力过剩”,且与之匹配的制动等关键技术宣传不足 [13]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公司宣布新五年规划计划投入2000亿用于研发,旨在改变“组装厂”的公众印象,过去五年累计研发投入约1020亿到1050亿元 [21] - 有观点认为公司研发投入存在“应急式布局”特征,“单点突破”的路径抗风险能力与苹果、华为的全产业链研发布局相比尚有不足 [21] - 公司的创新被指多停留在“符号堆砌”或功能重组层面,如“车规级纸巾盒”,而非通信、芯片等底层核心技术突破 [8] 供应链与行业生态 - 公司的低价策略被认为对整条供应链厂商的利润进行压降,可能导致供应商在用料成本上进一步节约 [4] - 生态链企业(如九号机器人)为小米集团销售产品的毛利率低于自有品牌,2017至2019年毛利率从22.46%降至15.11% [16] - 公司被指在汽车行业通过高薪挖角竞争对手人才(如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引发行业生态冲突的争议 [16][17] 专利纠纷与法律行动 - 公司已陷入多起专利纠纷,例如与格力的诉讼中,涉侵权的米家小米电风扇被要求停止制造销售并支付185万元 [8] - 今年以来,公司法务部完成对超过1.64万条舆情线索的法律评估,重点监测231个网络账号,并对92个恶意侵权账号提起民事诉讼 [1][25] 转型挑战与历史借鉴 - 公司面临从依靠“性价比+流量”的成功路径向“硬核科技+高端品牌”转型的艰难博弈 [21] - TCL、腾讯、华为、吉利等企业的历史经验表明,企业家敢于直面问题并进行深刻自我反思是企业渡过危机、实现重生的关键动力 [22][23][24]
任正非与尹同跃会晤,华为奇瑞深化智界合作
新浪科技· 2025-10-17 21:03
华为与车企高层会晤动态 - 10月17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深圳华为总部与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会晤,双方合作品牌“智界”被奇瑞视为毫无保留的第一战略优先级品牌,奇瑞集团所有资源向该品牌倾斜[1] - 9月22日,东风汽车董事长杨青与任正非会谈,双方围绕强化战略互信、深化战略合作进行交流,东风汽车表示将积极推动新能源、智能化跃迁,与华为持续深化战略协同[2] - 8月8日,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朱华荣拜访任正非,围绕产业竞争态势等议题交流,任正非就支持长安汽车及阿维塔品牌提出指导性意见,朱华荣同时担任华为车BU独立公司“引望”的副董事长[2] - 2月12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与任正非进行闭门会谈,何小鹏称就科技、企业、文化、治理等方面向任正非学习交流[3] 华为与奇瑞合作进展 - 华为与奇瑞合作品牌智界目前拥有智界S7与智界R7两款车型,近期动态或暗示智界9系新车将至,双方合作可能进入深度绑定新阶段[1] - 8月初,华为与奇瑞签署智界品牌战略2.0合作协议,计划未来三年投入超百亿元研发资金,研发团队规模将扩充至5000人[1] - 安徽智界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于2025年1月23日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控股股东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 华为车BU业务架构 - 华为车BU独立公司“引望”于今年3月底完成工商信息变更,华为持股比例由100%调整为80%,新增阿维塔科技和赛力斯两大股东,各持股10%[2] - “引望”董事会由徐直军任董事长,余承东和朱华荣任副董事长[2] 行业观点与战略重点 - 任正非在与东风汽车会谈中表示,汽车行业的根本是要把车造好,车的最高级别就是安全[2] - 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强调,智界是奇瑞毫无保留的第一战略优先级品牌,所有产品线、品牌都要为智界让道[1]
大众帕萨特一启动就抖动,4S店多次修不好!厂家:不影响使用
凤凰网财经· 2025-10-17 20:58
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发动机冷启动怠速抖动严重,更换过火花塞、喷油器、油品和清洗积碳。 目前,已经在4s店维修了六七次,故障还未完全修好,目前又 判断出发动机缸内缺火,同样维修不好。 快科技10月17日消息,据博主"汽车365热线"爆料,一位上汽大众帕萨特车主向其反馈, 车辆买回来后问题不断,现在发动机怠速抖动严重,4S店也一直 修不好。 汽车第三方投诉平台车质网显示,有多位车主反映自己的变速箱跳档,且发动机怠速异常抖动。 车主续先生日前介绍,这辆车是他去年12月份购买的,目前行驶3万公里左右。车辆买回来后问题不断,刚买两个月,因为质量问题更换了变速箱,后来又 陆陆续续更换了四个刹车片,六个刹车盘,并且这些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 在续先生多次进店后,故障问题未得到有效处理的情况下, 上汽大众厂家最终给出答复表示"冷启动抖动不影响热车行驶"。 续先生对厂家的说法并不认可,提出想要更换发动机,结果等到现在也没有人帮他处理。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反映大众帕萨特怠速抖动的车主不止一位。 | 1328295 | 上汽大众 | 帕萨特 | 2022款 330TSI 精英版 | 上汽大众帕萨特方向盘抖动 | 发动机/电动机 总进不 ...
1元起拍,京东汽车001号新车正式上架拍卖
北京商报· 2025-10-17 20:55
北京商报讯(记者何倩)10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从京东获悉,京东即将发布的001号新车正式上线京东 APP,并在"京东拍卖"频道开启预订,起拍价仅为1元。这也意味着新车的最终价格将完全由车主确 定。 据了解,此次拍卖于10月17日开启线上预约,10月22日14:00正式开拍,搜索"京东拍卖"即可预约参 拍。此外,来京东搜索"国民好车"还提前预约试驾、参与互动,目前已有超17万人参与了互动。 彼时,据京东介绍,京东并不直接涉及制造环节。在分工方面,广汽集团(601238)负责整车智能制 造,宁德时代提供电池技术与换电生态支持,京东则发挥线上线下(300959)全渠道消费与服务优势, 计划于"双11"期间独家线上开售。 在10月14日举办的京东11.11惊喜开放日活动上,京东官宣将于"双11"期间联合广汽、宁德时代 (300750)正式推出一款神秘"国民好车"。 ...
吉利奔驰投的智驾公司港股IPO,清华姚班天才掌舵,三年营收224亿
36氪· 2025-10-17 20:50
这也是自9月25日奔驰收购力帆控股3%的股份后,千里科技在资本领域的又一大进展。 根据递表文件,千里科技的战略核心是成为一家"为全球战略性客户提供'AI+Mobility'的闭环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尽管在往绩记录期间,公司超过85%的收入仍来源于传统的汽车和摩托车制造与销售业务,但其未来增长的引擎已明确指向三大技术解决方案:智能驾 驶、智能座舱和Robotaxi。 吉利、奔驰都投了的智驾公司港交所递表了! | | | |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 | | | |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2年 | | 2023年 | | 2024年 | | 2024年 | | 2025年 | | | | 人民幣元 | | % 人民幣元 | | % 人民幣元 | | % 人民幣元 | | % 人民幣元 | % | | | | | | | | | (未經審計) | | | | | | | | | | (千單位,百分比除外) | | | | | | | 汽車 | 5,7 ...
一汽解放9月新能源为何“反超” 登顶国内榜首?
证券日报网· 2025-10-17 20:17
"金九银十"如期而至,据中汽协最新公布的9月汽车工业产销数据显示:9月我国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 37.6万辆和36.8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9.3%和16.3%。其中,中重卡环比增长16.1%,轻卡环比增长 15.0%,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突破30%,9月销量同比猛增70%!意味着每卖出10辆商用车,就有3辆是 新能源车,标志着市场转型已步入高速发展阶段。 当月,国内终端保险数据更是"喜人",9月商用车销量接近31.2万辆,环比增长16.1%;其中,中重卡销 量直逼8.7万辆,环比增长23.6%,成为今年下半年以来的单月最大增幅。 一汽解放(000800)以21.3%的国内中重卡终端份额稳居行业首位!9月,解放传统车份额达23.3%,牵 引、载货、NG细分市场全面领先。在河北、河南、山西、江苏、安徽、辽宁、江西、福建、内蒙古、 吉林、黑龙江、海南12个省销量行业居首。此外,9月解放新能源车迎来"爆发式"增长,销量超4500 辆,份额16.2%,实现行业"反超",登顶国内新能源中重卡行业榜首!其中,新能源牵引车份额 18.7%、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蝉联细分市场桂冠,并在北京、广东、山西、江西、福建等地销量领 跑。 ...
全域自研10年,零跑汽车发布旗舰D平台及D19车型
新华财经· 2025-10-17 20:13
新产品发布 - 公司发布全域自研旗舰D平台及基于该平台的首款全尺寸旗舰SUV车型D19 [2] - D19车型主打30万元级科技豪华旗舰SUV市场,提供增程和纯电双动力形式,可实现3秒级零百加速 [2] - 车型采用九横三纵四连环笼式结构和电池十层安全防护以构建安全体系 [2] 核心技术亮点 - D平台搭载旗舰增程技术,以80.3度电池实现500公里纯电续航,并采用发电驱动为一体的智能四驱增程系统 [2] - 平台首发115kWh混合电芯的旗舰千伏纯电技术 [2] - 平台首发双8797中央域控,提供1280TOPS顶级算力,实现VLA辅助驾驶与端侧大模型座舱的旗舰智能 [2] - 平台集成LMC2.0底盘系统,具备高速双轮爆胎控制和3.6米级圆规掉头等旗舰驾控功能 [2] 供应链与成本优势 - D平台拥有优质供应链加持,包括宁德时代电芯、双8797舱驾一体芯片、博世R-EPS转向等 [2] - 公司依靠10年来在技术和能力方面的储备,实现D19车型更高端、更高配的同时价格相对亲民 [3] 公司运营与财务表现 - 今年1月至9月,公司累计交付量近40万台,位居造车新势力榜首 [3] - 公司已进入欧洲、中东、非洲、亚太等30多个国家,建立近700家销售服务网点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毛利率创历史新高 [3]
独家丨零跑A系列新车或明年一季度量产,针对中欧市场同步开发
雷峰网· 2025-10-17 20:05
海外业务进展 - 2024年1-9月海外市场累计交付新车超过3.7万台 [1][3] - 公司已在欧洲、中东、非洲及亚太地区的30多个国家建立近700家销售服务网点 [3] - 欧洲市场网络密集,拥有超过640家终端网点 [3] - 公司与Stellantis集团合资成立零跑国际,股权占比为49%:51%,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 [3] 未来产品规划 - 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面向中国与欧洲市场的A系列全新车型,比B系列车型尺寸更小 [2][3] - 2026年将推出两款A系列新车,且位于西班牙的欧洲工厂将建成 [3] 国内市场表现 - 2024年9月公司在中国市场交付新车66,657辆,同比增长超过97% [4] - 公司成为首个单月销量突破6万台的新势力品牌 [4] - 2024年前9个月累计交付量已接近40万台,预计将提前实现全年50万台的销量目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