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

搜索文档
英力特:自备热电机组将检修25天
新浪财经· 2025-09-04 17:13
检修计划安排 - 公司计划于2025年9月5日至9月29日对2自备热电机组进行年度检修 预计持续25天 [1] - 检修期间将增加网上采购电量以满足运营需求 [1] - 公司承诺按照既定检修方案确保安全并按时完成检修任务 [1]
差异明显,五大发电核心上市公司营收最高1120亿、最低238亿!
中国电力报· 2025-09-04 17:08
核心观点 - 五大发电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普遍同比下降但净利润多数增长 其中大唐发电净利润增幅最大达47.35% 华能国际净利润绝对值最高为92.62亿元 行业呈现"收入降、利润升"的分化态势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燃料成本下降、新能源装机扩容及资产处置等特殊因素 [1][2][3][4][5][7][8] 营收表现 - 五家公司营收均同比下降 降幅区间为1.93%-9.87% 中国电力营收降幅最大达9.87% 大唐发电降幅最小为1.93% [1][5][7] - 营收规模排序:华能国际1120.32亿元 > 国电电力776.55亿元 > 华电国际599.53亿元 > 大唐发电571.93亿元 > 中国电力238.58亿元 [1] 净利润表现 - 四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大唐发电增幅最大达47.35% 华能国际增24.26% 华电国际增13.15% 中国电力微增1.16% [2][3][5][8] - 国电电力净利润同比下降45.11%至36.87亿元 主因上年同期存在资产转让收益及减值准备等一次性因素 [4] - 净利润绝对值排序:华能国际92.62亿元 > 大唐发电45.79亿元 > 华电国际39.04亿元 > 国电电力36.87亿元 > 中国电力28.35亿元 [1][2] 业务驱动因素 - 三家公司在财报中明确提及燃料成本下降对火电板块利润的正面影响 [3][4][8] - 华能国际与大唐发电均强调新能源装机扩容贡献利润 华能国际光伏板块利润稳中有增 大唐发电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40.87% [3][7] - 国电电力发电量同比下降3.61% 华电国际提及发电量减少及电价下降对营收的负面影响 [4][5] 装机容量结构 - 华电国际控股装机7744.46万千瓦 其中燃煤发电5440万千瓦占比70.2% 燃气发电2057.81万千瓦占比26.6% [5] - 大唐发电总装机80889.68兆瓦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40.87% 上半年新增清洁能源装机1117.45兆瓦 [7]
云南昆明供电构建“1+2+N”二次立体智能运维体系
中国电力报· 2025-09-04 17:05
核心观点 - 公司自主创新构建的"1+2+N"二次立体智能运维体系获行业认可 成为电力行业智能化运维标杆 [1] - 该体系通过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 显著提升设备可靠性与运维效率 [1] - 体系实现调度异常处置时间缩短85% 定值远程核对效率提升90%以上 [2] 技术架构 - "1"指保信主站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 作为中枢系统整合运维数据与业务流程 [1] - "2"指保信子站和外信子站两个数据采集载体 实现设备状态实时感知 [1] - "N"包含多个现场智能采集终端 形成三级联动架构 [1] 实施成果 - 实现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保信子站全覆盖 220千伏及以上出口压板监测全覆盖 [1] - 累计开展出口压板电位测量替代206次 二次远程技术监督发现问题633项 [2] - 远程作业监督检查处不规范操作26项 [2] 运营效率 - 依托"平台+APP"模式实现故障应急全天候响应 [2] - 调度异常处置时间缩短85% [2] - 定值远程核对效率提升90%以上 [2] 试点推广 - 以110千伏石虎关变电站为试点 通过部署智能感知技术推广智能终端应用 [1] - 成立云南电网首个二次远程运维班 [1]
政策风向突变!美国电力行业急转弯:天然气成香饽饽,可再生能源遇冷
智通财经· 2025-09-04 16:56
能源结构转型趋势 - 美国电力开发商大幅提高天然气和水力发电产能 同时削减新建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场计划[1] - 截至2025年中 在建或前期建设阶段的天然气产能达114,000兆瓦 是一年前规划产能的两倍多[1][6] - 可调度电力总产能达159,000兆瓦 远超去年同期的57,000兆瓦[8] 传统能源扩张情况 - 天然气发电厂占在役电力产能46% 占建设阶段产能36%[5] - 约16,300兆瓦天然气产能正在建设中 98,000兆瓦处于前期建设阶段[6] - 水电产能规划约36,000兆瓦 核电规划近8,000兆瓦[7] 可再生能源发展态势 - 太阳能开发产能降至92,000兆瓦 较2024年同期的112,000兆瓦下降18%[10] - 风电开发产能降至65,000兆瓦 较一年前74,000兆瓦减少12%[11] - 可再生能源总开发产能155,000兆瓦 低于去年同期186,000兆瓦[12] 政策与市场影响因素 - 联邦政府能源政策转变直接影响规划发电产能结构变化[4] - 电网接入等待时间延长及风力发电材料成本上涨制约可再生能源发展[12] - 税收减免和补贴削减导致部分可再生能源项目被削减[13] 未来能源格局展望 - 天然气发电产能占比将达44% 是其他电源的两倍多[14] - 风能和太阳能占比将分别提升至14% 煤炭发电占比降至12%[21] - 清洁能源在电力结构中占比从39%提升至44%[21]
电力板块9月4日涨0.21%,江苏新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4 16:48
板块表现 - 电力板块整体上涨0.21% 但跑赢大盘 当日上证指数下跌1.25% 深证成指下跌2.83% [1] - 江苏新能领涨板块 涨幅3.62% 收盘价13.18元 成交额1.49亿元 [1] - 林洋能源涨幅3.19% 成交52.78万手 成交额3.25亿元 西昌电力上涨2.04% 成交11.02万手 成交额1.48亿元 [1] 个股涨跌 - 10只个股涨幅超1.5% 包括露笑科技(1.98%) 郴电国际(1.82%) 中闽能源(1.74%) 豫能控股(1.70%) 川能动力(1.61%) [1] - 跌幅最大为兆新股份(-9.94%) 京运通(-5.95%) 华光环能(-4.90%) 梅雁吉祥(-3.14%) 云南能投(-3.13%) [2] - 华能水电上涨1.53% 成交47.09万手 成交额4.33亿元 恒盛能源上涨1.58% 成交13.81万手 成交额2.99亿元 [1] 资金流向 - 板块整体资金净流出 主力资金净流出3.0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4.13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7.13亿元 [2] - 长江电力获主力净流入4.67亿元 占比9.48% 但游资净流出1.02亿元 散户净流出3.66亿元 [3] - 三峡能源主力净流入7151.45万元 占比10.92% 国电电力主力净流入6741.26万元 占比6.56% [3] - 林洋能源主力净流入2617.76万元 占比8.05% 但游资净流出2719.63万元 恒盛能源主力净流入2497.20万元 占比8.36% [3]
我国电力交易结构及工商业购电成本拆解
东证期货· 2025-09-04 16: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4月29日国家两部门发文要求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 我国电力市场化程度加深 文章梳理现货市场环境下的电力交易结构及规则 拆解工商业用户购电方式 分析用电成本及影响因素 并对我国电力期货市场发展作出展望 我国电力期货短期上市条件未成熟 需市场规则完善和政策协同措施落地 [11] 各部分总结 现货市场环境下的电能量交易 - 电能量市场由中长期和现货市场构成 前者锁定远期电价规避风险 后者通过供需变化实现价格发现 二者共同构成电力价值实现整体 [12] - 截至2025年8月 7个省级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 安徽、陕西力争2026年6月底前正式运行 我国已建立多市场衔接的交易体系 中长期电力交易机制变化以适应现货交易 [13] - 中长期交易主体包括发电企业等 交易方式有四种 年度交易在前一年末开展 月度交易在前一月中下旬开展 分解曲线确定方式有典型和自定义两种 发电量分优先和市场化发电量 优先发电计划比例逐年递减 [16][18][21][22] - 现货交易包括日前和实时电能量交易 采用“全电量申报、集中优化出清”方式 日前市场出清得到机组开机组合等信息 实时市场在运行前15分钟交易出清 现货价格由煤电边际成本决定 受新能源出力和负荷变化影响 [26][29][30] - 批发市场采用三部制结算模式和“日清月结”周期 购售两端成本和收益大多提前锁定 现货价格波动对用户直接影响小 [33][34][37] - 新能源项目场外差价结算对存量和增量项目分类施策 存量项目机制电价不高于煤电基准价 增量项目由市场化竞争形成 机制电量按月结算 费用由工商业用户分摊或共享 [38][39][40] 工商业用户购电成本拆解 - 2021年11月起我国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 工商业用户分为直接交易和代理购电用户 直接交易用户包括批发、零售和执行1.5倍代理购电价格用户 代理购电是过渡政策 国家推动用户直接参与交易 [44][45][49] - 工商业用户用电计费规则有单一制和两部制 前者适用于小用户 后者适用于大用户 工商业用户终端到户电费由多部分构成 电能量费用占比60% - 80% 基本电费占20% - 30% 输配电费占10% - 20% [51][52][53] - 批发用户购电成本与中长期和现货市场价格直接相关 全年电能量费用大部分取决于年度中长期合约价格 不同省份批发用户电能量价格构成和调节空间有差异 [57][58] - 代理购电用户购电成本由代理购电价格决定 购电来源有优先发电和市场化采购 代理购电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 且需执行分时电价政策 [67][69][78] - 零售用户购电成本取决于零售套餐类型 套餐分为固定和浮动价格套餐 广东零售市场规模大 零售价格与年度合约交易均价相关 山西零售价格年内波动大 [82][83][90] - 工商业购电成本受优先发电量规模、煤电边际发电成本、能源供应结构和市场供需关系影响 优先发电规模受居民和农业用电影响 煤价波动影响电价 新能源发展影响市场价格中枢 市场供需关系影响电价 [95][100][103][111] 电力期货市场展望 - 欧洲电力期货交易集中在EEX 合约以国家电价为标的 有多种交割周期合约 采用现金结算 美国电力期货交易集中在ICE和Nodal Exchange 合约覆盖多区域市场 按负荷类型和期货标的分类 也采用现金结算 [115][124] - 我国电力市场与欧美有异同 未来电力期货产品大概率以省级供电营业区分 基于日前市场开展 可能有峰谷平段划分合约 月度合约可能推出 合约标的为日前市场统一结算点电价 现金结算 [130][131] - 我国电力期货发展面临市场规模短期有限、批发用户准入条件待放开、价格波动幅度设计和过度投机行为控制等难点 短期上市条件未成熟 [132][133][137]
昆柳龙直流工程满负荷运行创新高
中国电力报· 2025-09-04 16:34
昆柳龙直流工程运行表现 - 截至8月31日迎峰度夏期间满负荷运行时长达1681小时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自投运以来累计满负荷运行5636.49小时 [1] - 为粤港澳大湾区持续输送绿色电力 [1] 柔性直流技术突破 - 工程实现19项世界首创技术包括特高压柔性直流与架空线融合模式 [1] - 研制出世界时延最短控制对象最多的特高压柔性直流控制系统 [1] - 直流瞬时故障自清除技术可在0.001秒内完成故障隔离与再启动 [1] 国产化装备应用成果 - 国产6.5千伏/3000安IGBT模块成功挂网打破国外垄断 [2] - ±800千伏量子电流传感器等17项国产首台套装备实现规模化应用 [2] - 工程完成国产重大技术装备的概念验证与中试验证 [2] 行业技术地位 - 国际大电网委员会认定柔性直流为全球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新方向 [1] - 电压等级输送容量和可靠水平达国际领先 [1] - 工程被定义为影响世界能源发展的中国创造 [1]
广发基金包揽前8月20亿元以上规模权益基金跌幅前2名
中国经济网· 2025-09-04 16:14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4日讯 在今年前8月主动权益类基金的业绩排名中,广发基金旗下的2只基金 (各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包揽了规模超20亿元以上跌幅前2名。 这2只基金分别为广发价值优势混合、广发均衡优选混合A,截至8月底,今年前8月收益率分别 为-4.34%、-4.11%。截至二季度末,其规模分别为21.89亿元和27.69亿元。 从基金经理来看,这两只基金均由王明旭管理。资料显示,王明旭曾任东北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 员,生命人寿资管中心组合投资经理,恒泰证券资产管理部资深投资经理,东方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 师,兴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专户投资部投资经理。现任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投资管理部 总经理、基金经理,累计管理公募基金接近7年。 从今年二季报披露的前十大重仓股看,上述两只基金风格一致,主要重仓低估值蓝筹股,包括美的 集团、江苏银行、长江电力、成都银行、杭州银行、贵州茅台、泸州老窖、海信视像,此外还少量持有 朗新集团、TCL电子等成长股。 广发均衡优选混合A成立于2021年1月11日,截至今年9月3日其累计收益率依然还亏损着4.43%,而 该基金的C份额成立于2021年1月11日,同样累计亏损6.19%。 ...
华电国际上半年净利润比增13.15%
中国电力报· 2025-09-04 16:0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599.53亿元 同比减少8.98% [1] - 归母净利润39.04亿元 同比增加13.15% 连续三年上涨 [1] - 销售毛利率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 [2] 业务结构 - 电力及热力销售占主营业务收入99.23% [1] - 控股总装机容量7744.46万千瓦 其中煤电装机5440万千瓦占比70.24% [1] - 燃气发电装机2057.81万千瓦 水电装机245.90万千瓦 合计占比29.76% [1] 运营数据 - 完成发电量1206.21亿千瓦时 同比下降6.41% [1] - 完成上网电量1132.89亿千瓦时 同比下降6.46% [1] - 上网电价516.80元/兆瓦时 同比下降1.44% [1] 成本控制 - 入炉标准煤单价850.74元/吨 同比减少12.98% [1] - 煤价下行降低燃料成本 对盈利形成拉动作用 [1][2] - 山东、河南煤电容量电价补偿比例较高 [2] 行业影响 - 新能源发电量增加挤压煤电发电量 [2] - 煤电发电量受新能源挤压出现下滑 [2]
三峡能源(600905):装机持续增长,H1业绩有所承压
天风证券· 2025-09-04 15:4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盈利预测与估值 [5][6] 核心观点 - 公司H1业绩承压 营收147.36亿元同比下降2.19% 归母净利润38.15亿元同比下降5.48% [1] - 装机规模持续增长 累计装机达4993.66万千瓦 其中风电2297.02万千瓦 太阳能发电2590.55万千瓦 [2] - 盈利预测下调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64/66/72亿元 对应PE 19/18/17倍 [5] 经营表现 - H1新增风光装机2.2GW 其中风电53.81万千瓦 太阳能164.26万千瓦 [2] - 发电量393.1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85% 但利用小时数下降 风电1146小时减少97小时 太阳能597小时减少96小时 [3] - 在建项目计划装机1381.78万千瓦 待建新能源项目2696.49万千瓦 含储能10万千瓦 [2] 财务表现 - 营收下降主因利用小时数下滑及市场化交易电量比重上升导致电价下降 [4] - 扣非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下降20.74% 非经常性收益增加4.66亿元 [4] - 毛利率从2023年55.13%降至2025E 48.76% 净利率从27.11%降至20.60% [10]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4.24元 对应市盈率19.86倍 市净率1.40倍 [6][10] - 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0.22元 每股净资产3.18元 [5][10] - EV/EBITDA从2023年11.41倍降至2027E 9.25倍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