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造船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船舶(600150):盈利显著提升,印证龙头韧性
华泰证券· 2025-04-30 16: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41.75 元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4 年与 25 年 Q1 业绩良好,24 年收入 785.84 亿元,同比+5.01%;归母净利润 36.14 亿元,同比+22.21%;25 年 Q1 收入 158.58 亿元,同比+3.85%;归母净利润 11.27 亿元,同比+180.99%,看好公司利润持续释放 [1] - 24 年公司毛利率 10.20%,同比-0.36pp;25Q1 单季度毛利率 12.84%,同比+5.62pp,期间费用管控良好 [2] - 2025 年 3 月全球新接订单量与金额同比下降,但单载重吨价值量同比+52%,高附加值船型占比提升,看好龙头船企竞争优势持续凸显 [3] - 集团将在三年内承诺解决与沪东中华的同业竞争问题,沪东中华手持 LNG 运输船订单多,看好集团重组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持续上行 [4] - 维持 25 - 26 年归母净利为 74.67/108.65 亿元,预计 27 年归母净利为 127.73 亿元,给予公司 25 年 25 倍 PE,目标价 41.75 元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财务指标预测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74,839|78,584|94,100|110,853|127,228| |+/-%|25.66|5.01|19.74|17.80|14.7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2,957|3,614|7,467|10,865|12,773| |+/-%|1,621|22.21|106.60|45.51|17.56|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0.66|0.81|1.67|2.43|2.86| |ROE(%)|6.27|7.28|13.81|17.98|19.48| |PE(倍)|44.64|36.53|17.68|12.15|10.34| |PB(倍)|2.73|2.59|2.31|2.07|1.96| |EV EBITDA(倍)|22.54|18.29|8.80|5.48|4.61|[7] 可比公司估值 |证券代码|证券简称|股价(元)|市值(亿元)|归母净利润(亿元)(2024/2025E/2026E/2027E)|PE(倍)(2024/2025E/2026E/2027E)| |----|----|----|----|----|----| |600031 CH|三一重工|19.19|1,626|59.75/83.79/103.37/127.21|27/19/16/13| |000338 CH|潍柴动力|15.31|1,334|114.03/126.95/143.15/156.62|12/11/9/9| |600685 CH|中船防务|23.80|336|3.77/9.80/16.16/25.02|89/34/21/13| |可比公司估值均值| - | - | - | - |43/21/15/12|[13] 基本数据 - 目标价 41.75 元,截至 4 月 29 日收盘价 29.52 元,市值 132,026 百万人民币,6 个月平均日成交额 1,572 百万人民币,52 周价格范围 27.32 - 43.30 元,BVPS 11.63 元 [9] 盈利预测 资产负债表预测(人民币百万)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133,403|137,928|161,884|188,295|213,170| |非流动资产|44,429|44,049|51,484|58,997|64,690| |资产总计|177,832|181,977|213,368|247,292|277,861| |流动负债|106,766|110,875|136,773|165,538|193,966| |非流动负债|18,594|15,835|14,921|13,598|11,807| |负债合计|125,360|126,710|151,693|179,136|205,773| |少数股东权益|4,124|4,367|4,427|4,514|4,617|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48,349|50,900|57,248|63,641|67,470| |负债和股东权益|177,832|181,977|213,368|247,292|277,861|[19] 利润表预测(人民币百万)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74,839|78,584|94,100|110,853|127,228| |营业成本|66,929|70,565|77,881|90,139|102,873| |营业利润|2,994|4,004|8,815|12,752|15,059| |利润总额|3,022|4,099|8,855|12,886|15,149| |净利润|2,955|3,858|7,527|10,953|12,876| |少数股东损益|(2.73)|243.46|60.22|87.62|103.0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957|3,614|7,467|10,865|12,773| |EBITDA|4,179|4,890|10,253|14,977|17,920|[19] 现金流量表预测(人民币百万)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18,213|5,235|8,998|21,990|16,736| |投资活动现金|(11,244)|1,005|(9,519)|(9,839)|(8,513)| |筹资活动现金|(1,951)|(9,248)|13,094|1,425|5,046| |现金净增加额|4,748|(3,039)|12,573|13,576|13,269|[19] 主要财务比率预测(%)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25.66|5.01|19.74|17.80|14.77|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626.90|33.71|120.17|44.66|18.09| |成长能力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621|22.21|106.60|45.51|17.56| |获利能力 - 毛利率|10.57|10.20|17.24|18.69|19.14| |获利能力 - 净利率|3.95|4.91|8.00|9.88|10.12| |获利能力 - ROE|6.27|7.28|13.81|17.98|19.48| |获利能力 - ROIC|(17.19)|(20.99)|(83.39)|(74.03)|(95.65)|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70.49|69.63|71.09|72.44|74.06|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79.97)|(84.99)|(74.93)|(79.88)|(74.96)|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1.25|1.24|1.18|1.14|1.10|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0.71|0.65|0.63|0.62|0.60|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44|0.44|0.48|0.48|0.48|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21.86|31.79|31.79|31.79|31.79|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2.72|2.60|2.60|2.60|2.60|[19] 每股指标预测(人民币)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每股收益(最新摊薄)|0.66|0.81|1.67|2.43|2.86| |每股经营现金流(最新摊薄)|4.07|1.17|2.01|4.92|3.74| |每股净资产(最新摊薄)|10.81|11.38|12.80|14.23|15.09|[19] 估值比率预测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PE(倍)|44.64|36.53|17.68|12.15|10.34| |PB(倍)|2.73|2.59|2.31|2.07|1.96| |EV EBITDA(倍)|22.54|18.29|8.80|5.48|4.61|[19]
韩国代总统接见美国海军部长 共商造船合作
快讯· 2025-04-30 15:22
韩国代总统接见美国海军部长 共商造船合作 智通财经4月30日电,据韩国国务总理办公室30日消息,代行总统职权的国务总理韩德洙30日在政府首 尔办公楼接见到访的美国海军部长约翰·费兰,双方就两国造船业合作交换意见。费兰对韩美有必要进 一步加强造船合作表示认同,认为这有助于推动美国海军强化戒备态势并支持造船业重振。他说,美方 将为与韩企开展造船合作付出更多努力。 ...
市值300亿,江苏首富闯关跨界并购
投中网· 2025-04-30 12:11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跨界并购第一案"来了。 作者丨 陶辉东 来源丨 投中网 随着年报季的展开,新一波退市潮来袭。 4月29日,四家公司集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原因都是"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不足3亿元"。有意思的是,这其中还出现 了"并购妖股"松发股份的身影。 不少 投资者 对松发股份突遭ST感到诧异。要知道,松发股份的控股股东恒力集团,乃是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一哥"。 更重要的是,4月20日,松发股份刚刚宣布其并购恒力重工一案通过了上交所并购重组委的审核,成为2024年9月"并购6 条"出炉后首单过会的跨界并购项目。 2024 年,松发股份宣布收购恒力重工后,曾拿下了连续14个涨停板。 资料显示,恒力重工则是世界前十的造船龙头。若重组完成,松发股份将从一家濒临退市的陶瓷企业,摇身一变成为中国"民 营造船第一股"。 一面是重磅资产重组,一面是遭到退市预警,松发股份股东们的心情 在 这一周多时间就像坐上了过山车。 超越华为 , 中国制造业第一民企 运作7年 , 从"买壳"到"保壳" 松发股份2015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原本的主业是陶瓷。不过,它是A股上知名的"并购专业户",从上市伊始 ...
中美关税战重新洗牌世界格局,中国四大产业逆袭:从七亿衬衫到芯片崛起的壮丽篇章
搜狐财经· 2025-04-30 08:19
全球产业格局重塑 - 中国制造业从低端产业链向高端转型,以"7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的旧格局被打破 [1] - 2025年美国关税战成为催化剂,加速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崛起 [1] 造船业 - 中国承揽全球70%造船订单,江南造船厂技术突破颠覆"海军技术落后"偏见 [3] - 中国船队占全球货运市场超40%份额,与美国年久失修船只形成鲜明对比 [3] 汽车工业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量达3100万辆,出口640万辆,全球第一 [3] -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等公司以竞争力战略和技术扩展欧洲市场版图 [3] 航空航天 - C919大飞机突破美欧垄断,国防与太空技术飞速发展 [5] - 天宫空间站成为国际空间站退役后的合作高地 [5] 芯片行业 - 上海微电子实现28纳米光刻机量产,突破西方技术封锁 [5] - 中国在半导体技术领域展现创新潜力,类似"两弹一星"的历史突破 [5] 关税战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未能遏制中国发展,反而削弱自身经济优势 [7] - 中国通过全球合作高架桥应对挑战,展现新兴大国韧性 [7]
美征收高额港口费必将反噬自身
经济日报· 2025-04-30 06:00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近日宣布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301调查的最终措施,包括征收高额港口 费、运输限制等。美方相关做法损人害己,将推高全球海运成本,扰乱全球供应链稳定,也将损害美国 消费者和企业利益。 美方声称,中国有针对性地主导海运、物流和造船业是导致美国造船和航运业无法满足国内和对外贸易 需求的关键因素。美征收高额港口费等措施旨在促进美国造船业发展,并遏制中国在该领域的主导地 位。 美方将自身问题归咎于中国,既缺乏事实依据,也有悖经济常识。中国造船业能实现今天的发展成就, 靠的不是所谓的"针对性措施",而是完备的工业体系、训练有素的工程师和产业工人以及开放的商业环 境,是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全球竞争的成果。 征收高额港口费等措施,只不过是已被反复证明无效的保护主义"旧药方",注定治不了美国造船业的沉 疴,还将破坏全球航运体系,进一步加剧国际贸易混乱。美国商船在全球占比很低,且造船产能极为有 限,相关措施若强行实施,将进一步限制美国国际贸易,推高美国商品价格,加剧通胀压力,反噬美国 经济。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测算,一旦中美海运成本增加15%,美国通胀率或上升0.8个百分点。 美国根科船务贸易公司首 ...
美国造船业要借力日韩挽回对华败局
36氪· 2025-04-29 14:06
美日韩造船业合作与竞争格局 美国造船业现状与诉求 - 美国海军部长费兰明确要求日本协助提升美国造船能力 指出中国当前造船能力已达美国的200倍以上[2][3] - 美国造船业二战后持续衰退 1944年就业峰值140万 目前远落后于中日韩 钢铁业衰退加剧困境[3] - 特朗普政府推动制造业复兴战略 计划联合日韩填补军事造船缺口 重点解决中美海军力量失衡问题[4] 日本企业技术优势与参与路径 - 三菱重工 JMU 川崎重工被列为潜在合作方 分别擅长水上舰艇和潜艇制造 其中最上级护卫舰年产能约2艘[4][5] - 日本自主造船能力突出 FFM型护卫舰已服役6艘 配套雷达等设备均由本土企业供应 锂电池潜艇技术全球领先[7] - 对比韩国 日本受武器出口限制制约 海外市场拓展灵活性不足[8] 韩国企业战略布局 - HD现代重工与美企HII合作提升军舰生产效率 韩华海洋收购费城造船厂建立维修体系 目标进入美国军舰市场[7] - 韩国政府将造船业作为对美谈判筹码 擅长LNG船等高附加值船舶 企业规模与市场份额超越日本[7][8] 军民两用船领域发展 - CSIS分析指出中国通过军民两用系统改变海军平衡 该模式有效降低成本并推动技术创新[3] - 费兰提议日美合作建造军民两用船 称特朗普政府对该方案高度认可[3]
美国造船业要借力日韩挽回对华败局
日经中文网· 2025-04-29 10:57
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造船业低迷,与中国建造能力差距大,为解决军事力量被超越的安全隐忧和复兴国内制造业,寻求日本和韩国在造船方面提供协助 [2][5] 美国造船业现状 - 曾是世界最强,1944年二战期间顶峰时有140万个工作岗位,战后随日本造船业崛起而衰退,2000年代后一直低迷 [4] - 目前建造能力预计仅为中国的1/200,企业在成本竞争中输给日韩和中国,钢铁业衰退也是重要因素 [5] 美国寻求合作原因及计划 - 造船能力差距成安全保障漏洞,特朗普提出“重振美国制造业”,需与有造船优势的同盟国合作 [2] - 海军部长费兰希望日本提供协助,访日前提出日美合作建造军民两用船方案,还计划鼓励日本企业投资美国西海岸造船厂 [2][4][5] 日本造船企业情况 - 三菱重工、日本造船联合涉足水上舰艇领域,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从事潜艇业务 [5] - 日本企业以每年约2艘速度向海上自卫队交付“MOGAMI型(最上级)”护卫舰,FFM有12艘建造计划,6艘已服役,雷达等也由日本企业负责 [5][7] - 日本在使用锂电池的潜艇等方面拥有世界顶级技术,优势在于自主造船能力 [7] 韩国造船企业情况 - 韩国是仅次于中国的造船大国,可制造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等附加值高的船舶,认为造船业在与美国关税谈判中是有效牌 [9] - HD现代重工业4月8日宣布与美国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在提高生产效率和造船技术领域合作,期待进入美国军舰市场并获最新建造技术 [9] - 韩华海洋2024年收购美国费城造船厂,建立维修和保养军舰体制,日本业界认为可能为出口舰艇,韩国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更灵活 [9]
成材:缺乏驱动钢价整理
华宝期货· 2025-04-29 10:33
晨报 成材 成材:缺乏驱动 钢价整理 逻辑: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用好用足适度 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适时降准降 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围绕稳就业稳增长 重点领域精准加力,做好金融支持。4 月 28 日 Mysteel 统计 76 家独立电 弧炉建筑钢材钢厂平均成本为 3351 元/吨,日环比增加 2 元/吨,平均利 润为-69 元/吨,谷电利润为 36 元/吨,日环比增加 11 元/吨。4 月 21 日 -4 月 27 日,全球船厂共接获 16 艘新船订单。其中中国船厂接获 10 艘新 船订单;韩国船厂接获 6 艘新船订单。 证监许可【2011】1452 号 成 材:武秋婷 成文时间: 2025 年 4 月 29 日 重要声明: 后期关注/风险因素:宏观政策;下游需求情况。 整理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负责人:赵 毅 从业资格号:F3059924 投资咨询号:Z0002978 电话:010-62688526 从业资格号:F3078638 投资咨询号:Z0018248 电话:010-62688555 从业资格号:F3038114 投资 ...
为什么日本创新力不如韩国?
虎嗅APP· 2025-04-29 08:12
| | | | Bloomberg 2021 Innovation Inde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1 | 2020 | YoY | | Total | R&D | Manufacturing | | High-tech | Tertiary | Researcher | Patent | | Rank | Rank | Change | Economy | Score | Intensity | Value added | Productivity | Density | Efficiency | Concentration | Activity | | | 2 | +1 | S. Korea | 90.49 | 2 | 2 | 36 | ને | 13 | 3 | 1 | | 2 | 3 | +1 | Singapore | 87.76 | 17 | | ୧ | 18 | 1 | 13 | 4 | | 3 | ને | +1 | Sw ...
通过对中国船征“港口费”来强迫使用美国船?美石油学会警告:不可能的任务
环球时报· 2025-04-29 06:50
美国对中国船舶征收港口费政策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计划180天后对中国船只征收港口费,3年后限制使用外国船舶运输LNG,措施将在22年内逐步增加,并鼓励使用美国建造的船只[1] - 美国石油学会警告行业无法遵守新规,因美国目前没有满足运输条件的LNG船只,且造船厂无余力在2029年前建造LNG运输船[1] - 若不遵守新规,美国政府可暂停LNG出口许可证,但LNG生产商认为遵守规定是"不可能的任务"[1] 美国LNG行业面临的挑战 - 分析师指出美国造船成本高且缺乏LNG运输船建造经验和技术,短期内建造LNG运输船不现实[2] - 全球LNG运输船队中中国建造船只占7%,但中国在全球LNG运输船订单量中占比达28%[2] - 新规可能损害美国LNG出口行业(年收益340亿美元),并破坏长期合同稳定性,提高全球买家成本[2] 对其他行业的影响 - 新规引发出口商游说浪潮,警告将推高运费成本,如汽车运输船停靠费用可能超100万美元[3] - 汽车运输费用可能转嫁给制造商,相当于对进口汽车征收新关税,日本已评估对汽车出口美国的影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