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搜索文档
创业板指十五周年“焕新”,开启创新投资新征程
环球网· 2025-06-05 10:23
创业板指样本调整 - 深圳证券交易所宣布对创业板指实施样本定期调整 更换8只样本 调整将于2025年6月16日正式实施 [1] - 被调入的8只股票包括蓝色光标、长盈精密、全志科技、电连技术、协创数据、锐捷网络、乖宝宠物和星宸科技 这些公司市值均在186亿元以上 [4] - 新样本股中全志科技、电连技术、锐捷网络、乖宝宠物和协创数据5家企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4] - 新样本企业研发投入平均增幅达10% 22家企业研发投入均超10亿元 注册制样本公司数量达17家 权重提升至7% [4] 创业板指特点与功能 - 创业板指精准聚焦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研发投入特质与创新周期高度契合 [5] - 创业板指持续动态调整使其"高成长、高弹性"特征更加夯实 成为投资者捕捉创新经济机遇的重要工具 [5] - 创业板指汇聚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优质企业 展现蓬勃发展活力和巨大成长潜力 [6] - 创业板指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具备较高性价比 [6] 创业板指编制方案修订 - 引入ESG负面剔除机制 剔除国证ESG评级在B级以下的股票 降低指数样本发生重大风险事件概率 [5] - 引入个股权重上限机制 使单只样本股权重在每次定期调整时不超过20% 将单只样本股对指数的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5] 创业板指市场表现 - 跟踪创业板指的产品共计48只 其中在美国、巴西、新加坡、韩国等境外市场发行产品7只 [5] - 2022年9月创业板指ETF期权上市交易 增强了创业板指配置吸引力 [5] - 华夏创业板ETF在巴西交易所成功上市 为海外投资者配置创业板指提供了高效便捷渠道 [6]
宁夏打造“中国绿色算力之都”
中国新闻网· 2025-06-05 08:54
宁夏算力产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宁夏智算项目投资、标准机架、智算算卡、算力规模同比实现"四个翻番" [1] - 算力综合指数进入全国前10 算力质效分指数位居全国第6、西部第1 环境指数位居全国第2、西部第2 [1] - 已建成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9个 在建数据中心项目27个 标准机架数达14.2万架 [1] - 建成智算算卡11.6万张 算力规模7.4万P 中卫数据中心集群智算规模全国十大集群排名第3 [1] 宁夏发展算力产业的优势条件 - 气候凉爽干燥 全年平均气温8.8摄氏度 属中国最适宜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的一类地区 [1] - 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 拥有丰富绿电资源 [1] - 全国唯一的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双节点"省区 [1] 宁夏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与政策支持 - 2024年出台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 [1] - 2024年5月提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增长极" 建设"中国绿色算力之都" [1] - 2027年底数字经济规模目标2700亿元 占经济总量40%以上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640亿元 较2021年翻番 [2] - 2030年目标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基本建成"中国绿色算力之都" [2] 宁夏算力产业生态建设成果 - 引进培育电子专用材料、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高性能服务器、智能穿戴制造等项目 电子制造集聚发展初具规模 [2] - 20多个大模型在宁夏落地训练 1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落地应用 形成40多个典型应用场景 [2] - 建成智慧教室、智能实验室、智慧梦工坊1200多家 186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2] - 培育106个企业级、13个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2600家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2]
吴江将实施三年倍增计划
苏州日报· 2025-06-04 08:19
产业发展目标 - 吴江锚定新型工业化"356"目标,聚焦"高端纺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新能源+绿色低碳"方向 [1] - 通过"四合一"推进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智改数转网联、增资扩产,巩固四大千亿级产业优势 [1] - 全力抢占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低空制造等新赛道,力促新能源产业早日迈上千亿级 [1] 创新与研发投入 - 吴江推动产学研用协同,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和标杆孵化器,面向全球"揭榜挂帅" [1] - 目前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12家(全市第一),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21家 [1] - 目标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超15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100家 [1] - 计划推动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超110亿元,工业技改投资超18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超90%,万人高价值专利达35件 [1] 现代服务业发展 - 实施现代服务业三年倍增计划,发展研发设计、科技金融、信息技术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 [2] - 推进苏州湾中央商务区建设,壮大"亿元楼宇"集群,将制造业优势转化为服务业优势 [2]
《十五五规划前瞻》解析安全战略构建及财政体制改革
搜狐财经· 2025-06-03 18:57
行业背景与政策环境 - 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蓄势攻坚期和突破国际围堵的战略转折期 [3] - 地缘冲突(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和中美战略竞争加剧了全球供应链"脱钩断链"风险 [3] - 中国需保持年均5%以上的经济增长以实现2035年人均GDP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 [9] 经济政策调整方向 - 财政政策将更积极有为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 [7] - 重点推动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优化基建投资结构 [7] -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9] - 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推动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 发展人工智能 [9] 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 通过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9] -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9] - 扩大内需战略包括促进民营经济与平台经济发展 推动消费升级 [7] 区域发展战略 - 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7]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深化制度开放 [7] - 强化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9]
三亚中央商务区:乘风起势逐浪高 砥砺奋进谱新篇
海南日报· 2025-06-03 09:22
加快政策落地 打造自贸港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作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重点建设项目,位于三亚中央商务区的三亚港"二线口岸"三亚港区(三亚国际游 艇中心)项目目前已全面完成竣工验收并具备运营条件。该项目依托三亚国际游艇中心,不仅具备自贸港政策 实施以来首批专业游艇查验泊位,更通过智能化、集约化建设,构建起30秒极速通关体系,为琼港澳游艇自 由行提供创新样板。 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三亚中央商务区将封关运作作为"一号工程",正以超常规 举措和力度加以推进。 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是海南自贸港的核心政策之一。今年4月,三亚首票加工增值免关税货物通关。 园区企业紫金黄金科技(海南)有限公司生产的标准圆钻式蓝宝石,在完成海关的相关手续后,顺利销往内地 市场。享受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后,企业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6月3日,三亚中央商务区迎来设立五周年。五年,在岁月的长河里只是沧海一粟,但对于三亚中央商务 区来说,却是从"一张白纸"到"拔节生长"的五年,是砥砺奋进、实干争先的五年。 园区入驻企业8872家,其中三类500强企业达115家;园区成立以来,营收、税收、货贸、实际利用外 ...
2025中国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出炉:杭州第2,西安第6,东莞入围
搜狐财经· 2025-06-02 08:45
城市魅力排行榜核心观点 -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从商业活力、创新生态、人才引力、生活方式、枢纽价值五大维度评估中国城市发展能级 [1] - 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南京、长沙、郑州、天津位列新一线城市前十 [3] - 北方仅天津、青岛、西安入围前十五,沈阳跌至二线阵营,反映产业转型阵痛 [10] - 新一线城市面临共性瓶颈:杭州过度依赖数字产业,西安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20%,东莞公共服务配套滞后 [14] 各城市表现分析 成都 - 凭"双机场+双自贸区"稳居榜首,国际品牌首店数量首超上海 [9] - 公园城市建设揭示绿色空间与经济发展可协同共生 [14] 杭州 - 以数字创新优势紧追成都位列次席,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8% [3] - 阿里巴巴全球总部落地未来科技城,带动直播电商、区块链等新业态爆发式增长 [3] - 西湖大学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领域突破不断,之江实验室类脑芯片技术国际领先 [5] - 房价收入比高达15:1成为人才流入隐形门槛 [5] 西安 - 排名第六创历史最佳,"硬科技之都"与"文旅IP"双轮驱动成效显著 [5] - 丝路科学城聚集三星半导体、隆基氢能等龙头企业,航空航天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 [5] - 大唐不夜城日均客流超30万人次,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带动汉服产业规模年增40% [5] - 工业增加值增速5.1%低于新一线均值,产业转型仍需提速 [7] 东莞 - 首次跻身新一线城市排名第十四,标志"世界工厂"向"科创基地"转型 [7]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突破电子陶瓷技术瓶颈,OPPO智能制造中心年产手机超2亿部 [7] - 深中通道通车后承接外溢高科技企业427家,但三甲医院仅8家、本科高校仅3所 [7] 其他城市亮点 - 重庆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球四成,陆海新通道证明地理劣势可通过战略通道重塑 [9][14] - 武汉光谷"光芯屏端网"集群产值破8000亿 [10] - 郑州航空港区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52%,"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年接待游客超300万 [10][12] - 苏州生物医药产值占全国22%,宁波单项冠军企业达83家 [12] - 长沙房价收入比6.8:1居新一线最低,吸引35万青年落户 [12] - 南京秦淮河夜游经济年收入破百亿 [12] 发展趋势 - 前沿科技布局是破局关键,如苏州纳米产业、合肥量子技术 [14] - 文旅融合正重塑城市吸引力,如京杭大运河夜游、天目里艺术街区 [5][12] - 绿色空间与经济发展协同共生模式受重视 [14]
三亚 在扎实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挑大梁、当先锋
人民日报· 2025-06-01 05:59
海南自贸港建设成果 - 三亚离岛免税销售额占全省比重超60%,带动旅游消费向"度假购物型"转变 [2] - 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累计运营32条境外航线,通航24个境外城市,出入境旅客达111.04万人次 [2] - 三亚国际免税城等四大免税店成为游客热门选择 [2] 科创产业发展 -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集聚2800余家南繁产业企业,涉南繁种业收入突破100亿元 [3] - 落地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40个省部级平台,设立10个院士工作站 [3] - 南繁领域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5亿元,承担省级以上科技项目441项 [3] - 深海科技城吸引1206家涉海企业,包括中船集团、招商局集团等央企 [4] 产业结构升级 - 2024年三亚GDP首次突破千亿元,形成"旅游消费+科技创新+现代产业"新格局 [5] - 崖州湾科技城布局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赛道,完成535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5] - 中央商务区集聚8417家企业,含113家三类500强企业,现代金融和商贸产业规模均达千亿级 [5] - 中央商务区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18.7%,税收增59.3%,进出口总额增102.2% [6] - 会展业年收入超90亿元,消博会游艇展区成交额近3500万元 [6] 营商环境优化 -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速20日以上,社会高频事项办结时限缩减31.47% [7] - 首创"政企约见平台"等信用应用场景,获全省信用赛事奖项首位 [7] - QFLP/QDLP试点规模分别占全省50%和30%以上,紫金锂业获批EF账户试点 [8] 经济与封关进展 - 2025年一季度三亚GDP达270.25亿元,同比增长4.2% [9] - "五一"假期接待游客88.75万人次(+15.88%),消费20.93亿元(+8.28%) [9] - 7个封关项目已竣工,凤凰机场三期改扩建年底完工,崖州湾17个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 [9]
推进“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东源县取得较好进展!
南方农村报· 2025-05-30 15:36
核心观点 - 东源县通过实施"百千万工程"在特色产业发展、城乡融合、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GDP增速达4.8%位列全市第一[9][10][11] - 公司重点布局先进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2024年主导产业规上总产值达138.1亿元,占全县56.6%[12][13][15][16] - 新业态培育取得突破,低空观光带动景区游客增长31%,郊野经济吸引客流超50万人次[20][21][29][30] 特色产业发展 - 先进材料产业表现突出,已培育47家规上企业,2024年总产值达90.4亿元,有望突破百亿[16][17] -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主导产业占比较2022年提升3.6个百分点[16] - 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探索同步推进,改造钢铁、陶瓷产业,发展低空经济、数字经济[13][14][19] 新质生产力培育 - 农业科技取得重大突破,"华航香银针"超级稻亩产达723.5公斤,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种薯脱毒率98%[37][38][39] - 数字农业实现全流程无人化作业,亩均人工降30%、氮肥减15%[43][44] - 种业创新成果显著,"广弘3号"肉鸡通过国家审定,形成年出栏55万套种鸡的全产业链[50][51][52][53] 城乡融合发展 - 县域城镇化率从2022年28.4%提升至2024年32.3%,预计2025年突破35%[56][57][59] - 交通网络持续完善,新建195.9公里农村路,打造230公里绿美环县路[61] - 城市品质提升明显,建成30个口袋公园,新增7所学校9820个学位[63][65] 公共服务提升 - 医疗体系实现县乡检验数据互通,基层诊疗量占比超65%[64] - 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建成6家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19家长者饭堂[66] - 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达5.94亿元,有效提升居民生活品质[55][56]
全国青年企业家大会侧记:民企“后浪”如何逐浪
搜狐财经· 2025-05-29 15:36
第七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大会核心观点 - 大会聚焦民营经济传承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成为观察中国经济动态和青年企业家成长的重要窗口 [1] - 青年企业家通过跨区域合作与前沿领域讨论,推动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等国家战略落地 [4] - 民营经济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生力军,正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 [3][7] 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 - 杭州利用数字经济先发优势,实现交通信号灯动态优化,投用"数智绿波"系统道路平均提速20%以上 [3] - 每日互动公司开发"脑卒中早筛模型",通过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实现疾病预测与治疗闭环 [3] - 青年企业家实地考察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 企业创新实践 - 正泰集团强调持续创新,提出"存钱不如存技术"理念,用加法做强产业、减法做大企业 [5] - 东超科技坚持核心技术研发,九年时间从学生创业团队发展为硬科技企业 [7] - 民营企业普遍向自主技术创新转型,注重核心竞争力构建 [7] 代际传承与企业家精神 - 福耀集团曹德旺提出传承与创新是"硬币的两面",强调确定初心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9] - 青年企业家被鼓励厚植家国情怀,担当实业强国重任,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9][10] - 企业家需平衡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办好企业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10] 产业融合与发展趋势 - 大会促进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前沿领域的思想碰撞与资源对接 [4] - 浙江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为青年企业家提供实践参考 [3] -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共同将"创新"置顶,形成多因素驱动的转型格局 [7]
东非掘金,选坦桑尼亚还是肯尼亚?
虎嗅· 2025-05-29 14:33
人口与劳动力 - 坦桑尼亚人口6300万,肯尼亚5500万,坦桑尼亚人口更年轻且工资更低,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皮革、农产品加工 [4] - 肯尼亚教育水平高,英语普及率高,适合区域统筹、金融、物流、商务外包等需要精英人才的行业 [4] 语言与制度 - 坦桑尼亚主要使用斯瓦希里语,语言障碍较大,影响技术指令传达和合同签订 [5] - 肯尼亚英语普及率高,适合国际业务、跨国会议和区域管理 [5] - 肯尼亚司法独立,政策透明,营商环境较好,而坦桑尼亚政策变动频繁,办事依赖关系 [6] 地理位置与物流 -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吞吐量大,但内陆交通落后,铁路和公路条件差 [7] - 肯尼亚是东非物流中枢,拥有蒙内铁路、标轨铁路(SGR)、蒙巴萨港和内罗毕机场,货物配送覆盖东非五国 [7] - 东非共同体五国免关税后,肯尼亚作为枢纽的优势更加明显 [8] 政府政策与行业支持 - 坦桑尼亚对新能源和矿业投资友好,提供土地、税收优惠和电力支持 [9] - 肯尼亚政府鼓励总部经济、金融企业、高端制造,推动数字经济、绿色金融和电动车产业 [11] 成本与产业优势 - 坦桑尼亚最低工资约700人民币,电价约0.5元/度,地价低,适合劳动密集型和基础原材料产业 [13] - 肯尼亚最低工资约1200人民币,电价约1.4元/度,地价高,适合高附加值产业和总部经济 [13] - 坦桑尼亚工业用水部分免费,肯尼亚水费较高,进一步降低坦桑尼亚的生产成本 [13] 产业定位与选择 - 坦桑尼亚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加工,如纺织、农产品、建材、矿产 [14] - 肯尼亚适合区域总部、物流、数字经济、品牌运营等高附加值产业 [14] - 旅游业在肯尼亚更成熟,服务业完善,旅游体验优于坦桑尼亚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