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证券:储能需求释放多点开花,户储开启发展新阶段
快讯· 2025-07-09 08:23
行业拐点与复苏 - 海外户储及工商储行业处于困境反转拐点 [1] - 库存积压问题正在消解 [1] - 下游市场份额趋于集中 [1] - 亚非拉市场需求由点及面逐步释放 [1] 市场预期与业绩展望 - 头部企业预计在25Q2出现较大幅度改善且超市场预期 [1] - 全年业绩预计重回高增长区间 [1] 区域市场表现 - 澳洲、欧洲及新兴市场呈现复苏迹象 [1] - 小逆变器厂家Q2出货量同比环比普遍高增长 [1] - 后续市场指引保持积极态度 [1] 行业新阶段 - 海外储能逆变器行业开启增长新阶段 [1]
【帮主郑重独家解读】特朗普这招够狠!美股太阳能股暴跌背后,机会还是陷阱?
搜狐财经· 2025-07-09 07:07
美国新能源政策变动 - 特朗普签署《一个伟大美丽法案》要求45天内落实削减新能源补贴政策 包括废除修改风能太阳能补贴 终止对"外国控制供应链"的支持 [3] - 美股太阳能板块应声暴跌 安森美能源 第一太阳能等公司成为标普500中跌幅最大个股 [3] - 美国新能源行业面临挑战 SunPower等巨头濒临破产 行业融资环境恶化 安装量下滑 企业倒闭潮持续 [3] 中国新能源行业现状 - 国家能源局《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2025年新增新能源装机2亿千瓦以上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20% [4] - "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加速推进 甘肃金昌试点项目年发电量达9162万千瓦时 [5] - 7月2日A股光伏风电板块批量涨停 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入近60亿主力资金 [5] 重点企业表现 - 隆基绿能通过马来西亚工厂出口美国 享受较低关税 美国市场订单目标未下调 [5] - 阳光电源签署沙特7.8GWh全球最大储能项目 海外布局取得重大突破 [5] - 光伏玻璃企业近期集体减产 可能短期影响部分企业业绩但有助于优化行业格局 [5] 行业长期趋势 - 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投资占全球近三分之一 光伏储能等赛道成长性依然强劲 [6] - 技术创新方向受关注 包括钙钛矿电池 固态电池等领域 [5] - 新能源调整后仍是长周期赛道 充电桩 储能 风电等领域存在机会 [5]
1.2GWh!特斯拉等3企又拿储能订单
行家说储能· 2025-07-08 20:33
储能行业订单动态 - 近期多家储能企业更新订单进展 包括特斯拉 Fluence和普利特 其中2家外企订单均为澳洲600MWh储能项目 普利特拿下30MWh钠电储能系统采购合同 [1] - 特斯拉2025年第二季度部署9 6GWh电池储能产品 上半年总储能容量达约20GWh [10] 普利特钠电储能业务 - 控股孙公司海四达钠星与南网科技签署30MWh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采购合同 该项目为国内最大规模聚阴离子钠电储能应用案例 [2] - 海四达钠星还获得海外客户未来四年不低于1GWh钠离子电池模块采购订单 预计2025年7月至2029年12月分批交付 [2] - 公司预计2025年1-6月净利润2亿-2 4亿元 同比增长38 88%至66 65% [3] Fluence澳洲项目 - 被澳大利亚AMPYR公司选中为新南威尔士州300MW 600MWh惠灵顿一期电池储能系统提供Gridstack™硬件部署 并签订20年服务协议 [4] - 项目采用Fluence智能AI驱动竞价软件Mosaic和下一代资产性能管理软件Nispera 是AMPYR到2030年交付6000MWh储能项目的首步 [6] - Fluence目前在澳大利亚已有4个投运电池储能系统 多个项目在建或将投运 [6] 特斯拉澳洲项目 -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Tarong电池储能系统完成164个Tesla Megapack 2XL单元安装 项目规模300MW 600MWh 投资5 14亿澳元约3 3亿美元 [7][9] - 该项目是昆士兰州政府能源公司Stanwell实现2035年5GW储能容量目标的旗舰项目 [9] - 特斯拉Megapack已在昆士兰州用于多个储能项目 包括250MW 500MWh Swanbank系统和100MW 200MWh Kogan Creek设施 [9] - 西澳大利亚州价值2 2亿澳元约1 45亿美元电池储能项目也采用特斯拉Megapack [9]
又添2企!2025年储能融资已超50亿
行家说储能· 2025-07-08 20:33
储能行业融资动态 - 2025年储能行业一级市场已发生51起融资事件,相比去年同期融资数量下降10.52%(去年同期57起),总融资额下降约5成 [3] - 单笔融资破亿共计10起,其中海尔新能源是上半年融资额度最高的企业,超7亿元 [16] - 融资方向主要集中在液流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储能、数字化能源等新技术领域 [19] 吉兆储能融资与技术进展 - 吉兆储能获得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顺为资本和光速光合的关联方 [5] - 此前2023年12月份获得五源资本的天使轮融资,用于加速推动液态金属电池储能产业化应用 [6] - 已完成从50Ah到600Ah级液态金属电池的设计与开发,布局了200Ah级,500Ah级和1000Ah级不同规格的电芯产品 [8] 碳际科技融资与业务发展 - 碳际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B轮融资,由中金资本领投,老股东武岳峰资本跟投 [9] - 融资主要用于储能电池产品产业化,加速产品多元化布局和拓展 [10] - 计划于7月底在四川成都建立起四十万平米级高性能碳毡量产基地 [11] 储能行业融资特点 - 2025年上半年51起融资事件总融资额超50亿元 [14] - 融资主要方向包括储能系统、储能热管理、液流储能、BMS、PCS、固态电池、钠电、正负极材料等 [17] - 早期阶段融资较多,其中14起天使轮融资,15起A轮融资以及11起B轮融资 [18] 重点融资案例 - 众钠能源获得近3亿元融资 [16] - 清能互联和北方康源都是2亿元融资 [16] - 液流储能、电管家、中海储能、澄瑞科技融资超亿元 [16]
上能电气: 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预案(三次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7-08 18:18
行业背景与市场空间 - 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从2014年43GW增长至2024年530GW,十年复合增长率约28.55% [13] - 203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计达842GW,行业长期维持高增速 [13] - 中国风光合计装机占比从2012年5.7%提升至2024年42.03%,成为主力电源 [13] - 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从2018年3.7GW增至2023年45.6GW,年复合增长率65.25% [16] - 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投运43.7GW/109.8GWh,同比增长103%/136% [16]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全球第四,连续十一年保持全球前十 [18] - 国内储能变流器市场连续四年(2021-2024)出货量排名前二 [18] - 拥有3~350kW全功率段组串式逆变器产品体系,覆盖全场景应用 [47] - 参与制定多项行业标准,获"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资质认证 [48][49] - 建立CNAS实验室,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 [18][48] 产能与经营现状 - 2023年光伏逆变器销量23.47GW,储能变流器销量3.91GW [20] - 光伏逆变器产能利用率达203.81%(2023年)和203.59%(2024年) [46] - 储能变流器产能利用率达839.95%(2023年)和666.26%(2024年) [53]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42.87% [20] - 截至2025年3月末合并报表资产负债率达72.93% [23] 募投项目规划 - 年产25GW组串式光伏逆变器项目总投资129,592.91万元 [44] - 年产15GW储能变流器项目总投资89,497.88万元 [51] - 两项目建设期均为2年,税后IRR分别为23.03%和31.41% [50][56] - 补充流动资金15,000万元以优化财务结构 [56][57] 发行方案要点 - 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含控股股东吴强 [25][33] - 吴强拟认购5,000万元且接受竞价结果 [26][36] - 发行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30%(150,685,898股) [29]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64,860万元 [29][43]
ST易事特(300376) - 2025年7月8日投资者活动调研记录
2025-07-08 18:16
混合所有制改革 - 2020 年第一大股东转让 18%股份并放弃剩余股份表决权,公司变为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形态 [1] - 国资入股后在财务、业务、治理方面赋能,拟引入广东省广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控股股东,相关事项持续推进 [1][2] 上年度发展情况 营收与业务 - 2024 年营收 30.44 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 5.3 个百分点至 34.61% [3] - 电力电子设备领域巩固国内市场地位,新能源 + 储能领域光伏 EPC 业务增长、风电业务突破、储能业务成核心增长点,装机规模累计突破 6.5GWh [3] 技术研发 - 全年投入 2.41 亿元(占全年营收 7.92%),新一代储能变流器有多项优势,首创浸没式储能技术,喷淋式液冷技术推动液冷技术发展 [3][4] 供应链管理 - 通过多种方式降低成本,加速布局海外市场,钠电池研发及生产进度加快,充电桩业务与中石化合作 [4] 人工智能影响 业务升级 - 储能领域电池安全运维诊断系统融合 AI 算法,充电桩业务子公司接入 AI 大模型提升效率 [5] 运营提升 - 推动供应链与生产效能提升,降低用户年均用电成本,优化供应链采购与库存管理 [5][6] 数据中心液冷 - 构建多元液冷解决方案体系,冷板式液冷方案有优势,行业液冷渗透率从 2022 年的 15%跃升至 2025 年接近过半 [7] 去除风险警示 - 需满足财务虚假记载完成会计差错更正和行政处罚决定书下发满十二个月两个条件,2025 年 12 月 31 日满足后将申请撤销 [8][9]
读研报 | “反内卷”,市场这样划重点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7-08 17:54
政策背景与市场预期 - 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2] - 《求是》发布文章《深刻认识和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引导"反内卷" [2] - 市场资金充裕,科技、消费、红利等板块表现较好,周期股估值低位,对短期边际利好更敏感 [2] 受影响的行业 - 与地产、基建相关的上游原材料行业(煤炭、钢铁、水泥等) [3] - 与新质生产力重叠的装备制造行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 [3] - 部分下游消费品领域(医药、食品制造业等) [3] - 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光伏、电商平台等)受政策重点关注 [4] - 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被点名存在同质化竞争 [4] 政策力度与实施特点 - 政策力度温和,因涉及行业民营企业占比较大(如计算机、通信、电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国央企占比低于30%) [6] - 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就业规模大,从业人员占比分别为11.9%、7.9%、6.0%,共吸纳近2000万人,政策需兼顾就业问题 [6] - 政策预计循序渐进,需观察供给侧和需求端变化,尤其是产能利用率提升和补库情况 [8] - 光伏、汽车等行业缺乏历史经验参考,未来政策信号需更明确(如级别提升、纳入地方政府考核等) [7] - 高强度去产能需综合政策支撑,包括过剩产能规模确定、退出时间表、考核机制等 [8]
400MW/1600MWh!山西最大构网型独立共享储能电站开工
项目概况 - 赣锋集团深圳易储能源在山西繁峙开工400MW/1600MWh独立共享储能电站,为山西省最大构网型独立共享储能项目[1] - 项目总投资20亿元,预计年收益3亿元,投产后将成为晋北地区新型电力系统核心枢纽[3] - 项目每年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超50万吨,相当于2800公顷森林固碳效益[3] 技术亮点 - 采用赣锋先进5MWh储能集装箱系统,配备自研高循环、长寿命双层涂覆314Ah磷酸铁锂电芯[3] - 储能系统运用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液冷与全自动联动消防系统[3] 行业动态 - 山西省朔州市公布2025年市级重点工程项目名单,储能规模超1.4GWh[4] - 国家能源局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包含构网型等七大方向[4] 政策背景 - 山西136号文配套细则征求意见提出存量机制电价≤燃煤发电基准价,增量竞价申报充足率≥1.2[4]
大储新增装机同比下降68%,上半年装机高峰前移!—6月源网侧新型储能项目分析
核心数据 - 2025年6月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2.33GW/5.63GWh,同比-65%/-66%,环比-71%/-72% [2] - 二季度新增装机12.61GW/30.82GWh,同比+24%/+27% [2] - 江苏新增装机超750兆瓦,占比全国35% [5] - 新疆、内蒙古、青海新增项目平均储能时长超3.5小时 [5] - 内蒙古6月开工17个项目,规模8.2GW/33.1GWh [5] - 2025全年大储新增装机有望超43GW [5] 月度装机特点 - 6月源网侧新增装机2.00GW/4.79GWh,同比-68%/-64%,环比-74%/-76% [6] - 电网侧新增1.39GW/3.56GWh,同比-74%/-69%,均为独立储能 [6] - 电源侧新增0.61GW/1.23GWh,同比-33%/-42%,90%来自新能源配储 [6] 地区分布 - 江苏新增装机占比全国35%,独立储能占电网侧新增43% [12] - 江苏独立储能电站最短建设时间仅81天 [12] - 江苏电力现货市场规则明确电网侧储能可参与现货市场 [12] - 新疆、内蒙古、青海新能源装机占比超50%,储能时长需求高 [15] 技术路线 - 电化学储能占比89%,磷酸铁锂为主 [16] - 非锂技术加速落地:两个百兆瓦级全钒液流电池项目投运,液流电池占比10% [16] - 混合储能技术(磷酸铁锂+飞轮、磷酸铁锂+水系液流电池)应用增加 [16] 规划与建设 - 内蒙古6月开工17个项目,规模8.2GW/33.1GWh,涉及锂电、液流电池、固态电池等技术 [18] - 贵州纳入24个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规模2.7GW/5.5GWh [18] - 山西阳泉推进1.1GW源网侧储能项目 [18] 市场预期 - 上半年在建源网侧储能规模超23GW [19] - 预计下半年投运10GW规划项目,全年源网侧新增装机有望超43GW(去年41GW) [19]
Powin正式申请破产,竞争对手FlexGen已出价收购
全球电池储能行业收购案 - FlexGen电力系统公司出价收购处于第11章破产保护程序中的美国系统集成商Powin 该收购案折射出美国储能市场的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 [1] Powin的困境与破产进程 - Powin作为电池储能系统制造商兼系统集成商 近期深陷严重财务困境 2024年5月向俄勒冈州当局通报可能裁员并停止运营 6月正式申请第11章破产保护 [2] - Powin将财务挑战归咎于行业逆风 包括美国进口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和投资税收抵免激励措施的未来走向 [2] - 为维持破产期间运营 Powin获准获得2750万美元的担保超级优先权债务人自行管理贷款 FlexGen被指定为领头竞购方 [2] DIP贷款提款安排 - Powin可在临时DIP融资命令生效时提取1000万美元 最终DIP融资命令生效时提取500万美元 8月4日可提取750万美元 剩余500万美元同日提取 若FlexGen接管员工合同则预付款减少400万美元 [3] FlexGen收购Powin的潜在动机 - FlexGen可能希望承接Powin在美国及海外的客户群和项目组合 并认为Powin产品服务能与自身业务形成互补 [4] - FlexGen核心优势在于15年现场部署经验及自主开发的能量管理系统软件平台Hybrid OS 业务模式为采购电池硬件并通过软件集成实现系统投运与运维 [5] - Powin业务根基在于电池硬件集成与电池管理系统研发 产品线包括Centipede和Powin Pod模块化电池储能系统及StackOS BMS系统 [5] - FlexGen软件集成与运维优势与Powin硬件集成和BMS技术专长形成互补 收购可完善FlexGen在储能系统产业链中的布局 从软件集成拓展到硬件集成领域 [5] - Powin全球市场布局覆盖美国、澳大利亚、亚洲和欧洲等地 收购将帮助FlexGen快速切入这些海外市场 [5] 供应链关系 - FlexGen与Powin均为宁德时代的采购方 2022年FlexGen与宁德时代签署10GWh的EnerC液冷储能集装箱多年供应协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