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

搜索文档
宏观周报(6月2日-8日):焦点回归国内-20250608
银河证券· 2025-06-08 14:35
国内宏观 - 6月地铁客运量增速同比1.39%、环比-3.67%,6月第一周航班管家执行航班数为10.3万架次,环比-2.9%、同比5.3%,端午假期出游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26.6%,出游收入增长8.6%,人均消费支出为2019年同期85.6%,5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3万辆,同比增长13%,较上月增长10%,今年累计零售880.2万辆,同比增长9%[1] - 6月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均值环比12.92%、同比下降21.4%,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均值较5月上升4.1%、同比下降34.7%[1] - 6月初生产小幅降温,高炉、焦炉、线材等开工率环比下降,部分化工开工率上涨[1] 物价表现 - 截止6月6日,猪肉平均批发价周度环比下降0.72%,生猪期货结算价格下跌0.22%,28种重点监测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上涨0.52%,7种重点监测水果平均批发价上涨1.15%,苹果期货结算价格上涨0.82%,鸡蛋价格周环比下跌0.87%[1] - 截止6月6日,WTI和布伦特原油分别上涨1.6%和3.53%,焦煤价格跌幅2.29%,焦炭价格下跌0.77%,铁矿石价格上涨0.26%,螺纹钢价格下跌1.84%,铜价格上涨3.97%,铝价格下降0.51%,水泥和玻璃分别下降1.65%和2.74%[1] 财政和投资 - 本周新增1760亿元特别国债,累计发行规模达9340亿元,截止6月7日,地方专项债发行进度已达49.4%,新增特殊再融资债277亿,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35.6%,地方一般债发行进度59%,普通国债发行进度39.3%[1][2] - 本周基建景气度有所上行,债券发行提速或持续支撑基建投资,6月6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继续下降,平均19.72万平米[2] 经济数据 - 5月美国ISM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分别为48.5和49.9,新增非农就业13.9万个,失业率略上至4.24%[3] - 5月欧元区CPI增速降至1.9%,服务业PMI终值49.7,一季度GDP同比增速为1.5%[3] 海外宏观 - 中美贸易关税进一步降级概率不高,美国与欧盟贸易谈判不顺利,欧央行降息至2%[4] - 特朗普将公布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人选,美联储官员对年内降息节奏意见有分歧[4]
策略周专题(2025年6月第1期):内外因素交织,市场或维持整固状态
光大证券· 2025-06-08 11:45
报告核心观点 - 内外因素交织下,预计指数6月整体将维持震荡,短期外部风险扰动最严重的时候或许已过去,但需警惕特朗普后续政策反复,国内政策积极发力,后续政策将持续落地,短期内出口或保持高增,消费是经济修复重要动能之一 [3] - 配置方向关注内需消费、国产替代、基金低配三条主线 [4] 分组1:内外因素交织,市场或维持整固状态 本周A股市场出现回暖 - 受风险偏好抬升等因素影响,本周A股市场回暖,主要宽基指数普遍上涨,创业板指涨幅最大为2.3%,上证50涨幅最小为0.4%,万得全A估值处于2010年以来历史中等位置 [1][11] - 本周市场风格分化,成长风格表现较好,小盘成长涨幅最大为2.0%,大盘价值涨幅最小为0.4% [14] - 本周申万一级行业大多上涨,通信、有色金属、电子表现较好,涨幅分别为5.3%、3.7%及3.6%;家用电器、食品饮料、交通运输跌幅较大,分别下跌1.8%、1.1%及0.5% [1][14] 内外因素交织,市场或维持整固状态 - 国内部分稳增长政策落地,如商务部启动2025年“服务消费季”活动、五部门部署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外部重要事件有6月5日晚中美元首通话、美国SEC收紧对在美上市外国公司规定、美国提高钢铁和铝及其衍生制品关税等 [2][20] - 国内经济稳健,稳增长政策积极出台,5月中美双边关税大幅降低,预计二季度经济有韧性,托底资金会呵护市场,对市场形成支撑 [2][21] - 对海外扰动的担忧是制约市场上行的主要阻力,特朗普政府政策反复,投资者担忧始终存在,上证指数已修复至4月初点位附近,向上突破难度较大 [2] - 短期外部风险扰动最严重的时候或许已过去,但仍需警惕特朗普后续政策反复,国内政策积极发力,后续政策将持续落地,预计指数6月整体震荡 [20] 配置方向上关注三条主线 - 内需消费:扩内需是政策重点,未来有望迎政策催化,消费行业业绩有韧性,建议关注家居用品、食品加工等行业 [4] - 国产替代:关注业绩确定性与主题投资两条线索,前者关注对美进口占比高且国内供给能力强的行业,如出版、装修建材等;后者关注对美进口占比高但国内供给能力有望提升的行业,如航空装备、医疗器械等 [4] - 基金低配方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或影响基金行业配置,部分被基金低配的行业中长期值得关注,包括银行、非银金融等,但短期内需警惕过度解读引发的预期偏差 [4] 分组2:市场表现与核心数据 市场表现回顾 - 本周主要指数普遍上涨,今年以来上证综指表现相对较好 [54] - 本周小盘成长风格相对占优,今年以来大盘价值风格表现优于其他 [60] - 本周申万一级行业涨多跌少,通信、有色金属等行业涨幅居前,今年以来美容护理、有色金属等行业涨幅靠前 [63][65] - 本周A股日均成交量较上周上升,上证50日均成交额较上周上升 [67] 资金与流动性概览 - 本周短端利率下行,长端利率上行,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 -6717亿元 [71] - 5月MLF净投放3750亿元,本周偏股型公募基金发行份额较上周升温 [77] 板块盈利与估值 - 万得全A最新PETTM估值高于2010年以来的均值,PB估值低于2010年以来的均值 [82] - 5月上证所开户数有所下降,本周A股融资余额上升 [84] - A股股债性价比高于2010年以来的均值,创业板指、中盘指数、消费风格PE估值位于历史低位 [86][91] - 房地产、计算机等行业PE估值分位数相对较高,农林牧渔等行业PE估值位于历史低位 [93] - 汽车、通信PB估值分位数相对较高,石油石化PB估值位于历史低位 [97]
又一中国神器!老外抢疯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6-07 19:33
太阳能风扇帽 - 产品核心特点为帽檐配备双风扇和太阳能供电系统,被海外消费者誉为"迷你空调"[1][7] - 海外售价40美元(约288元人民币),国内电商平台售价仅30-60元,存在5-8倍价差[3] - 通过TikTok博主推广引爆市场,单条视频获900万播放量,带动亚马逊抢购热潮[5] - 近7天销量增长126%,位列美国TikTok运动户外类目销量榜第2名[5] - 森外帽业28天内售出1.11万顶,营收320万元,生产线从2条扩至6条[5] - 产品历经3年研发迭代,包含80多道工序,拥有双风扇专利技术[7] 中国制造出海现象 - 三轮车在东南亚/非洲成为多功能运输工具,欧美社交媒体衍生出改装文化,话题播放量破亿[8] - 贵州创业者两个月向美国售出200多台三轮车,实现意外文化输出[10] - 中国光伏产品在巴基斯坦推动能源革命,太阳能发电容量爆发式增长[12] - 泡泡玛特"拉布布"玩偶在埃及被明星带货后价格从2500埃及镑炒至15000埃及镑,形成抢购潮[14] 出海成功要素 - 精准定位海外市场痛点需求(如户外降温/不稳定供电)[16] - 融合实用功能与创新设计(如太阳能+USB双供电/盲盒玩法)[17] - 社交媒体裂变传播+中国供应链快速响应能力形成组合优势[18] 行业活动 - "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将聚焦全球化机遇,组建政企协作平台[20]
130个夏夜特色活动扎堆!2025上海夜生活节来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6-07 07:54
2025上海夜生活节 - 2025上海夜生活节于6月6日晚启幕,45个体现上海24小时活力城市多元特色的内容和品牌项目集中亮相开幕嘉年华,为"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预热 [1] - 活动从6月延续至9月,以"夜来上海,共赴热爱|Night Live Goes On"为主题,推出首批130个主题特色夏夜活动,包括潮流运动之夜、电竞生活月、申夜现场音乐季等 [4] - 创新推出"公交+消费""游船+消费"等特色场景,探索夜间消费新模式 [4][13] 上海夜间经济表现 - 上海在"2025中国城市夜经济指数"中排名全国第一,评估维度包括夜间出行活跃度、酒吧数量、夜间灯光强度、夜场电影活跃度和城市公共交通夜间活跃度 [5] - 2024年上海夜间活跃出行人次达403万,酒吧数量2906家,夜间灯光覆盖全市75%面积,夜场电影上映26.49万场,夜间公交活跃范围1975平方公里,四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8] - 南京东路人民广场、五角场、静安寺、徐家汇等区域为夜间客流最活跃的消费目的地 [8] 夜间消费新场景与活动 - 围绕夜购、夜食、夜秀、夜娱、夜游、夜动、夜读七大维度推出130个夏夜特色活动,创新利用交通工具、露台、公园、水岸等场景 [9] - 星巴克Bar Mixato推出特调鸡尾酒、咖啡精酿等产品,6家臻选酒坊提供手工咖啡鸡尾酒 [12] - 虹桥体育公园举办80余场赛事及20场3000人次音乐演出,古籍书店推出"古籍书话夜"夜读活动,瑞虹天地月亮湾举办拉美风情主题夜市 [12] - UFC格斗之夜上海站预计吸引全球50国运动员参赛,上海精酿啤酒节集结近70家国内外厂牌,FEAST美食嘉年华打造六大沉浸式体验 [12] 交通与文旅融合创新 - 久事公交集团推出"夜上海公交专线",串联重点夜生活集聚区,联动商圈开展联合营销 [13] - 浦江游览集团设计游船+"音乐嘉年华、特色餐饮、萌宠社交"等多元化产品,延伸南北航线至吴淞口和西岸梦中心 [13]
以破局者姿态“趟路子”,长三角这一年探出了哪些新模式?
第一财经· 2025-06-06 21:07
长三角经济表现 - 2024年长三角地区GDP突破33万亿元 同比增长5.5% 占全国比重达24.7% [1] - 2025年一季度长三角GDP占全国比重超过25% [1] - 长三角"万亿城市"数量增至9个 占全国1/3 [1] 跨域生态治理 - 方厅水院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 为国内首个跨省域房建项目 [2] - 沪苏浙5年投入520亿元治理太浦河区域 关停1.5万家污染企业 拆除3000处非法设施 [3] - 长江干流水质连续7年保持Ⅱ类 太湖连续17年实现"两个确保" [3] 科创产业协同 - 南通市北高新区吸引超300家科创型企业落户 [5] - 百优达科技"透析人工血管"获批国内首款上市注册证 [5] - 沪苏大丰产业聚集区2023-2024年规上开票销售均超100亿元 [7] 交通基建进展 - 南京北站总建筑面积29.67万平方米 预计2027年竣工 [9] - 海太长江隧道全长39.07公里 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 为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 [11] - 2024年长三角新增铁路里程667.6公里 池黄高铁等多条线路建成通车 [12] 产业协同模式 - 南通市北高新区与上海静安共建"聚能湾孵化器"等科创飞地 [5] - 计划设立3亿元科创母基金 支持"研发在上海 转化在江苏"模式 [7] - 南京北站枢纽经济区规划面积14.4平方公里 预计集聚10万人口 [11]
山东上市公司2024年报纵览:四大新特点推动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经济观察网· 2025-06-06 18:02
山东省经济总体表现 - 2024年山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565.8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616.9亿元(+3.7%)、39608.6亿元(+6.6%)和52340.3亿元(+5.4%),三次产业结构为6.7:40.2:53.1 [2] - 上市公司对经济贡献显著,2024年营业收入占全省GDP的29.92%,实现增加值7051.81亿元(+2.36%),占GDP比重7.15%,全员劳动生产率达48.36万元/人,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8倍 [5] 上市公司整体业绩 - 2024年山东307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5万亿元(+4.61%),净利润1759.04亿元(-3.20%),78.96%的公司实现盈利,盈利比例高于全国5.27个百分点 [3][4] - 创业板公司表现突出,67家企业营收1779.84亿元(+15.13%),净利润117.41亿元(+49.42%),研发费用64.39亿元(+8.11%),高于全省平均4.17个百分点 [6] 民营经济与境外业务 - 民营上市公司192家占比62.14%,2024年营收8380.58亿元(+4.64%),净利润431.87亿元(+16.49%),员工21.59万人(+2.80%),市值5586.76亿元(+1.66%) [9][10] - 234家上市公司开展境外业务,境外收入8428.51亿元(+8.89%),占比75.73%,其中13家公司境外收入增速超100% [11][12] 并购重组与ESG发展 - 2024年13家山东公司参与并购重组,交易金额387.50亿元(+358%),民营公司占比53.85%,案例包括青岛双星49.27亿元收购锦湖轮胎等 [14][15] - ESG披露率44.34%,平均得分5.79高于全国,海信视像和海尔生物ESG评分进入全国前三 [16][17]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上市公司研发投入845.13亿元(+3.94%),研发强度2.87%高于全国0.61个百分点,科创板公司研发强度达13.10% [18][19] - 27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公司营收3303.84亿元(+27.57%),净利润144.98亿元(+64.61%),浪潮信息等企业推动AI落地应用 [20][21] - 传统产业加速智能化转型,罗欣药业打造智慧工厂,山东高速建成全国首条零碳智慧高速公路 [22][23] 新质生产力发展 - 2020-2024年新增IPO企业100家,其中71家属战略新兴产业,占比71%,机械设备与化工行业81.82%的新上市公司为战略新兴产业 [25][26] - 冠中生态通过数字化系统实现环境治理项目管理,入选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 [24]
传统文化圈粉国际旅客,今年前5月跨境旅游企业注册量同比增长9.09%
企查查· 2025-06-06 14:25
跨境旅游行业增长 - 2024年前5月跨境旅游相关企业注册量达5533家 同比增长9 09% [1][3] - 2024年全年跨境旅游相关企业注册量达1 27万家 同比增长8 91% [1][2] - 2023年跨境旅游相关企业注册量1 16万家 同比增长170 93% 创近十年增速峰值 [2] 行业规模及结构 - 国内现存跨境旅游相关企业总数达11 62万家 [1][2] - 行业74 36%企业归属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5 86%属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 4 14%属科研技术服务业 [1][4] 国际旅游市场表现 - 端午假期出入境人次达590 7万 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23 1万人次 同比激增59 4% [1] - 端午传统习俗(赛龙舟/吃粽子等)成为吸引国际旅客的重要文化因素 [1]
长三角产业融合升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东海区海洋经济动能澎湃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06 13:06
东海区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2024年东海区海洋生产总值达45992.9亿元,同比增长7.1%,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43.6%和地区生产总值的13.6% [3] - 海洋产业增加值18247.6亿元,占比39.7%,海洋相关产业(上下游)合计占比40.1% [3] - 海洋第三产业占比59.7%,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3] 重点海洋产业表现 - 15个海洋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其中海洋工程建筑业、船舶工业、药物生物制品业、工程装备制造业及交通运输业5个产业全国占比超50% [4] - 海洋油气业、旅游业、电力业、船舶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增速领先 [4] 长三角区域发展 - 江苏省海洋生产总值10046.2亿元(+6%),占全省GDP 7.3%;上海市11387亿元(+11.2%),占GDP 21.1%;浙江省12012.4亿元(+6.5%),占GDP 13.3%;福建省12547.3亿元(+6.1%),占GDP 21.7% [5] - 长三角海洋经济圈(苏沪浙)总产值33445.6亿元,创历史新高,占地区GDP 11.9% [6] - 长三角推进港口群协同,印发物流提质增效方案,建立跨区域港口合作机制,统筹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核心资源 [6] 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 - 江苏连云港示范区构建多式联运大通道,港口吞吐量持续增长;盐城示范区探索湿地保护开发新模式,举办4届国际湿地会议 [7] - 上海崇明示范区推进沪东中华搬迁、LNG船建造项目,长兴海洋实验室竣工 [7] - 宁波示范区推动深海技术研发与海域分层设权;温州示范区推进民营经济参与深远海新能源基地建设 [8] - 福州示范区设立7.5亿元海洋产业基金,完成藻类固碳核算;厦门示范区落地6.1亿元招商项目,完成19万吨海洋碳汇交易 [8]
2023Q1转债信用评分、负面事件梳理出炉-20250606
华西证券· 2025-06-06 13:04
报告概述 - 基于最新存续转债情况更新2025Q1转债信用评分,涵盖448只非金融存续转债[2] 转债分类及评分维度 - 将存续转债分为基础设施、零售等七大类,从转股可能性及主体信用资质两大维度评分[7] 信用评分变化 - 基础设施类、零售类和轻资产服务类信用评分环比提升;消费医药类、制造类和周期类环比下降;公用事业类变化不大[2] 负面事件跟踪 - 对转债评级下调和发行公司ST、问询函等负面事件进行跟踪[7] 风险提示 - 转债信用分析框架不完善、发行人信用资质评估框架不细致;转债规则超预期调整[3]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0606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05 21:36
REITs市场 - 截至2025年5月31日,我国公募REITs产品数量达66只,合计发行规模达1743.93亿元(不含扩募)[4] - 2025年5月1日-2025年5月31日,已上市公募REITs二级市场价格整体震荡上行:加权REITs指数收于139.99,本月回报率为3.71%[4] - REITs回报率在大类资产中排名第三,仅次于美股和可转债[4] 石化化工交运行业 - 2025年欧盟要求SAF强制添加2%,带动产业链相关品种价格上涨[5] - 国内生物航油出口渠道打通,未来发展可期[5] 古茗(1364.HK) - 截至24年底,公司在全国17个省份覆盖超过200个城市,共有9914家门店,主要分布于二线、三线及更低线城市[6] - 古茗是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亦是全价格带下中国第二大现制茶饮店品牌[6] - 2023年古茗平均季度复购率高达53%,门店经营利润率约20%,均领先行业[6] 海南华铁(603300.SH) - 公司拟在新加坡上市,加快出海步伐,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布局[7][8] - 全面推动东南亚等海外智算中心的落地及原有业务的全球化,加速实施算力出海战略[8] 蔚来(NIO.N) - 1Q25蔚来总收入同比+21.5%/环比-38.9%至120.4亿元[8] - 毛利率同比+2.7pcts/环比-4.1pcts至7.6%[8] - Non-GAAP归母净亏损同比扩大28.2%/环比收窄4.2%至62.8亿元[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