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材料
搜索文档
成渝双城经济圈这5年:GDP全国占比升至6.5%,人口升至7%
第一财经· 2025-10-22 14:31
目前,川渝两地共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特色消费品等4大万亿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建成我国第三大汽车产业集群,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 圈工业增加值达24230.1亿元、是2019年的1.4倍,年均增长5.8%。 与此同时,5年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迈上两个新万元台阶,2019年为6.5万元, 2021年突破7万元、达到7.6万元,2023年突破8万、接近8.4万元,2024年达到8.8万元;年均增长5.3%, 增速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4%。 5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区域整体竞争力明显提升,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 发和全国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10月22日,四川省统计局和重庆市统计局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5年发展成果。 从经济规模来看,2020~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万亿元台阶,2019年不足 6.4万亿元,2024年达到8.7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从2019年的6.3%提高到2024年的6.5%,占西部地区的 比重达30.3%;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 ...
广东出台AI赋能制造业行动方案;宇树科技IPO,新进展……盘前重要消息一览
证券时报· 2025-10-22 08:09
新股申购 - 丹娜生物申购代码920009,发行价17.10元/股,申购上限36万股 [1] 宏观经济与政策动态 - 中方表示中美经贸问题应在平等尊重互惠基础上协商解决,关税战贸易战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 [3] - 中欧双方就出口管制、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等经贸议题深入交换意见 [3] - 商务部召开外资企业圆桌会,170余家外资企业代表参会,外资企业期待十五五规划提供更大发展空间并愿加大在华投入 [3] 地方产业政策 - 广东省计划实施人工智能+制造业标杆建设行动,聚焦消费电子、高端装备、汽车等细分行业,对符合条件的标杆项目择优予以资金支持 [4] - 广东省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支持工业企业推进智能化升级,建设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智能工厂 [4] - 浙江省目标到2027年培育10个行业领先智能体开发平台、100个高价值场景、1000项智能原生产品,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 [5] - 浙江省目标到2030年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90%,打造全国人工智能+应用高地 [5] - 贵州省提出提升旅游消费能级,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创建国家5A级景区和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落实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6] - 上海市推动建筑企业整合升级,鼓励同质化业务整合,巩固3家以上综合实力相当于ENR全球承包商250强的建设集团地位 [7] - 广州市提出拓展财产性收入渠道,加强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稳定投资者回报预期 [7] 公司动态与业绩 - 宇树科技IPO辅导机构协助公司对计划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论证分析,确保符合未来发展战略 [10] - 泡泡玛特第三季度整体收益同比增长245%—250% [11] - 金固股份获全球龙头车企阿凡达低碳车轮项目定点 [12] - 中国电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03% [13] - 实益达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71.34% [14] - 万辰集团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917.04%,拟10派1.5元(含税) [15] - 圣农发展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202.82%,拟10派3元(含税) [16] - 中材科技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34.84% [17] - 格力博获美国头部家装连锁零售商锂电户外动力设备重要订单 [18] 券商观点 - 华西证券认为支撑贵金属等避险资产走强的宏观风险因素显现缓和迹象,若风险持续缓和短期内或面临回调压力 [20] - 长江证券继续看多中国股市,看好10月市场及科技主线,配置方向关注双创和恒生科技指数、锂电池、军工、港股互联网、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 [20] - 长江证券建议关注价值方向中最近两个季度营收增速与毛利率均连续提升的行业,如玻纤、水泥、造纸、精细化工、油服和医疗服务 [20]
广东:高标准建设一批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智能工厂
证券时报网· 2025-10-21 16:32
核心观点 - 广东省发布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通过打造应用标杆和梯度培育智能工厂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 [1] 重点行业领域 - 方案聚焦消费电子、高端装备、汽车、石油化工、金属制造、先进材料、泛家居、服装箱包、生物医药、食品、玩具等细分行业 [1] 应用标杆建设 - 实施“人工智能+制造业”标杆建设行动,支持工业企业加强“行业模型+专用模型+智能体”的渗透应用 [1] - 将征集遴选和认定发布省级人工智能融合应用标杆,对符合条件的标杆项目择优予以资金支持 [1] 智能工厂培育 - 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支持工业企业推进单机装备精准执行、制造单元自主决策、生产线动态优化、制造车间数字孪生等智能化升级 [1] - 计划高标准建设一批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智能工厂 [1]
构筑区域协同创新新高地 第八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闭幕
证券时报网· 2025-10-19 14:49
展会规模与影响力 - 本届科交会带动150多家高校院所、科技企业、平台机构线下参展,集中展示前沿科技成果1000余项 [1] - 长三角地区41个核心城市百余位嘉宾参与,吸引观众6000人次 [1] - 以"揭榜挂帅"形式对接企业技术需求680余项,促成300余项科技成果市场转化 [1] 展区设置与参与机构 - 展会设立长三角合作城市、国创中心、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生态五大展区,覆盖先进材料、智能制造、量子信息、空天科技等领域 [2] - 近百家高校院所与科研机构参展,包括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等 [2] - 中国工程院成果转化中心、上海技术交易所、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等科技服务机构深度参与,提供全链条服务 [2] 前沿技术与产品展示 -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展出50多件高科技展品,涵盖新材料、智能装备与信息技术等领域 [3] - 上海劢珑科技有限公司展示MEMS压电超声传感器产品,解决高端PMUT传感器产业化难题 [3] - 同济科技园展示道路智能巡检机器狗、低空无人机等多款产品,其多源信息融合车载组合定位已实现车规级产品批量交付 [3] - 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展出月壤原位制玄武岩纤维成套装备,可为月球基地建设提供建筑材料 [4] 合作平台与项目签约 - 长三角国创中心支持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在开幕式现场签约,包括"分布式智能算力模型一体化云平台项目"和"特种尼龙树脂及纤维产业化项目" [6] - 上海"羲和光谷"孵化器正式揭牌,旨在聚焦前沿光电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与项目孵化 [6] - 第三届嘉定区未来产业颠覆性技术大赛遴选22项项目,其中金奖5项、银奖6项及铜奖11项 [6] 区域协同与生态构建 - 发布《2024长三角科创星系星耀榜单》,100家创新企业入选,并启动"银河星系"生态平台,打通嘉定、昆山、太仓三地要素渠道 [7] - 南通作为主宾城市展出近30件前沿创新展品,包括长周期多式联运超低温罐箱、新能源汽车电力系统用宽温高频软磁铁氧体等 [2] - 南通正积极承接上海"五个中心"辐射,着力营造与上海同质同标的营商环境,打造未来产业集聚区 [3]
20家央企,签约超70亿元!
中国能源报· 2025-10-17 08:57
合作概况 - 国务院国资委与中国科学院于10月16日签署技术协同攻关专项合作协议,签约金额超过70亿元人民币 [1] - 合作涉及20家中央企业与21家中国科学院所属科研机构,涵盖40个重点合作项目 [1] 合作领域与项目 - 合作聚焦于人工智能、先进材料、未来能源等关键领域 [1] - 具体项目包括超大直径盾构机主驱动轴承工程化应用、合成生物成果转化应用等 [1] - 下一步将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量子、脑机、核聚变等国家总体方案领域强化布局 [6] 合作基础与成效 - 近两年中央企业和中国科学院已签署600余项合作协议,项目经费累计近百亿元 [5] - 目前58家中央企业打造了97个原创技术策源地 [3] - 中国科学院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与中央企业规模化市场优势形成互补 [3] 未来合作方向 - 双方将从长周期、体系化、整建制协同创新合作三方面着力,坚持长周期谋划 [5] - 将共同梳理技术难点,绘制技术图谱,加强多领域协同布局 [5][6]
最新议程发布!2025一带一路国际先进材料大会,10月20-22日,15+院士,400+国际大咖,宁波见
材料汇· 2025-10-14 22:16
大会核心概况 - 2025一带一路国际先进材料大会(BRCAM 2025)定于2025年10月20-23日在中国浙江宁波举行,主题为“新材料链接未来, 共建共赢新丝路” [1][4] - 大会围绕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设置二维材料与未来器件、绿色复合材料、生物基材料、绿色农业、高分子绿色回收、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7大主题 [1] - 大会旨在通过学术研讨、产业对接与政策对话,构建“产学研政商”五维协同的创新共同体,重点推进国际联合研发项目孵化、共建联合实验室与技术转移中心、跨境人才交流计划以及产业孵化合作 [1] 组织机构 - 大会由宁波工程学院和清华大学智能可穿戴设备中心联合主办 [4] - 协办单位包括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十余所国内外高校及研究机构 [5] - 承办单位为宁波启明产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宁波市计量测试研究院 [5] 参会规模与嘉宾 - 大会预计将吸引15位院士及400余位国际专家齐聚宁波 [3] - 参会代表注册费为线上2500元/人,现场3000元/人;学生注册费为线上1500元/人,现场1800元/人 [33] 大会议程与专题论坛 - 大会首日(10月21日)上午举行全体大会,下午开始平行论坛 [10][11] - 二维材料与未来器件创新应用论坛将探讨MAX相及MXene材料功能性质、人工智能与新兴电子材料、石墨烯在纳米电子学和生命健康领域的应用等 [13][14][15] - 绿色可持续发展论坛包含四个专题:绿色复合材料论坛聚焦MXene/回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与表征、生物复合泡沫等 [16][17];高分子绿色回收论坛探讨废弃聚氨酯泡沫高值化再利用、聚乙烯化学可回收性等 [18];绿色农业论坛涉及淀粉基环保塑料、新型控释肥料、生物降解地膜等 [19][20];生物基与绿色可持续发展论坛关注生物合成学、生物炼制、聚乳酸技术等 [21][22] - 能源材料论坛下设三个主题:能源存储与碳中和核心材料涵盖能源转换材料、电催化固氮、竖直石墨烯应用等 [23][24];固态电池与新型储能器件讨论高比能锂电池关键材料、锂金属电池负极界面材料、氢能与锂离子电池对比等 [25][26];能源高效利用与交叉技术包括固态锂离子电池现状、电解水电催化剂设计、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 [27][28] - 生物医用材料论坛主题包括用于消除植入物失败的纳米材料、用于组织再生的生物活性纳米复合材料、下一代生物纳米载体等 [29][30] - 10月23日为邀请制的2025 JAR创新与企业合作论坛,地点在绍兴·柯桥 [11]
龚正:这五年,上海城市核心功能实现新跃升
新浪财经· 2025-10-12 11:39
上海市市长龚正说,这五年,上海城市核心功能实现新跃升。全球资源配置功能进一步强化。去年,金 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3650万亿元、排在世界城市前列,集聚各类持牌金融机构1796家,其中外资金融机 构占比超过30%。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5年排名世界第一,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超过5000万标准 箱的世界大港,上海机场航空货邮和旅客吞吐量排名分别升至世界第二、第三。科技创新策源功能进一 步强化。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4.4%左右,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 拥有量增加到57.9件。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上海-苏州创新集群位居第6位。高端产业引领功 能进一步强化。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去年达到1.8万亿元,电子信息、生 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2个五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新赛道产业、未来产业加快布局建设。开放枢纽门户功能进一步强化。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27万亿 元、连续四年保持在4万亿元以上。口岸贸易总额突破11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26.5%,继续保持全球 口岸贸易城市首位。(上海发布) ...
制造强省见“成色”!四川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6.6% 全国排名升至第七名
全景网· 2025-10-11 10:23
工业整体表现 - “十四五”期间四川省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6% [1] - 工业总量从1.34万亿元增至1.79万亿元,全国排位升至第七 [1] -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强度分别大幅增长50%和41% [1] - 营业收入利润率达7.3%,并列全国第七 [1] 产业结构与质效 - 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收占比达28.2% [1] -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5.4% [1] - 电子信息、食品轻纺、能源化工三个产业规模先后迈上万亿级台阶 [1] - 装备制造、先进材料、医药健康三个产业正加速迈向万亿大关 [1] 新兴与未来产业布局 - 积极打造人工智能、高端能源装备、航空航天等17条重点产业链 [1] - 布局25条产业新赛道,加快培育机器人、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 [1] - 发展第六代移动通信(6G)、量子科技、元宇宙等未来产业 [1] - 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卫星网络、无人机等重点领域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1] 企业主体与竞争力 - 四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99万家 [2] - A股上市工业企业134家,占四川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四分之三 [2] - 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86家、国家单项冠军企业29家 [2] - 拥有世界500强企业3户,上云企业43万家 [2]
“决胜‘十四五’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第三场发布 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优化
四川日报· 2025-10-10 08:18
农业产业发展 - 生猪 油菜籽等15项农产品产量常年保持全国第一 [1][2] - 2024年粮食总产达7268亿斤 连续5年稳定在7000亿斤以上 [1][2] - 2024年粮食亩产3782公斤 总产 单产均创历史新高 [2] - 生猪出栏61496万头 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2] 工业产业发展 - 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6% 工业增加值总量从134万亿元增加到179万亿元 [1][2] - 工业增加值总量在全国排位提升至第七 [1][2] -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增长50% 研发强度增长41% [2] - 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3% 位居全国第七 前十经济大省第一 [2] - 电子信息 食品轻纺 能源化工3个产业规模先后迈上万亿级台阶 [1] - 装备制造 先进材料 医药健康3个产业正加速迈向万亿大关 [1] - 柔性显示 超高性能永磁材料 核电设备 高端化药制剂等一批标志性产品加速涌现 [1] 服务业发展 - 服务业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524%提高到56% [1][3] -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从425%提升到605% [1][3] - 服务业呈现总量升位 增速领跑的发展态势 已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3]
四川:“十四五”时期工业“家底”更加殷实
中国新闻网· 2025-10-09 18:51
工业规模与质效 - 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6%,工业增加值总量从1.34万亿元增加到1.79万亿元,在全国排位提升至第7位 [3] -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研发强度分别增长50%、41% [3] - 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收占规上工业比重达28.2%,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十三五”末下降15.4% [3] 产业体系构建 - 电子信息、食品轻纺、能源化工3个产业规模先后迈上万亿级台阶,装备制造、先进材料、医药健康3个产业正加速迈向万亿大关 [3] - 积极打造人工智能、高端能源装备、航空航天等17条重点产业链,布局25条产业新赛道 [3] - 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卫星网络、无人机等重点领域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3] 创新发展成果 - 培育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819家,数量居西部第一,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近30项 [4] - 孵化一批“四川造”大国重器,包括运-20、C919大飞机机头批量交付,世界首个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研制成功等 [4] - 累计实施制造业项目超1.5万个,带动制造业投资超2万亿元,制造业投资、工业投资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4] 智能化与绿色转型 - 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200亿元,同比增长超30% [5] - 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提升20个百分点以上,计划2027年底实现全覆盖 [5] - 累计培育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745家、绿色工业园区10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工业园区数量均居西部第一 [5] 企业主体培育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1.99万家,A股上市工业企业134家 [5] - 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86家、国家单项冠军企业29家、世界500强企业3户 [5] - 上云企业达43万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