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材料

搜索文档
钢城区今年新实施工业技改项目83个,总投资127亿元
齐鲁晚报网· 2025-08-13 11:43
产业规模与结构 - 钢城区"3+2"主导产业2024年实现产值700亿元 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93% [1][3] - 主导产业包括钢铁 先进材料 新能源装备三个主导产业 以及精密铸锻与装备制造 绿色建造与装配式建筑两个特色产业 [3] - 精密锻件产业集群成为全市首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精品钢精深加工 粉末冶金产业集群被评为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3] 产业增长与投资 - 今年上半年粉末冶金新材料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0.8% 新能源装备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9% [3] - 今年新实施工业技改项目83个 总投资127亿元 [3] - 推进重点智能化改造项目14个 总投资12.5亿元 [3] - 落地亿金传动高性能传动轴等38个"老树发新枝"项目 总投资32亿元 [3] 绿色发展与环保 - 精品钢产业全流程达到环保绩效A级标准 打造城市钢厂绿色样板 [4] - 钢城区入选2025年度山东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基地 绿色产业集群达到3个 [4] - 钢城经济开发区被认定为省级绿色工业园区 [4] - 全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5年前降低20.8% 万元GDP综合能耗年均下降10%左右 [4]
(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单位GDP能耗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新闻网· 2025-08-13 00:04
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 重庆市以年均2.4%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年均5.6%的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降至0.310吨标准煤/万元,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1] - 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11.8% [1] 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 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主导产业 [1] - 加快布局空天信息、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1] - 计划巩固汽车、电子等优势产业,发展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空天信息、具身智能、氢能等未来产业 [1] 绿色化与数字化协同 - 建设重庆市能碳双控在线平台,上线"工业绿效码",实现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精准定位和方案定制 [2] - "工业绿效码"归集企业信息,提供升级、技改、融资等定制方案 [2] 绿色制造体系 - 建立区县级、市级、国家级绿色工厂梯度培育体系,累计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70家、绿色工业园区16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8家 [2] - 国家级绿色工厂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9.5% [2]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 - 统筹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及生态空间,构建城乡一体的城市绿色空间体系 [2]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 实现长江干流上下游及嘉陵江等重要支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覆盖,建成跨省市、跨区县、跨乡镇三级补偿网络 [3]
688291、600208,明日复牌!
证券时报· 2025-08-12 23:54
公司复牌及交易概况 - 金橙子和衢州发展将于2025年8月13日复牌,并发布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预案 [2] - 金橙子拟收购长春萨米特光电科技55%股权,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 - 衢州发展拟收购先导电科95.46%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 [6] 金橙子业务及交易细节 - 金橙子主营激光加工控制系统、集成硬件及精密加工设备,产品应用于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 [4] - 萨米特主营精密光电控制产品,包括高精度快速反射镜和高精密振镜,下游覆盖航空探测、激光通信等 [4] - 交易后双方将在产品、客户、技术研发方面形成互补,增强市场竞争力 [5] - 交易对方包括汪永阳、黄猛等8名自然人,配套融资面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 [3] 衢州发展业务及交易细节 - 衢州发展采用"地产+高科技投资"双主业模式,地产提供现金流支撑科技投资孵化 [8] - 先导电科主营PVD溅射靶材、蒸镀材料及高纯稀散金属,产品应用于显示面板、光伏、半导体等领域 [8] - 交易将推动公司向硬科技实体制造转型,形成"高科技投资+地产资产管理"双驱动格局 [8] - 交易对方包括广东先导稀材等48名主体,配套融资面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 [7] 市场表现及战略转型 - 衢州发展股价自5月底低点最高涨幅达70%,停牌前20日累计涨幅超20%(剔除大盘及行业因素) [9] - 公司投资板块利润贡献已超地产,投资的中信银行H股、湘财股份A股等标的股价大幅上涨 [11] - 孵化的高科技企业如趣链科技(区块链龙头)、邦盛科技等市场关注度显著提升 [11]
衢州发展(600208.SH)拟购买先导电科95.4559%股份 明起复牌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20:23
交易方案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先导稀材 中金先导 上海半导体等持有的先导电科95.4559%股份[1] - 标的公司100%股权预估值不超过120亿元[1] - 交易标的资产的审计和评估工作尚未完成 交易价格尚未确定[1] - 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8月13日开市起复牌[1] 标的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先进PVD溅射靶材和蒸镀材料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1] - 同时从事高纯稀散金属及化合物的回收提纯 制备和销售[1] - 产品下游市场覆盖显示面板 先进光伏 半导体和新型固体燃料电池等领域[1] - 最终产品应用于新能源 计算机 消费电子 精密光学 数据存储等终端市场[1] 战略价值 - 标的公司业务盈利能力良好且未来发展前景广阔[2] - 标的公司是国内高端溅射靶材及蒸镀材料的领先企业[2] - 核心产品全面覆盖新型显示 光伏及半导体等前沿新兴战略产业[2] - 重组将充实上市公司业务链条并扩展主营业务范围[2] - 提供先进新材料领域的实体制造业务发展平台[2] - 推动公司业务结构向硬科技实体制造转型[2] - 重组后形成高科技投资赋能加地产资产管理双驱动格局[2] - 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韧性[2]
衢州发展:拟购买先导电科95.4559%股份 股票将于8月13日起复牌
格隆汇· 2025-08-12 19:27
交易结构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先导电科95.4559%股权 涉及包括先导稀材 中金先导 比亚迪等42家交易对手方 [1]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30亿元 募集规模不超过标的资产交易价格的100% [1] - 配套融资股份发行数量不超过交易后总股本的30% [1]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净额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偿还债务 标的公司项目建设及支付交易相关费用 [2] - 若募集资金不足 公司将通过自有资金或其他融资方式补足 [2] 标的公司业务 - 标的公司主营先进PVD溅射靶材和蒸镀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同时从事高纯稀散金属及化合物的回收提纯业务 [2] - 产品下游覆盖显示面板 先进光伏 半导体和新型固体燃料电池领域 终端应用于新能源 计算机 消费电子等行业 [2] 战略意义 - 标的公司是国内高端溅射靶材及蒸镀材料领先企业 核心产品全面覆盖新型显示 光伏及半导体等战略新兴产业 [2] - 重组将充实公司业务链条 扩展主营业务范围 提供先进新材料领域实体制造平台 [3]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形成"高科技投资赋能+地产资产管理"双轮驱动格局 [3] 交易进展 - 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8月13日开市起复牌 [3]
衢州发展(600208.SH):拟购买先导电科95.4559%股份 股票将于8月13日起复牌
格隆汇APP· 2025-08-12 19:27
交易结构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先导电科95.4559%股权 涉及交易对方包括先导稀材 中金先导 比亚迪等46家机构[1] - 配套融资规模不超过30亿元 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 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交易后总股本的30%[1] - 募集资金用途包括补充流动资金 偿还债务 标的公司项目建设及支付交易相关费用[2] 标的公司业务 - 标的公司主营先进PVD溅射靶材和蒸镀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同时从事高纯稀散金属及化合物的回收提纯业务[2] - 产品下游覆盖显示面板 先进光伏 半导体和新型固体燃料电池等领域 终端应用于新能源 计算机 消费电子等市场[2] - 标的公司是国内高端溅射靶材及蒸镀材料领先企业 核心产品全面覆盖新型显示 光伏及半导体等战略新兴产业[2] 战略意义 - 重组将扩展公司主营业务范围 提供先进新材料领域实体制造平台 推动业务结构向硬科技实体制造转型[3]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形成"高科技投资赋能+地产资产管理"双轮驱动格局 增强可持续发展韧性[3] - 标的公司业务盈利能力良好 符合公司在科技创新领域投资及转型的发展方向[2] 交易进展 - 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8月13日开市起复牌[3]
瞭望 | 建立技术输出博弈思维
搜狐财经· 2025-08-11 16:58
技术出口管制政策调整 - 商务部会同科技部调整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 对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实施出口管制[1] - 政策调整标志着技术贸易思路重大转变 从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创新 以审慎态度和博弈思维看待技术输出[1] - 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1位 是十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1] 技术实力与产业地位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36130亿元 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1] - 在新能源 5G 人工智能等制造业和科研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并占据全球产业链关键位置[1] - 技术领先度超过一般大众认知 从技术跟随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1] 技术输出的战略考量 - 技术贸易涉及重大战略考量 不仅关注短期经济利益 更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2] - 半导体制造 量子计算 先进材料等关键技术具有巨大经济价值 不当外流会削弱经济优势并可能被用于遏制产业发展[2] - 技术输出应服务于国家整体战略 根据合作对象采取差异化策略[2] 技术分级分类管理机制 - 需建立科学的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对核心技术实施重点保护[2] - 定期评估技术发展水平和战略价值 动态调整管控清单并完善全流程审查机制[3] - 建立技术输出负面清单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溯源追责机制[3] 企业责任与政府角色 -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 应设立技术出口合规部门并完善内部审查流程[3] - 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研判技术输出风险与机遇[3] - 政府部门需提供政策指导 建立技术输出白名单制度并简化合规企业审批流程[3] 技术输出管理体系 - 技术输出管理是系统工程 需建立博弈思维和精细化管理机制[3] - 在技术竞争中保持开放合作的同时维护自身优势[3] - 未来需加强技术安全法律法规建设 完善预警机制并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3]
萧山蹚出县域科创“新质生产力”之路
杭州日报· 2025-08-08 10:52
1 # and In 大量素材料大學杭州研究 TERRET in The 实 验 金 湖 湘 XIANGHU PANI BILA © | AHT 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 高能级科创平台牵引下的"科创引领,数实融合"一直是萧山打破路径依赖、实现转型跃升的核心引 擎。7年时间,萧山先后打造了六大高能级科创平台,实现R&D经费投入总量从46.28亿元增长至87.05 亿元(R&D经费占GDP比重从2.57%增长至3.9%),杭州市A-E类高层次人才从437人扩大至14828人,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从42.43%提高至69.07%。 案例就是路径。问及"诀窍",萧山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得益于处理好了"高校与政 府""高校与平台""平台与企业""平台与产业""平台与人才"的"五对关系",同时通过"教科人一体化"改革 重塑区域创新生态,为科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营造优沃土壤。 从"补短板"到"强磁场"的七年深耕 六大高能级科创平台,是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西电杭州研究院、浙 大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巴顿焊接技术研究院和湘湖实验室,分别瞄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 造、先进材料等未来 ...
重磅!七部门印发,大利好!
中国基金报· 2025-08-05 20:00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核心观点 - 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旨在构建同推进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金融体制,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1][12] - 目标到2027年基本成熟支持制造业发展的金融体系,实现贷款、债券、股权、保险等工具联动衔接,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融资水平 [13] 重点支持行业及措施 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技术攻关 - 引导银行为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服务器、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提供中长期融资 [5][14] - 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开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绿色通道" [5][14] - 加大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及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 [14]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加强对5G、工业互联网、数据和算力中心的中长期贷款支持 [6][20] - 运用融资租赁、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资产证券化拓宽资金来源 [6][20] 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 - 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等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7][18] - 推动长线资金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等方向布局未来产业 [7][18] 产业链协同发展 - 完善并购贷款政策,支持链主企业开展"补链""延链"型投资 [8][16] - 支持矿企加快重要矿产增储上产,提高战略性资源保障能力 [8][16] 绿色低碳转型 - 加快建设高碳产业绿色低碳化转型的金融标准体系,强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应用 [19] - 支持环保、节能、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推动绿色工厂转型升级 [19] 金融工具与政策支持 - 用好科技创新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 [9][26] - 鼓励创业投资基金与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高校院所等合作,发展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 [10][15] - 推进贸易结算跨境便利化,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 [10][23] 金融机构配套机制 - 银行需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完善尽职免责和激励机制 [24] - 推动金融机构与科技中介合作,探索"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服务 [15][25] - 鼓励金融机构派驻金融专员至重点产业链企业及产业集群 [25] 区域与跨境布局 - 支持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转移,加强转出地与承接地金融服务衔接 [22] - 扩大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优化QFLP试点业务 [23]
重磅!七部门印发,大利好!
中国基金报· 2025-08-05 19:43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核心内容 政策背景与总体目标 - 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旨在构建与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加快金融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3][12] - 目标到2027年形成成熟金融支持体系,制造业企业信贷需求充分满足,债券发行和股权融资水平显著提升[13] 重点支持产业领域 制造业核心技术攻关 - 引导银行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服务器、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8大领域提供中长期融资[4][14] - 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开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绿色通道[4][14] 数字基础设施与新兴产业 - 加强5G、工业互联网、数据和算力中心建设中长期贷款支持,运用REITs、资产证券化拓宽资金来源[5][20] - 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10大新兴产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6][18] 产业链与资源保障 - 完善并购贷款政策,支持链主企业开展"补链""延链"型投资[7][16] - 推动矿企加快重要矿产增储上产,提高战略性资源保障能力[7][16] 金融工具创新与配套措施 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 实施科技创新再贷款及贴息政策,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定向工具[8][28] 长期资金引导机制 - 推动政府基金、国企基金、保险资金布局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健康等6大未来产业方向[6][18] - 鼓励创投基金与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高校院所等8类机构合作赋能科技成果转化[9][15] 区域与跨境服务 - 支持中西部产业转移,优化跨区域授信管理,加强转出地与承接地金融服务衔接[22] - 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范围[24] 金融机构能力建设 - 银行需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构建差异化授信模型,完善尽职免责机制[25] - 推动金融机构与产业链数据对接,开发基于"数据信用"的供应链"脱核"融资模式[21] 政策协同机制 - 建立重大产业项目"一对一"辅导机制,政府性担保机构为制造业小微企业增信[29] - 强化产业与金融风险联合研判,防范资金挪用和"内卷式"竞争[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