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航天
icon
搜索文档
商业航天的风口,山东不愿再错过
虎嗅· 2025-10-14 10:18
文章核心观点 - 山东省作为传统工业大省,正通过发展商业航天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寻求经济转型升级,并已初步形成特色产业生态 [1][31] - 山东省以海上发射为差异化优势,依托东方航天港构建了从海上发射服务到星箭制造及空天信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3][23] - 山东省设定了明确的产业发展目标,并规划了以烟台、济南、青岛为核心的多城市协同发展格局,力争在全国商业航天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 [5][24][34] 商业航天行业概况与市场前景 - 商业航天产业涵盖火箭发射、卫星应用等领域,是一个庞大的万亿级市场,中国行业产值从2020年的1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约2.3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2.9%,预计2025年将达到2.8万亿元 [6][7][8] - 中国商业航天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已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预计在"十五五"末或"十六五"时期迎来成熟期 [4] - 国际电信联盟"先到先得"的频轨资源原则推动各国加速卫星组网,中国"星网"、"千帆"等低轨星座计划发射进度显著滞后,截至2025年4月均不足规划目标的1%,导致火箭发射需求庞大且频次成为核心瓶颈 [12][13] 山东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现状 - 东方航天港作为国内唯一的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已成功保障20次海上发射任务,累计发射卫星130颗,具备"近海一周两发、远海两周一发"的发射能力 [3][17] - 烟台海阳的产业生态通过物理相邻设计将制造、发射、回收环节集中,产业链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50%以上,可实现火箭48小时内完成"出厂即发射" [19][21] - 山东省已初步形成"天上有星、陆上有箭、海上有船、空中有网"的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26] 山东省政策目标与产业规划 - 《山东省加快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到2027年初步形成较完善产业链,力争具备年产100发运载火箭、150颗商业卫星的能力,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 [5][24] - 规划形成"三核引领、梯度辐射,多点支撑、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烟台打造全产业链核心区,济南和泰安聚焦火箭卫星制造及卫星运营,青岛打造卫星应用特色产业集群 [34] - 政策包含18条支持措施,涵盖基础设施、运载能力、产业协同、技术创新及要素保障,旨在推动全链升级 [25] 山东省竞争优势与挑战 - 竞争优势包括绵长的海岸线、东部海域航线密度低带来的发射安全性与轨道灵活性,以及雄厚的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传统工业基础 [15][37] - 与领先地区存在差距:北京产业规模超2600亿元,广东目标2025年突破3000亿元,上海预计2027年达1000亿元,山东500亿元目标为当务之急 [32][33] - 通过差异化路径切入,如济钢集团卫星制造项目填补省内空白,具备年产100颗500公斤级卫星的能力 [36][37]
星舰十一飞交出完美毕业答卷,马斯克“烧钱豪赌”终于等来了回报?
36氪· 2025-10-14 10:04
SpaceX进行星舰的第十一次测试飞行,被称为是通往火星的"终极试炼"。 这场将飞船逼到极限的尝试,将决定SpaceX的下一步,是3代,还是3代plus、pro版。 本次试飞的 "超级重型" 助推器并非全新装备,而是曾执行第八次试飞任务的 "老兵",采用一级助推器B15-2和二级飞船S38。助推器 33 台猛 禽发动机中有 24 台是经过回收复用的成熟产品。这种 "二手装备再出征" 的配置,本身就是对火箭复用技术的实战检验。 那么,星舰第十一次试飞的使命与挑战是什么?马斯克的下一步如何布局?星链手机,一定要将「苹果」拉上谈判桌吗?以下,Enjoy: 01 星舰二代的"毕业大考" 本次试飞,采用一级助推器B15-2和二级飞船S38。将24台「二手」猛禽发动机搬上试飞,看得出SpaceX对发动机极致性的追求。 被称为"毕业大考"的星舰二代,目标是:首次实现「完整」升空到返回地球的全流程,不再解体与爆炸,得以保存完整结构并被回收。 这场"自找苦吃"的飞行试验,存在着诸多变数,也带来了备受期待的全新任务。 星舰发射前夜,美联邦仍在僵局中停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商业发射许可显得格外重要。关门不「完全停工」为 ...
科技金融助力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北京样本
金融时报· 2025-10-14 09:09
2025年5月17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拖着淡蓝 色尾焰直冲云霄,完成液氧甲烷火箭领域"一箭六星"的壮举。这一激动人心的瞬间背后,有企业翻过的 一次次发展"坎儿",例如,为建设这座新发射工位,企业急需一笔中长期资金,但因其商业化收入不稳 定,申请贷款屡屡受阻。 转机出现在一场名为"中关村科技·金融汇"的对接会上。当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的客户经理在会议室 白板上画出新的评估模型时,蓝箭航天的机会来了。双方很快建立了联系,合作不断深入,从融资服务 到业财一体化系统建设,再到资金增值管理,民生银行北京分行满足了蓝箭航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 需求,并合作了首笔"科创+固贷业务",用于建设酒泉发射工位,助力蓝箭航天进一步巩固其在民营航 天领域的领先地位。 从生物医药实验室到芯片设计企业,从合成生物反应器到网络安全攻防平台,类似的融资故事正在 北京、在中关村不断上演。 多方协力打造金融支持体系 前述故事背后都有一个平台的身影——"中关村科技·金融汇"。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市 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证监局、市人才工作局以及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等单位密 ...
这家民营企业凭什么能频频发射火箭?
经济观察报· 2025-10-13 23:25
作为商业航天领域的新势力,东方空间的实践揭示了民营航天 企业如何在巨头林立的领域中,寻找生存与发展的缝隙。 作者: 王惠 封图: 云上天镜 "作为全球运力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遥二的成功发射不仅让东方空间实现了从技术验证迈向商业 运营的关键一步,也意味着引力一号系列从商业性质上开始承担组网任务,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 解中国中长期商业航天市场'星多箭少'的供给压力。"10月11日,东方空间(山东)科技有限公司 (下称"东方空间")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彭昊旻在接受经济观察报专访时表示。 如果说运力决定了火箭能将多少卫星送上太空,那么价格则决定了有多少卫星能负担得起这张"太 空船票"。彭昊旻介绍,遥一已将单位公斤发射成本从行业传统的10万元至15万元降至4万元以 内。而随着生产模式的优化,遥三及后续型号的成本预计还将进一步降低10%至15%。 作为商业航天领域的新势力,东方空间的实践揭示了民营航天企业如何在巨头林立的领域中,寻找 生存与发展的缝隙。东方空间采取了务实的技术路径,确立了"固液并存、循序渐进"的研制思路。 通过固体火箭快速打开市场,同时布局液体火箭研发以实现长远发展。 埃隆·马斯克旗下的SpaceX(美国太 ...
这家民营企业凭什么能频频发射火箭?
经济观察网· 2025-10-13 23:13
当中国商业航天陷入"星多箭少"的供需困局时,一家成立仅三年半的民营企业,却以连续成功的火箭发射与不断下探的成本,成为商业航天领域一股不可忽 视的力量。 2025年10月11日10时20分,在山东海阳万米金滩的欢呼声中,引力一号(遥二)·海澜之家号运载火箭(下称"遥二")拖着焰尾刺破苍穹,将吉林一号宽幅 02B07星、数天宇星01、02星共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作为全球运力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遥二的成功发射不仅让东方空间实现了从技术验证迈向商业运营的关键一步,也意味着引力一号系列从商业性质上开 始承担组网任务,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中长期商业航天市场'星多箭少'的供给压力。"10月11日,东方空间(山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东方空 间")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彭昊旻在接受经济观察报专访时表示。 如果说运力决定了火箭能将多少卫星送上太空,那么价格则决定了有多少卫星能负担得起这张"太空船票"。彭昊旻介绍,遥一已将单位公斤发射成本从行业 传统的10万元至15万元降至4万元以内。而随着生产模式的优化,遥三及后续型号的成本预计还将进一步降低10%至15%。 作为商业航天领域的新势力,东方空间的实践揭示了民营航天企业如 ...
谁说中国出不了马斯克?90后天才学霸造火箭,立志超越SpaceX
搜狐财经· 2025-10-13 21:27
26岁的年纪,多数人还在为职场进阶、生活开支奔波时,姚颂已经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创业答卷:他创办 的AI芯片公司深鉴科技,被全球FPGA芯片巨头赛灵思以约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这使他实现了财富自 由。 面对这份足以改变人生的财富,常规选择往往是购置豪宅、规划环球旅行,姚颂却走出了不同的路。 赚3亿后改行 他随后加入创投机构经纬中国担任风险合伙人,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商业航天这一"烧钱且高风险"的领 域。 正如他后续总结的,在AI领域摸索出的"高技术门槛突破路径""资金紧张时的生存策略",都成为他进入 航天领域后的宝贵经验。 创下6项世界纪录 2021年,一位出身航天世家的清华同学找到姚颂,原本是咨询创业融资经验,聊至深处,对方抛出一个 大胆提议:"要不要一起造火箭?"姚颂几乎当场应允。 在商业领域,不少创业者易陷入"以财富积累为终极目标"的误区,而姚颂的决策始终围绕"价值留存"展 开。 他曾在后续分享中提到,出售公司时更关注团队三年来在AI芯片领域的技术突破能否为行业提供参 考,而非单纯的数字收益。 加入经纬中国后,他本可凭借过往经验聚焦"快回报"项目,却主动深入商业航天项目调研。 这种跨界倾向并非偶然,童年时父亲送他 ...
滴滴自动驾驶D轮融了20亿丨投融周报
投中网· 2025-10-13 15:22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速览投资风口,掌握资本律动。 作者丨 长风 来源丨 东四十条资本 大家好,我是长风。今天给大家带来这一周资本市场的专业投研信息。 焦点回顾: 硬科技赛道,商业航天进入"深水区"。 国庆假期前, 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顺利完成 D轮融资,融资总额共计24亿元。本轮投资方包括:北京市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南京 市创新投资集团及南京六合区各级投资平台,四川产业振兴基金投资集团旗下四川制造业协同基金和 四川区域协同基金,四川成果转化基金,济南中泰交产基金,交融君泓五期南京基金,亦庄中瀛扶摇 基金,池州梅岭池香基金,海南和城航天基金等。国庆假期后,天兵科技宣布完成近25亿元人民币 Pre-D轮和D轮新增融资。两轮融资由国裕高华、济钢集团、东方资产、申万投资、中银资产、贵阳 工业发展基金、北交联合、湖南盛力投资、湖南高新纵横、青水慧星等多家知名机构共同完成。 大健康赛道,核医药最亮眼。 近期,国际化放射性药物治疗公司辐联科技宣布完成7700万美元融 资,其中包括约5000万美元的C轮股权融资和2700万美元的债权融资。本轮股权融资由佳辰资本领 投,跟投方包 ...
“申”度解盘 | 十月:整固之后再出发
编者荐语: 科技趋势强化和产业规划落地或成为十月交易的主线。"十五五"规划将指引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将为资本市场提供重要的投资线索。叠加全球人 工智能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科技行业的突飞猛进,我们预计十月的资本市场仍将主要围绕科技行业做文章。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分公司官微,能为您提供账户开立、软件下载、研究所及投顾资讯等综合服务,为您的财富保驾护航。 科技趋势强化和产业规划落地或成为十月交易的主线 。 "十五五"规划将指引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将为资本市场提供重要的投资线 索。叠加全球人工智能行业的快 速发展以及国内科技行业的突飞猛进,我们预计十月的资本市场仍将主要围绕科技行业做文章。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远景设定目标、指明方向,它会针对经济、改革、社会发展等领 域制定具体规 划。从五年规划经济结构主要指标的演变看,我国规划侧重点已从关注三次产业比例,逐步转向重视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十五五"期间 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方向是转型升级,同时"反内卷"与服务业发展也需重点关注。 梳理历次五年规划的变迁,可以看到我国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呈趋势性增强,预计 "十五五"规划对科 ...
北京将打造“来京必去”产业公园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3 06:38
核心观点 - 北京市发布实施方案,目标到2027年实现年工业旅游人数2000万人次、收入30亿元,通过打造主题目的地、产业公园和精品线路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 [1] 发展目标与规模 - 目标到2027年实现年工业旅游人数2000万人次 [1] - 目标到2027年实现工业旅游收入30亿元 [1] - 将打造约10个以知名观光工厂和精品博物馆为主体的热门点位 [6] - 将围绕机器人、商业航天和自动驾驶等领域打造5个展现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公园 [5] - 将开发20款以上入选“北京礼物”的工业产品 [8] 主题与空间布局 - 突出超级工厂、时尚前沿、城市复兴、工匠传承和工业记忆五大主题 [3] - 优化工业旅游资源空间布局,编制发布具有首都特色的工业旅游名录图谱 [3] - 支持以首钢园、798·751为代表的工业遗产园区升级打造会展、演艺、文创新空间 [5] - 鼓励对工业遗产开展活化利用,融入周边街区社区,改建工业遗址公园、博物馆和纪念馆 [9] 基础设施与服务提升 - 将组织实施约20个工厂适旅化改造标杆项目 [8] - 支持企业改造厂区空间和参观路线,采取实景巡游、产品研学等方式丰富游览内容 [8] - 加强工业旅游点位与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衔接,针对客流量大点位开通接驳车、通游专线 [9] - 支持提供多语种导览和“友好型”支付服务,设立“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 [9] - 通过设立路侧停车位、开辟假日临时停车场等方式扩大停车资源供给 [9] 运营与政策支持 - 支持企业由商务接待转向工业旅游发展,组建专业运营团队,探索第三方机构托管运营等模式 [8] - 允许工业用地兼容不超总地上建筑规模15%的非工业研发功能配套设施以支持工业旅游 [9] - 鼓励工业旅游点位参与标准化达标评优,对符合条件者推荐创建3A级以上景区 [10] - 到2025年底完成首轮资源普查,建立全市工业旅游资源数据库和动态管理机制 [8]
长征火箭 披露拟实施增资
证券时报· 2025-10-13 06:08
早在2016年,长征火箭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公司将成为国内航空商业化大平台,通过 逐步注入资产引入战略投资者,计划于2020年在国内主板上市。但此事后来并无进展信息传出。 长征火箭谋求增资背后,中国商业航天事业正受到资本的高度关注。有媒体统计,2024年,我国商业航 天融资总额突破200亿元,创历史新高。2025年年初至8月中旬,商业航天领域已披露融资事件超120 起,融资金额超52亿元。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网站上看到,长征火箭增资项目于近日进行了预披露,披露 期满日为11月5日。此次拟募集的资金总额将以正式披露为准。 长征火箭成立于1998年,注册资本为2.19亿元。公司系中国航天科技(000901)集团(下称"航天科技 集团")打造的航天运输及商业火箭发射平台,依托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等技术力量,可发射产 品包括长征系列、捷龙系列运载火箭。 航天科技集团系我国航天发射的"排头兵"。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为68次(成功66次, 失败2次),占全球轨道级火箭发射总量(263次)的约25.8%,创历史新高并稳居全球第二。其中,长 征系列火箭作为中坚力量,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