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世界湾区的中国答案:从阅尽四海到心归此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08:14
全球湾区经济发展格局 - 科技和金融是近四百年来交替驱动全球进步的两股核心力量 [1] - 蒸汽机技术推动伦敦湾区成为世界重要枢纽,金融成就纽约湾区,科技创新塑造旧金山湾区 [1] -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达14.79万亿元,与东京湾区并列全球经济规模第一梯队 [1] - 全球60%的经济总量来自港口海湾地带及其直接腹地 [4] 湾区经济的核心特征 - 湾区经济具备高度开放的经济结构、发达交通基础设施、要素集聚与外溢高地、宜居宜业环境等基本要素 [4] - 湾区产业结构演变发端于实体经济和贸易经济,并向全球产业链高端攀升 [4] - 贸易规模扩大和清算结算需求强化催生对强大金融产业的配套需求 [5] - 基础设施一体化、要素流动自由化、产业分工协同化、营商环境包容化是国际湾区成功的基本要素 [5]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优势 - 大湾区构建了"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体系,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强化金融支撑实现自我强化 [8] - 深圳已挂牌成立13家诺贝尔奖(图灵奖)科学家实验室 [7] - 2024年外资企业广东行活动吸引超百名外资企业代表,2024年6月日本企业广东行达成签约项目68个,总金额超1100亿元 [7] - 2020年大湾区独角兽企业34家,2025年翻倍增长至72家 [7] -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中跃居首位 [9] 大湾区产业与供应链地位 - 全球人形机器人约38%供应链企业在中国,其中57%集聚大湾区 [10] - 全球40%的智能手机、70%的消费级无人机产自广东 [10] - 全国1/3的工业机器人、1/4的新能源汽车、1/5的集成电路产品出自广东 [10] - 广州实验室、鹏城实验室、季华实验室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支撑大湾区创新"脊梁" [9] 珠金琶"黄金三角"的核心价值 - 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聚集超3.6万家数字企业、16万名数字人才,阿里、腾讯、小米、唯品会等科技巨头扎堆 [14] - 蚂蚁集团华南数字运营中心、万里汇跨境贸易运营中心落户琶洲,抖音集团以12.14亿元拿下琶洲地块建设华南总部 [14] - 珠江新城在1平方公里土地上建起10余栋"亿元楼宇",聚集广州76%金融机构,每平方米写字楼GDP高达2.6亿元 [14] - 国际金融城引进广发银行、农业银行、中国人寿等17家金融机构区域总部,吸引中旭未来、酷狗音乐、BP新能源等企业入驻 [15] - 保利以117.6亿元竞得临江大道地块,项目占据珠金琶几何中心,规划6栋超150米住宅,定位为湾区核心引擎 [15][16][18]
杭州凯尔达焊接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的自愿性披露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15 05:22
证券代码:688255 证券简称:凯尔达 公告编号:2025-048 杭州凯尔达焊接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的自愿性披露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一、本期业绩预告情况 (一)业绩预告期间 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 (二)业绩预告情况 (1)经杭州凯尔达焊接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公司2025年 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24.32万元至1,326.34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 据)相比,将减少1,702.28万元至1,600.26万元,同比下降58.17%至54.68%;预计公司2025年7-9月实现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97.28万元至1,080.38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 加421.65万元至504.75万元,同比上升73.25%至87.69%。 (2)预计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77.75万元至 679.77万元 ...
世界湾区的中国答案:从阅尽四海到心归此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00:16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地位与规模 -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达14.79万亿元,与东京湾区并列全球经济规模第一梯队[1] - 全球60%的经济总量来自港口海湾地带及其直接腹地[3] 湾区经济的成功要素 - 湾区经济具备高度开放的经济结构、发达交通基础设施、要素集聚与外溢高地、宜居宜业城市环境等基本要素[4] - 成功路径依赖于基础设施一体化、要素流动自由化、产业分工协同化、营商环境包容化[6] - 产业结构兼具高端制造和现代金融双重优势,主导产业持续向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攀升[5] 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发展与优势 - 构建起“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优势,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并强化金融支撑[8] - 全球人形机器人约38%供应链企业在中国,其中57%集聚大湾区;全球40%的智能手机、70%的消费级无人机和全国1/3的工业机器人、1/4的新能源汽车、1/5的集成电路等产品出自广东[12] -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中跃居首位[9] 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撑 - 大湾区汇聚散裂中子源、江门中微子实验等大科学装置,以及广州实验室、鹏城实验室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9] - 广州国际金融城、广东金融高新区、深圳前海等金融平台加快构建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国际金融走廊[10] - 科技创新需要高投入且周期长,必须依靠金融体系强有力支持[10] 核心区域的价值与集聚效应 - 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聚集超3.6万家数字企业、16万名数字人才,吸引阿里、腾讯、小米、唯品会等科技巨头落户[14] - 珠江新城在1平方公里左右土地上建起10余栋“亿元楼宇”,聚集广州76%的金融机构,每万平方米写字楼GDP高达2.6亿元[14] - 国际金融城已引进广发银行、农业银行等17家金融机构区域总部,以及中旭未来、酷狗音乐等数字服务与电商平台[15] - 保利以117.6亿元总价拿下广州临江大道地块,该项目占据珠金琶“黄金三角”几何中心,被视为链接全球的核心引擎[16][17]
前三季度进出口何以逆势增长?海关总署答每经: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创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14:01
进出口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 [1] - 出口额19.95万亿元,增长7.1%,进口额13.66万亿元,下降0.2% [1] - 9月单月进出口额4.04万亿元,增长8% [1] 外贸韧性支撑因素 - 外贸大盘稳,出口进口已连续4个月同比双增长 [3] - 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五省市进出口合计增长5.2%,对全国增长贡献超八成 [3] - 前7个月进出口占全球货物贸易总值比重为11.8%,保持全球第一贸易大国地位 [3] 新兴增长动能 - 出口工业机器人增长54.9% [2][3] - 出口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增长23.9% [2][3] - 包含当代潮流元素的非遗产品在海外广受欢迎 [3] 外贸主体与市场 - 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首次达到70万家,超去年全年总量 [4] - 出口企业信心指数连续5个月回升,进口企业信心指数连续3个月回升 [4] - 前7个月是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贸易伙伴,较去年同期增加14个 [4] 跨境电商发展 - 前三季度跨境电商进出口约2.06万亿元,增长6.4% [7] - 其中出口约1.63万亿元,增长6.6%,进口约4255.4亿元,增长5.9% [7] - 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1.37万亿元,占同期进出口总值6.3% [5] - 出口商品主要为服饰鞋包、数码产品、家用办公电器,进口商品主要为美妆洗护、食品生鲜、医药保健品 [5]
微亿智造:EIIR赛道市占率超46% 从项目制到标准品的盈利拐点已现
智通财经· 2025-10-14 10:56
9月29日,常州微亿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亿智造")正式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 东方证券(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微亿智造加入冲击港股"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第一股"的队伍。与其处 于同一赛道的递表企业还包括斯坦德机器人、翼菲科技,冲刺二次上市的埃斯顿(002747)也在竞争这 一头衔。 从"技术投入期"到"规模盈利拐点"的路径验证 微亿智造为全球客户提供开箱即用、高度柔性且具备卓越智能水平的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EIIR)产品及 解决方案。按2024年收益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EIIR供货商。公司是全球首批在多个复杂工业场景中实 现具身智能规模化商业化落地的领先企业之一。 财报显示,微亿智造展现出显著的收益增长轨迹。从2022年的2.21亿元增至2024年的6亿元,年复合增 长率达64.8%。2025年上半年收益4.1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43亿元增长187.3%,增速呈现加速趋 势。 盈利端来看,公司经历明显的盈利拐点:2022-2023年累计经营亏损约18.6亿元,2024年实现经营溢利 5639万元,2025年上半年保持4340万元经营溢利。净利润方面,2024年实现1574万元盈利, ...
新股前瞻|微亿智造:EIIR赛道市占率超46% 从项目制到标准品的盈利拐点已现
智通财经网· 2025-10-14 10:53
9月29日,常州微亿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亿智造")正式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书,东方证券(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微亿智造加入冲击港股"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第一股"的队伍。 与其处于同一赛道的递表企业还包括斯坦德机器人、翼菲科技,冲刺二次上市的埃斯顿也在竞争这一头 衔。 | | | |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 | |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2年 | | 2023年 | | 2024年 | 2024年 | | 2025年 | | | | 金額 | % | 金額 | % 金額 | | % | 金額 % | 金額 | % | | | | | | | | | (未經審核) | | | | | | | | (人民幣千元,百分比除外) | | | | | | | EIIR產品 | 33.820 | 15.3 | 114.137 | 26.3 271.833 | | 45.3 46.787 | 32.6 | 220.780 | 53.6 | | AI赋 ...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 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4%
中国证券报· 2025-10-14 04:59
总体外贸表现 - 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 [1] - 前三季度出口额19.95万亿元,同比增长7.1% [1] - 前三季度进口额13.66万亿元,同比下降0.2% [1] - 9月当月进出口额4.04万亿元,同比增长8% [1] - 进出口增速逐季加快,一季度同比增长1.3%,二季度同比增长4.5%,三季度同比增长6% [2] - 出口和进口已连续4个月实现同比双增长 [2] 区域与主体贡献 - 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5省市进出口合计同比增长5.2%,对全国进出口增长贡献率超过八成 [2] - 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达70万家,同比增加5.2万家 [2] - 出口企业信心指数连续5个月回升,进口企业信心指数连续3个月回升 [2] 出口产品结构 - 前三季度出口高技术产品3.75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对整体出口增长贡献率超过三成 [3] - 前三季度出口机电产品12.07万亿元,同比增长9.6%,占出口总值60.5%,占比提升1.4个百分点 [3] - 出口电子信息产品同比增长8.1%,高端装备同比增长22.4%,仪器仪表同比增长15.2% [3] - 出口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54.9% [3] - 出口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同比增长23.9% [3]
凯尔达:机器人主业提质启新程
证券日报· 2025-10-14 00:14
公司发展概况 - 公司是工业机器人行业领军企业 专注于焊接机器人 在"十四五"期间加速发展 [1] - 公司成功完成科创板上市 依托自主可控的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焊接技术 推动业务快速发展 [1] - 公司发展路径是"主业提质增效+新兴业务并进" 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1] 资本运作与公司治理 - 公司于2021年10月25日正式在科创板上市 获得资金支持 优化资本结构 降低财务风险 [2] - IPO募投项目逐步落地 "智能焊接机器人生产线建设项目"于2023年建成投产 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 [2] - "工业机器人智能生产线升级改造扩建项目"和"协作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稳步推进 旨在提升自动化水平和丰富产品矩阵 [2] - 上市带动公司治理水平和经营规范全面提升 完善"三会"运作机制 强化信息披露和内部管控 [2][3] 技术与产品进展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重点攻关高端焊接技术和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 截至今年6月30日累计拥有知识产权172项 其中发明专利50项 [4] - 在高端焊接技术方面推出超低飞溅焊接和伺服焊接两大系列产品 伺服焊接系统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 - 2023年推出新一代工业机器人控制器KC30 采用"新运动控制"算法 提升运动速度 稳定性和精准度 [5] - 研制基于工业计算机的机器人控制器 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在运动控制精度方面达到国际主流厂商水平 [5] - 自产机器人销量显著增长 2023年销量为1049台 同比增长108.55% 2024年销量达1468台 同比增长39.94% [5] 新战略布局 - 公司明确将人形机器人作为新战略方向 通过投资等方式重点布局关键部件 [6] - 2024年6月投资3300万元参股镜识科技 持股比例为17.82% 镜识科技在机器人本征动力学分析 控制器设计方面有积累 [6] - 2024年12月设立全资子公司杭州凯尔达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 专门负责人形机器人业务拓展 [6] - 2025年1月通过投资控股杭州凯维力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布局高精度六维力/力矩传感器的研发与产业化 [6] - 人形机器人战略布局以关键部件为突破口 通过参股 设立子公司与控股投资快速切入细分领域 注重与公司自身业务协同 [7] 未来展望 - 公司展望"十五五" 将立足焊接机器人核心优势 扩大整机业务规模 提升自产机器人应用比例 向通用工业机器人市场迈进 [7] - 计划拓展海外市场业务 提升国际竞争力 并持续升级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7]
海关总署:我国出口工业机器人增长54.9%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15:23
外贸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 [3] - 出口额19.95万亿元,增长7.1%;进口额13.66万亿元,下降0.2% [3] - 9月单月进出口4.04万亿元,增长8% [3] 季度增长趋势 - 进出口增速逐季加快,一季度增长1.3%,二季度增长4.5%,三季度增长6% [3] - 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3] 市场多元化进展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7.37万亿元,增长6.2%,占进出口总值的51.7%,比重提升1.1个百分点 [3] - 对东盟进出口增长9.6%,对拉美增长3.9%,对非洲增长19.5%,对中亚增长16.7% [3] - 对亚太经合组织其他经济体进出口增长2% [3] 出口结构优化 - 机电产品出口12.07万亿元,增长9.6%,占出口总值的60.5%,提升1.4个百分点 [4] - 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显著,其中高端装备增长22.4%,仪器仪表增长15.2%,电子信息产品增长8.1% [4] - "新三样"产品、铁道电力机车等绿色产品增速均达两位数 [4] 进口复苏态势 - 进口运行逐步回升,二季度进口同比增长0.3%,三季度增速加快至4.7% [4] - 三季度原油进口量同比增加4.9%,金属矿砂进口量增加10.1% [4] - 计量检测仪器进口值增长9.3%,计算机及通信设备进口值增长8.9% [4] 外贸主体活力 - 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达70万家,同比增加5.2万家 [5] - 民营企业61.3万家,进出口19.16万亿元,增长7.8%;外商投资企业8万家,进出口9.82万亿元,增长3.1% [5] 外贸韧性体现 - 出口、进口已连续4个月同比双增长 [5] - 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5省市进出口合计增长5.2%,对全国进出口增长贡献超八成 [5] - 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占全球货物贸易总值比重为11.8%,保持全球第一 [5] 新增长动能 - 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54.9% [5] - 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出口增长23.9% [6] - 出口企业信心指数连续5个月回升,进口企业信心指数连续3个月回升 [6] - 前7个月我国是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贸易伙伴,较去年同期增加14个 [6]
海关总署: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工业机器人增长54.9%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11:00
外贸整体表现 - 出口和进口已连续4个月实现同比双增长 [1] - 广东 江苏 浙江 上海 山东5省市前三季度进出口合计增长5.2% [1] - 上述5省市对全国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八成 [1] 重点行业出口情况 - 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54.9% [1] - 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出口增长23.9% [1] - 融入当代潮流元素的龙舟 木雕 剪纸等非遗产品在海外广受欢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