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技术硬件与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新易盛(300502):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点评:技术储备充裕,盈利能力高增
国元证券· 2025-05-13 21: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算力基础硬件需求旺盛,高速率产品占比提升带动盈利提升,技术储备充裕且海外工厂产能扩大,公司将受益于算力需求扩张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4月23日新易盛发布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全年营收86.47亿元、同比增179.15%,归母净利润28.38亿元、同比增312.26%;2025年Q1营收40.52亿元、同比增264.13%、环比增15.24%,归母净利润15.73亿元、同比增384.54%、环比增31.95% [1] 点评 - 收入端算力基础硬件需求旺,光模块技术路径多点推进,产品矩阵覆盖广,高速率产品占比提升优化收入结构;盈利端毛利率高增、费率稳定在较低水平,2024年毛利率同比提升13.73pcts至44.72%,2025Q1综合毛利率环比提升0.47pcts至48.66%,2024年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0.83pcts至1.01%,研发费用同比增201.38%达4.03亿元推动多项目进展 [2] - 产品矩阵覆盖多领域,数据中心领域有多种高速光模块产品,是业界首家宣布推出创新800G LPO收发器并获2024年Lightwave创新奖,泰国二期产能已投运可控制一定风险敞口 [3]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70.58、225.83、273.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43、72.12、88.74亿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21、16、13倍 [4]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年相关财务数据,如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ROE、每股收益、市盈率等呈现不同变化趋势,2024年营收同比增179.1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312.26%等 [5][15] - 2024Q1 - 2025Q1各季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润等数据有相应变化,2025Q1营收40.52亿元、同比增264%、环比增15% [9]
并购重组跟踪(十九)
东吴证券· 2025-05-13 16: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2025年5月6日至5月11日的并购重组动态进行回顾,涵盖政策更新、并购事件统计、重大并购重组更新、并购失败事件、实控人变更和市场表现等方面,展示行业最新情况与趋势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政策更新 - 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支持基金公司市场化并购重组,推动严重违规机构依法出清;正在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完善并购6条配套措施 [7] - 深圳市多部门印发方案,支持科技企业多元股权融资,健全科技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支持“硬科技”企业用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等政策 [7] - 广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研究讨论文件稿,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健全企业并购重组机制,出台支持国资并购政策措施 [7] - 国家能源局印发通知,探索拓宽融资渠道,支持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和债券融资 [7] - 湖北省委书记调研省属国企改革发展工作,要求加大并购重组布局力度,扩大有效投资,深化改革 [7] - 多部门印发方案或意见,在跨境金融服务、网络出版、民营经济、体育产业等领域支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融资发展 [7] 并购事件统计 - 5月6日至5月11日,以上市公司作为竞买方的并购事件中,1例失败,剔除后共发生并购重组事件57例,重大并购重组19例;其中并购重组完成5例,重大并购重组完成1例,竞买方为罗博特科 [9] 重大并购重组更新 - 5月6日至5月11日,以上市公司为竞买方的并购事件中,竞买方为国央企的共计4例 [12] - 列举多起上市公司为竞买方的重大并购重组事件,包括交易竞买方、竞买方属性、交易标的、首次披露日、最新事件进度、交易总价值等信息 [12] 并购失败事件 - 5月10日宁波富达公告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因交易各方未能就交易最终方案达成一致 [14] 实控人变更 - 上周5家上市公司披露控制权变更,藏格矿业、孚能科技实现国资入主 [15] 市场表现 - 5月6日至5月11日,重组指数跑赢万得全A,超额为1.22%;中期维度看,重组指数与万得全A滚动20个交易日的收益差由负转正 [18]
中际旭创: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点评:关税影响减弱,需求共振推动高速增长-20250513
国元证券· 2025-05-13 1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算力硬件需求旺盛,高速率产品占比提升带动盈利能力提升,海内外需求同步扩张,关税边际影响弱化,公司作为行业领先光模块供应商,将受益于算力硬件技术迭代及需求扩张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4月21日中际旭创发布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全年营收238.62亿元,同比增122.64%,归母净利润51.71亿元,同比增137.93%;2025年Q1营收66.74亿元,同比增37.82%,环比增1.90%,归母净利润15.83亿元,同比增56.83%,环比增11.56% [1] 点评 - 收入端海内外算力需求旺盛,800G/1.6T等高速率产品带动收入规模扩张,硅光模块占比提升缓解eml芯片供给瓶颈;盈利端毛利率季度环比上行,期间费率持续压实,2024Q4及2025Q1毛利率季度环比分别提升1.45和1.62pcts,达35.08%和36.70%,2024年期间费用率同比降1.35pcts [2] - 海外需求中北美云厂资本开支维持高位,meta资本开支区间指引上行,关税政策边际影响弱化,泰国工厂出货产品受关税影响小;国内需求中2024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客户400G招标数量显著增长,800G导入节奏加快,公司在国内大客户项目中保持领先份额优势,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新增“铜陵旭创高端光模块产业园三期项目”提升高端产品国内产能 [3]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67.39、454.74、528.9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83、99.75、118.61亿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13、11、9倍 [4] 财务数据 - 季度财务表现回溯展示了2024Q1 - 2025Q1各季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润等多项财务指标及同比、环比变化 [9] - 财务预测表涵盖2023A - 2027E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包括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指标 [16][17]
中际旭创(300308):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点评:关税影响减弱,需求共振推动高速增长
国元证券· 2025-05-13 14:2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际旭创作为行业领先光模块供应商,受益于算力硬件技术迭代及需求扩张,海内外需求同步扩张叠加内部费用控制效率提升,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将持续增长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总结 - 2025 年 4 月 21 日中际旭创发布 2024 年及 2025 年一季度报告,2024 年全年营收 238.62 亿元,同比增长 122.64%,归母净利润 51.71 亿元,同比增长 137.93%;2025 年 Q1 营收 66.74 亿元,同比增长 37.82%,环比增长 1.90%,归母净利润 15.83 亿元,同比增长 56.83%,环比增长 11.56% [1] 点评总结 - 收入端,海内外算力需求旺盛,800G/1.6T 等高速率产品带动收入规模扩张,硅光模块占比提升缓解 eml 芯片供给瓶颈;盈利端,毛利率季度环比上行,期间费率持续压实,2024Q4 及 2025Q1 毛利率季度环比分别提升 1.45 和 1.62pcts,达到 35.08%和 36.70%,2024 年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 1.35pcts [2] - 海外需求中,北美云厂资本开支维持高位,meta 资本开支区间指引上行,关税政策边际影响弱化,泰国工厂出货产品受关税影响小;国内需求中,2024 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客户 400G 招标数量显著增长,800G 导入节奏加快,公司在国内大客户项目中保持领先份额优势,还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提升高端产品国内产能 [3]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总结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367.39、454.74、528.9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0.83、99.75、118.61 亿元,对应 PE 估值分别为 13、11、9 倍 [4] 财务数据总结 - 展示了 2023A - 2027E 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主要财务比率等数据,如 2025E 营业收入 367.39 亿元,营业成本 24033.20 百万元等 [16][17]
本周腾讯、阿里等财报来袭,机构:关注头部互联网AI层面价值重估
金融界· 2025-05-12 09:49
中美贸易谈判达成重要共识推动短期乐观情绪,港股跳空高开,港股科技50ETF(159750)开盘涨 1.43%,成份股比亚迪电子、蔚来-SW、瑞声科技等涨超5%,腾讯控股、阿里巴巴-SW涨超2%。 消息面上,本周多家大型科技股将披露一季报——周二,京东集团;周三,阿里巴巴、网易、腾讯控股 三家头部科技股也将披露财报。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报披露季,港股整体盈利回暖,结构上,科技、消费成为主要驱动力。受益于 ChatGPT、DeepSeek等AI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港股信息技术板块业绩持续改善,子行业中,技术硬件 与设备行业盈利增速靠前且改善明显,信息技术技术硬件与设备2024年归母净利同比76.4%,软件与服 务行业归母净利同比77.4%。 从主要港股科技股来看,腾讯控股2024年净利润为19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44%;美团全年实现 净利润358亿元,同比增长158.43%;小米集团全年实现净利润236亿元,同比增长35.38%。 中期看,公募改革或进一步增加国内资金配置港股特色板块的需求。继续关注受政策支持的港股特色板 块科技及内需消费,以及红利股中一季报表现稳健的方向。 港股科技50ETF(15 ...
一文透视2024年港股上市公司年报
金融界· 2025-05-09 09:38
港股2024年年报披露完毕,整体上看,港股整体盈利增速继续回升,确认上行趋势。结构上,港股信息 技术、金融与医疗保健板块盈利改善最明显。 在盈利驱动下,相关指数表现更优。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跟踪的港股科技指数(CNY)为例, 截至5月7日,近一年涨幅38.04%,同期恒生科技、恒生指数涨幅为29.75%、22.14%。 全局视角:整体盈利修复,行业结构分化 2024年港股上市企业整体营收增速1.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8%,较上半年7.5%进一步改善。从结 构上看,这一增长主要由科技、金融和消费板块驱动,对冲了传统行业的下滑压力。 高增长行业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科技与AI产业链: 受益于ChatGPT、DeepSeek等AI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港股信息技术板块业绩持续改善,子行业中,技 术硬件与设备行业盈利增速靠前且改善明显,信息技术技术硬件与设备2024年归母净利同比76.4%,软 件与服务行业归母净利同比77.4%。 新能源汽车: 在国内两新政策支持及部分抢出口影响下,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行业2024年归母净利同比53.5%。 医疗保健: 医疗保健行业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5%,其中 ...
恒生指数低开高走,吉利汽车、理想汽车-W领衔上涨,“十大科技股”盈利加速修复
金融界· 2025-05-08 11:13
港股市场表现 - 5月8日港股低开高走 汽车、互联网板块领涨 吉利汽车、理想汽车-W涨幅超5% 美团-W、腾讯控股涨幅超2% 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跟随指数上扬 [1] - 2024年财报季港股呈现结构性亮点 信息技术、汽车行业盈利改善显著 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软件与服务行业、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76.4%、77.4%、53.5% [1] 十大科技股业绩 - 腾讯控股2024年营业收入6603亿人民币(同比+8.41%) 净利润1941亿人民币(同比+68.44%) [3] - 阿里巴巴-W营业收入9412亿人民币(同比+8.34%) 净利润800亿人民币(同比+9.93%) [3] - 小米集团-W营业收入3659亿人民币(同比+35.04%) 净利润237亿人民币(同比+35.38%) [3] - 美团-W营业收入3376亿人民币(同比+21.99%) 净利润358亿人民币(同比+158.43%) [3] - 京东集团-SW营业收入11588亿人民币(同比+6.84%) 净利润414亿人民币(同比+71.14%) [3] - 比亚迪股份营业收入7771亿人民币(同比+29.02%) 净利润403亿人民币(同比+34.00%) [3] - 吉利汽车营业收入2402亿人民币(同比+34.03%) 净利润166亿人民币(同比+213.32%) [3] 行业动态 - 信息技术行业强劲复苏 互联网平台、半导体、软件服务公司业绩普遍超预期 [3] - 汽车行业表现突出 吉利汽车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88.8万辆(同比+92%) 拟溢价13.6%私有化极氪品牌以整合技术优势 [4] - AI技术突破推动港股信息技术板块业绩改善 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盈利增速领先 [4] 市场展望 - 中金公司预计2025年港股整体盈利将维持较高水平 因港股集中了腾讯、阿里、美团、小米等头部新经济公司 [4] - 港股科技50ETF(159750)覆盖50家高市值、高研发投入、高营收增速科技公司 行业分布广泛 包含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医疗器械等领域 [4]
盈利确认上行趋势 - 港股2024年年报点评
2025-05-07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信息技术、金融、医疗保健、日常消费、可选消费、媒体、消费者服务 公司:港股上市公司、A股上市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2024年港股整体业绩表现**:业绩增速延续回升趋势并确认上升势头,信息技术、金融与医疗保健板块盈利改善明显,日常消费及部分可选消费板块业绩增速边际回落[1][3] - **2024年港股营收表现**:营收增速继续筑底,全年营业收入增长1.2%,较上半年1.9%略有回落但下降幅度趋缓,显示探底趋势;A股全年和上半年营收累计同比分别为 -0.2%和 -0.5%,虽处负值区间但有所回升[5] - **2024年港股净利润表现**:归母净利润增速持续修复,全年累计同比增长9.8%,较上半年7.5%继续上行;下半年盈利加速上行,同比高达13.3%;A股全年及上半年归母净利累计增速分别为 -2.7%和 -3%,下半年仍维持负值区间[6] - **2024年港股盈利能力变化**:全年净资产收益率回升至7%,高于上半年的6.7%,显示企业盈利质量持续改善,但仍低于2016年以来均值10%左右,历史分位水平约为19%;2024年A股ROE为7.9%,趋势轻微下滑[7] - **影响2024年ROE变化的关键因素**:杜邦分析显示资产周转率是ROE上升主要原因,2024年全年净利率维持在4.8%与上半年持平,资产周转率提升至0.231次,杠杆率也略有提升[8][9] - **推动2024年港股盈利改善的主力板块**:信息技术、金融、医疗保健板块;信息技术板块受益AI技术突破,软件与服务子行业归母净利同比增长77.4%,技术硬件与设备子行业同比增长76.4%;金融板块保险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0.8%,多元金融子行业同比增长20.5%;医疗保健板块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行业盈利能力环比提升近20个百分点[1][10] - **面临增长压力的行业**:日常消费行业增长乏力,家庭与个人用品、食品零售ROE显著下降;可选消费零售子行业利润增速下降36个百分点;媒体、消费者服务利润增速分别下滑18、19个百分点左右[1][11] - **2025年港股盈利有望持续上行的支撑因素**:全球科技周期回升,AI产业革命加速演进支撑信息技术板块表现;宏观政策发力传递稳增长信号,占比超60%的内地公司预期差显著修复空间大[4][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港股与A股披露规则差异:港交所仅规定港股上市公司披露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年度报告截止时间为每年4月30日;目前超95%港股上市公司已披露年报,按2024年上半年规模利润归母净利润计算的披露率达100%[2]
逾2500家企业披露2024年年报 港股公司整体业绩增长 新经济龙头表现亮眼
上海证券报· 2025-05-07 02:39
港股2024年整体业绩 - 截至5月6日港股2507家企业披露2024年年报净利润总额超5万亿港元同比增长约10%高于上年同期4.24%的增速 [1] - 超110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 [1] - 信息技术、金融与医疗保健板块盈利改善明显消费板块业绩呈现回暖趋势 [1] - 排名前30的公司贡献港股约68%的净利润 [1] 高增长企业案例 - 同道猎聘2024年归母净利润1.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76.9倍为港股净利润同比增速最高企业 [2] - 京东物流2024年净利润61.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5.78%创上市以来最高盈利纪录 [2] - 药明合联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77.2%受益于全球生物医药高速增长及ADC管线扩张 [2] - 德翔海运2024年净利润3.66亿美元同比增长1666.93%因绿色低碳船舶需求增强及航线扩张 [3] - 吉利汽车2024年净利润166.32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增213%新能源汽车销量达88.8万辆同比涨92% [3] 行业表现亮点 - 信息技术板块强劲复苏互联网平台、半导体、软件服务公司业绩普遍超预期 [4] - 快手-W 2024年净利润153.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76% [4] - TCL电子2024年净利润17.59亿港元同比增长136.59% [4] - 网易云音乐2024年净利润15.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69% [4] - 腾讯控股2024年净利润1940.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44% [4] - 美团2024年净利润358.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43% [4] - 小米集团2024年净利润235.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38% [4] 生物医药与新消费 - 华润医疗2024年净利润5.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9.6% [5] - 东瑞制药2024年净利润5.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3% [5] - 泡泡玛特2024年净利润31.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8.77% [5] - 蜜雪集团2024年净利润44.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41% [5] - 卫龙美味2024年净利润10.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37% [5] 2025年展望 - AI技术商业化落地与全球化战略升级有望推动港股新经济龙头企业维持高盈利增速 [1] - 港股互联网龙头企业展现平台经济韧性加码AI研发布局开源模型或突破算力限制 [5] - 创新药板块因研发管线突破及刚性需求2025年业绩有望延续增长 [5] - 港股整体盈利有望维持较高水平因结构优势集中腾讯、阿里、美团等头部企业且新经济占比较高 [6]
招商宏观:美国下游或仍有“抢进口”需求 库存周期切换进程或将加速
智通财经网· 2025-05-04 10:42
美国库存周期总体趋势 - 2025年2月美国库存总额同比增速2.45%,销售总额同比增速3.45%,显示库存周期仍处于被动补库阶段 [2][3] - 一季度美国净进口折年数较去年全年增加3592.6亿美元,其中1297.1亿美元转化为库存,"抢进口"是支撑被动补库的核心因素 [1][2][3] - 随着90天进口豁免期接近尾声,美国库存周期大概率向主动去库阶段切换 [1][3] 行业库存周期分化特征 - 14个大类行业中8个处于被动补库,包括上游化学制品、建筑材料,中游电气设备家电及组件、运输,下游家庭耐用消费品、纺织品服装等 [1][4] - 上游行业分化显著:石油天然气、金属采矿已进入主动去库,化学制品和建筑材料仍被动补库 [5][6][7][8] - 中游纸类林业产品持续主动补库,电气设备和运输被动补库,机械制造处于被动去库 [9][10] - 下游多数行业被动补库周期延长,但汽车、技术硬件已转向主动去库 [11] 重点行业库存历史分位数 - 2月全行业库存同比历史分位数30.5%,建筑材料(71.5%)、汽车零部件(67.8%)、纸类林业产品(53.8%)处于高位 [4] - 建筑材料库存分位数71.5%,显示其被动补库压力显著高于其他行业 [4][7] - 汽车零部件库存分位数67.8%,但该行业已从被动补库转入主动去库阶段 [4][11] 细分行业周期切换时点 - 上游石油天然气自2024年6月进入主动去库,金属采矿2024年11月切换至主动去库 [5][8] - 中游电气设备2024年12月由主动补库转入被动补库,运输自2023年9月起持续被动补库 [9][10] - 下游汽车零部件2024年12月启动主动去库,技术硬件2024年11月结束被动补库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