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产业

搜索文档
我国加快建设数据要素统一大市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7 14:23
数据产业规模增长 - 2024年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 较"十三五"末翻一番还多 [1] - 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40万家 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1] - 数据交易规模从2015年亿元级增长至2024年千亿元级 预计2025年突破3000亿元 [4]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 -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据基础制度意见 明确市场制度建设框架 [2] - 上海浙江贵州等省份开展数据交易试点 形成场内交易与场外协商并行模式 [2] - 全国挂牌或运营数据交易机构超50家 构建"国家级+区域级+行业级"立体化矩阵 [4] 数据基础设施发展 - 2025年1月三部门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开启新一轮布局 [3] - "东数西算"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西部枢纽节点利用绿色电力降低算力成本 [3] - 计划到2029年基本建成横向联通纵向贯通的数据基础设施体系 [3] 行业应用成效 - 金融交通能源等领域数据要素价值加速释放 供应链金融中数据链向上下游延伸 [3] - 中国海油构建海洋立体感知体系 依托340多座海上设施和8600公里海底管道 [6] - 国家能源集团煤炭设备诊断大模型覆盖27类设备 故障预警准确率超90% [6] 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 - 江扬电缆生产效率提升25% 万魔耳机研发周期缩短40% 瑞达国际作业效率提升80% [5] - 步科电气通过数字化转型缩短制造周期86% 成品库存降低40% 库存周转率提升30% [5] 市场发展挑战 - 数据确权缺乏国家标准 各地产权登记规则差异显著 [7] - 数据定价缺乏权威基准 买卖双方价值认知差异大 [7] - 数据流通存在技术标准和安全问题 企业2023年弃用数据达38.93% [7] - 算力资源分布不均 跨域调度体系缺失 供给需求匹配度均值仅0.41% [7] 未来发展重点 - 需加快出台数据产权登记管理办法 明确三权分离与行使规则 [8] - 重点发展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技术 提升数据流通安全性与可信度 [8] - 培育专业化数据服务商 形成采集清洗标注评估交易完整产业链 [8]
2025人民数据大会在深圳开幕 向“前”一步,推动数据要素发挥乘数效应
人民网· 2025-08-27 13:43
大会概况 - 2025人民数据大会于8月26日在深圳前海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为期3天 设置1个主论坛 多场平行论坛 生态路演 数据展览洽谈和标杆企业调研行等环节 贵阳站以2025数博会·DATA之夜形式举办 [1] - 大会由人民网·人民数据主办 聚焦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数据要素统一大市场培育 数据要素生态合作等议题 邀请政府 企事业单位 社会组织 知名专家学者参与 [1] 战略方向与政策支持 - 数据要素成为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 构建符合国家政策且实际的闭环实施方案是实现数据资源化 资产化和资本化良性循环的核心 [2] - 深圳前海依托"三区"政策优势 重点从打造数据跨境首选地 产业创新策源地 数据生态增长极三方面推动数据产业发展 [2] 技术应用与产业实践 - 大会深入探讨数据要素在人工智能 企业数字化转型 高质量数据集等数字经济领域的前沿趋势 从政策 技术 产业多维度分析价值释放路径 [3] - 圆桌论坛聚焦AI大模型与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可信数据空间核心能力打造 数据赋能媒体跨界融合 企业数据合规治理和数据权益司法保护等热点议题 [3] 生态建设与合作协议 - 人民网联合多地政府及企业发起《构建数据要素生态倡议》 提出共建基础设施 共筑可信数据空间 共探数据权益 共育AI+数据要素场景 共建数据互联标准 共筑数据安全长城六点主张 [4] - 人民链"共享"计划正式启动 面向社会招募节点单位 提供技术授权 节点接入 技术培训及场景建设支持 构建分布式信任网络 [4][5] - 人民网与四川省巴中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协议 并与云南 天津 湖南 北京等地多家企业在数据领域达成多项生态合作签约 [5] 场景落地与交易平台 - 大会设立"数据展览洽谈区" 精选数据领域优质生态合作伙伴展示数字化创新解决方案 推动政企项目精准对接与合作交易高效落地 [6] - 举办6场平行论坛暨"数洽会" 聚焦数智养老 数智人才 数据场景创新 可信数据空间 产业生态建设等领域 分享创新实践成果 [6] - 开展"数字经济标杆企业调研行"活动 组织参会者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一线技术研发和数据运营团队进行面对面交流 [6] 前沿领域拓展 - 贵阳站收官活动以"数据筑基·具身向新"为主题 聚焦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 搭建数智领域思想交流与产业对接平台 [7]
山东:2027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10%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5 07:58
核心政策目标 - 以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为重点 全面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提质及产业数字化转型提级 [1] - 到2027年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路径更加成熟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10% 占GDP比重稳步提升 [1] 数字基础设施布局 - 高标准建设青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 部署200G/400G超大容量光传输系统 [2] - 推动重点场所/行政村/近海航路5G覆盖 前瞻布局6G/卫星互联网/量子信息等新型网络设施 [2] - 重点打造济南/青岛/枣庄3个算力枢纽 推动70%以上新增算力向枢纽集聚 [2] 新兴技术产业规划 - 聚焦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科学等前沿领域 每年实施一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1] -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加快大模型在智能制造/智慧生活/智慧政务领域示范应用 [1] - 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 培育多元数据市场经营主体 [1]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 2025年底前打造100个以上智慧农场/牧场/渔场应用场景 [2] - 建设10家左右国家卓越级和领航级智能工厂 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标行动 [2] - 发展智慧渔业和智慧海洋牧场 建设"智慧海上粮仓"等海洋经济新业态 [2]
大湖新记丨护住碧水 换得金山——湖南大湖的生态答卷与时代新韵
长沙晚报· 2025-08-22 08:20
生态保护成效 - 东洞庭湖总磷浓度下降14.3% 越冬候鸟增至25万只 麋鹿繁衍至300多头[4] - 古丈县栖凤湖水质从Ⅳ类跃升至Ⅱ类 建成23公里生态廊道[6] - 安化县雪峰湖筹资8亿元专项资金推动1806户养殖户转产 入选省级美丽河湖案例[6] - 望城区大泽湖湿地从劣Ⅴ类水质修复至白鹤 小天鹅重返[8] - 水府庙水库恢复水域面积260亩[8] 跨区域治理协作 - 湘潭与娄底签署联防联控联治机制 办理54起公益诉讼案件[8] - 涔天河水库拦截洪水28次 累计拦洪29亿立方米 为湘江下游补水71亿立方米[11] - 斜陂堰水库实现水安全 水生态 水经济协同发展[11] 文化赋能与旅游经济 - 张家界宝峰湖年购票超70万人次 境外游客占比50%[13] - 新化县车田江水库带动周边人均年收入增长1000元[16] - 邵阳县投资近3亿元建设蓝印花布特色小镇[16] - 洪江市清江湖文化项目带动3.4万名移民就业[16] 绿色产业发展 - 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PUE值稳控1.2以下 用电成本降低38.5% 算力规模同比增长200%[19] - 园区实现IDC租赁收入1亿元 带宽收入1.9亿元[19] - 柳叶湖体育赛事贡献文旅产值30% 垂钓收入激增418%[19] - 天子湖桨板运动消费年均增长25% 带动相关产业增收超2.2亿元[20] - 酒仙湖开发投入20亿元 建成54家民宿[22] 传播影响力 - 系列报道全平台阅读量突破2亿次 微纪录片播放量超1800万次[23] - 微博17个话题中11个登上热搜 总阅读量数千万[23] - 抖音发布28条短视频 单条播放量超百万次[23]
信息量大!国家数据局最新发声:今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计划部署一批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
证券时报· 2025-08-20 10:46
8月14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数据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 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成就。 国家数据局今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余项制度,并计划部署一批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年底前将数 据流通节点城市扩至50个左右,加速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主要数据交易机构新上架数据产品达到3328个,同比增长70%。国家数据 局副局长沈竹林表示,今年上半年,上架的高质量数据集产品同比增长2.8倍,这些优质的数据供给带 动提高各行业用数水平,解决了很多痛点问题。比如,某个地方的农商行,充分运用社保等多源数据推 出了"社保e贷"普惠金融产品,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贷款融资难题,不良贷款率降到0.28%,自助办贷最 快可以在5分钟之内完成。 刘烈宏表示,去年推出了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21项政策,今年还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 计划部署一批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 近年来,数字产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培育数据产业成为壮大数字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 要环节。刘烈宏指出,产业带动方面,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形成庞大市场需求,带动集成电路、通信网络 设备、计算机、服务 ...
“软硬兼施”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
经济日报· 2025-08-19 05:19
数据要素市场发展 - 2024年我国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较"十三五"末翻番 [1] - 中央企业新成立数字科技类公司近500家,二季度主要数据交易机构新增供需主体2600多家 [1] - 数据标注、治理、交易服务等企业快速成长,第三方数据服务机构向专业化领域拓展 [1] 数据产品与交易 - 上半年主要数据交易机构新上架数据产品3328个,同比增长70% [2] - 高质量数据集产品同比增长2.8倍,有效提升行业用数水平 [2] - 地方农商行运用多源数据推出"社保e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2] 市场规则与生态建设 - 需推动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加强采集、确权、定价等制度性规范 [2] - 发布数据流通交易合同示范文本,降低流通成本并提升交易效率 [2] - 鼓励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允许企业在安全前提下探索新交易规则 [2] 数据基础设施与技术 - 需攻克"找数用数难""跨域加工难"等技术难题 [3] - 加快验证数场、可信数据空间、隐私计算等技术路线可行性 [3] - 激发数据交易所、开发商等主体参与标准制定和市场化运营 [3] 市场建设方向 - 破解制约数据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 [3] - 形成统一数据标准和流通规则,实现跨区域跨部门流动 [3] - 发挥数据要素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倍增效应 [3]
40万家、4330亿元、148亿吨公里 乘“数”而上 经济“稳”“进”步伐铿锵有力
央视网· 2025-08-17 14:53
数据产业 - 数据产业是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新增长点 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汇聚、计算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等业态 [3] - 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 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5] - 长三角地区形成多层次全链条产业生态 2024年产业规模占全国22.6% 集聚企业超10万家 成为重要增长极 [8] 铁路建设投资 - 2024年1-7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30亿元 同比增长5.6% [9][11] - 国铁集团聚焦"十四五"规划重大铁路项目 推进铁路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 有效拉动全社会投资 [9] - 多个铁路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包括盘州至兴义高铁全线铺轨完成 南宁至凭祥高铁站房建设完成 多条高铁线路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9] 民航运输 - 7月民航运输规模创历史新高 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48亿吨公里 同比增长8.6% [10][12] - 7月国内航空市场完成旅客运输量6473万人次 同比增长2.7% [12] - 国际客运市场表现亮眼 完成旅客运输量709万人次 同比增长15.7% 创历史新高 外籍游客家庭出游比例攀升 [13] 航空货运 - 7月国内航线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10.8% [14] - 7月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21.5% 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 [14]
数说“十四五”以来数据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中国创新引擎动能强劲
央视网· 2025-08-17 11:38
数据产业规模增长 - "十四五"以来中国数据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新业务形态和市场主体不断涌现 [1] - 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5] 数据产业构成 - 产业涵盖数据采集汇聚、计算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业态 [3] - 数据标注、治理、交易服务类企业快速成长,第三方数据服务机构向专业化领域深耕 [9] 区域发展格局 - 长三角形成多层次全链条数据产业生态,2024年产业规模占全国22.6% [7] - 长三角集聚数据企业超10万家,成为全国重要增长极 [7]
数据时代新挑战:具身机器人数据难题待解,AI智能体技术成关键?
搜狐财经· 2025-08-15 22:05
中国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算力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二位 [1] - 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 数据产业规模达5 86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期增长117% [1] - 2024年全国数据市场交易规模预计超1600亿元 同比增长超30% [1] 隐私计算技术发展 - 2024年中国隐私计算平台市场规模预计达9 8亿元 同比增长10 1% [1] - 隐私计算技术为数据合规流通和价值挖掘提供支持 [1] - 大模型驱动隐私计算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技术应用从合规驱动转向价值创造 [4] 数据基础设施挑战 - 数据基础设施在互联互通 平台搭建等方面仍需探索 [3] - 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面临非线性公域数据和泛化性数据不足的难题 [3] - 机器人需要大量力觉 嗅觉等底层数据支持 但数据采集清洗处理仍存在挑战 [3] 可信数据流通技术 - "隐语·数据可信流通技术社区"覆盖隐私保护计算 可信数据空间等六大技术路线 [4] - 蚂蚁密算自2022年7月起将可信隐私计算核心技术全部开源 [4] - "隐语"社区已链接全球超2万名开发者 6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 [4] 蚂蚁集团技术布局 - 蚂蚁集团自2016年起投入隐私计算技术研发 涵盖全栈可信技术 多方安全计算等领域 [4] - 蚂蚁密态可信数据空间包括底层密态计算枢纽和上层密态可信数据空间两层 [5] - 数据要素赛道核心是围绕数据价值展开 需形成数据融合的流通网络 [6]
我国人工智能专利数占全球总量60%(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2025-08-15 16:17
核心技术突破 - 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60% [1] - 人形机器人和智能终端领域持续取得技术突破 [1] - 集成电路形成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和装备完整产业链 [1] 数字基础设施发展 - 截至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1] - 千兆宽带用户规模达2.26亿户 [1] - 算力总规模位列全球第二 [1] 数据产业规模 - 2024年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 [1] - 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 [1] - 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1] 研发投入与创新 - 2024年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 [1] - 形成数据深度挖掘与融合应用的产业生态 [1] - 算法算力与数据高度集成特征显现 [1]